文言文语法知识提要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1978321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2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语法知识提要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文言文语法知识提要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文言文语法知识提要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文言文语法知识提要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文言文语法知识提要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文语法知识提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语法知识提要(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语法知识提要一、学习文言文语法的必要性高中文言文学习要用到文言文语法知识,而初中未作重点学习。初中阶段淡化语法,特别是文言文语法,几乎不作讲解。高中阶段文言文课文的篇目增多,难度加大,而且高考文言文阅读部分所选篇目都是课外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掌握一定程度的语法知识,掌握文言文语法规律,以便举一反三,将课内知识迁移到课外,借助课内学到的文言文知识去阅读课外文言文。高中阶段将学习那些文言文知识呢? 我们将学习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文言特殊句式、文言文标点及翻译等文言文知识。其中词类活用、文言特殊句式、文言文标点及翻译这三部分知识尤为重要,而且较难。对于这些知识的学习又将用到

2、哪些语法知识呢?比如,我们学习词类活用,就涉及到什么是词类、词可以分成哪些类、每一类词有什么意义和作用、有什么语法特征等语法知识;我们学习文言特殊句式,就涉及到句型、句子成分等语法知识。二、几个重要概念1、文言文文言文是指上古的书面语,以及后代模仿它所形成的书面语。(注:上古,在中国历史分期上多指上周秦汉时期。)2、语法语法又叫“文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3、语法单位语法单位可以分为四级:语素、词、短语、句子。三、研究要点:文言词法和文言句法文言词法部分主要研究词类活用,文言句法部分主要研究文言特殊句式。一个重要口诀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

3、后补。这个“口诀”表明了句子都包括那些句子成分,每种句子成分在句子中分别处于什么位置上。(一)词类活用1、词类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依据词的意义,词可以分为是实词和虚词两大类。文言词语分为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文言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兼词。2、名词(1)名词的种类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等。包括表示时间、处所、方位的词在内。名词有以下几种:表示人和事物A. 朋友、同志、作家、学生、飞机、牛、羊、原子(普通名词)B. 刘翔、黄河、泰山、黑龙江(专有名词)C. 人民、群众、物品、马匹(集合名词)D. 道德、思想、文化、政治、欲望、苦头(抽象名

4、词)表示时间 秋天、早晨、晚上、明年、现在(时间名词)表示处所 北京、哈尔滨、中国、亚洲、里屋(处所名词或地点名词)表示方位 前、后、左、右、东、南、西、北、之上、以下、东边(方位名词)(2)名词的语法特征经常做主语和宾语,例如:吴广素爱人;也常做宾语,直接修饰另一名词,例如:鸿鹄之志。3、动词(1)动词的种类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消失等。 走、坐、听、看、批评、宣传、保卫、学习(动作动词) 爱、怕、恨、喜欢、羡慕、希望、讨厌(心理活动动词) 在、存在、有、无、发生、沿边、发展、生长、死亡、消失(表示存在、变化、消失) 是(判断动词) 能、会、愿意、敢、应该、要(能愿动词)

5、 来、去、进、出、回、开、上来、下去、起来(趋向动词)(2)动词的语法特征动词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多数能带宾语,如“他爱祖国”。4、形容词(1)形容词的种类形容词表示性质、状态。 软、硬、甜、苦、好、坏、快、慢、远、近、伟大、勇敢、优秀、聪明、大方(性质形容词) 雪白、笔直、绿油油、水灵灵、黑不溜秋(状态形容词) 多、少、全、许多、好些(表不定数量)(2)形容词的语法特征形容词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和定语,多数能够直接修饰名词。例如:“太阳红。红太阳。”少数性质形容词能够直接修饰动词,作状语,例如:“快走、老实说”。性质形容词大都能受程度副词修饰,例如:“很简单。/太小”。5、词类活用现象(1)

6、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宾语例如:A策之不以其道。(马说)(策:鞭策,用鞭子打,驱使。)B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光:发扬光大。)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 (腰:腰佩,腰间挂着。) 或棹孤舟。(归去来兮辞)棹:划(桨)。注:两个名词连用,一般前一名词活用为动词。但有时后一名词活用为动词,例如:A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陈涉世家)(大雨:下大雨。)B大楚兴,陈胜王。(陈涉世家)(王:称王。)副词作状语名词例如:A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出师表)(毛:长庄稼,长草木。)B江水又东。(水经注江水)(东:东流。)左右欲刃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刃:杀,用刀杀。)能愿动词名词

7、例如: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名:说出。)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水:游水,游泳。)名词补语例如:今王鼓乐于此。(孟子)(鼓乐:敲鼓,演奏。)B沛公军(于)霸上。(鸿门宴)(军:驻军。) 所+名词例如: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罾:用鱼网捕。)名词充当联合式或连动式谓语组成部分之一例如: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陈涉世家) (目:用眼睛示意。)从前后相同结构的比较中确定名词活用为动词例如: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观潮)(标:树立,举。)B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赤壁之战)(礼:礼遇,以礼相待。)(2)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是不带宾语的,如果带了宾语,而又没有使动

8、、意动的意味,就是用作一般动词。例如: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五柳先生传)(详:详细地知道。)B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尽:吃完。)C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亲:和亲近。远:和疏远。)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善:与交好。)有时,形容词后面不带宾语,也活用为一般动词。例如: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陋室铭)(灵:显出灵异。)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室铭)(馨:此处指居室的主人道德美好高尚,可译为有了芳馨。) 天下非小弱也。(过秦论)(小弱:缩小,削弱。) (3)动词活用为名词动词活用为名词,就是这个动词在句子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

9、义。它一般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边有“其”或“之”。例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与朱元思书)(动词用作名词):指飞奔的马。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观潮)(观:景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观:景象。)惧有伏焉。(曹刿论战)(伏:伏兵。)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寡人之于国也)(生:生者。死:死者。)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游褒禅山记)(至:到达的人。)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出:出产的物品。入:收入的。)()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翻译时一般要补出中心词(名词),而以形容词作定语。例如: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坚:坚固的铠甲。锐:锐利的武

10、器。)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故:指旧的知识,学过的东西。新:新的知识,新的发现。)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五柳先生传)(亲旧:亲戚朋友,亲戚旧故。)此皆良实,志虑忠纯。(出师表)(良实:善良、诚实的人。)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小:小的方面。大:大的方面。)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芙蕖)(长:长处。短:短处。)不念居安思危。(谏太宗十思疏)(安:安定的情况。危:危险的情况。)注:形容词如果作了主语或谓词的宾语、偏正短语的中心语,那么该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名词作状语现代汉语里,普通名词是不能直接修饰谓语动词用作状语的,而古代汉语普通名词直接用作状语确实相当普遍的现

11、象。 表示比喻。例如: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陈涉世家)(狐:像狐狸一样。)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鸿门宴)(翼:像鸟张开翅膀一样。)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同上)(翼:像鸟(张开)翅膀一样。)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小石潭记)(斗:像北斗星一样。蛇:像蛇一样。)其一犬坐于前。(狼)(犬:像狗一样。) 表示对待人的态度例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兄:以对待兄长的礼节,像对待兄长一样。) 表示处所例如:卒廷见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廷:在朝廷上。)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

12、间。(指南录后序)(草:在草上。露:在露水上。)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过秦论)(北:在北方。)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勾践灭吴)(庙:在庙堂上。)又郊败之。(勾践灭吴) (郊:在郊外。)表示时间例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时:按时。)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邹忌讽齐王纳谏)(朝:早晨。)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 (夜:当夜,在夜里。)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日:每天。)于是与亮情好日密。(隆中对)日:一天天(地)。表示动作使用的工具例如: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核舟记(箬篷:用箬篷。)手自笔录,计日以还。(送东阳马生序)(名词用作状语):用笔。乃丹书帛曰“陈胜王”。(陈涉世家)(名词作状语):用丹砂。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箕畚:用箕畚。)表示动作进行的方式。例如: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面:当面。)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隧:从隧道。)表示动作行为的指向或方向例如: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隆中对)(外:对外。内:对内。)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过秦论)(内:对内。外:对外。)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与朱元思书)(名词作状语);向东或向西。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西:向西。)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