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学的要点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1977582 上传时间:2022-09-2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管理学的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行政管理学的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行政管理学的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行政管理学的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行政管理学的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政管理学的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管理学的要点(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行政管理学的要点(周老师)第一章:概述第一节:是行政管理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概念; 法国的孟德斯鸠进一步提出了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分立的思想,即政治学上著名的三权分立或 称分权制衡原则;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现,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行政管理的主体是政府行政机关;行政管理是一种以行政机关为主体的管理,政府行政机关扮演着管理者的角色; 行政管理的对象包括社会公共事务和政府内部事务;第二节:行政管理学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早在1865 年,德国学者斯坦因就曾使用过行政学一词; 威尔逊是行政管理学的创始人;1962年美国学者罗纳德怀特撰写的第一本大学教课书行政学导论韦伯出版了社会与经济组织理论一

2、书,提出了著名的“官僚组织理论” 西方行政管理学的发展:西方管理学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是19 世纪末20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以古典 学派理论为代表的行政管理;第二是 20 世纪 40 年代至 70 年代以行为科学学派、决策学派、系统 学派等理论为主的行政管理学;古德诺即威尔逊之后,在其所著的政治与行政一书中进一步提出了政治与行政两分法的观点; 法约尔提出了有关管理的功能理论,认为管理有五项基本功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 制;在韦伯看来,有三种权威形式,即魅力权威、传统权威和理性权威;韦伯的官僚制理论为传统的行政组织理论奠定了基础;早期的行政管理学研究的重点是组织结构程序,

3、其理论的逻辑起点是经济人假设;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带领部研究人员进行了著名的“霍桑“实验,根据实验结果,他们提出了社 会人的假设;决策是整个行政管理过程的中心;除西蒙的有限性决策理论外,决策理论学派还有林德布罗姆的渐进决策理论和埃佐尼的综视(又译 为混合扫描)决策理论; d在行政管理学方面,系统学派具有代表的理论主要有里格斯的行政生态理论和卡斯特等人的权变 理论 d20 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占主导地位的行政管理学主要有:新公共管 理理论、政府管理理论、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等后现代公共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他所说的“公共能量场” D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根本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方

4、法; D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具体方法有:规范方法、经验方法、案例方法和比较方法 d案例方法则主要侧重的是个别案例的特殊性研究 D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都是实践意义是什么?答:1.有助于我们弄清我国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改革的目标、任务、方式为我国行政管理改革和 发展指明方向;2。 有助于提高我国公务员素质,进而提高我国行政管理的整体水平;3. 有助于提高我国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政策水平,促进企事业单位与政府的良好合作 ,同时也 有助于提高企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水平;第二章:行政环境行政环境的基本属性有:复杂性、相关性与综合性、层次性、动态性; d行政环境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即人造环境和自然环境;

5、d自然环境却构成了人类活动最基本的外在因素 D根据对特定行政系统的作用与影响层次,我们可以把行政环境划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种类型首先提出行政环境问题并予以研究的是美国哈佛大学学者约翰高斯D真正使行政生态研究成为一门系统的行政学分支并使其在学术界有一席之地的是弗里克雷格斯过渡性社会,雷格斯较为详细地分析了其在社会结构上表现的出的三种特性 1.形式主义特性;2. 异质性;3。重叠性; d雷格斯提出的“融合凌柱-衍射的行政模式”分别是:1.农业社会的行政模式,被称为融合型行政模式;2.工业社会的行政模式,被称为衍射行政模式;3。 过渡性社会模式,被称为凌柱型行政模式; D d行政系统的基本经济环境

6、基本构成要素应该包括经济力量、社会经济结构、经济体制以及科技发 展水平等基本经济要素 d社会经济结构还包括有社会分工与专业化发展 D 雷格斯正是因为社会分工与专业化发展这一主要标准对各国社会环境进行分类,从而形成了著名 的“农业型-过渡型工业型社会形态模式 D经济体制其核心就是所谓的社会资源调配制度 D 所谓“市场受限模式“是雷格斯在分析过渡型社会的特征是提出的一种独特的市场体制类型,其 主要特点是价格不可觉决” D这种受限市场模式仍然存在微我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价格双轨制,二是全国市场的分割 性 d从总体上说,就政治本色的内涵来看现代各国政治系统中,对行政系统影响最为明显或者说最为重

7、 要的行政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及实际运行状况、党政制度、社会团体发达程度以及社 会流通性等组成部分;各国的政权组织形式主要可分为两大类型,即纵向上分为联邦制与单一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权组织形式,根据这一制度,人民代表是我国国家权利机关在政治领域,美国学者阿尔蒙德首先较为系统的提出“政治文化”这一类似概念 行政文化因素可以分别称为行政价值文化、行政功能文化、行政运行文化和行政公共关系文化 我国现行行政文化环境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1。管制型行政总体价值观向服务型行政总体价值观 的转变对其行政管理的影响;2.全能普化型行政功能文化向有限

8、分工型行政功能文化的转变对其行政 管理的影响;3。自律本位型行政运行文化向法律本位型行政运行文化的转变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第三章:行政权力行政权力是一种公共性权力、从属性权力 D政府、非政府组织、各种社会团体都可以成为行政权力的主体行政权力的主要基础是国家的强制力 D现代行政权力是现代工业社会相适应的行政权力 D行政权力急剧扩张,出现了所谓的“行政国家 D现代民主理论认为主权在民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 D行政权力的具体来源有哪几项?简答题1. 强制力、2。诱导力、3.组织制度、4.信息、5.个人因素强制力是一切权力的最原始、最直接的来源 D行政权力的特性主要都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简答题1. 公共

9、性、2.执行性、3.有限性现代民主国家对行政权力的监督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以权力限制权力、二是以权利限制权力d现代行政的目的在于实现公共利益 D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巴西、印度是实行联邦制的国家;d英国、法国、日本、中国是实行单一制的国家;d在计划经济时期,事权主要表现巍经济管理权;D改革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的具体内容包括那些内容:简答题1. 以宪法形式明确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分权范围;2. 实现中央与地方利益分配的合理化(首 先,在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基础上,划清各级政府应承担的支出责任;其次科学的配置中 央与地方的税源;最后,实行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3。 实行地方分权和基层自治

10、;4. 健 全和完善地方权利的监督;第四章:行政职能:国家有两种基本的职能,一种是政治统治职能,一种是社会管理职能;d行政职能的特点有那些:执行性、整体性、多样性、动态性;d 相对立法职能而言,行政职能表现为执行国家意志的管理方面的职能; D 行政职能是行政管理活动的实质和核心 D职能转变才能真正的进行机构改革 D 典型的市场经济国家如:英国、美国,其行政职能演变大体经历了守夜人时期、积极干预时期和有 限政府时期三个阶段; d弱势政府时期即守夜人政府时期 D 传统国家经济理论和政策发起了挑战,以经济人假设为理论基础 D 根据斯密的观点,政府只起守夜人是作用 D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 D

11、强势政府时期,政府经济职能的增强主要表现在:1。政府加强对市场的宏观调控; 2。 兴办国 有企业;3.加强对企业的规范和管制;4。 强势政府时期行政职能范围的拓展还表现在政府社会管理 职能的加强.D强势政府时期的职能方式本别有:1.广泛使用法律手段;2。使用计划手段;3。制定产业政策;4采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等经济手段、采取直接的行动手段;d公共服务市场化和社会化主要采用三种形式:1. 政府业务合同出租; 2. 以私补公,打破垄断,建 立政府部门与私营企业的伙伴关系;3. 公共服务社会化;我国改革开放前行政职能的主要弊端:简答题造成政府机构膨涨;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社会和企业缺乏动力;容易造成腐

12、败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主要内容包括:1。 职能重心的转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了政府 职能重心的根本转变) ;2. 职能方式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运用行政手段为主向运 用经济手段为主,并将经济手段与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结合起来;2. 由微观管理、直接管理为主,转向 宏观管理、间接管理为主;3。 由重计划、排斥市场为主,转向以市场为主,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 3。 职能关系的转变通过多次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我国政府初步形成了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 务的职能体系 d全国人大在2003年通过了行政许可法,并于2004年7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 D 第五章:行政管理机构社会各

13、种机关、组织中规模最大的是行政管理机构D行政管理的首要特性是合法性 D白宫直属机构,是总统助手和顾问班子 D半总统制国家是法国 D委员会制国家是瑞士 D 瑞士联邦委员会是最高行政管理机构 D我国的最高行政管理机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行政管理机构包括:1。 领导机构; 2.执行机构; 3.监督机构; 4.咨询机构; 5. 信息机构; 6。 辅助机构; 7。 派出机构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基本原则:简答题1. 适应性原则 ;2。协助性原则; 3.权责相称原则; 4。精干高效原则;5.法制原则; 编制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职能管理;2.机构管理;3.人员编制管理; d 人员是编制管理中最大量、最

14、经常的工作 D西方发达国家行政管理机构改革的主要内容: 简答题1. 从大政府向小政府的转变 ; 2。行政机构内部的决策与执行及机构的分离; 3。行政管理机构的分化权; 4.强化综合协调行政管理机构及其职能; 5。行政管理机构的弹性化;总结我国行政机构改革的经验:了解 第一;坚持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的目标,把转变政府职能作为机构改革的关键; 第二;坚持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把精兵简政和优化政府组织结构作为机构改革的重要任务; 第三;坚持积极稳妥的方针,即审时度势,把握时机,坚定不移地迈出改革步伐,又充分考虑各方 面可承受的程度,审慎地推进改革;第四:坚持机构改革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相

15、结合,制定配套的政策措施,妥善的安排分流人员,优化干部队伍结构第六章:行政管理事务:行政管理事务的类型:政府内部管理事务和社会供公共管理事务 D人事行政管理最经常的职责和最大量的活动是对行政管理人员进行合理的使用和积极开发 D人事分类:品味分类、职位分类财务行政理论产生于18世纪的欧洲,创始人是19 世纪的史坦因财务行政管理事务主要包括预算管理、会计管理、审计管理 d预算管理实质上是一种政治性的行政管理;国家预算的程序和内容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决算管理预算执行是整个预算工作的中心环节监督财政支收真实和有效的行为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服务于宏观调控;二是维护国家经济秩序;三是促进廉政建设;会议质量控制是会议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D在我国现行的机关档案管理制度是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宏观经济行政管理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 D宏观经济调控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总量调控;2。结构调控;3。规范性调控我国政府国有资产行政管理事务主要包括: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实现国有资产有效运营卫生行政管理事务包括:卫生行政与监督管理、妇幼保健管理、医政管理、疾病控制管理、药品监 督管理;人口行政管理包括户籍管理、居民身份证管理、计划生育管理和流动人口管理;第七章:行政管理行为:行政组织的四个要素:行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