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护士外科护理学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197537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执业护士外科护理学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执业护士外科护理学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执业护士外科护理学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执业护士外科护理学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执业护士外科护理学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执业护士外科护理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执业护士外科护理学(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执业护士外科护理学(手术室护理工作、外科感染患者的护理)-试卷1(总分:8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A2型题(总题数:1,分数:2.00)1. 某严重烧伤病人在手术室内手术,创面涂片发现有铜绿假单胞菌,手术后该手术间的消毒措施应该采取 ()A. 擦洗法B. 甲醛熏蒸法 VC. 过氧乙酸喷洒D. 苯扎漠铵喷洒E. 紫外线照射解析:二、A3型题(总题数:1,分数:6.00)患者,女,43岁。乙型肝炎入传染科治疗,现ACT180U,食欲差,皮肤黄染,护士遵医嘱给予输液治疗。(分数:6.00)(1).护士洗手时刷手的正确顺序是()A. 前臂、腕部、手背、手掌、指缝、指甲 VB. 手指、手背、手

2、掌、腕部、前臂C. 前臂、手、手腕、指甲D. 手掌、腕部、手指、前臂E. 腕部、前臂、手解析:(2).应用何种消毒液浸泡消毒双手()A. 75% 醇B. 2%碘酊C. 0. 2%过氧乙酸 VD. 0. 2%苯扎漠铵E. 0. 5%碘解析:(3).下列护士脱隔离衣的方法不正确的是()A. 先解腰带再解袖口B. 洗手后先解领口C. 隔离衣挂在走廊时,污染面向外 VD. 避免污染隔离衣的内面和衣领E. 隔离衣如脱下备洗时,清洁面向外解析:三、A1型题(总题数:37,分数:74.00)2. 手术室是对患者进行()A. 诊断的场所B. 检查的场所C. 手术治疗的场所 VD. 化疗的场所E. 检验的场所3

3、. 患者,女性,45岁。III度烧伤后行植皮术,大腿内侧供皮区消毒不可使用()A. 70% 醇B. 1: 1000苯扎漠铵酊C. 3%碘酊VD. 1: 1000氯己定酊E. 0. 5%PVP 碘解析:4. 关于手术人员洗手前的准备工作,下列不正确的是()A. 帽子遮盖头发包括鬓角和辫子B. 更换手术室专用衣裤鞋帽C. 袖口卷至肘上10cm VD. 口罩遮盖口鼻E. 修剪指甲解析:5. 穿手术衣和戴无菌手套后,无菌范围包括双上肢和()A. 整个胸腹及背部B. 腰以上的前胸及后背部C. 腰以上的前胸及侧胸部 VD. 腰以上的前胸及肩部E. 腰以上的前胸、肩部及后背部解析:6. 手术人员穿好手术衣,

4、等待手术时,双手应置于()A. 自然垂下B. 夹于腋下C. 高举过头D. 握于胸前VE. 叉腰解析:7. 术前禁饮、禁食最主要的目的是()A. 防止污染手术野B. 防止术后腹胀C. 方便手术操作D. 防止脏器吻合口感染E. 防止发生吸入性肺炎 V解析:8. 对于手术器械物品,应用最普遍、效果最可靠的灭菌法是()A. 高压蒸气灭菌法 VB. 火烧法C. 紫外线照射D. 煮沸灭菌法E. 甲醛熏蒸法解析:9. 手术区皮肤消毒应包括手术切口周围至少()A. 30 cmB. 20 cmC. 15 cm VD. 10 cmE. 5 cm10. 手术人员下列操作不符合无菌原则的是()A. 刷手前剪短指甲B.

5、 手术帽盖住全部头发C. 先穿手术衣再戴无菌手套D. 刷手后,手指可以直接接触无菌手套的外侧面 VE. 污染手术后如需连台手术应重新刷手解析:11. 穿手术衣双手插入手术衣袖时,双臂应()A. 上举B. 下垂C. 平伸 VD. 外展E. 环抱解析:12. 手术中,若手术人员的手套不慎接触到有菌物品,正确的处理是()A. 用碘伏消毒B. 更换无菌手套VC. 加戴一层无菌手套D. 用酒精浸泡E. 重新刷手后再戴无菌手套解析:13. 一般情况下,手术间与手术科室床位比为()A. 1: (20 25)B. 1: (30 40)VC. 1: (40 50)D. 1: (50 60)E. 1: (60 7

6、0)解析:14. 手术间通常保持的温度是()A. 16 18CB. 18 20CC. 20 22CD. 22 25CE. 22 24C V解析:15. 手术的参观者与手术区应保持()A. 20 30cmB. 20 40 cmC. 3040 cmVD. 3050 cmE. 4050 cm解析:16. 下列不正确的术前准备是()A. 进手术室前应排空尿液B. 完成麻醉前用药C. 术中所需的特殊药物和物品一并带人手术室D. 固定义齿以防止脱落 VE. 遵照医嘱放置胃管17. 用无菌持物钳打开无菌包的顺序为()A. 先对侧后近侧 VB. 先近侧后对侧C. 近侧或对侧D. A、B、C都不对E. A、B、

7、C 都对解析:18. 应用效果最可靠的灭菌方法是()A. 煮沸法B. 紫外线照射法C. 消毒剂浸润法D. 消毒蒸气法E. 高压蒸气灭菌法 V解析:19. 软组织化脓感染中有接触性传染的是()A. 疖B. 痈C. 丹毒 VD. 蜂窝织炎E. 急性淋巴结炎解析:20. 特异性感染手术用过的敷料处理正确的是()A. 放在黑色塑料袋中,并在袋外注明焚烧B. 放在白色塑料袋扔掉C. 放在黄色塑料袋中,并在袋外注明焚烧VD. 和普通垃圾一样E. 放在红色塑料袋中,并在袋外注明扔掉解析:21. 脓毒血症与菌血症的鉴别中不正确的是()A. 两者的致病菌可不一致B. 两者均不属于全身性感染VC. 血细菌培养,前

8、者阴性,后者可阳性D. 前者的致病菌并不侵人血循环E. 两者均有明显的全身性反应解析:22. 属于特异性感染的细菌是()A. 金黄色葡萄球菌B. 变形杆菌C. 铜绿假单胞菌D. 链球菌E. 破伤风杆菌 V解析:23. 破伤风患者肌肉呈阵发性强烈痉挛,按出现顺序最初受影响的肌群是()A. 颈项肌B. 面肌C. 背腹肌D. 四肢肌群E. 咀嚼肌 V24. 预防破伤风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TAT。常用量为1500 UB. 应用前应先做过敏试验C. 过敏者可脱敏注射法D. 过敏者可改用人体破伤风球蛋白E. TAT儿童用半量V解析:25. 破伤风患者产生的毒素是()A. 痉挛毒素B. 溶血毒素C.

9、痉挛毒素和血毒素VD. 透明质酸酶E. 血浆凝固酶解析:26. 化脓性腱鞘炎一经确诊,即用大量抗生素治疗,并同时手术切开是因为()A. 防止疼痛B. 防止肌腱坏死 VC. 防止肌腱肿胀D. 防止全身发热E. 减少抗生素应用量解析:27. 引起破伤风的病原体属于()A. 革兰染色阴性厌氧芽抱杆菌B. 革兰染色阴性需氧芽抱杆菌C. 革兰染色阳性厌氧芽抱杆菌 VD. 革兰染色阳性需氧芽抱杆菌E. 革兰染色阴性厌氧杆菌解析:28. 指甲下脓肿应采取的最佳措施是()A. 理疗B. 热敷C. 抗生素D. 拔出指甲 VE. 在甲沟处切开引流解析:29. 脓性指头炎及早切开的目的是()A. 防止中毒B. 防止

10、高热C. 防止指骨坏D. 防止痉挛E. 防止骨髓炎 V解析:30. 预防破伤风最有效的方法是()A. 彻底清除坏死组织和异物B. 应用青霉素C. 注射人体免疫球蛋白D. 注射TAT VE. 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31. 治疗破伤风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的作用是()A. 解痉B. 镇静C. 中和血中游离毒素 VD. 抗破伤风杆菌E. 抗化脓菌解析:32. 气性坏疽的伤口特点是()A. 无痛,可流出恶臭液B. 无痛,可流出无味液C. 轻痛,可流出恶臭液D. 剧痛,可流出恶臭液 VE. 剧痛,可流出无味液解析:33. 破伤风最早出现的症状是()A. 苦笑面容B. 颈项强直C. 张口困难 V。.角弓反张E.手

11、足抽搐解析:34. 非特异性感染的典型症状是()A. 头痛B. 乏力C. 心悸D. 发热E. 红、肿、热、痛,功能障碍 V解析:35. 破伤风患者护理中环境温、湿度为()A. 温度1315C,湿度50%60%B. 温度1822C,湿度55%60%C. 温度1520C,湿度40%D. 温度2022C,湿度50%E. 温度1520C,湿度60% V解析:36. 丹毒的好发部位是()A. 头部和面部B. 颈部和背部C. 口底、颈部D. 下肢和面部 VE. 腋部和会阴部解析:37. 疖病皮肤感染常见于()A. 糖尿病患者 VB. 肝炎患者C. 胃癌患者D. 胃溃疡患者E. 血管病患者38. 关于破伤风,下列哪项不正确()A. 自动免疫以类毒素为好B. 被动免疫以人体破伤风免疫球蛋白较理想C. 痉挛发作时意识大多清醒D. 注射TAT能中和结合神经组织毒素 VE. 早期一般无高热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