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1975354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5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三年级科学上册单元划分表单元序号单元名称单元内容备注一我们都是科学家1、科学是2、做一位小科学家二我眼里的生命世界1、寻找有生命的物体2、植物的不同与相同3、动物的不同与相同4、植物;动物;人三生命之源水1、生命离不开水2、观察水3、家乡的水资源4、地球上的水四关心天气1、谁最关心天气2、测气温3、雨下得有多大4、今天刮什么风五它们是什么做的1、常见的材料2、研究纸3、我们穿什么4、玻璃和陶瓷5、材料的使用与环境六观察与测量1、观察与描述2、用工具测量第一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1、科学是一、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针对吹泡泡能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吹出又大又好的泡泡。2

2、、能从吹泡泡中选择适合自己研究的问题。知识和技能:1、知道科学是什么。2、知道生活中处处有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科学课的学习产生兴趣。2、想知道,爱提问。二、教学准备:肥皂水、洗涤剂、甘油等配制吹泡泡的液体,塑料吸管,铅丝或铁丝。三、教学过程:一、揭题:“科学是”二、新课1、教师提问:当你听到“科学”一词时,你想到了什么?把你想到的写下来或画下来,并作说明。(学生写或画,教师巡视)2、学生把写的或画的“科学”向全班作说明。3、阅读给小朋友的一封信。4、看爱因斯坦的图,并读他的名言。(1)有谁知道爱因斯坦的故事?(2)他有什么功绩?5、看书本上第2、3页的卡通画。(1)他们在做什么?(

3、2)这幅画中哪里有科学?(3)你认为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有科学?6、阅读并观察书本第3页上半页的内容。(1)让学生自己说出内容。(2)有谁知道袁隆平爷爷的故事。三、实践活动1、组织学生吹泡泡。(1)比一比谁吹的泡泡最大。(2)想一想为什么别人吹的大?(3)在吹泡泡的过程中,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老师提供材料,学生游戏,并且观察提问)2、做一位小科学家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从“玩”中提出问题。2、会提问题。知识与技能:找出与科学家发明创造的相似之处,认识科学是什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起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立志做一位小科学家。教学准备:吸管、肥皂水、灯泡、各种玩具教学过程:一、复习1、

4、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2、什么是科学?3、你知道哪些有关科学的名人名言?你又发现了哪些科学?二、新课1、老师出示灯泡,问:(1)这是什么?(2)有谁知道是谁发明了灯泡?2、介绍爱迪生:(1)学生介绍。(2)老师补充。3、教师提问:我们吹泡泡和爱迪生发明电灯的过程有什么相似的地方?(从成功率、外形、色泽等方面进行比较)4、完成书本上第24页的表格。5、游戏:(1)你带来了哪些好玩的东西?老师可以让你玩五分钟,但有个条件,每人必须要从玩玩具的过程中提出问题。(2)开始玩玩具。(3)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当堂解决。6、观察书本第6页:(1)什么是科学?(2)蝴蝶的外形?(3)教师小结:这是自然科学,不

5、能胡编乱造,我们应该尊重事实、尊重科学。三、巩固1、请每一位小朋友观察身边的事物,然后提出几个有关科学的问题。2、完成书本上第74页表格。 第二单元我眼里的生命世界1、寻找有生命的物体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2、能够运用文字、图表等记录有关观察、调查的结果。3、能够有目的地交流研究活动的方法与结果。知识与技能:1、知道大自然中有种类繁多的有生命的物体,认识常见的动物和植物。2、知道生物体的基本特征和基本需求。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体会到对有生命的物体进行探索的兴趣。2、意识到生命是多种多样的。3、意识到生命是宝贵的,要珍爱生命。教学准备:各种生物、纸、

6、笔、尺。教学过程:一、复习1、物体可以分为哪两种?2、什么叫生物?3、生物包括什么?二、新课1、教师提问:今天,我们就要寻找生物,看谁知道的多?2、揭题:“寻找有生命的物体”。3、教师提问:(1)你知道哪些动物?(学生回答:牛、马、羊等)(2)你知道哪些植物?(学生回答:松树等)(3)比较一下,它们的大小、颜色等,为什么都叫它们为生物呢?(有生命)4、讨论:为什么说它们是有生命的?(1)学生讨论。(2)学生汇报。(3)老师总结:a、生物都能长大。b、生物都需要营养。c、生物都能繁殖后代。d、生物都要吸收水分、阳光等。所以,我们认为它们是有生命的。三、实践活动1、寻找有生命的物体。(1)学生寻找

7、有生命的动植物。(2)做记录。(3)汇报结果。(比一比,谁寻找到的多,懂的多。把找来的生物记录下来,不知名的画下来) 2、植物的不同与相同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会对各种各样的植物进行观察比较。2、能描述一些常见植物的不同特征。3、能找出不同植物的相似之处。知识与技能:1、知道大自然中有种类繁多的植物。2、认识到植物是各不相同的。3、知道植物都有相似的形态构造,有共同的需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认识植物的乐趣,感受到植物的美,产生亲近自然的感觉。2、意识到植物也是有生命的,应该珍惜,不损伤一草一木。教学准备:各种植物、纸、笔。教学过程:一、复习1、生物包括什么?2、你知道哪些植物?3

8、、你对这些植物有什么了解?二、新课1、教师出示带来的各种植物。2、教师出示书本上第11页图片,问:(1)你认识这些植物吗?(2)它们分别叫什么名字?(3)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4)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3、揭题:“植物的不同与相同之处”4、仿述:说说自己家里的花、草、树木有什么特点?用语言和图画描述一下。(如书本第11页)5、观察书本上第12页。找出桃树和向日葵的不同之处与相同之处。6、比较不同相同1、叶子形状不一样。2、每年种的次数不一样。3、果实的大小、形状不一样。4、茎的粗细不一样1、都有根、茎、叶。2、都有花、果实。3、都有种子。4、都需要阳光和水三、对书本上第13页内容进行讨论1、任

9、意选图中的两种植物,比较它们的相同与不同之处。2、完成第75页的活动记录表,看谁找的最多。 3、动物的不同与相同一、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会观察、比较和描述狗、兔等动物的不同和相同。2、能够通过画图和文字表述、交流狗、兔等动物的异同。3、学会按不同的标准给动物分类。知识与技能:1、知道动物的多样性。3、知道动物有相同之处,如都有运动的能力,都由小长大,繁殖后代,都有对食物、水、空间等的需求。二、教学准备:各种标本、动物图片。三、教学过程:一、复习1、你知道哪些动物?2、它们生活在哪里?3、为什么称它们为动物?二、新课1、揭题:“动物的不同与相同”2、观察书本第14页,你见过这些动物吗?3、

10、它们叫什么名字?生活在哪里?4、小游戏:猜一猜,它是什么?教师宣布游戏规则:小朋友可以提问,但答案只有是与不是,谁在最少的提问中,猜出是什么动物,那么他就赢了。例如书本第15页中的兔子、乌龟、牛等。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讲的非常好,这些动物有许多相同之处,还有许多不同之处。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找一找。5、找出狗和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1)都有四条腿。(2)都有两只耳朵。(3)都能繁殖后代。(4)都要吃东西不同点:(1)吃的食物不一样。(2)大小不一样。(3)奔跑的速度不一样。(4)各自的作用不一样6、分类,并完成表格。分类依据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动物名称 4、植物动物人一、教学目标:过程

11、与方法:1、会比较植物和动物的相似和不同。2、会比较人与黑猩猩的相似和不同。3、能通过文字、语言交流比较结果。知识与技能:1、知道动物、植物、人等生命的基本需求和共同特征,要有一定的空间、能生长、能繁殖后代、会死亡等。2、知道人是生物界中的一员,人和动物、植物都享有生存的权利。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要与其它生物和谐共处。2、意识到要为自己及其它生物保持一个健康的生存环境。3、养成爱惜生命、爱小动物、爱护花草树木的好品质。二、教学准备:各种动植物、人的图片。三、教学过程:一、复习1、你知道哪些动植物?2、每种动植物都一样吗?3、人是不是动物?4、人与动物有何关系?二、新

12、课1、揭题:“植物;动物;人”2、动物与植物有什么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以兔子和萝卜为例作比较)相同点:(1)都是生物。(2)都会生长。(3)都需要水、阳光。(4)都需要营养不同点:(1)兔子会运动。(2)兔子有血、肉、骨。(3)它们的生活环境不一样。(4)各自的味道也不一样3、观察书本上第18页。(1)这些是动物还是植物?(2)这样有什么好处?(3)教师小结:有些动物在某些时候与植物几乎一模一样,有些植物在某些时候与动物十分相似,简直是真假难辩!怎么会出现这样奇怪的现象的呢?它们这样是为了更好的伪装自己,防止被敌人发现,有时也为了捕捉猎物。4、这些动物和植物之间有什么不同与相同之处?(1)老

13、虎和松树(2)鱼和水草(3)袋鼠和树叶(学生讨论、汇报、交流,完成在自备本上)5、人(1)人是动物吗?(2)为什么?(3)人与黑猩猩比较,完成表格。人和黑猩猩的相似点人和黑猩猩的不同点都要吃东西人会制造东西第三单元生命之源水1、生命离不开水一、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学会提取植物体内水的方法。2、初步学会安装“观察小草喝水”的装置。知识与技能:1、知道水是动物、植物和人体的组成部分,它在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2、了解常见食物中的含水量。情感、态度与日俱增价值观:意识到水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有关植物、动物、人体离不开水的资料;各种食物含水量的数据;分组实验用的大试管、植

14、物油、纱布、水果刀、小烧杯、记录纸等。学生准备:搜集有关生命离不开水的资料;蔬菜、水果、鸡蛋等食物;橡皮泥、小尺、彩笔等。三、教学内容一、教学引入:老师有感情地朗读:“因为有你,小草;因为有你,;”提问:你们猜猜这首诗中赞美的是谁?为什么水使小草变得嫩绿,使鱼儿游得欢畅,使地球变得美丽?归纳总结:水是生命之源。二、生命离不开水1、提要求:生命离不开水的事例很多,每人在小组内说出10个,把本组的共同观点写在或画在白纸上。2、学生讨论。3、各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4、老师补充人体生命活动离不开水的知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三、感受并比较植物体内的水分1、请学生出示各组的水果。2、启发学生想办法挤出水果中的水分,确定使用一至两种办法进行活动。3、告知学生挤水的目的。学生挤水分前要求每种植物的量大致一样4、学生汇报结果(哪种植物中的水分多和哪种植物中的水分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