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游戏与玩具国开作业-学习活动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1974128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游戏与玩具国开作业-学习活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幼儿游戏与玩具国开作业-学习活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幼儿游戏与玩具国开作业-学习活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幼儿游戏与玩具国开作业-学习活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游戏与玩具国开作业-学习活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游戏与玩具国开作业-学习活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活动1.什么样的游戏才是幼儿的游戏认真学习第一章中关于“幼儿游戏的特征”的内容,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幼儿园的活动室里,教师正在组织幼儿开展角色游戏。活动室被分割为不同的角色游戏区,有娃娃家、医院、饭店、糖果厂、商店、公共汽车站等。幼儿按照自愿报名的原则去了不同的游戏区。教师在做巡视指导,当她发现“医生”闲着无事的时候,就赶紧跑到“娃娃家”,提醒“妈妈”:“宝宝生病了。”在教师的启发下,“爸爸”“妈妈”赶紧抱上小孩,坐上“公共汽车”,去“医院”找“医生”看病。“糖果厂”的“小工人”用糖纸包完“糖果”(橡皮泥)以后,坐着发呆。老师不失时机地跑来,启发他们:“今天是周六,该大扫除吧?”。

2、 整个游戏过程中,老师忙的不亦乐乎,从这个区到那个区,启发诱导。通过她的穿针引线,各游戏组之间发生了横向联系,成为一个整体。游戏场面显得热闹而壮观。当老师宣布:“今天的游戏玩到这里,小朋友们可以自由活动了”时,两个小男孩走到一起:“现在好了,老师的游戏玩完了,我们到外面去玩我们自己的游戏吧。”请用300字左右的篇幅写出“老师的游戏”是否符合幼儿游戏的特征,并说明什么样的游戏才是幼儿的游戏。答:通过以上材料可以看出,教师违背了幼儿游戏“主动性”的特征。案例中的老师通过所谓的“启发”控制了幼儿的思维和活动,并控制了游戏的过程。这并非是把幼儿作为游戏活动的主人,而是活动的被动参与者。完全违背了幼儿游

3、戏的初衷以及目的。只有通过以下这几个特征才能说明这些才是幼儿的游戏。1、主动自由选择或自愿参加。2、自主决定。3、无功利目的。4、积极的情绪体验。2.各种游戏理论的比较认真学习第二章的各种游戏理论,选择三种游戏理论,按照以下表格的格式,用简短的语言对三种游戏理论进行总结和比较。答案必须包含以下内容:三种游戏理论的名称,各游戏理论的主要观点,三种游戏理论的共同点,三种游戏理论的不同点。理论名称主要观点共同点不同点经典游戏理论剩余精力说、松弛说、前练习说、复演说思考并解释儿童游戏的原因和意义,剩余精力说认为游戏时消耗剩余的精力;而松弛说认为游戏是为了精力的恢复;前练习说认为游戏提供了儿童准备严肃生

4、活的途径,游戏是儿童未来生活做好的准备;复演说认为游戏重演了人类进化的过程,重现了人类进化过程中祖先的动作和活动,游戏是人类遗传活动的表现。精神分析游戏理论儿童游戏的动机是心理生活的唯乐原则,游戏能使儿童满足快快长大成人、做大人能做的事情的愿望,能使儿童掌握创伤事件和发泄敌意,游戏的对立面不是严肃的工作而是现实。儿童游戏锻炼他们未来生存的能力,实现儿童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愿望,从而得到身心的愉快和发展。儿童在游戏中发泄情感、减少忧虑和发展自我力量,以应付现实环境,补偿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欲望和需要,解决内在的心理冲突和矛盾。认知发展游戏理论游戏是儿童智力活动的一方面,是同化超过了顺应,是儿童巩

5、固概念的方法,是思维与活动相结合的方法,帮助儿童解决情感冲突,实现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愿望;游戏的发展受儿童认知水平的制约,并与儿童认知发展水平相适应。该理论认为游戏是儿童智力活动的一方面,是儿童智力发展的一种手段。3.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对游戏进行分类在认真学习第三章关于“幼儿角色游戏的指导”部分的基础上,阅读下面的材料。(1)非游戏行为:幼儿0-2岁时,没有同任何事物或任何人进行游戏,在房间里闲荡或跟随成人。(2)旁观游戏:幼儿2岁以后开始观看其他幼儿的游戏,他的兴趣集中在别人的游戏上,而没有参与到游戏中去。(3)独立游戏:2岁半以后幼儿能自己玩玩具,进行游戏,不参与别人的游戏,似乎没有意识

6、到其他幼儿的存在。(4)平行游戏:2岁半至3岁半以后的幼儿,在其他幼儿的旁边游戏,也许选择一个和旁边幼儿一样的玩具、材料和活动,虽然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己的游戏上,但其游戏的方式却类似于其他幼儿。(5)联合游戏:3岁半到4岁半以上的幼儿,在小组里与同伴交换材料,一起游戏,但事先没有确定游戏的目的。(6)合作游戏:4岁半以上的幼儿,在小组中大家共同游戏,有预期的目的和目标,如要搭建一个城堡或比赛谁跑得更快。根据上面的材料,按照年龄段描述幼儿游戏的社会性发展,并标注出每种游戏类型的社会性表现;根据材料和对幼儿游戏社会性发展的描述,总结3-6岁的幼儿主要是玩哪些游戏类型。 答:(1)美国教育家M.帕顿发

7、展了幼儿社会性游戏的思想,把幼儿的社会性游戏分为六种:(1)非游戏行为。幼儿0-2岁时,没有同任何事物或任何人进行游戏,在房间里闲荡或跟随成人。(2)旁观游戏。幼儿2岁以后开始观看其他幼儿的游戏,他的兴趣集中在别人的游戏上,而没有参与到游戏中去。(前两种不必写,真正属于游戏行为的只有后四种)(3)独立游戏。2岁半以后幼儿能自己玩玩具,进行游戏,不参与别人的游戏,似乎没有意识到其他幼儿的存在。(4)平行游戏。2岁半至3岁半以后的幼儿,在其他幼儿的旁边游戏,也许选择一个和旁边幼儿一样的玩具、材料和活动,虽然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己的游戏上,但其游戏的方式却类似于其他幼儿。(3和4表现出较少的社会性特点,

8、称为非社会性游戏)游戏提供了幼儿社会交往的机会,在游戏中熟悉周围的人和事,了解他人的想法、行为和情感。(5)联合游戏。3岁半到4岁半以上的幼儿,在小组里与同伴交换材料,一起游戏,但事先没有确定游戏的目的。使幼儿学习社会角色,增强社会角色扮演能力。克服自我中心,学习如何与人相处、分享。学会理解他人。学会建立人际关系。(6)合作游戏。4岁半以上的幼儿,在小组中大家共同游戏,有预期的目的和目标,如要搭建一个城堡或比赛谁跑得更快。在游戏中学习如何与别人友好相处,掌握交往的规则,学习谦让、合作等社会交往技能,更理解社会角色的特征。(2)3岁开始象征性游戏增多,喜欢搭积木、玩沙、玩水和颜料。逐渐出现社会性

9、的主题角色游戏和表演游戏,游戏的情节日益复杂,游戏的坚持性和与伙伴合作游戏的能力明显增强。5岁多6岁能进行简单的规则游戏。4.游戏的观察在认真学习第四章内容的基础上,阅读下面的游戏定点观察记录,分析活动情况,写出观察结论。大一班的娃娃家区域里有锅、碗、杯子和勺子。一段时间以来,在这个游戏区域的活动一直比较平淡。这天,在大一班幼儿进行分组游戏时,欣欣和云云又跑到了娃娃家区域。欣欣拿起杯子和勺子,用勺子在杯里搅拌,一边搅拌一边喊道:“卖豆浆了!卖豆浆了!谁喝热豆浆?”云云走近他,问道:“你在干什么?”欣欣回答:“我在熬豆浆呢。”云云说:“豆浆也不好喝啊?”欣欣说:“豆浆可有营养了,小朋友都得喝。”

10、云云说:“你做火锅吧。火锅里有肉还有菜也有营养。”欣欣说:“好吧,我给你做火锅。”欣欣于是拿起锅放在炊具台上,一边做一边说:“可是没有菜啊!我去买菜去。”说完就离开了娃娃家区域。这时宁宁走过来,看见炊具台上有锅,就问:“这是谁做的菜啊?”云云回答说:“我们在做火锅呢。” “哦,那我来拌调料吧。”宁宁高兴地拿起一个小碗拌起了调料。好一会儿,欣欣都还没回来。云云于是去找他,原来欣欣被理发店的游戏吸引住了。在排队等着理发呢。云云叫上欣欣去找了些蔬菜(绿色的玩具),回来将这些蔬菜倒进了锅里,云云又找来了肉片(红色的纸片)放到锅里,还对两个同伴说:“这是羊肉片,可好吃了。”说着就要捞起来吃。欣欣这时拦住

11、了她,说:“还不行,水还没开呢。”又过了大约两分钟,宁宁说:“可以吃了,我都闻到香味了。”于是,三个小朋友就“吃”了起来。小玉和鹏鹏也来到了娃娃家区域,欣欣、云云和宁宁热情地邀请他俩参加,五个小朋友一起像模像样地涮起了火锅。 答:(1)幼儿们对角色游戏很有兴趣,通过平日里对事物的观察能模仿生活中涮火锅的情 形。尤其是欣欣,她说的“水还没开呢”反映出她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2)三名幼儿在游戏中合作默契,分工明确。(3)在整个过程中,幼儿游戏态度积极,坚持性好,主动性强,能自主推动进程的发展。(4)该区域的游戏材料不够丰富,“菜”还得现买,“肉”也得现找,这可能就是该区域游戏一直较为平淡的原因之一

12、。教师应该在该区域放置一个材料比较丰富的“百宝箱”,让幼儿有较多选择的可能。5.请对下面的游戏进行指导在认真学习第五章关于“幼儿角色游戏的指导”部分的基础上,阅读下面的材料。扮演“菜贩子”的几个幼儿对“农贸市场”的游戏已经不感兴趣了,他们便收拾“摊位”,准备关门下班。但是“娃娃家”的“爸爸”“妈妈”听到后很生气,他们不让“菜贩子”下班,因为今天是“宝宝”的生日,娃娃家要请客,如果“菜贩子”下班了,就没有地方买菜了,怎么请客呢?所以孩子们就吵了起来。如果您是教师,您会怎样对上面的角色游戏进行指导?答:此时,我们老师要做个有心人,教师要巧妙地融入配合扮演成“调解员”,给他们一些建议,可以让“爸爸”

13、、“妈妈”去“超市”买,也可以去“饭店”吃饭。这样孩子就不会为了游戏发生争执而不快乐。教师还要巧妙扮演游戏中的角色。教师可以通过扮演一定的角色,自然而然地加入到游戏中来,针对具体的情况进行引导。教师要及时提出合理的建议。当幼儿的游戏没有向前发展的时候,教师应适当的给予提示、建议,来帮助幼儿更好地开展游戏。游戏内容和情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6.让我来做一个玩教具根据第六章的相关理论知识,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幼儿园的玩教具,并将制作过程及玩教具的玩法记录下来。玩教具要求:制作简单,符合3-6岁幼儿的年龄特点,有一定的娱乐性和教育意义。记录内容包括:1.制作材料和工具2.制作方法3.玩法4.玩具适合的幼儿年龄段。 答:玩具名称:小白兔种蘑菇适宜 班级:中班 玩具功能:1、区分蘑菇的颜色和大小。 2、能按蘑菇的颜色和大小进行二维分类。 自作材料方法:制作出一片草地,和小兔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为幼儿准备大小颜色不同的彩色蘑菇。 玩具玩法:幼儿选择大小不同颜色不同的蘑菇进行排序,请幼儿仔细观察它们排列的规律,并请幼儿按照规律继续进行排序。对于能力强的幼儿可以请他自己设计排序的方法,能力弱的幼儿老师可以运用图示进行暗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