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文言文课内外比较阅读集锦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1972023 上传时间:2023-12-22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课内外比较阅读集锦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课内外比较阅读集锦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课内外比较阅读集锦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课内外比较阅读集锦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课内外比较阅读集锦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课内外比较阅读集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文言文课内外比较阅读集锦(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上册文言文课内外比较阅读集锦南充市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毕24-7题(10分)(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乙)陶潜,字元亮,少怀崇高,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

2、之实录。甚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注适:满足。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畜:同“蓄”。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标志。24.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分)对感到惊异 交错相通 束缚,约束 停止(分)渔人甚异之( ) 阡陌交通( )颖脱不羁 ( ) 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 )5请从乙文中摘录出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属”所体现的抱负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1分)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1分)26

3、从乙文看,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她本人也不会抚琴,但也朋友相聚,她却“抚而和之”。她真的是在抚琴吗?结合全文看,这反映了她如何的性格?(分)答:26.不是,她只是作出抚琴的样子。(1分)这反映了她无拘无束,本性率真,面对穷困的生活,自得其乐的性格。(意对即可)(分)7.翻译下列句子。(分)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译:老人和小孩,都和悦幸福,自得其乐。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译:只要懂得琴中的真意所在,何必非要在琴上奏出美妙的音乐呢?”太原市阅读文言文,完毕9题。(分)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历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4、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乙房玄龄奏:“阅府库甲兵,远胜隋世。”上曰:“甲兵武备,诚不可缺;然炀帝甲兵岂局限性邪!卒亡天下。若公等竭力,使百姓乂安,此乃朕之甲兵也。” (选自资治通鉴)注房玄龄:唐太宗时任宰相。阅:查看。上:指唐太宗。炀帝:指隋炀帝。乂(y):安定。9.用自己的语言回答:甲文村中人来到桃花源的因素是;乙文唐太宗论述治国更需注重民生时举的事例是 。(2分)1.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同“邀”,邀请 (2)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3)的确 (4)终于(1)便要还家 要:(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绝境:(3)诚不可缺

5、诚: ()卒亡天下卒:11.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分)(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居然不懂得有个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2)若公等竭力,使百姓乂安,此乃朕之甲兵也。如果你们尽心竭力,使老百姓安定,这是我的武器装备(或盔甲兵器)。12甲乙两文都传达着使百姓安居乐业的愿望。如何实现这一愿望呢?选一种角度具体说说你从古文学习中获得的启示。(3分)帮帮你可回忆治水必躬亲、捕蛇者说、岳阳楼记、邹忌讽齐王纳谏、陈涉世家等文章内容。我觉得关注民间疾苦可以使百姓安乐。捕蛇者说中蒋氏等人的悲惨遭遇阐明了“苛政猛于虎”。减轻赋税,关注民生,这是使老百姓安居乐业的核心。济宁市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

6、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乙子曰:“吾与回(颜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论语))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8.博学的人。鸿,大。儒,旧指读书人。无法忍受。谈笑有鸿儒鸿儒人不堪其忧 不堪9.翻译下列句子。(分)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

7、也不愚。课余(我)考察颜回私下里的言行,(发现她)也算得上可以充足发挥(我课上讲的内容),她并不愚钝。0甲文在写法上的特点是托物言志;乙)文颜回采用的学习措施是课上 ,课下巩固、发挥;她安心于尊师悟道,将学问做好做透。(分).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她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她们如何的精神品质?(3分)答案: .答案:10答案: 倾听、思考、记忆1.答案:刘禹锡:陋室不陋;颜回:不改其乐。安贫乐道。厦门市三.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毕1417题(分)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8、。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乙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选自王肃孔子家语)注释“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弟子。益:长进。损:减损。贤己者:比自己贤良的人。说:谈论。视:看,比照。化:融和。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4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词语:(分)博学的人

9、 使身体劳累 因此,因此谈笑有鸿儒无案牍之劳形 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15.在古汉语词典中,“日”字有如下几种义项。请根据语境判断哪一种义项最适合乙段“则商也日益”一句中的“日”字。(只需填序号)(2分)D日: 太阳 B.白天 日子 每天,一每天地1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崇高,也就不显得简陋了。商喜欢和比自己贤良的人相处,赐喜欢评论不如自己的人。17简答题:(5分)()乙段中的“芝兰之室”,后人常用来喻指贤士居所。甲段中的“陋室”以及文中提到的“诸葛庐(南阳诸葛庐)”和“子云亭(西蜀

10、子云亭)”都称得上是“芝兰之室”。(2分)(2)甲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乙段“不知其人,视其友”、“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等,波及的都是“交朋友”的话题。在“交朋友”方面你有如何的个性化感悟?请联系文段内容自选角度具体谈谈你的见解。(3分)交朋友应交有品位、有追求的人,与这样的人相处自己便能不断受到好的影响而不断提高。这就是所谓的近朱者赤,就如商一定会在贤于自己的朋友的影响下成长同样。阅读下面古文,完毕72题。(12分)【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度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1、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宋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树间,以红粉笙歌 一两队点缀,亦复不恶。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尝秋夜坐钓月矶,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又今年春中,与无际偕访仲和于此。夜半月出无人,相与坐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悠欲与清景俱往也。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明李流芳游虎丘小记,有删改)注虎丘:苏州名胜。 红粉笙歌:指歌女奏乐唱歌。 钩月矶:在虎丘山顶。风铎:悬于檐下的风铃。 无际、仲和,作者的友人。7.下列加点词意思不相似的一组是()(分) .月色人户 木兰当

12、户织 B然终不若山空人静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时闻风铎 隔簋竹,闻水声 生平过虎丘才两度 道不通,度已失期8.下列句子中“于”字的用法和“与无际偕访仲和于此”中的“于”字用法相似的一项是( ) (2分)公与之乘,战于长勺B万钟于我何加焉C.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D.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9.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译文:怀民也还没有睡觉,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10.用斜线(/)为乙文中画曲线的句子标出两处停止。(分)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1.用自己的话说说苏轼是如何描写承天寺夜色的。(分)答:用比方来描写夜色。积水喻月光,藻荇交横喻月下竹柏

13、影。12承天寺的夜色与虎丘的夜色有哪些共同特点?(2分)答:月色美好;幽静。浙江省宁波市文言文阅读(1分)(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乙)兰之味,非可逼而取也。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氲氲无所,故称瑞耳。体彩,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馀,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 (选自张大复梅花草堂集)注释取:这里是嗅取(兰的香味)。氲氲(yny)无所: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瑞:吉,善。兼彩:兼有多种颜色。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树立 少说出 酷似,逼真(“相似”亦可)亭亭净植陶后鲜有闻而名之不可 莫能肖也19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逼”字有如下几种义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