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美术素描训练的特色教学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1967459 上传时间:2023-11-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高中美术素描训练的特色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析高中美术素描训练的特色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析高中美术素描训练的特色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析高中美术素描训练的特色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析高中美术素描训练的特色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高中美术素描训练的特色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高中美术素描训练的特色教学(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高中美术素描训练的特色教学惠州市实验中学 美术科组 吴悠悠在高中美术教育中,每个老师都拥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并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灵活的实施教学,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美术技能和创造能力。高中美术专业的训练本来没有必要强调“不同与独特”,但是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老师的使用的“通用”的训练办法指向性不强,不能有效的解决素描教学的关键问题。以下是本人对出彩出特色的素描教学的得出的几个办法。一, 平心静气练“打坐” 在作画最开始的阶段,很重要的一个训练常常被我们忽视,那就是心态的训练。有的美术课安排在课间操和体育课后,很多学生在课间时分游戏嬉闹,这些情绪是不利于马上开始绘画的。所以要要求学生深

2、呼吸,必须完全沉浸在眼前要画的事物当中,可以适当的放一些舒缓情绪的轻音乐,可以调节心态,克服心浮气躁,我将这种训练称为“和尚打坐”山水画大师宗炳称这种状态为“澄怀味像”。二, 法宝是“临摹” 每个好的老师教学中的法宝概括起来就是两个字“临摹”。 美术教学中的临摹就是让学生吸收别人的绘画技巧,这是学习绘画的一种好方法,在规矩中寻找自由。临摹是个苦差事,需要不断重复性地操作,它不是一两天就能成功的事,必须日积月累,才能看到成果。临摹看起来是死功夫,但只有具备这一积累,才会有飞跃的成功。传统东西画都是从临摹入手。凡高在初学绘画时,特别崇拜农民画家米勒,他反复临摹米勒的作品,从中学到很多技巧。黄宾虹一

3、生用力最勤的事情,也许就是对传统绘画进行研究临摹了。对一些好作品可以先“对临”。还有一种方法叫“译临”,比如说把线的素描临摹成明暗,或者把明暗的素描勾画为线,就像是一种语言的翻译,。巩固临摹的方法就是默写,就是彻底消化吸收好作品的阶段,如此反复汲取前人丰沛的艺术智慧,就能为日后的创作打下一个厚实的基础。三,“触摸”游戏这可以理解是一种心理游戏。我原来经常弄到一些奇怪形体的物品(比如:打火机,石头放在口袋,然后让学生把手伸进去摸,再说出这件物体的体型结构。后来我就让学生自己准备一些东西装在纸口袋,让另外一个触摸它的形状在把它画在纸上,学生只能假想视点,用自己的手去观察。有趣的课堂气氛会使学生想去

4、主动去理解问题。有了这种气氛就不用担忧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了,也不用担心师生之间的交流不够。有趣的课堂还会使学生为了理想而学习,而不是为了考试而学习。因为课堂一定程度上也是在培养学生的理想。有趣的课堂气氛还能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这种摸的好处在于,好奇心逼迫学生全方位的了解它,必须在脑子里形成一个立体的图象,很像3D设计,是全新的经验。这样就无形中学生就会思考:一个可以任意变化角度的物体,我要怎么去画呢?只能假想一个视角来画了。这样一来既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又培养了学生用心去体会他们要画物体的形体构造,还训练了默写的基本功,可谓一举三得。所以我们应该尽量让我们的专业课的气氛变得有趣一些,让学生觉得你有趣

5、一些,而不是从上课画到下课。四,从“小”到“大” 我的学生手中都有一些“掌中宝”,不是别的什么,而是一本本平时留言用的小便条。用到“掌中宝”是为了让学生方便随时画巴掌大的小画。小的画便于把握整体,画的小使得你只能看到整体,这个办法的优点是:错的清楚,对的明白。是针对构图,外形特征和整体感的有效训练。当学生能够把一个小东西看全看大的时候,我相信他们也能慢慢把一个巨大的物体当作是一个小东西来对待,得心应手,“治大国如烹小鲜”即为如此。大小能够做到任意转换,如此对于构图构图调整,外形特征的理解和整体的把握都能有长足的进步。五,“两极”训练对于学生绘画的训练有两种,一种是极简约,以速写的形式来表达,另

6、一种是极细腻,以特写的形式来表达。这两个方法我称之为“两极”训练。两者相辅相成不能互相取代。第一种方法是感觉代替思考,是一种短期训练,就是画的很快。很放松的大脑,很放松的手,所画物体要的就是感觉。即便没有具体的形也无所谓。第二种方法是体验代替观察,是一种长期的训练,每个角落都精细的刻画。我让学生画的最多的就是自己的手和脚,尤其是画自己的左手最为方便,要求做到把所有的掌纹折文,指甲的弯度厚度,甚至指甲盖的小太阳都画的清清楚楚。因为只有观察是不够的,只有让学生进入体验阶段才能画好细节。五,帮助“记忆”美术这个动手的科目不同于别的科目,因为他要求学生懂得怎么画,而不是只懂得记。当然,记也是很重要的,

7、但更重要的是你能不能使他把记住的东西能发挥出来,这个时候就要提醒。绝大多数的美术老师都会给学生讲一些关于美术基本的理论。讲完以后就让学生去注意。要知道,学美术的学生一般都相对比较散慢,而且很多学生听完后的瞬时记忆并不深刻,老师说完不久学生就忘了,或者是说过的话就变得模糊了,画起画来很难注意到自己的问题。所以如果老师想把专业理论“装”进学生的脑袋的话,单靠讲一两次,学生的记忆是不深的。要知道学生们每天要学的东西也很多,记的东西多了,就容易忘记这些理论。很难发现那些问题需要注意,积极性和作画的主动性也会受到影响。所以如果要学生记得并且把这些理论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上面的话需要多次的重复。当然不能每次都

8、是用一种方式来讲同一个理论,那样学生们也是很难吸收的。可以通过多种方法,例如这次在课堂上讲了,下次看他们作画时如果有没注意的,就在他的画面上点出来说,或者在讲笑话的时候也可以插入相关内容,然后加以说明。只要我们重复的次数不少于五次,那学生一定能牢牢地记住这些理论。在我对很多老师及学生们平时学习或教学的调查里,效果最佳的方法是能一边讲理论一边给学生举例示范。这样的话只要有两、三次就能使学生记住。六,把握“示范”示范是每个老师都要做的事情。我看过很多老师的示范,自己也给学生示范过。一次好的示范往往会让学生茅塞顿开,信心倍增,同时也能使学生增加对老师信心,但一次不好的示范却会让学生觉得无聊致极,迷迷

9、糊糊。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很多老师在示范时都只是自己在画,学生就站在旁边看,当他画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跟学生说看,现在的画面怎么样怎么样了,你们要这样画效果才会好。然后又继续画。不否认有一些老师的画画得很好,但是我确定有很多学生看完以后还是会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画,然后就忘记刚才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会得到这么好的效果了。所以如果让学生觉得看示范收获不大或者没有收获的话,那就是一次糟糕的示范。在示范的时候如果说得太多的话会影响到作画者的情绪,往往就没办法发挥得很好,这个一般人都能理解。但老师要清楚为什么要示范,示范不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水平给学生看,而是要让学生能弄懂问题。为什么画得不好,怎么去改

10、正画面存在的那些问题,甚至可以说让学生去尝试模仿教师的画。所以我觉得在示范的时候要多说些平时要应该注意的问题和一些基础理论。例如,当我们画到一个物体的明暗交界线的时候,可以跟他们说,他们平时画一个物体画得不够立体的原因就是在这里。同时画另一个物体来对比一下,边画边说,让学生明白如何处理画面的基本关系。这样结合起平时所讲的理论,就能使学生比较容易地记住和接受。示范要有针对性,学生明明连一个花瓶几个苹果还画不好,老师非得画几个香蕉加花篮。学生水平不够的话是很难吸收的。所以示范应该根据学生现阶段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示范。第二个要有针对性的是示范要与课堂传授的内容相对应。如果这节课要求学生学会起稿(

11、画基本形)。那老师只要示范如何构图(打好形)就可以了。若再深入地画下去学生们往往会混乱,教学工作也就适得其反。示范要掌握好时间,有的老师作品可能会画得很好,但却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完成。学生们会认真看示范的时间并不长,一般看20到40分钟就会开始疲劳了,教师的示范应该控制好时间,确实需要再长时间的话可以先跟学生们说好或者是分段来进行,这样才能保证学生们能时刻清醒地看老师示范。总的来说,应试教育不能走老套,素描训练也要适应新的时代变化而变化,美术应试教育不会影响美术创作者的创新精神,相反,大量艺术创作人才会促进美术创作向更高的领域发展。 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老师也要学习,学生要突破学习的障碍,老师就要想方设法突破教学上的障碍,求新求特色才是发展的正确道路。素描是美术工作者一生的功课,有了要突破的状态,你就有可能体会旁人理解不了的乐趣,相信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会对自己对他人都是有一定的帮助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