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光缆线路工程施工技术标准和要求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1967456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移动通信光缆线路工程施工技术标准和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移动通信光缆线路工程施工技术标准和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移动通信光缆线路工程施工技术标准和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移动通信光缆线路工程施工技术标准和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移动通信光缆线路工程施工技术标准和要求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移动通信光缆线路工程施工技术标准和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移动通信光缆线路工程施工技术标准和要求(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移动通信光缆线路工程施工技术标准和要求架空光缆部分一、路由:1、设计图纸是工程施工的重要依据,它关系到工程预算;材料计划、采购供应、网络规划,在施工中,如无特殊情况,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2、在施工中,由于特殊情况不能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的,可进行原设计变更,设计变更的程序是:施工单位提出变更理由,报监理单位进行审查核实,然后向建设单位上报设计变更,待建设单位同意后方可按照变更后的路由进行施工,较大的变更需要设计单位重新设计,施工单位无权自行改变设计。3、涉及到敷设方式变更的,应由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共同报建设单位批准.4、需要设计变更的,由施工单位填写设计变更单并绘出变更示意图

2、,一式三份,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各一份,报建设单位审批。二、路由的勘察、测量、定位:1、路由勘测、测量的原则是:路由简捷、线路稳固、便于施工、方便维护。2、杆距:杆位测量定位时,原则上每50米一档杆,如遇特殊情况,可适当延长和缩短杆距,但一般不的超过4555米。3施工单位不得任意改变杆距,如遇特殊情况,可与现场监理共同处理。任意加大杆距不合格工程,后果应由施工单位负责.三、立杆: 1、电杆洞深表电杆类别普通土硬土水田石质水泥杆7.5米1.4米1.3米1.5米1。0米水泥杆8米1.5米1.4米1。6米1.2米水泥杆9米1。6米1。5米1。7米1.4米水泥杆10米1.7米1.6米1.8米1

3、。6米木杆7。5米1.5米1。3米1。6米0。9米木杆8米1。5米1。3米1。6米1。0米木杆9米1.6米1。4米1.7米1.1米木杆10米1。7米1。5米1。8米1.1米木杆12米1.8米1。6米2。0米1.2米2、立杆前,应对设计路由进行认真复测,反复比较,本着赶路稳固、路由简捷、线路安全、便于维护的原则,测出最佳路由。3、电杆位置立在线路中心线上,其差距左右不应大于5公分,电杆上下垂直,杆根培土牢固。4、角杆应在线路转角点做内移,水泥杆内移值为1015公分,木杆内移值为20-40公分。5、终端杆树立后,杆稍应向拉线倾斜10-20公分。6、水田地立杆必须要时加盘底,松软地、水田地角杆加盘底

4、、上卡盘距地面40公分,下卡盘距坑底30公分。7、光缆线路在跨越各种道路时,要按照规范标准执行,其中:过铁路时,高度在7.5米以上,过国道、省道时高度应在6.5米以上,过乡间公路时,高度在5.5米以上。8、根据地形起伏,决定电杆程式,尽量使吊线皱与平缓。9、赶路在穿越山区、河滩及流沙地带时,应做护墩保护,护墩规格为:直径80公分,高度100公分,地面上下各50公分.10、光缆杆路应尽量避开树木,如无法避开时,应加塑料管保护,确保光缆安全。11、直线杆、角杆、终端杆、单接杆、品接杆、以及H杆埋深一定要符合电杆洞深表的要求,埋深不够为不合格工程。四、拉线1、拉线距高比为1:1,由于地形限制达不到要

5、求时,最小不得小于1:075。2。双方拉线(防风拉线)每8挡杆做一处,四方拉线(防凌拉线)每32挡杆做一处。不得借口群众工作难做而任意扩大杆档数,更不能不做,否则为不合格工程。3、角杆拉线、终端拉线、泄力拉线、四方拉线的顺线拉、均采用7/2。6钢绞线,双方拉线采用7/2。2钢绞线。4、飞线杆和杆距在100150米以上时,采用人字加丁头拉线,加副吊线。5、防风拉线采用180公分地锚铁柄,地锚铁柄出土长度为30公分,其它拉线地锚铁柄长为210公分,地锚铁柄出土长度为30-60公分。6、角杆角深在15米以内可做一条拉线,角深在15米以上做两条拉线。角杆拉线在平分线左右偏差不超过5公分。7、角杆拉线抱

6、箍做在吊线上方10公分处,防风拉线抱箍做在吊线抱箍下方10公分出,四方拉线顺线拉做在吊线抱箍上方15公分处,顶头拉线和吊线同用以个抱箍。8、按照设计要求,拉线上把和中把、吊线接头、终端全部采用缠绕法,其具体规格为:拉线上把、吊线接头、吊线终端为:衬环外缠绕10公分,间隔3公分,在缠绕10公分,最后留10公分余线并绑扎;拉线中把规格为:衬环外缠绕15公分,间隔28公分,再缠绕10公分,最后留10公分余线并绑扎。9、拉线地锚石埋深按照杆高相关标准执行,并与电杆形成45度夹角.10、拉线地锚出土点不得偏差5公分,偏差5公分以上为不合格.11、在市区、居民区、乡村内、道路旁以及人畜经常出入的地方,拉线

7、根部采用绝缘警示管保护。12、在直线赶路上,不得任意设置小角杆,逃避做双方拉线而影响赶路质量和美观。五、吊线1、吊线距离:吊线抱箍距离一般为50公分,如遇特殊地形、路口或电力线时可做适当调整,最低不低于距杆顶25公分。2、吊线位置:第一条吊线沿杆路前进方向的左侧架设.3、吊线垂度:冬季施工,吊线垂度不应大于13公分(挂缆后杆与杆之间看不出明显垂度为不合格)。夏季施工,吊线垂度不应大于18公分(挂缆后有稍微垂度为合格)。4、吊线质量:收紧吊线时,吊线不得出现断股、毛、背扣等现象,否则,应更换吊线.5、仰俯角辅助线:仰角、俯角吊线超过水平线20度时,应做仰角、俯角辅助线。6、辅助吊线:杆距超过10

8、0150米以上时,应做辅助吊线.辅吊与主吊间隔为40公分。每当20米与主吊线固定一处,并要求垂度一致.7、角杆辅助线:角杆角深度超过15米时,应做辅助线,其具体做法按照拉线上把标准制作.六、防雷、防强电1、吊线在机房终端杆前3米处用大号蛋型隔电子做电气断开。吊线接头处用中号柱型隔电子做电气断开,一般距离为2公里,最长不得超过2。5公里。基站前第二颗杆做吊线装置。2、避雷线:在有各种拉线处必做,其规格为:用4。0mm镀锌铁线。高出杆顶10公分,在距杆顶10公分处和抱箍距杆顶中间绑扎两处.下端固定在抱箍内,并与拉线缠绕5圈,要求接触良好。3、直埋式地线:光缆线路在跨越10KV电力时,用4.0mm镀

9、锌铁线从电杆中心穿过,电杆底端余留1米并连接接地体,电杆顶端将避雷线折下,用吊线夹板固定在吊线上。4、总接地:在终端杆前一个杆上做总接地,其具体做法为:用444mm镀锌扁铁与杆路垂直开沟,深度约1米,扁铁长度1。2米,3跟间隙2米打入地下,用扁铁焊接在一起,在电杆底端外延6米,深1。2米,与接地体焊接牢固。5、光缆在机房终端时,加强芯与ODF架地线孔做电气连接。6、架空光缆与电力线交越时,加装型绝缘电力保护管保护,保护管应超出电力线宽度每侧2米,并固定牢固,要求整齐美观。七、光缆敷设 1、单盘测试:光缆在布放前,应做单盘测试,避免将不合格光缆用在线路上。 2、光缆配盘:光缆在布放前,应根据中继

10、段长度、线路地形地貌、河流、障碍等进行统一配盘,避免光缆接头设在不适当位置。光缆在机房、基站前500米处不应设有接头.(进站用ADSS光缆除外) 3、光缆端别:光缆A、B端识别方法为红头、大号、光缆填充芯红绿顺序,顺时针为A端,绿头、小号、光缆填充芯红绿顺序,逆时针为B端。 4、光缆端别布放规定:局方、主干、上端基站为A端,分局、分支、下端基站为B端,光缆端别不得放错。 5、光缆布防时,角杆角深在5米以内时,光缆沿吊线侧布放,角杆角深超过5米时,一律沿角杆内侧布放。 6、光缆布放时按规定操作,要严密组织,统一指挥,不得出现拖拉、扭曲、背扣等现象,确保光缆布放安全。 7、光缆在施工时,其弯曲半径

11、不得小于光缆直径的20倍,余缆圈直径不得小于60公分。 8、光缆余留:每10档杆余留5米,光缆接头每端余留15米,光缆进基站终端做余留2030米,要求各种余留盘留留整齐美观,余缆不得乱放。 9、光缆余留架要装设在杆路前进方向的杆前.基站终端余留架要装设在终端杆拉线的反侧。一般余留为上盘留,接头余留为下盘留,不得盘错。 10、电杆上的光缆伸缩弯,冬季距吊线为25公分,夏季距吊线为30公分,在距电杆中心50公分处用单芯铁皮线绑扎固定,余弯用直径2公分的纵刨软塑料管保护,其长度为50公分. 11、光缆挂钩间距:挂钩距离为4750公分,一般不得超过50公分,50公分一个挂钩,左右偏差不得超过3公分,要

12、求牢固整齐、美观一致。 12、光缆布放后要松紧一致,整齐美观,不得出现蛇形弯,不得损伤光缆外皮。 13、光缆沿墙壁墙挂时,一般采用夹板固定吊线,光缆垂直布放时一般采用打拉攀固定吊线和光缆,特殊情况采用塑料卡钉固定。 14、电杆编号顺序按A端向B端编排,喷号底端距地面2。5米. 15、电杆的喷号按照移动公司要求,2050公分白底,上喷中国移动、县、杆号。 16、架空光缆在跨越公路时应设置警示杆和警示牌。 17、基站光缆处理:终端杆上应设余留架:终端杆至机房间光缆用吊线固定;终端杆至机房间光缆用塑料管保护;光缆进线孔要封堵严密;光缆进线孔前应留滴水弯,光缆一律不准接触铁塔,不能在机房顶通过和盘放,

13、应沿墙钉固或墙吊。 18、架空光缆线路要求为:电杆正、吊线紧、光缆顺、挂钩匀,杆路整齐、美观。 19、光缆在上游站和下游站点进线处、光缆接头处挂牌。八、终端、测试 1、中继段光缆在基站终端和线路割接前,应向移动公司传输主管部门申请,并制定完善的割接方案,经批准后方可实施. 2、光缆成端的顺序为:光缆接头、机房终端、全程测试、线路割接,依次进行。 3、光纤衰减测试按两个窗口进行,即1310nm和155nm.测试标准为:接头衰减不大于0。08db/个;中继段衰减测试中,1310nm不大于0.36db/km;1550nm不大于0.22db/km. 4、光缆在接头、割接工作完成后,应在接头盒内如实填写

14、纤芯接续信息表.光缆在基站(机房)终端完成后,应在综合配线柜内如实填写光纤分配表,注明光缆方向/芯数等使用情况。直埋光缆部分一、复测、划线 1、按照设计图纸,在挖沟前对光缆路由进行复测、划线.一般要求双线。 2、复测、划线要避开危险地段,不能避开时应采取保护措施。二、开槽挖沟 1、直埋光缆埋深表敷设地段及土质埋深普通土、硬土1.2米砂砾土、风化石1.0米全石质、流沙 0.2米市郊村镇 1.2米市区人行道 1。0米穿越铁路(距道渣底) 1.2米穿越公路(距路面) 1。2米过沟、渠、水塘 1.2米过河水线(路河底) 1.5米 2、光缆沟上口宽度为60公分,沟底宽度为30公分,如敷设两条光缆,沟底宽度为40公分。 3、光缆沟要求线直、底平、深度符合要求. 4、光缆路由跨越公路和河流时,应做钢管保护,钢管规格为80mm镀锌钢管内穿50/60mm塑料管保护,其两端应长出路宽一米。 5、光缆路由穿过乡间公路、村庄、果树园、10KV以上电力线等应铺设50/60mm塑料管保护. 6、光缆路由穿过石质、半石质、硬土、灰喳等地段时应垫10公分细土和细沙,然后拆能放缆. 7、管道施工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施工,原则上手孔宽90公分,长120公分,深150公分.管口处必须做喇叭口,喇叭口深度为58公分,手孔井内必须抹光。砌井前必须先打垫层,垫层为水泥混泥土,垫层厚度10公分,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