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讲义笔记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1965325 上传时间:2022-09-2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生素讲义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抗生素讲义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抗生素讲义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抗生素讲义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抗生素讲义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抗生素讲义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生素讲义笔记(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青霉素1.药理作用和临床评价(1)分类和作用特点(2)典型不良反应和禁忌证(3)具有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类2.用药监护监护要点3.常用药品的临床应用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哌拉西林、苄星青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的适应证、注意事项、用法用量和常用的剂型、规格四坏肇奥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一)作用特点作用机制一一干扰敏感细菌细胞壁黏肽的合成,使细菌细胞壁缺损,菌体肿胀、变形,死亡。作用靶位:细菌细胞内膜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PBPs是细菌细胞壁合成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酶。青霉素类作为PBPs底物的结构类似物,竞争性地与酶活性位点结合,从而抑制PBPs干扰细菌细胞壁合成,杀灭细菌

2、。青霉素类药物对处于繁殖期细菌作用强,而对已合成细胞壁、处于静止期者作用弱一一属于繁殖期杀菌剂主要用于:G、G球菌及某些G杆菌感染。注意:多数G杆菌无效!有效的是一一【前后联系TANG氨基糖苷类。(二)典型不良反应1. 过敏反应严重过敏反应在各种药物中居首位,与剂量无关。过敏性休克、血清病型反应。溶血性贫血、白细胞计数减少、药疹、荨麻疹、接触性皮炎、哮喘发作等。2. 吉海反应(赫氏反应)治疗梅毒、钩端螺旋体病时,致症状(寒战、咽痛、心率加快)加剧病原体死亡所致。3. 其他 大剂量应用一一脑脊液药物浓度过高一一青霉素脑病(肌肉阵挛、抽搐、昏迷等)。 大量应用青霉素类钠盐高钠血症心力衰竭。 大量应

3、用青霉素类钾盐一一高钾血症、钾中毒反应。 长期、大剂量用药一一菌群失调,岀现二重感染(由念珠菌或耐药菌引起)。(三)禁忌证有青霉素类药物过敏史,或青霉素皮试阳性者。肌内注射区一一周围神经炎。(四)药物相互作用1. 与氨基糖苷类混合后,两者抗菌活性明显减弱一一两药不能置于同一容器内给药。2. 可增强华法林的抗凝作用。3. 丙磺舒、阿司匹林、吲哚美辛、保泰松和磺胺类一一减少青霉素类的肾小管分泌而延长其血浆半衰期。二、用药监护()用药前必须询问过敏史并作皮试选用250-500U/ml的青霉素溶液皮内注射0.050.1ml做所有青霉素类药的皮肤敏感试验。【关于皮试一一强调几个注意点(1)无论何种给药途

4、径(口服、肌内或静脉注射)都须做。(2)20min后,观察皮试结果,阳性反应者禁用。必须使用者经脱敏后应用,随时做好急救准备。(3) 过敏性休克一旦发生,必须就地抢救,即给患者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吸氧,应用血管活性药、糖皮质激素等抗休克治疗。(二) 根据PK/PD参数制定合理给药方案属于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其抗菌活性与细菌接触药物的时间长短密切相关,而与血浆峰浓度关系较小不需要轰轰烈烈,平平淡淡的维持即可【TANG】;血浆药物浓度低于MIC(最小抑菌浓度)时,细菌很快生长,当达到MIC时增加药物浓度并不能增加疗效一一因此首要地是延长高于MIC的持续维持时间。当TMIC%达到40%以上时,可显示满

5、意的杀菌效果。几乎无抗生素后效应和首剂现象。血浆半衰期较短一一仅约30min,药物经7个半衰期就将消失殆尽,青霉素的有效血浆浓度可维持5h最有效的给药方法为:每日分次给药,每隔6h给药1次。(三) 选择适宜的溶剂和滴速青霉素类与酸性较强(PH3.55.5)的葡萄糖注射液配伍或作为溶剂,可失去效价并易致过敏性反应。(1) 溶剂应选择0.9%氯化钠注射液(pH5.07.5)。(2)水溶液在室温不稳定,应新鲜配制。小容积、短时间单剂量容积为50200ml,不宜超过200ml;静脉滴注时间不宜超过1h既可在短时间形成高血浆浓度,又可减少因滴注时间过长药物裂环分解而致敏。(4)青霉素钾盐不可快速静脉滴注

6、及静脉注射。(四) 监护特殊反应(1)全身大剂量应用可引起青霉素脑病腱反射增强、肌肉痉挛、抽搐、昏迷婴儿、老年人和肾功能不全者尤要注意。不可用于鞘内注射。(2)治疗梅毒、钩端螺旋体病吉海(赫氏)反应。处理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3)注意监测电解质水平。大量应用青霉素钾盐高血钾症,心脏停搏;钠盐低钾血症、代谢性碱中毒和高钠血症。三、主要药品青霉素【适应证】(1)首选药: 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如咽炎、扁桃体炎、猩红热等; 肺炎链球菌感染,如肺炎、中耳炎等; 不产青霉素酶的葡萄球菌感染; 与氨基糖苷类联合用于草绿色链球菌心内膜炎; 白喉;炭疽;破伤风、气性坏疽;梅毒;钩端螺旋体病;回归热。青霉素【TAN

7、G原创】废草溶了长葡萄,白炭破气也能好。勾搭梅毒回归热,青霉素都能治疗!(1)首选药: 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如咽炎、扁桃体炎、猩红热等; 肺炎链球菌感染,如肺炎、中耳炎等; 不产青霉素酶的葡萄球菌感染; 与氨基糖苷类联合用于草绿色链球菌心内膜炎; 白喉;炭疽;破伤风、气性坏疽;梅毒;钩端螺旋体病;回归热。(2)亦可用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放线菌病;淋病;奋森咽峡炎;莱姆病;多杀巴斯德菌感染;鼠咬热;李斯特菌感染;除脆弱拟杆菌以外的许多厌氧菌感染;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注意事项】(1)过敏性疾病患者如哮喘、湿疹、枯草热、荨麻疹等慎用。(2)妊娠期妇女仅在确有必要时使用。少量从乳汁中分泌,哺乳期妇女

8、用药时宜暂停哺乳。【用法与用量】及【制剂与规格】第一阶段,基础班,均暂不讲授。【青霉素类药物】1. 天然青霉素一一不耐酸、不耐青霉素酶,抗菌谱较窄。2. 半合成青霉素(1) 青霉素V耐酸,可口服;(2) 甲氧西林、苯唑西林、氯唑西林、双氯西林产青霉素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3)氨苄西林、阿莫西林一一广谱,作用于G性菌以及部分G杆菌;(3) 羧苄西林、哌拉西林一一某些G杆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4) 抗G杆菌一一美西林、替莫西林。半合成青霉素原创记忆口诀(TANG青V耐酸口服好爽;羧苄哌拉铜绿能抗。氨苄阿莫号称广谱,产酶就用甲苯氯双。半合成青霉素(1) 青霉素V耐酸,可口服;(2) 甲氧西林、苯唑西

9、林、氯唑西林、双氯西林产青霉素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3)氨苄西林、阿莫西林一一广谱,作用于G性菌以及部分G杆菌;(4) 羧苄西林、哌拉西林一一某些G杆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5) 抗G杆菌美西林、替莫西林。氨苄西林【注意事项】只强调独特的可考点,其他同青霉素。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巨细胞病毒感染、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患者一一避免使用一一易发生皮疹。阿莫西林【适应证】用于不产B-内酰胺酶菌株所致感染;与克拉霉素、质子泵抑制剂联合口服一一根除胃、十二指肠幽门螺杆菌,降低消化道溃疡复发率。【注意事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一一避免使用一一易发生皮疹。哌拉西林【适应证】(1) 敏感肠杆菌科细菌、铜绿

10、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所致的感染。(2) 与氨基糖苷类联合一一粒细胞减少症免疫缺陷患者的感染。【注意事项】(1)不可加入碳酸氢钠溶液中静滴。(2)有过敏史、岀血史、溃疡性结肠炎、克隆病或抗生素相关肠炎者慎用。肾功能不全者可致岀血,应适当减量。苄星青霉素预防风湿热复发和控制链球菌感染。B-内酰胺酶抑制剂一一克拉维酸、舒巴坦、他唑巴坦。与青霉素类组成复方制剂,保护不耐酶的抗菌药物结构免受破坏一一提高抗菌活性和效果。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第二节头抱菌素类抗菌药物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作用特点同青霉素。属于繁殖期杀菌剂。机制与青霉素类相同一一与细菌细胞内膜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结合,导致细菌细胞壁

11、合成障碍。头抱菌素分类特点及应用比较【重要TANG分类代表药物特点与应用第一代头抱拉定、头抱唑啉、头抱氨苄、头抱羟氨苄 G菌:较第二代略强,显著超过第三代; G-杆菌:较第二、三代弱; 对青霉素酶稳定,但对3-内酰胺酶稳定性较差; 肾毒性:有。与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或强利尿剂合用毒性增加;血清半衰期短,脑脊液中浓度低; 适用于轻、中度感染。第二代头抱呋辛、头抱替安、头抱克洛、头抱呋辛酯、头抱丙烯 G+菌:较第一代略差或相仿; G-菌:较第一代强。对多数肠杆菌有相当活性,对厌氧菌有一定作用,但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效; 对多种B-内酰胺酶:较稳定; 肾毒性:较小。第三代头抱噻肟、头抱曲松头抱他啶、头抱哌

12、酮头抱克肟、头抱泊肟酯 对G+菌较第一、二代弱; 对G-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及厌氧菌均有较强菌作用; 对B-内酰胺酶高度稳定; 血浆半衰期长,体内分布广,组织穿透力强,有一定量渗入脑脊液中; 肾毒性:基本无; 适用于:严重感染、病原未明感染的经验性治疗及院内感染。第四代头抱吡肟 G+菌、G-菌、厌氧菌广谱,增强了抗G+菌活性; 抗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属的作用增强; 对3-内酰胺酶稳定; 半衰期长; 无肾脏毒性; 用于对第三代耐药的G-杆菌引起的重症感染。第五代头抱洛林酯、头抱托罗、头抱吡普 超广谱,对大多数耐药G+G-厌氧菌有效; 对3-内酰胺酶尤其超广谱3-内酰胺酶(ESBL9稳定; 无肾毒性

13、。五代头抱的特点G菌G菌对3-内酰胺酶肾毒性头抱菌素第一代强弱不稳定大第二代不如第一代增强较稳定较小第三代弱强,铜绿假单胞菌有效咼度稳定基本无第四代强稳定无第五代超广谱一一超完美(TANG1. (二)典型不良反应过敏反应发生率远低于青霉素。常见皮疹、瘙痒、斑丘疹、荨麻疹、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血液系统可逆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一过性嗜酸细胞增多和血小板减少症、低凝血酶原血症、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神经系统一一头抱唑林、头抱他啶、头抱吡肟用于肾功能不全者而未调整剂量时,可出现脑病、肌痉挛、癫痫。3.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二重感染。(三)禁忌证头抱菌素类药过敏者、有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或即刻反应史者。(四)药物

14、相互作用与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可相互灭活,联合应用时,应在不同部位给药,不能混入同一注射容器内一同青霉素。1. 与抗凝血药、溶栓药、非甾体抗炎药等联合应用时,可使岀血风险增加。2. 头抱曲松应单独给药一一与多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二、用药监护(一)用药前须知药物过敏反应史并做皮试(1)对一种头抱菌素过敏者对其他头抱菌素也可能过敏。对青霉素类、青霉胺过敏者也可能对头抱菌素过敏。(2)使用某种头抱皮试结果代替其他的做法不妥。(3)一旦发生严重过敏反应一一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抗过敏药、吸氧。(二)根据PK/PD参数制定合理给药方案时间依赖型,每日分次给药同青霉素。(三)把握在围术期合理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1)术前以小容积量溶剂稀释,在短时间(30min)滴注,保证足够的血药浓度。(2)术后预防性抗生素的时间尽可能缩短,有时(手术超过3h、岀血量3000ml)需重复给药,但一般不宜超过1天。不应无原则持续给药。预防性用药不得超过手术病例总数的30%(3)对头抱菌素、青霉素类过敏者,G菌选用万古霉素;G菌选用氨曲南。(四)长期应用时应注意监测凝血功能(1)监测血象、凝血功能及出血症状。(2)长期应用(10日以上),宜补充维生素K复方维生素Bo(3)不宜与抗凝血药联合应用。(五)警惕双硫仑样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