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就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实施方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1964827 上传时间:2024-03-0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就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山西就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山西就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山西就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山西就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就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就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实施方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2:山西省就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实施方案为进一步规范、加强和促进就业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 金的使用效益,根据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开 展就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试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社 201217号)的要求,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厅(以下简称人社厅)决定对太原市小店区、阳泉市郊区就 业专项资金开展绩效评价试点工作。现制订如下绩效评价实 施方案:、基本情况(一)评价背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稳定发展的深化与拓展,社会稳定 与管理创新就成为民生财政的重要内容,而推动就业政策的 贯彻落实、稳定和扩大就业就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近 年来,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努力增加、积极筹集了就业专项资

2、金,不断强化资金监管,切实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为我省 的就业再就业工程做出了贡献。但就业专项资金管理中仍存 在支出进度较慢、支出结构不合理、资金结余较大等一些亟 待改进的问题。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提高资金的安全性、 规范性和绩效性,财政部、人社部决定选择部分部门与地区 筹集、使用和管理就业专项资金的支出绩效进行的综合量化 评价。省财政厅、省人社厅根据有关文件规定,确定太原市 小店区、阳泉市郊区作为我省试点县,开展就业专项资金绩 效评价工作,以取得经验,指导全局,进一步提高我省就业 专项资金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二)评价范围本次评价范围选取太原市小店区、阳泉市郊区为试点。 根据相关文件精神

3、,这次的评价主要内容是2011年度两个 试点县的就业专项资金,要按照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专项资金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 社201164号)规定,分析评价两县就业专项资金的筹 集、使用与配置、资金支出效果和重点项目支出等情况。(三)评价基准日2011年12月31日(四)评价目的1、具体了解两县就业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及其取得的 成效,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提 升两县就业专项资金使用管理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2. 推动与规范全省就业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工作,不断 建立于我省实际相适应的指标体系,为提高资金管理的科学 化、精细化水平,从而建立社会保障资金

4、绩效预算管理长效 机制提供经验。3、完成财政部、人社部安排的工作任务,按时优质提 供相关数据、案例和经验,为全国就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试 点、服务社会稳定和社会管理创新做出贡献。二、评价依据(一)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就 业专项资金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社201164号)(二)关于开展就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试点工作有关 问题的通知(财社201217号)(三)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文件三、评价方法(一)成本效益分析法。是指将一定时期内的支出与效 益进行对比分析,以评价绩效目标实现程度。(二)比较法。是指通过对绩效目标与实施效果、历史 与当期情况、不同部门和地区同类支出的比较,综

5、合分析绩 效目标实现程度。(三)因素分析法。是指通过综合分析影响绩效目标实 现、实施效果的内外因素,评价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四)最低成本法。是指对效益确定却不易计量的多个 同类对象的实施成本进行比较,评价绩效目标实现程度。(五)公众评判法。是指通过专家评估、公众问卷及抽 样调查等对财政支出效果进行评判,评价绩效目标实现程 度。四、评价实施(一)组织管理本次评价工作由省财政厅、人社厅共同组织,委托省评 估管理中心具体实施评价工作。为加强对绩效评价工作领导 管理,成立由省财政厅、省人社厅有关领导组成的评价工作 领导组,下设评价组,由省评估管理中心和山西财大等有关 专家组成。1领导组构成如下:组长:

6、胡双明姚逊副组长:李军冯俊曹邑平成员:侯松海侯勇梅张晶晶聂红平2评价组构成如下:组长:曹邑平副组长:闫俊爱聂红萍王玉珍成 员:高校专家 评估机构专家(二)时间安排绩效评价工作分为前期准备、现场实施、评价报告撰写 和提交阶段三个阶段。1前期准备阶段(2012年6月1日-6月20日)(1 )省财政厅、省人社厅制定和公布单项指标绩效标 准和权重系数(2)省财政厅、省人社厅根据文件规定时间,制定评 价实施方案,确定现场评价时间及分组(3)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确定试点地区需要配合的事 项(4)省财产评管中心组织完成评价人员的培训(5)省财产评管中心收集整理试点地区的相关资料(6)省财政厅、省人社厅下发开展

7、绩效评价工作的通 知2现场实施阶段(2012年6月21日-8月10日)(1)试点地区做好基础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填写 报表、撰写自评报告工作,并于7月20日之前上报省财产 评管中心(绩效评价定量指标基础数据表、自评报告格式见 附件)(2)省财产评管中心开展现场评价工作。评价组根据 省财政厅和省人社厅要求,通过现场调阅试点地区资金申报 材料、审批拨付文件、会计凭证等基础资料,实地查看就业 专项资金收支等情况,核对相关数据,确保基础数据真实有 效,并于7月30日之前完成现场调查、审核等工作(3)省财产评管中心进行评价计分和加权汇总。评价 组按照规定方法,依据已核实准确的报表数据资料,计算出 各项

8、指标的得分,对各项基本指标得分进行加权处理,得出 综合绩效评价的实际分数,初步形成评价结果与等级(4)8月10日前,省财产评管中心完成与试点地区交 换意见、沟通修改等工作3评价报告撰写和提交阶段(2012年8月10日-9月 20日)(1 )省财产评管中心根据有关规定的要求,整理、综 合分析相关信息,撰写、修改试点地区的绩效评价报告初稿(2)省财产评管中心负责人指定专人根据两县的绩效 评价统计表及相关资料、各考评小组的评价报告进行汇总, 并从资金筹措与使用、目标完成程度、支出绩效、存在问题 与建议等方面对就业专项资金绩效情况进行全面分析与总 结,形成全省就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报告,并于9月15日

9、前召开论证会,根据专家意见进一步修改报告(3)9月20日出具正式报告上报省财政厅和省人社厅四、评价指标及评级()评价指标及分值一级 指标得分一级指 标权重(%)二级指标二级指标数值二级指 标权重(%)指标 性质就业专 项资金 筹集10.51%本级财政筹集就业专项资金 占总筹资就业专项资金比例30%正当年本级财政安排就业专项 资金占本级财政支出百分比40%正本级财政筹集就业专项资金 较上年增长百分比30%正就业专 项资金 使用与 配置16.44%就业专项资金实际支出比例60%正落实中央财政支出占就业专 项资金总支出比例40%正就业促进效果28.48%每万元就业专项资金支出促 进就业人数50%正城

10、镇登记失业率50%负重点项 目支出 产出44.57%每万元职业介绍补贴促进就 业人数20%正每万元职业培训补贴促进就 业人数20%正每万元社会保险补贴促进就 业人数20%正每万元公益性岗位补贴促进 就业人数20%正每万元小额担保贷款贴息促 进就业人数20%正w1w2叩11/21/3V311?3-111所得权重单排序43 21(二)分值评级分值范围绩效级别85x100优秀70x85良好50xv70-般0x 50较差五、工作要求1试点地区财政和人社部门要严格按照评价实施方案, 密切配合省财产评管中心积极主动地做好就业专项资金绩 效评价相关工作。财政部门会同人社部门做好评价数据的筛 选、填报和自评报

11、告的撰写工作。人社部门要认真做好相关 资料的收集和提供等工作,会同财政部门做好相关报表的填 报工作,并组织做好专项就业资金绩效问卷调查表(个 人)和专项就业资金绩效问卷调查表(机构、单位)的 发放调查与汇总工作。各区、县(市)发放个人问卷调查表 不少于50份,发放机构问卷调查表不少于10份。2、省财产评管中心要严格按照财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 障部关于开展就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试点工作有关问题的 通知(财社201217号)的要求实施绩效评价,围绕设定 的评价指标收集相关资料,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 法,对照评价标准进行客观、公正地评价,真实反映再就业 资金的绩交攵情况,并按照文件规定的格式撰

12、写再就业资金绩 效评价报告。3、在评价过程中,各评价组应根据绩效评价的指标及标准、 评价方法、评价依据及结论,收集重大的支持性资料,形成 完整、清晰的工作底稿。4、两个试点地区涉及专项就业资金管理和核算的各单位须 向相应的评价组提供真实可靠的相关数据,保证2011年度 再就业资金的绩效评价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应积极配合 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的审核和抽查工作,及时回应查询或提 供协助,在必要时提供工作底稿及其他相关资料。5、各评价组对提供的相关资料、业务文件等负有保密责任。二O二年六月十五日附件一:项目自我绩效评价报告(参考提纲)、项目概况(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二)项目立项情况1项目的实施依据

13、;2、项目基本性质、用途和主要内容、涉及范围;3项目申报的可行性、必要性及其论证过程;4项目绩效总目标及阶段性目标情况;5、项目预期投入情况;6、预期主要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效益。二、项目评价工作过程(一)选用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的原则和依据;(二)现场勘验、检查、核实的情况。三、项目执行基本情况(一)项目的进展及执行过程中目标、计划调整情况及 采取的相关措施;(二)绩效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的完成情况;(三)项目总投入情况,包括财政拨款、自筹资金等其他资金落实情况;(四)项目的实际支出情况;(五)项目财务管理状况;(六)项目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四、项目绩效目标实现的自我评价(重点)(一)评价基本指标

14、分析;(二)评价绩效指标分析,包括项目支出后实际状况与 申报绩效目标的对比分析;(三)绩效定性指标分析及详细文字说明,包括项目支 出实施后主要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效益具体体现;项目支出 对环境影响和对社会的持续影响等;(四)项目实施的经验、做法、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五)项目的后续工作安排和有关建议;(六)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附件二:提交自评报告的相关材料(一)财政支出项目资金下达文件;(二)完工项目验收报告;(三)基建项目财务竣工决算审计报告、市工程预决算审核 中心审核文件;(四)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及有关管理规定;(五)评价主管部门认为需要提供的其他相关材料。附件三就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定量指标基础数据表单位:元、人序号基础数据指标指标值1上年本级财政筹集就业专项资金预算数2上年本级财政筹集就业专项资金执行数3本年本级财政筹集就业专项资金预算数4本年本级财政筹集就业专项资金执行数5本年上级财政补助就业专项资金预算数6本年上级财政补助就业专项资金执行数7本年本级财政安排就业专项资金数8本年本级财政支出数9本年就业专项资金预算数10本年就业专项资金执行数11本年扶持公共就业服务支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