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科学测量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1962328 上传时间:2023-09-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科学测量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七年级上册科学测量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七年级上册科学测量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七年级上册科学测量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七年级上册科学测量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科学测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科学测量(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 题科学测量教学目标1. 知道长度、体积的单位,及各单位间的进度关系,以及它们的测量。2. 能正确使用刻度尺、量筒来进行定量测量。3、掌握温度计的原理、及注意事项4、掌握温度计与体温计的区别5、提高科学实验仪器使用的规范性和科学实验的严谨求实态度重点、难点1、知道长度、体积的单位,及各单位间的进度关系,以及它们的测量。2、能正确使用刻度尺、量筒来进行定量测量。3、掌握温度计与体温计的区别考点及考试要求1、知道长度、体积的单位,及各单位间的进度关系,以及它们的测量。2、能正确使用刻度尺、量筒来进行定量测量。3、掌握温度计与体温计的区别教学内容考点一:长度的测量1测量的含义:测量是指将一个待测

2、的量和一个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根据不同的测量要求测量对象,选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2长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单位符号是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m)、纳米(nm)。单位换算: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06微米=109纳米3长度的测量: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刻度尺的认识:零刻度线 最小刻度值:每一最小格所表示的长度。量程:测量的最大范围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 放正确: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的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 (刻度尺倾斜会造成读数偏大,皮尺拉伸造成读数偏小) 看正确:视线要

3、与尺面垂直。 读正确:先读被测物体的准确值,即读到最小刻度值 记正确:记录的数值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零刻度线磨损的尺可以从尺的*一清晰刻线量起。但一定要注意读数时减去起点长度。 4常用的长度粗略测量方法:每个人身上都有几把尺,如:一臂一步等5长度的几种特殊的测量方法:(1)积累取平均值法:测一本书中一张纸的厚度(2)滚轮法:当轮子沿着曲线从一端滚到另一端时,记下轮子滚动的圈数(3)化曲为直法:侧地图上两点间的长度(4)组合法:用直角三角板测量直径典型例题 1. 弄清分度值例、 小明同学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正确记录结果为0.7698m。由此可知,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_。解析:有三种方法:对位法

4、。该法是根据测量值所带单位,将测量值的每个数位与长度单位一一对应。0.7698m的个位对应的长度单位是m,“7”对应的长度单位是“dm”,“6”对应的长度单位是“cm”,“9”对应的长度单位是“mm”,“8”对应的长度单位是“0.1mm”。在物理实验中,测量长度要估读最小刻度的下一位,“8”是估计数字,而“9”所对应的是最小刻度上的准确读数,即最小刻度是mm;移位法。该法是将小数点移到测量值的最后一位与倒数第二位之间,在不改变测量值大小的情况下,此时测量值所带的单位即最小刻度。此题将小数点移动到“9”与“8”之间,不改变原测量值大小的情况下为769.8mm,故答案为mm;数位法。根据测量结果所

5、带单位与刻度尺最小刻度的关系,通过数小数位来确定测量时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如果测量值的单位是m,小数位只有一位,最小刻度就是m;小数位若有两位,则最小刻度就是dm;小数位若有三位,则最小刻度就是cm;小数位若有四位,则最小刻度就是mm;小数位若有五位,则最小刻度就是0.1mm。若测量值是以dm、cm、mm为单位记录的,数位方法依次类推。在测量值没有小数位的情况下,测量时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单位要比测量值所带单位大一级,如230mm,测量此值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cm。 2. 判断正误例、 用最小刻度是cm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下列数据记录正确的是( )A. 7.8dmB. 78cmC. 78.0

6、cmD. 0.78m解析:与例1相反,由于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cm,则所测量数据必须准确到cm。根据读数规则,必须在cm的下一位估读一位,对四个测量数据分析可以知道,78.0cm符合题意及读数规则,故选择答案C。 3. 补充单位例、给下列数字填补单位。(1)*同学身高15.9_;(2)课桌高约76.8_。解析:欲正确解答这类题,必须对所学的长度单位有一个具体的认识;其次是在平常多积累一些生活经验。*同学身高应是15.9dm=1.59m;课桌高约76.8cm=0.768m。以上数字后应填补的单位分别是dm、cm。4. 减小误差例、 四位同学分别对同一长度的测量结果记录如下:25.1mm、25.

7、2mm、25.1mm、25.3mm。则第_个测量结果最接近长度的真实值。解析:测量误差发生在估读数字上,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最接近所测量长度的真实值,其误差最小。在求平均值时,应该按照原测量工具的准确程度来决定保留的位数,实际计算时,可以计算到比测量值多一位,然后按照四舍五入,不足者补零,则所测量长度最接近于。即第二个结果最接近真实值。5. 记录结果例. 如图1,被测物体的长度为_cm。解析:这是最常见的测量题型,联系实际,考查能力。应该注意:测量不是从零刻线开始量起的,所以应该用物体末端对应的刻度减去物体起始位置对应的刻度即为所测物体的长度,还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故被测物体的长度为2.15

8、(0.02)cm。 6. 单位换算例、 下列几个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 )A. B. C. D. 解析:检查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和单位换算过程。必须有正确书面表达式和进率关系。选项A的正确写法是;C中m和cm的进率为;D选项的正确写法应为。所以,本题选项B正确。在进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时,要掌握进率关系和正确的书面表达过程,不能在数值后面乱加单位。正确的书写方法为:。考点二:体积的测量1体积的单位:固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立方米(m3),液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升(L)和毫升(mL)。1米3=1000分米3=1000000厘米3 ; 1升=1分米3 ; 1毫升=1厘米32体积的测量:(1) 规则固体的

9、体积,如:长方体的体积测量工具可用刻度尺,体积=长宽高。(2)不规则固体的体积测量工具可用量筒(或量杯)(排水法)量筒刻度均匀 量杯刻度上密下疏(3)量筒的使用:测量前,量筒应放在水平桌面上。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注意:量筒读数要注意最小刻度!羊小虎大:仰视读数偏小,俯视读数偏大(4)排水法测小石块体积的步骤:测出量筒中适量水的体积V;用细线拴住小石块缓缓加入量筒水中,并完全浸没,测出水面的刻度值(即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VV即为石块的体积。(5)不规则固体体积测量方法:排水法 针压法 重物法 薄膜法 替代法典型例题一、实验中的偏差问题1. 一同学用皮尺测量操场跑道的长度,由于

10、拉得太紧,可能会导致测量结果( )A偏大 B偏小 C正确 D无法确定2. *同学在实验室做实验时,在量取酒精操作中,俯视时就读数了,则读数会( )A偏大 B偏小 C正确 D无法确定3. *同学在实验室做实验时,需要量取30ml的酒精。该同学操作时俯视读数,则量取的酒精( )A.大于30ml B.小于30ml C.等于30ml D. 无法确定4、*学生用10ml 的量筒量取6ml的液体,读数时仰视量筒,则他量取的液体体积 ( )A 大于6mlB小于6mlC等于6mlD无法确定二、测量1、一量筒内原有40ml的水,将一个小石子的一半浸入水中,水面上升至48ml刻度处,则此小石子的体积是 ( ) A

11、 8ml B48ml C16ml D无法确定2. 用量筒测量液体时,如果视线仰视或俯视对所测体数有何影响 分析:用量筒测量液体时,应使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如果仰视,则视线比正常的平视的读数偏小,即所测液体体积比真实值偏小。相反如果俯视,所测液体体积则比真实值要偏大。3现有一卷粗细均匀的细铜丝,要求测出它的直径试一试,并把测量步骤和方法写出来解析:细铜丝的直径很小,而常用的测量工具达不到这样的准确程度,不能直接测量,只能用累积法(积多求少法)间接地测量解:将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n圈,如图所示,用分度值为mm的刻度尺测出线圈的总长度为L,则细铜丝的直径考点三温度的测量1温度的概念及单位

12、:物体的冷热程度称为温度。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用“”表示。2温度的测量:测量温度的工具是温度计。3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4摄氏温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 零度以下,应读作零下多少摄氏度。5温度计的使用:(1)不能测量超过温度计量程的温度; (2)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3)一般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物体中拿出来读数;(4)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的液面相平。(6)要等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6体温计:(1)量程为3542(2)最小刻度为0.1。(大的玻璃泡、内径特别细)(3)使用特点:体温计使用前应消毒,用力向下甩

13、。(4)由于管径中间有一段特别细的弯曲,体温计离开人体后,细管中的水银会断开,它能离开人体读数。使用体温计后,要将体温计用力甩几下,才能把水银甩回到玻璃泡中。典型例题例.李明测出压紧的20张纸的总厚度为1.9mm,则每张纸的厚度是( )A 0.1mm B0.09mmC0.095mm D0.95mm例、有一支刻线位置不准确的温度计,把它放在一标准大气压的沸水中,其示数是97,把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2。若用这支温度计去测量末一物体的温度,其示数正好与该物体的实际温度相同,则该物体的温度为多少度.解析: 100的时候指示为97;0指示为2;即在2到97的区间里有95个刻度代表100 每个刻度的

14、实际温度为0.95度 设*物体温度为*;且恰好与该温度计的示数相同则有*2 = 0.95* (等号左边是温度计指示的温度;右边是实际温度) 解得*40度例、有一支刻度不准确(但刻度线均匀)的温度计甲,把它与一支标准的温度计乙对比后发现,当乙的示数为20摄氏度时,甲的示数为15摄氏度,当乙的示数为80摄氏度时,甲的示数为78摄氏度,则当甲的示为-6摄氏度时,乙的示数是多少解析:因为刻度均匀,所以当乙上升了60度时,甲上升了63度,他们是按照同等比例上升的,所以当甲下降到-6度即下降了21度时(相对于15度),乙应该下降20度(相对于20度),所以乙示数0度。例、有一水银温度计,用它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水银柱长度为6cm,用它测以温度为40摄氏度的液体时,水银柱长度为14cm,则用它来测标准大气压下沸水 温度时,水银柱的长度为多少.针对性练习:1、 小明同学自制了一支温度计,刻度时在0时水银柱长5厘米;在100寸水银柱长25厘米。用这支温度计去测一杯水时,水银柱长为12厘米。则这支温度计显示的读数为( ) A28 B35 C48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