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5 守株待兔 教案【名师教案集体备课】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1962250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5 守株待兔 教案【名师教案集体备课】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5 守株待兔 教案【名师教案集体备课】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5 守株待兔 教案【名师教案集体备课】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5 守株待兔 教案【名师教案集体备课】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5 守株待兔 教案【名师教案集体备课】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5 守株待兔 教案【名师教案集体备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5 守株待兔 教案【名师教案集体备课】(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第二单元守株待兔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时数1.认识 4 个生字,会写 9 个生字。2能读准字音,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背诵课文。3 能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疏通文意。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想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 生活。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能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疏通文意。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想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搜集图片,制作课件。2 课时【教学过程】教学步骤一、谈话导入,揭题解 题第 1 课时教学内容1.同学们,学过寓言故事吗,它们有什么特点?下面考 考你,根据图片能不能猜出故事名称。2出示图片。(守株待兔)古人写的寓言故事叫做文言

2、文寓言,守株待兔这个故事咱们都了解过,今天咱们看 看古人是怎么讲这个故事的。(1)生书空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师随机指导“株”“待”二、初读课文,学习生 字三、复习生字,指导写 字的写法。(2)提问:“株”是什么意思?“守株待兔”是什么意 思?(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1.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藏在课文里,请你打开课本,结合注音,借助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 地方多读几遍。2请五名学生接读课文,每人一句。师随机正音。预设点:(1)折颈而死:“折”,做一做折的动作,提手旁。“颈”, 应读三声。(2)“冀”字正音。“冀”与“翼”对比识字。出示: 羽翼、希冀。(3)身为宋国笑。出示:wi做

3、,行,做事;当做, 认做;变成;被。wi替,给;表目的;对,向。师提问:在本句中,“为”读哪个音?1.课件出示生字,自由练读。2生字组词,巩固识字。3指导书写“株”。提示木字旁做偏旁最后一笔捺变为点;提示“株、待、耕、触、颈、释”都是左右结构 的字,左窄右宽。4 指导书写“守”和“宋”。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字的 异同。第 2 课时教学步骤一、理解句意,疏通文 意教学内容1.再读课文(1)结合注释再读课文。(2)在读文的过程中,你能读懂哪个问题?出示:谁在等兔子,为什么守着树桩等兔子,等到了吗? 2学习第一句(1)谁在等兔子?(2)这个宋国人是干什么的?3学习第二句(1)图中除了有农夫还有什么?(2

4、)课文中是怎么说的?4学习第三句(1)这只又肥又大的兔子,为什么会被农夫得到? (2)为什么兔子会撞到树桩上?(3)强调“颈”字读音,再读一读。(4)从哪个字你知道了兔子跑的快?5学习第四句(1)白白捡到又肥又大的兔子后,农夫是怎么做的呢? (2)“耒”字教学。这句话里,“耒”是生字,它的意思是什么?出示“耒”的图片,上面有把手,下面有犁头,它是翻土用的农具。想一想你认识的字中,哪个是以“耒”做偏旁的?(随 机板书:耕耘)观察字形,结合图片,联系生活实际,你发现了以“耒” 作部首的字大多和什么有关?(3)“耒”的字意已经了解了,释其耒呢?原文中是怎 么说的?(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4)从

5、中你体会到什么?读懂了什么?带着你的感受读 出来。为了肥美的兔子,这个农夫不吃饭、不喝水,他烈日炎炎,地里的禾苗仿佛在呼喊:我快要渴死啦,谁 来帮帮我?农夫却寒风呼啸,地里的庄稼仿佛在哭泣:我们要冻死啦,谁 来救救我?这个农夫仍然(5)出示断句: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读一读。 6学习第五句(1)他这样一直等,有什么收获吗?(板书:收获)(2)课文里怎么说的?7疏通课文(1)让我们把这几句话送回到原文中,好好读一读。(2)谁能试着像读第四句一样读出节奏感?(配音乐)1.读了这则寓言,你想对农夫说些什么呢?把你想说的 话,简单写写吧。老师也有两句话想送给他,(补充板书)谁来读一读。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二、写话表2兔子是经常撞在树桩上吗?(不是)所以老师还有一情,总结寓句话,想要送给农夫,谁来读一读。意出示:不能把偶然的现象当成经常发生的事。3 小结: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可以折射出许多道理。其实,像这样的寓言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课外读一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相信你们会有更大的收获。 【板书设计】5守株待兔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