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难提高的几点思考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1958601 上传时间:2022-09-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难提高的几点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难提高的几点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难提高的几点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难提高的几点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难提高的几点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难提高的几点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难提高的几点思考(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 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难提高的几点思考最近,两会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知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教育质量”。8月16日,中共城口县委、城口县人民政府也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教育发展的决定。这些决定充分表现了各级主管部门对教育的高度重视。那么,为什么我们农村小学近几年的教育教学质量难以提高,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阻碍了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教师队伍管理机制不健全 当前教师队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存在着一些矛盾:一是富余老师难以分流,浪费了大量的人力;二是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集中在年龄结构失衡、学科类结构失衡、

2、教师资源分布失衡;三是教师流动渠道不畅,队伍好进难出,不能优胜劣汰。 最近几年来,各级主管部门出台了许许多多关于招聘新教师的有关政策和文件,按照这些政策和文件招聘了许多优秀人才。但有一部分新进教师没有经过正规学习,往往是通过函授、自考等形式取得合格学历,学历水平直接制约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素质教育的实施。而有一部分虽然文凭很高,但对小学教育教学的工作流程还不太熟悉,需要有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磨合,所以何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几年来,城区中学在各小学调走了许多优秀教师,调走的这些教师在各小学都是业务骨干,教学能手。部分农村小学甚至成为了为城区中学和其它单位培养业务骨干的地方。这就使学校的教学质量大

3、达折扣。 这些反映出现行教师队伍管理机制上存在一些弊端:冗员不能裁,缺员不能补;能者不能进,庸者不能汰;横向流不动,逆向堵不住;养闲养庸养懒,机制使然。二、教师年龄结构老年化 教师结构老龄化,不能适应时代发展,广大农村小学师资力量薄弱,教师严重缺额,大多数教师集中在3040岁这一年龄段,有的学校还有60岁左右的老教师。 这些情况在我们农村小学表现得尤为突出。如我校的完全小学,七个教学班,仅有9名教师,其中50岁以上的就有4名。 农村小学教师老龄化,对农村教育的发展影响很大:一是教师年龄偏大,体力、精力不济,工作创新性不够,主动性不强;二是他们习惯于在家门口“安营扎寨”,不愿意背井离乡。他们面对

4、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面对改革后的义务教育新课程,他们往往显得力不从心。三是年龄偏大的教师后顾之忧颇多,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不高,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缺乏生机和活力。 三、加强自我学习不够 1.农村小学教师年龄结构偏大,自主学习、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不足。有的教师认为现有的知识和方法完全能胜任当前的工作,个别教师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总体来看教师不愿学习,情愿停留在现有的能力水平、教学水平上,没有强烈的再提高愿望。 2.农村小学教学时间长,教师数量少,空闲时间少,无暇学习。由于传统习惯的影响与社会和家长的要求,农村小学学生在校时间相对较长。早晨到校早,下午放学晚,每天在校时间能多出标

5、准要求几 课时。由于经济条件限制,农村小学师资又相对缺乏,教师个人教学时间较长,在校除了上课就是备课、批改作业,根本无暇学习。很少有机会与其他学校的教师交流教育教学经念。学校组织教师学习、培训往往也是顾得了这头顾不了那头,很难坚持下来。所以很难得到较高层次的教育教学指导。 3.对教师的评价不到位,教师压力不足,没有学习的动力。在农村小学从社会、家长层面和政府部门层面对学校评价看重的还是教学成绩,中考成绩、小学统考成绩仍然是评价因素中最为重要的容。依此推知,评价教师最主要因素就是教学成绩的高低,评价中很少顾与到教师读了多少书,学了哪些教学理论,自己有了哪些发展和进步。在评价中偶尔涉与到一点这方面

6、的容,往往也是学习笔记查页数,教育研究看证书避实就虚,蜻蜓点水,最后不了了之,皆大欢喜。评价不到位,教师没有自身发展的压力,也就没有学习的动力。4.学校没有营造好的学习氛围,教师缺乏学习激情。学校没有像样的教师阅览室,没有教师可以自由选择的图书,没有激励教师学习和自我发展的有效机制,只靠简单的会议要求、检查督促是不会有效果的。 四、教师激励机制不健全 作为部分学校的管理者们,没有建立一套长效的激励机制。所有的奖金、福利都实行“大锅饭”,平均分配。对于教学质量差的教师也只是在大会上批评几句,怕得罪人的一种思想影响着部分学校的管理者。这样就打消了一部分教师积极向上,争做优秀的念头。反正做好做差都是

7、一个样,所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没有落到实处,成了一句空话。 五、教育科研力度不够 部分学校教师参加教育科研的程度不平衡,高水平的教育科研几乎没有,学校对教育科研活动的管理还不够规,对教育科研的投入不大。大部分的教育科研活动都流于形式,都有一种“完成上面下达的任务”的思想。 六、农村小学教师待遇偏低。 由于农村小学学校经费来源单一,农村小学教师工作生活条件相对较差,广大教师在艰苦的条件下,教书育人、默默耕耘,他们付出的很多,得到的回报相比城区学校教师却少得可怜,除工资以外,基本上没有其他收入。从工作生活条件来看,县直学校好于乡镇学校,中学好于小学,乡镇小学好于村小,村小教师除了工资,基本没有任

8、何奖金、福利,广大农村小学教师感觉极不公平。 以上种种因素都制约着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前不久结束的“两会”指出: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农村教育又是我国最大的民生。那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是我们大家都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 提高农村偏远山区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之我见巩峪小学段汉军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不断普与和深入推进,农村义务阶段的学生享受到了免费读书的优惠政策,这个政策的落实,不仅给广大的学生家长减轻了经济压力,也更新了他们的教育观念。尤其让山区学生的家长转变了教育理念,使他们由传统的只关心学生生活转变到开始关心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学生的发展。社会教育观念的转变也促使了学校管理的“正

9、规化”。因此,如何提高偏远山区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是目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爱岗敬业,良好的师德是前提。 偏远山区小学由于班级学生名额不足,导致教师编制紧缺,即使有了编制,由于多种原因也招聘不到教师。这样就给在岗的教师加重了工作负担,增加了工作压力和难度。教师课时多、课头多、管理事务多,工作辛苦就可想而知,而享受的福利待遇有可能最低。因此,从事山区教育工作者,要有良好的师德、要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要知促常乐、爱生如子。只有这样,才有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希望。 二、规的过程管理是保证。 没有过程就没有好的结果,有了过程不一定有好的结果,但至少对好的结果有一个保证。虽然山区

10、学校的教师每天工作繁杂、任务重,但认真做好教学常规工作是每个教师的职责和本职工作。所以,教师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上都要下功夫,尤其是在“备”和“教”上要重点下功夫。“备”是“教”的前提,教师没有好的备课就教不出好的结果。因此,课堂教学一定要落到实处,充分向40分钟要质量。教师平时本来就很辛苦,千万不要延用课损失课外补的老教学模式。作为学校管理者一定要狠抓教学过程的落实,一是要率先垂起到表率作用,二是要用规的制度做保证,三是要做好监督督促作用,四是要认真落实常规月查制度,五是教师一定要落实“四清”活动。 三、校本教研是根本。 近几年来,虽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为了提高农村教师的素质,采取了不少措施,提供

11、了很多机会,使教师的素质提高很快。但由于山区小学教师紧缺,教师任务重,再加上交通不变,信息闭塞等因素的制约,平时能走出去学习的机会很少。教师大量时间都呆在学校里,接触的都是本校教师。所以,开展校本教研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最有效的途径,也是最直接的教研方法。一是要引导教师认真写好教学反思,著名教授叶澜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但坚持写三年的教学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因为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催化剂。教师只有不断的进行自我反省,不断总结教学得失,才能不断改进教法,不断进步。因此,学校要有一定的制度和措施来督促教师写好教学反思。二是加强同伴互助,俗话说:三人同行,必有我师。因此,要鼓励教师

12、开展同伴互助,相互开展听课评课,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以达到共同受益、共同提高的目的。三是要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设备和互联网的作用让教师自学,学校要引导教师将远程教育和网上资源用于教学,既丰富了学生知识、开阔了学生视野、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提高了教师本人的业务素质。四是要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和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龙头作用,要给他们创造学习提高的机会,也要给他们施加一定的压力。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让他们承担一定的校培训任务,使他们确实起到引领的作用。 四、公平教育是期望。 近几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为了让山区的孩子尽量享受到和城区孩子一样的公平教育,经费投入很大,也确实改变了山区学校

13、的教学环境和装备了教学设备,但与实际需求差距还很大。教师紧缺、教多学科教学、没有相应的专任教师,是目前制约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最大障碍。体音美和英语教师基本上都不是专业教师,绝大多数都是教师和学生在共同学习,更谈不上把握教材和深层次研究,尽管教师努力了但质量依然不高。解决山区教师紧缺的问题方法很多,我认为重点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继续加大对专任教师的培训力度,使他们学以致用。另一方面可以采用一定的奖励方式,鼓励在山区工作的教师和愿意到山区工作的教师。下乡支教和资教的教师可以享受一定的补助,那么,长期在山区工作和愿意到山区工作的教师也可以适当给以补助,这样对他们既是一种安慰也是一种鼓励。 总之,

14、教育是没有城市和农村之分,无能是在那里工作,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责无旁贷的神圣职责。我们应该相信,只要你努力了就一定会有收获。 我市教育局确定2008年为“教育质量年”,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它关乎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是每个学校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教学质量是在教学过程中产生,并受教学过程中诸要素制约,作为一所农村小学:一、学校狠抓制度落实,明确职责 制度先行,修订完善各项制度,努力做到:合法、合理、合情。加强领导,明确各自责任。实行“谁的课堂谁负责”“谁的班级谁负责”“谁的岗位谁负责”“谁分管谁负责”的岗位责任制。以点带面,找准精细管理的突破口。加大执行力,提高精致管理的实施水平

15、。教师是非常热爱教育事业的,和学生很有亲和力,可就是教学质量不理想,该怎么办呢?就像社会上有很多人天天都在想着做一翻事业,也天天在想着如何能赚大钱,可就是没有成功,你不能说他没有积极性,可就是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成功,原因在哪儿呢?也许经商还有一个机遇问题,可教育教学是个天长日久的事儿,绝对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就算你当教师的有十个金点子也不一定就能把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就算所有的人都知道过程影响结果,细节决定成败,当考试卷子发下来之前,每一位教师心里都不是很有底。这里还是得套用说过很多遍的话:不成功的人各有各的失误,成功的人都有一样的经验。 二、教导处狠抓课堂教学质量随堂听课,不打招呼,听后个别交换意见,提出要求和建议。教科室对课堂教学质量的管理办法是:组织课堂研讨活动,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全校教师都可以听,然后进行评课,共同研讨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和做法。1、继续加强教学常规工作的检查落实 教导处深入扎实地抓好教学检查,通过规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突出过程考核,强化平时抽查。各教研组开设的汇报课、研讨课、示课等,基本做到全组参加,教导处指导教研组与时认真地评课;每周三下午进行业务学习,事先教导处都提出明确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