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专题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1950317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氧化还原专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氧化还原专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氧化还原专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氧化还原专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氧化还原专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氧化还原专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氧化还原专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掌握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等基本概念。来源:学,科,网Z,X,X,K2.掌握重要的氧化剂、还原剂之间的常见反应。3.综合运用化合价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与数目,并能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4.运用化合价升降关系配平一些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5.能够依据一些条件,判断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难点一、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基本规律(1)电子得失守恒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相等,常用于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及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运用守恒规律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方法:氧化剂物质的量变价元素的原子个数化合价的变化值还原剂物质的量变

2、价元素的原子个数化合价的变化值(2)表现性质规律 当元素具有可变化合价,一般化合价处于最低价态时只具有氧化性;处于最高价态时只具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时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利用此规律可判断物质是否具有氧化性及还原性,但不能判断物质氧化性及还原性的强弱。 (3)反应先后规律 同一氧化剂与含多种还原剂(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溶液反应时,首先被氧化的是还原性较强的物质;同一还原剂与含多种氧化剂(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溶液反应时,首先被还原的是氧化性较强的物质。如:将Cl2通入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Br和NaI的混合液中,Cl2首先与NaI反应;将过量铁粉加入到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Fe3+和Cu2+的

3、混合溶液中,Fe首先与 Fe3+ 反应;FeBr2中通入Cl2,Cl2首先氧化Fe2+。(4)价态变化规律 高价氧化(性)低价还原(性),中间价态两边转。同一元素的不同价态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价态只能归中而不能交叉 。本规律应用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和判断(如反应KClO3+6HClKCl+3Cl2+3H2O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均为Cl2 ,生成3 mol Cl2电子转移数是 5 mol )。歧化反应规律 同一种物质分子内同一种元素同一价态的原子(或离子)发生电子转移的氧化还原反应叫歧化反应。歧化反应化合价的特点是:某元素的中间价态在适宜条件下同时 向较高和较低的价态 转化。歧化反应是自身氧化

4、还原反应的一种,常用于判断某种元素的化合价高低以及有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价态归中规律 同种元素由不同价态(高价态和低价态)转变为中间价态的氧化还原反应,称之为归中反应,也称“反歧化反应”。常用于方程式的书写,当有中间价态时,才可能发生,否则不反应,如SO2与浓硫酸不反应,可用浓H2SO4干燥。(5)性质强弱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若能进行,一般为较强氧化性的氧化剂跟较强还原性的还原剂反应,生成弱还原性的还原产物和弱氧化性的氧化产物。常用于在适宜条件下,用氧化性较强的物质制备氧化性较弱的物质或用还原性较强的物质制备还原性较弱的物质,亦可用于比较物质间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氧化性:氧化剂 氧化产

5、物,还原性:还原剂 还原产物。例1.汽车剧烈碰撞时,安全气囊中发生反应10NaN32KNO3K2O5Na2O16N2。若氧化物比还原物多1.75 mol,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生成42.0 L N2(标准状况) B.有0.250 mol KNO3被氧化C.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2.5 mol D.被氧化的N原子的物质的量为3.75 mol【举一反三】已知二氯化二硫(S2Cl2)的结构式为ClSSCl,它易与水反应:2S2Cl22H2O=4HClSO23S。对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S2Cl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B.H2O作还原剂C.每生成1 mol SO2转移4 mol电子 D.氧化产

6、物与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31例2、已知氧化性Br2Fe3。FeBr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l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 Fe2b Brc Cl2d Fe3e Br2f Cl,下列选项中的数字与离子方程式中的a、b、c、d、e、f一一对应,其中不符合反应实际的是 ()A.243226 B.021012 C.201202 D.222214例3、在KClO3+6HCl=KCl+3Cl2+3H2O反应中,当生成0.5molCl2时,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6:1 B.5:1 C.1:3 D.1:5例4、在反应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

7、O4中,每摩尔CuSO4能氧化P的物质的量为 A.1/5 mol B.2/5 mol C.3/5mol D.11/5 mol 例5、向NaBr、NaI和Na2SO3混合溶液中,通入一定量氯气后,将溶液蒸干并充分灼烧(已知Br2易挥发,I2易升华),得到固体剩余物质的组成可能是( ) A. NaCl、Na2SO4B. NaCl、NaBr、Na2SO4 C. NaCl、Na2SO4、I2D. NaCl、NaI、Na2SO4例6、在下列反应中,水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是( ) A. B. C. D. 例7、在一定条件下,PbO2与Cr3+反应,产物是和,则参加反应的与的个数之比为(

8、) A. 1:3B. 2:3C. 1:1D. 4:3 例8、下列变化过程需要加入还原剂的是( ) A. KClO3KClB. KClAgCl C. H+H2 D. CCO2 例9、标准状况下,往100mL 0.2mol/L的FeBr2溶液中通入一定体积的Cl2,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有50%的Br-被氧化。则通入的氯气的体积是( )A、0.224L B、0.336L C、0.448L D、0.672L 例10、在反应中,有19.2g Cu被氧化,则被还原的HNO3的质量为多少?例11、下列四类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没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没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其中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9、 )A、只有 B、只有 C、 D、 例12、 X、Y、Z为三种单质。已知:Y能将Z从其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而Z又能将X从其化合物中置换出来。由此可以推断下列说法中可能正确的是( )单质的氧化性:YZX; 单质的还原性:YZX;对应离子的氧化性:XZY; 对应离子的还原性:XZYA、只有 B、只有 C、只有 D、例13、化合物A、B、C都只含有两种元素,且A、B均含X元素。已知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反应:A+BX+C,X是一种单质,由此可知X元素( ) A、一定是金属元素 B、一定是非金属元素C、可能是金属元素,也可能是非金属元素 D、无法确定 1.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水作为氧化剂的是( )A.

10、CO+H2OCO2+H2 B.3NO2+H2O=2HNO3+NOC.2Na2O2+2H2O=4NaOH+O2 D.2F2+2H2O=4HF+O2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由X变成X2+的反应是氧化反应 B.含氧酸有氧化性,无氧酸则无氧化性C.失电子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来源:Zxx k.D.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3.下列既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又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组是( )ANa+、H+、HS- B、Na+、I-CK+、Ba2+、Br-、 DMg2+、Ag+、OH-、4.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工业上利用反应3Cl2+2NH3N2+6HCl检查氯气管道是否漏气。下

11、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管道漏气遇氨就会产生白烟 B.该反应利用了Cl2的强氧化性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生成1 mol N2有6 mol e-转移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含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B.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C.失电子越多,还原能力越强 D.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不一定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6.下列试剂的浓溶液在空气中久置都会变质。在变质过程中既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又发生了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氢氧化钠 B.硫化氢 C.次氯酸钙 D.硫酸亚铁7.下列反应中硫酸既表现了氧化性,又表现了酸性的是( )A.2H2SO4(浓)+CuCuSO4+

12、2H2O+SO2来源:学#科#网B.2H2SO4(浓)+CCO2+2H2O+2SO2C.H2SO4(浓)+NaClNaHSO4+HCl D.H2SO4+Na2SO3Na2SO4+H2O+SO28.已知C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o2+,Co2O3、Cl2、FeCl3、I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3Cl2+6FeI2=2FeCl3+4FeI3 B.Cl2+FeI2=FeCl2+I2C.Co2O3+6HCl=2CoCl2+Cl2+3H2O D.2Fe3+2I-=2Fe2+I29.金属铜的提炼多从黄铜矿开始。黄铜矿在焙烧过程中主要反应之一的化学方程式为:2C

13、uFeS2+O2Cu2S+2FeS+S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O2只作氧化剂 B.CuFeS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SO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D.若有1 mol O2参加反应,则反应中共有4 mol电子转移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B含氧酸可作氧化剂而无氧酸不能 C在8NH33Cl2=N26NH4Cl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是23D已知还原性:Fe2Br,可知反应2Fe32Br=2Fe2Br2不易进行11 下列推断可能合理的是()AFe3、O2、H2O2三种微粒只具有氧化性,没有还原性B木炭与浓硝酸反应可能生成CO和NH4NO3C因为SO2具有还原性,所以不能用浓H2SO4干燥SO2DCl2转变为HClO时一定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12 在碘酸钠(NaIO3)的碱性溶液中通入氯气,可以得到高碘酸钠(Na2H3IO6)。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A在该反应中碘酸钠作还原剂 B碱性条件下,氯气的氧化性强于高碘酸钠的氧化性C反应中生成1 mol Na2H3IO6转移2 mol电子 D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13 向KI溶液中逐滴加入少量CuSO4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变为淡黄色。再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不断通入SO2气体,溶液逐渐变成无色。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充分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