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可编程控制器的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1949734 上传时间:2024-02-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79.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lc可编程控制器的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plc可编程控制器的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plc可编程控制器的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plc可编程控制器的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plc可编程控制器的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lc可编程控制器的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lc可编程控制器的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PLC可编程控制器的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PLC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在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得到了愈来愈广泛的应用。而作 为PLC的用户,要正确地应用PLC去完成各种不同的控制任务,首先应了解其组成 结构和工作原理。一、PLC的基本结构可编程序控制器实施控制,其实质就是按一定算法进行输入输出变换,并将 这个变换与以物理实现。输入输出变换、物理实现可以说是PLC实施控制的两个 基本点,同时物理实现也是PLC与普通微机相区别之处,其需要考虑实际控制的 需要,应能排除干扰信号适应于工业现场,输出应放大到工业控制的水平,能为 实际控制系统方便使用,所以PLC采用了典型的计算机结构,主要是由微处理器 (CPU)、

2、存储器(RAM/ROM)、输入输出接口(I/O)电路、通信接口及电源组 成。PLC的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1、中央处理单元(CPU)中央处理单元(CPU)是PLC的控制核心。它按照PLC 系统程序赋予的功能:a.接收并存储从用户程序和数据;b.检查电源、存储 器、I/O以及警戒定时器的状态,并能诊断用户程序中的语法错误。当PLC投 入运行时,首先它以扫描的方式采集现场各输入装置的状态和数据,并分别存 入I/O映象寄存区,然后从用户程序存储器中逐条读取用户程序,经过命令解 释后按指令的规定执行逻辑或算数运算并将结果送入I/O映象寄存区或数据寄 存器内。等所有的用户程序执行完毕之后,最后将I/O映象

3、寄存区的各输出状 态或输出寄存器内的数据传送到相应的输出装置,如此循环直到停止运行。为 了进一步提高PLC的可靠性,近年来对大型PLC还采用双CPU构成冗余系统,或采用三CPU的表决式系统。这样,即使某个CPU出现故障,整个系统仍能正常运行。2、存储器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存储器分为系统程序存储器和用 户程序存储器。存放系统软件(包括监控程序、模块化应用功能子程序、命令 解释程序、故障诊断程序及其各种管理程序)的存储器称为系统程序存储器; 存放用户程序(用户程序存和数据)的存储器称为用户程序存储器,所以又分 为用户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两部分。PLC常用的存储器类型:(1)RAM (Random As

4、sess Memory) 这是一种读/写存储器(随机存储器), 其存取速度最快,由锂电池支持。(2)EPROM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这是一种可擦除的 只读存储器。在断电情况下,存储器内的所有内容保持不变。(在紫外线连续 照射下可擦除存储器内容)。(3)EEPROM(Electrical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这是一 种电可擦除的只读存储器。使用编程器就能很容易地对其所存储的内容进行修 改。PLC存储空间的分配:虽然各种PLC的CPU的最大寻址空间各不相同,但是根据PLC的工作原理,

5、其存储空间一般包括以下三个区域:(1)系统程序存储区(2)系统RAM存储区(包括I/O映象寄存区和系统软设备等)。3)用户程序存储区系统程序存储区:在系统程序存储区中存放着相当于计算机操作系统 的系统程序。包括监控程序、管理程序、命令解释程序、功能子程序、系统诊 断子程序等。由制造厂商将其固化在EPROM中,用户不能直接存取。它和硬件 一起决定了该PLC的性能。系统RAM存储区:系统RAM存储区包括I/O映象寄存区以及各类软元 件,如:逻辑线圈、数据寄存器、计时器、计数器、变址寄存器、累加器等存 储器。(1) I/O映象寄存区:由于PLC投入运行后,只是在输入采样阶段才 依次读入各输入状态和数

6、据,在输出刷新阶段才将输出的状态和数据送至相应 的外设。因此,它需要一定数量的存储单元(RAM)以存放I/O的状态和数据, 这些单元称作I/O映象寄存区。一个开关量I/O占用存储单元中的一个位,一 个模拟量I/O占用存储单元中的一个字。因此整个I/O映象寄存区可看作两个 部分组成:开关量I/O映象寄存区;模拟量I/O映象寄存区。(2) 系统软元件存储区:除了 I/O映象寄存区区以外,系统RAM存 储区还包括PLC内部各类软元件(逻辑线圈、计时器、计数器、数据寄存器和 累加器等)的存储区。该存储区又分为具有失电保持的存储区域和失电不保持 的存储区域,前者在PLC断电时,由内部的锂电池供电,数据不

7、会丢失;后者 当PLC断电时,数据被清零。(3) 用户程序存储区: 用户程序存储区存放用户编制的用户程序。不 同类型的PLC,其存储容量各不相同。3输入接口电路 输入输出信号有开关量、模拟量、数字量三种,在我 们实习室涉及到的信号当中,开关量最普遍,也是实验条件所限,在次我们主 要介绍开关量接口电路。可编程序控制器优点之一是抗干扰能力强。这也是其1/0设计的优点之处, 经过了电气隔离后,信号才送入CPU执行的,防止现场的强电干扰进入。如下 图就是采用光电耦合器(一般采用反光二极管和光电三极管组成)的开关量输 入接口电路:.输出接口电路:可编程序控制器的输出有:继电器输出(M)、晶体管输 出(T

8、)、晶闸管输出(SSR)三种输出形式。R5C丁甲户电海现场开关 R1光耦4(1) 输出接口电路的隔离方式输出接口电路的主要技术参数(2)a. 响应时间 响应时间是指PLC从ON状态转变成OFF状态或从OFF状态 转变成ON状态所需要的时间。继电器输出型响应时间平均约为10ms;晶闸 管输出型响应时间为1ms以下;晶体管输出型在0. 2ms以下为最快。b. 输出电流 继电器输出型具有较大的输出电流,AC250V以下的电路电 压可驱动纯电阻负载2A/1点、感性负载80VA以下(AC100V或AC200V)及 灯负载100W以下(AC100V或200V)的负载;Y0、Y1以外每输出1点的输 出电流是

9、0.5A,但是由于温度上升的原因,每输出4合计为0.8A的电流, 输出晶体管的ON电压约为1.5V,因此驱动半导体元件时,请注意元件的输 入电压特性。Y0、Y1每输出1点的输出电流是0.3A,但是对Y0、Y1使用 定位指令时需要高速响应,因此使用10100mA的输出电流;晶闸管输出 电流也比较小,FX1S无晶闸管输出型。c. 开路漏电流 开路漏电流是指输出处于OFF状态时,输出回路中的电流。 继电器输出型输出接点OFF是无漏电流;晶体管输出型漏电流在0.1mA以 下;晶闸管较大漏电流,主要由内部RC电路引起,需在设计系统时注意。(3)输出公共端(COM)公共端与输出各组之间形成回路,从而驱动负载。FX1S有1点或4点一个公共端输出型,因此各公共端单元可以驱动不同电源电压系统的负载。输出电S精入电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