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调查报告范例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1948873 上传时间:2023-12-0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4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调查报告范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统计调查报告范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统计调查报告范例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统计调查报告范例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统计调查报告范例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计调查报告范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调查报告范例(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市大学生对公租房的需求及预期统计调查报告 学 生: 学 号: 专 业: 班 级: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二O一一年摘 要 重庆市政府决定从2010年起,大力推进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建立以公共租赁住房为主导的住房保障体系。 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房价持续攀升,高房价必然给大学生施加很大的压力。买房难,住房难犹然而生,普遍大学生会选择租住公租房来缓解自己的住房和经济压力,对公租房具有需求欲望和预期。目 录摘 要II一、调查背景4二、调查目的和调查内容4(一)调查目的4(二)调查内容4三、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的确定5(一)调查对象5(二)调查单位的确定5四、调查时间6(一)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6(二

2、)调查工作的起讫时间6五、调查项目和调查表6(一)调查项目6(二)调查表7六、调查的组织和队伍7七、调查方式和数据收集技术7(一)调查方式7(二)数据收集技术7八、数据处理和上报方式7(一)数据处理7(二)数据取得7(三)数据上报8九、数据分析8(一)“汶川大地震”后成渝两地购房者购房决策因素差异比较8(二)成渝两地购房者感知到的安全风险因素差异比较9(三)成渝两地购房者感知到的安全风险构面比较10十、结论12一、 调查背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和住房分配货币化的逐步实行,重庆市住房供应严重不足的状况得到有效缓解。但由于住房供应体制的单一性,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体买不起房的问题

3、越来越突出。虽然重庆市用廉租住房等五种方式开展住房保障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廉租住房主要保障低收入群体,经济适用住房制度设计上还不完善,危旧房和棚户区改造安置有阶段性,新生代就业人员和暂时买不起住房又不能纳入廉租住房保障的“夹心层”群体的住房问题就凸显了出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解决群众“住房难”问题。二、 调查目的和调查内容(一) 调查目的(二) 调查内容本研究构建了大地震后购房者感知住宅建筑安全风险的九个维度:抗震烈度、楼层、选址、稳固性、安全通道、建筑密度、室内避难空间、室外避难场所与政府应对灾难能力(如图一所示)。通过九个维度构成的购房者安全风险构面,来描述地震安全风险,从而探讨

4、地震发生后,成渝两地购房者所感知到的建筑安全的不确定性。地震对购房者购房心理的影响,其中一方面主要体现在地震影响购房者感知到的住宅建筑安全风险(以后简称“安全风险”),进而导致购房者购房决策的变化。研究汶川大地震后成渝两地购房者感知到的安全风险可以从购房者决策行为变化的角度出发,即以影响购房者决策的因素为切入点,研究购房者感知到的安全风险的构面,以及安全风险在购房决策因素中所占的权重。X8=采光、通风、朝向等X1=交通X2=价格X3=区位X4=开发商品牌X6=周边环境X5=住宅建筑安全X9=风水X7=物业及配套设施X58=周边设置避难场所X51=建筑具有较高的抗震烈度X52=中低楼层X53=选

5、址不在地震带上X54=结构为较稳固的框架结构X56=安全通道X55=室内避难空间X59=政府较强的灾害应对能力X57=低建筑物密度购房决策因素安全风险购面图一 购房决策因素及安全风险构面示意图三、 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的确定(一) 调查对象在重庆和成都两地的所有购房者。但是为了便于研究,最终本次调查的对象选定为2009年5月成都房交会和2009年6月重庆江北房交会购房者。(二) 调查单位的确定在重庆和成都两地的每一位购房者。但是由于受到时间、资金等资源方面的限制,本次调查最终只随机选定2009年5月成都房交会的100名购房者和2009年6月重庆江北房交会的170名购房者。四、 调查时间(一) 调

6、查资料所属的时间调查时间为汶川地震后一周年左右。分别为2009年5月成都房交会和2009年6月重庆江北房交会。(二) 调查工作的起讫时间成都调研工作起讫时间为2009年4月30日-2009年5月3日重庆调研工作起讫时间为2009年6月6日-2009年6月9日五、 调查项目和调查表(一) 调查项目本研究将问卷设计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研究影响购房者决策的因素,共有9个,如图一所示,称之为购房决策因素,第二层次为住宅建筑安全风险因素,共有9个,如图一所示,这9个因素为购房者感知到安全不确定性的来源,称之为安全风险构面。这两个层次的因素是经过本课题研究组多次到重庆大学附近的六个楼盘调查访问,并且对重

7、庆大学房地产学院的师生进行深度访谈后总结归纳出来的,可以认为基本涵盖了影响购房者决策的因素和购房者感知到的安全风险因素。经过反复论证本研究决定问卷的第一层次采用0-1法,本研究请被试对第一层次的9个因素两两进行比较,认为相对重要的给1分,相对不重要的给0分;问卷的第二层次采用0-4法,对第二层次的9个因素两两进行比较,认为相对非常重要的给4分,相对重要的给3分,同等重要的给2分,相对不重要的给1分,相对非常不重要的给0分。据此可以统计出第一层次各要素在购房决策中的权重(Q1、Q2、Q3Q9)和第二层次购房者感知到的安全风险各要素在安全风险构面的比重(q1、q2、q3q9),将安全风险各要素的比

8、重(q1、q2、q3q9)乘以建筑安全及周边环境安全在购房决策中所占的权重Q5,便可以得到各个安全风险因素在购房者购房决策中所占的比重(Q51、Q52、Q53Q59)。(二) 调查表见附件1。六、 调查的组织和队伍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2006级学生王环、罗伟涛、王睿、高原、付维维。七、 调查方式和数据收集技术(一) 调查方式典型调查与随机抽样调查结合。(二) 数据收集技术问卷调查方式。八、 数据处理和上报方式(一) 数据处理对第一层次数据的分析本课题研究组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见表一),对第二层次本课题研究组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见表二)和配对样本T检验(见表三、四)。数据处理软件用S

9、PSS16. 0。 (二) 数据取得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取得。调查对象为随机抽样的2009年5月参加成都房交会和2009年6月参加重庆江北房交会的购房者,调查时间为汶川地震后一周年左右。本次调查发放问卷270份,有效问卷238份;其中,成都地区共发放100份,收回99份,有效问卷84份,重庆地区发放问卷170份,收回160份,有效问卷154份。(三) 数据上报在搜集汇总各调查资料后,在2010年6月前以调研报告的形式提交给重庆大学实验室及设备管理处。九、 数据分析(一) “汶川大地震”后成渝两地购房者购房决策因素差异比较根据第一层次的调查结果统计出成渝两地购房者对决策因素的排序(见表一),决策因素

10、的排序不同意味着群体对各个决策因素的不同重视程度:对于同一群体来说,某个决策因素的排位越靠前,重视程度越高;对于不同群体来说, 即使某个决策因素的排位不相同,但两者重视程度仍有可能一致。购房决策因素的重要性排序显示:灾后重庆和成都购房者都把住宅建筑安全放在决策因素的首位,且该因素的比重Q5成都=0.1533大于Q5重庆=0.1433;两地购房者对其他因素的排序则略有不同,重庆购房者把价格因素放在决策因素的第二位而成都购房者把价格因素放在了第四位,说明了重庆购房者较成都购房者对价格因素更为敏感。对第一层次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各个决策要素的p值均大于0.05,说明成渝两地购房者对各个因素的

11、重要性程度不存在显著差异,即重庆、成都购房者对各个决策因素的重要性意见倾向一致。风险要素 平均值 排序均值差异成都重庆总体成都重庆总体tP人数8415423884154238X1=交通0.12930.11740.1211233-0.9200.358 X2=价格0.12430.12350.12334220.9000.369X3=区位0.10370.10300.10357870.9960.320X4=开发商品牌0.07410.07120.07388990.5830.560X5=住宅建筑安全0.15330.14330.1453111-0.4810.631X6=周边环境0.12250.11400.11

12、68545-0.3660.715X7=物业及配套设施0.12800.11330.1183354-1.4800.140X8=采光、通风、朝向等0.11850.10570.1103676-0.9220.357X9=风水0.04630.10860.08769680.7910.430(二) 成渝两地购房者感知到的安全风险因素差异比较第二层次的调查结果,统计得出了成渝两地购房者对住宅建筑安全风险因素的重要性排序(见表二):从表二可以看出,地震后成渝购房者感知安全风险因素的重要性的排序除了因素X53、X54、X55、X56不同外,其他因素排序相同。对第二层次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感知到的各个安全风险因素

13、的p值均大于0.05,说明重庆、成都两地购房者对各个因素的重要性程度不存在显著差异,即重庆、成都购房者对各个安全风险因素的重要性意见倾向一致。表二 震后成渝两地购房者感知到的安全风险因素差异比较住宅建筑安全风险因素平均值排序均值差异成都重庆总体成都重庆总体TP人数8415423884154238X51=建筑较高抗震烈度0.023720.023210.022911110.1570.876X52=中低楼层0.015210.013850.01424666-0.5970.551X53=选址不在地震带上0.020170.020260.019893220.5750.566X54=结构为较稳固的框架结构0.021230.019210.01961233-1.0320.303X55=室内避难空间0.017370.015210.01582455-1.3880.166X56=安全通道0.016610.015660.01584544-0.1890.850X57=低建筑物密度0.014890.013840.01413777-0.3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