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说课总结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194694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典诗歌说课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古典诗歌说课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古典诗歌说课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古典诗歌说课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古典诗歌说课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典诗歌说课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典诗歌说课总结(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典诗歌说课总结及教学补偿建议高淳研训中心 万君仙一、说课中存在问题:1、游离文本之外打游击。关于无创建的教学理论的套话多。 2、怎样说出自己对文本内容的独到理解,并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点拨指导学生举例是好办法 3、教学过程中复述自己的上课环节,把说课当做上课的复述,而不是课堂教学环节设计的解释。具体表现为不描述各环节、各问题下的追求的能力目标是什么,不阐释教学环节设置的理由,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所用方法、设置的教学情境等。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及本课的知识体系】 学生们在初一已经学习过古代诗词,对古诗词的格式、语感和朗读方法有一定的认识。学生初一学过了杜甫的春望,对

2、其人其诗有初步的了解。这课诗词五首,俱是见景抒情或遇事感怀之作,茅为其中的第一首,也是情感特征最为炽烈、内涵最为深刻的一首。且是诗圣杜甫的名篇,千古传诵。一、本诗结构分明,语言朴素,感情浓郁,适于吟诵,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语感。二、本诗为七言古诗,但诗篇中的句型打破七言和骈偶的形式束缚,兼永长短句和奇句,便于刻画形象和抒发感情。通过形象的语言呈现鲜明画面,寓情于描写之中。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值得鉴赏和学习;沉郁顿挫的情绪节奏便于我们感知杜甫诗歌的风格。三、本诗歌所具有的深广的社会意义:杜甫忧国忧民、克己为人的博大胸襟。二、确定教学目标1、依据(1)本课,字词知识不多,语言通俗,淡中见奇,意蕴

3、深厚,所以遵循一般诗歌教学的原则计划以“熟读”“解读”本诗为重点。(2)学生分析 (1)时代背景的理解对于当代丰衣足食的学生可能较为困难,需要在诗歌的创作背景上作适当铺垫,引导学生知人论世。(2)我教的两个班,两个班都很活跃,相比之下,A班里有独立见解的人多,B班的思考风格较“保守”的人多,所以在A班,我会鼓励有主见的学生个别发言,由他们去带动课堂;在B班,则多由我来对课堂进行整体性的启发和点拨。如此,两班学生都能围绕课堂积极地进行思考。)2、确定基本教学目标1、掌握本诗正确的读法,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了解诗中所叙写的内容。2、通过反复吟咏、联想,品味诗歌语言,把握诗歌意象。3、联系

4、诗人身世处境,结合诗中的描写抒情去把握感知忧国忧民、克己为人的博大胸襟。教学重点:理解本诗所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把这种理解反馈到诵读当中。再诵读中通过轻重缓急的处理体现这种感情。教学难点:对诗人沉郁顿挫诗歌特色的理解。三、教学方法和手段抓朗诵。朗读即鉴赏。诗歌的节奏、韵律要靠读来感受,诗歌所蕴藉的感情内涵也靠读来体会。因此朗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由此突出重点。本课教学按照学习的渐进性原则安排了四个层次的诵读,每个层次的诵读又带动对课文内容和感情四个层次的理解,层层深入,学生在诵读中感悟,在感悟中诵读。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运用联想、想象显象得意,体会词的意境,理解词的感情。使学生学会阅读诗歌

5、的方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 说说你了解的杜甫。(能背他的诗、能说一个关于他的小掌故、能说说他的生平境遇)这样的问题在预习中有所布置,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二)朗读感知1、学生齐读课文,教师对其中的难辨字、诗歌的韵脚。进行点拨,进行朗读方法的指导。(三)整体感知1把握诗歌的内容。(1)学生自由朗读,梳理诗歌内容,概括出诗歌的前三段所描写的画面。(板书:狂风破屋、群童抱茅、长夜雨漏茅屋破败无所适 (描写 记叙 ) 广厦万间庇寒士 诗人博大宽广的胸怀 (抒情议论) 情绪含蓄压抑 情绪激越轩昂 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三)品味语言。 本诗有两个突出的语言特色,一是用词生动,形象鲜明;二是结构严谨,层

6、次井然。重点让学生品味诗歌中的精彩用词与情绪节奏随情感变化有致变化的特征。1、用替换法引导学生赏析画面一“秋风破屋”中的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学习品味语言的一般方法。联系杜甫的创作特色指出:杜甫写诗讲究“炼字”杜甫曾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因势利导地告诉学生在阅读和写作的过程中都要根据上下文语境揣摩语气,确定词语是否用得得当。教师进一步强调朗读时要重点突出“怒”、“卷”、“飞”、“渡”、“洒”、“挂卷”、“飘转”这几个动词上,注意体会其运用的妙处)2、从修辞角度欣赏“冷似铁”“雨脚如麻”两个明喻的生动与形象的表达效果;“长夜”的双关含义3、从表达方式的多样结合体会情绪节奏随情感变化有致变

7、化的特征。(这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连续的韵脚变换体现了“歌”的特点,单行散句乃至长短句的错落搭配,又体现了“行”的动感。正因为有了现实的触动,有了内心的渴望,诗句才能这样不假修饰,从胸臆中自然涌现。全诗先叙事,后议论抒情,既写了诗人贫穷甚至恼羞成怒的窘状,也表达了诗人博大宽广的胸怀,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四)体会情感1、诗题本身就很有趣。茅屋为秋风所破,为什么还要“歌诗一首”?是什么牵动了诗人的诗情呢?(学生分组讨论,发表观点并提出新问题) 点拨:诗人个人的不幸是接二连三的。秋风、群童、薄衾、夜雨使杜甫的痛苦逐层加深。而这一切的背后,是战乱后国家由盛转衰的社会状况。诗人当时非常贫困,这些可以

8、从居所的简陋、茅草的难得、寝具的陈旧等看出来。在这样的情况下,诗人的心情无疑是非常的沉重。2思考诗歌的意旨。(1)这首诗先叙事,后抒情,表达诗人理想的句子是哪一句?抒情的高潮部分是哪一句?设问:杜甫为何自顾不暇还要为天下寒士忧虑,也不明白“广厦千万间”的理想在当时来说不可能实现,诗人却还是要抱以希望。由此展开讨论,认识当时社会状况和诗人的心境,感悟诗人的思想境界。点拨:诗人的心情无疑十分沉重悲苦,但诗人仍能由己及人,由个人的悲惨遭遇想到天下的穷苦之人,从而产生甘愿为天下穷苦人牺牲自己的愿望。诗人的大声疾呼,正是他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流露和克己为人的人道主义宽广胸襟的展示,将个人与社稷命运紧密相

9、连的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正是这首诗最大的艺术价值所在。这种情绪、情感的节奏变化就是杜甫诗沉郁顿挫的集中体现。(见下文分析)(五)布置课后作业。结合自己的理解反复吟咏本诗并背诵结合更多的杜甫资料,以茅屋中的杜甫为题写一篇小评论。二、诗歌文本解读中的一些问题方法手段的单一,视角的狭窄1、朗读教学得到重视,但理念认识到位了,方法过程平面化。朗读最基本的处理:轻重缓急、句末上声字的饱满,前者来自于正确的理解。2、从教学设计看,大多停留在识记理解的层面,不能到达初步鉴赏的层面。3、利用外围诗话知识帮助理解鉴赏的意识差。(手段:诗话、背景、知人论世、知识激趣,目的:更好地理解主旨、激发学习兴趣) (诗歌

10、鉴赏知识的学习、具体诗歌鉴赏文章的阅读)如:评茅屋。唐宋诗醇评价这首诗说:“极无聊事,以直写见笔力,入后大波轩然而起,叠笔作收,如龙掉尾,非仅见此老胸怀,若无此意,诗亦不可作。”评蒹葭“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玩其词,虽若可望不可即。味其意,实求之而不远,思之而即至者。”(方玉润诗经原始) 宋人敖陶孙说曹诗“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过去有人说曹操诗歌“时露霸气”(沈德潜语),指的就是观沧海这类作品苏东坡对称道:“采菊之次,偶然见山,初不用意,而境与意会,故可喜也。”“见”字也用得极妙,“见”是无意中的偶见,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合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

11、境”。如果用“望”字,便是心中先有南山,才有意去望,成了“有我之境”,就失去了一种忘机的天真意趣。“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以小景传大景之神” (王夫之姜斋诗话4、教学目标中的个性化东西太少(就像学生的答题,都是套话,我们的诗歌教学目标不是具体某一首诗的,而是放在所有诗歌教学可能都准确的。在去年的教学常规能力测试中这样不具体,没有针对性的目标同样不得分,或扣一半分。)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教学目标描述: 1、理解诗歌内容,掌握朗读的韵律节奏。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3、体会诗歌的意境,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4学习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写法。问题:1、目标2含有目标1;2、没有过程与方法的

12、东西。3、这首诗的背诵可能不是课堂上能完成,所以,前面要加“课后”,或者改为品味背诵关键诗句。例1:1、学生自读诗歌,初步理解诗歌中的内容。2、教师范读诗歌,读出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3、讲析诗歌,感悟诗人忧国忧民情怀。例2:揣摩诗歌语言,特别是一串富有表现力的动词的运用。理解描写、记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鉴赏诗歌表现性上的美点。进行朗读训练,品味诗句,感受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和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三、基于重建的一些教学建议1、怎样理解情感的复杂性,凸象得意入境文学是用语言塑造形象,文学作品往往是作者将对生活的积累和感悟进行形象化的构思,再以艺术化的语言表达而形成的。而诗歌,或借景言情

13、,或寓情于景,或缘情布景,其中所写景物,不只对诗人所抒之情起着规范作用,显示着诗人思想感情的趋向,使诗人内在的,乃至抽象的情感外化、客观化和对象化,从而加强诗歌的形象性、具体性、生动性。刘熙载说得好:“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深入雅致,正在借景言情。若舍景不言,不过日春往冬来,有何意味?”而耐人寻味。一首简短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千载之下,犹能感荡人们的心灵,怕是和它善于写景,“绝去形容,略加点缀,即真相显然,生韵亦流动矣”(陆时雍语)有关。显象,即彰显意象,在读懂诗词大意的基础上,将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彩色画面,显现还原作品所营造的意象

14、或意境。它是一种古诗词教学常用的教学行为和手段,得意即获取意义,在显象的基础上感受领悟作品抒发的情感、负载的思想意蕴、他是学习古典诗歌需要达成的目标之一。怎样打通这一思路:显像之“显”,仍需殚精竭虑:怎样“显”出“象”之特征。不直接从字词中感受感情,而是先将文字转换为画面和场景,变抽象为具体,便平面为立体,变静止为灵动,让学生从形象中感受领悟诗句的情感意蕴,就是显象以得意。疏言语言的品析怎样进一步咬文嚼字,走入文本的深处。 (看似无中生有、准确地揭示景物特征)关键词语:古人写诗作词,讲究锤炼字面。凡在节骨眼处炼得好字,使全句游龙飞动、令人刮目相看的,便是所谓“诗眼”、“词眼”。微云、河汉、疏雨

15、、梧桐,何等寻常的景物,而孟浩然炼就“谈”字“滴”字,写成了千古不磨的“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如果去了“闹”字、“弄”字,所写景色原也平淡无奇。而着一“闹”字、“弄”字,就境界全出,顿然改观“落木”而非“落叶” “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 “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几乎是一字千里。“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是一个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彰显出树木落叶后的疏朗与空阔,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落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更能代表树木落叶的普遍的性格。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袅袅兮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