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实验探究专题复习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1946723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02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生物实验探究专题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初中生物实验探究专题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初中生物实验探究专题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初中生物实验探究专题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初中生物实验探究专题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生物实验探究专题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生物实验探究专题复习(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候旨学校2016年初中毕业会考专题复习 编辑 李章宪 探究实验专题复习 班级: 姓名: 学号: 1. 小明家的车库里比较潮湿,经常有鼠妇爬来爬去,而车库外的水泥路上却不见鼠妇的踪影。小明决定进行探究,请帮助他完成下面的实验方案:(1)提出问题:土壤的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2)做出假设:土壤的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3)实验步骤:准备材料用具:20只鼠妇,铁盘,纸板,干土,湿土(潮湿程度相当)。设计实验装置:在铁盘中以横线为界,一侧放干土,另一侧放 。这样做的目的是设置 。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各放入 相同的鼠妇,这样设计是为了 。观察与记录:仔细观察,每分钟统计一次干土与湿土鼠妇的数量,

2、共统计10次。(4)实验结果: 。(5)实验结论:鼠妇喜欢潮湿的环境,土壤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2.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影响甘薯(俗称地瓜)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做了如下实验:花盆编号环境因素1室温(20),光照充足,适量浇水2室温(20),黑暗中,适量浇水3低温(0),光照充足,适量浇水4室温(20),黑暗中,适量浇水取一样大小的4个花盆,分别装入同种、等量的土壤,并编号。将4棵同品种、生长状况相同的带芽甘薯分别种入4个花盆中。再将4个花盆分别放在不同的环境中(见上表),观察记录甘薯的生长状况。请回答下列问题:(1)号花盆和号花盆是一组_实验,变量是_;号花盆和号花盆的变量是_。(2

3、)本实验探究了_和_是影响甘薯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3)请预测一段时间后,生长状况最佳的是_号花盆的甘薯。(4)这个实验在设计上还存在一些缺陷,请你提出改进建议(至少两条)答:建议一:_。建议二:_。 3. 实验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对某小河中几种不同生物消化道内的食物进行分析,并请环保专家对这5种生物体内的主要污染物含量进行了测定。其结果见下表:生物种类消化道内食物千克体重汞相对含量A鲇鱼小鱼78B河蚌水蚤、小球藻25C小球藻/3D小鱼水蚤10E水蚤小球藻5(1)根据表中信息推断5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以食物链或食物网的形式表示)_(2)如果大量含有氮、磷的污水流入河中,引起小球藻等浮游植物快速繁殖,

4、在短期内对该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影响可能是 。而当小球藻爆发性繁殖时,不仅会导致其他生物的死亡,也会有大量的小球藻死亡。这些死亡的生物在 的分解作用下,导致更多生物缺氧或中毒死亡。(3)研究表明,甲基汞对人类的危害比预想的要严重得多,而且环境中任何形态的汞均可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剧毒的甲基汞。环境中的甲基汞主要是由汞及其化合物在水体、土壤中经微生物作用产生的,它能沿着食物链传递,进行 ,最终给人类带来严重的危害。(4)日常使用的电池不少种类含有汞,对此我们应该怎么办? 4. 某校生物探究性学习小组同学为探究某些生态因素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材料用具:有盖玻璃瓶,池水,河泥,水藻

5、,小鱼等。实验步骤:第一步:在四个大小形状相同的有盖玻璃瓶中加入等量的池水,另外向C、D瓶中加入等量的河泥;第二步:向B、C、D中放入等量的水藻;第三步:向四个瓶中放入大小形状和生长状况相近的小鱼各两条;第四步:把A、C、B瓶置于阳光下,D瓶放在黑暗的环境中。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第五步: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实验结果:AD 4个装置中小鱼存活时间的长短依次是CBAD。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帮助该小组同学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装置A、B、C所模拟的生态系统中,相同的非生物因素是池水、_、温度、空气、空间等;(2)小生态瓶B、C、D均可以看作是一个小生态系统。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在这些小生态系统

6、中,池水和河泥中的细菌等微生物属于_。(3)比较A、B、C的实验结果可知,小鱼存活时间的长短与 和河泥有关。(4)比较A、B的实验结果可知,水藻的作用是进行 。(5)D装置中,小鱼存活的时间比装置中的存活时间短,最可能的原因是水藻呼吸作用消耗了_。(6)比较C、D的实验结果可说明,水藻在有_的条件下,才能释放氧气。 5. 下表为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研究“一个小型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和植物数量关系”的实验数据。实验中使用了以下实验用具:有盖玻璃瓶、小鱼、水草、沙子(含少量淤泥)、经纱布过滤的池水,并把这五个生态瓶均放在实验室窗台上,并使它们所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基本相同。编号小鱼(条)水草(棵)实验结

7、果生态瓶l号412小鱼存活8天生态瓶2号48小鱼存活6天半生态瓶3号44小鱼存活3天半生态瓶4号42小鱼第2天上午死亡2条,第2大F午死亡2条生态瓶5号40小鱼于当天下午和晚上相继死亡请分析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1)小生态瓶14号均可以看作是一个小生态系统,在这些小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的生物是_,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是_,池水、沙子中的_是分解者。(2)比较生态瓶l号和2号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植物数量比较多时,动物存活的时间相对_,由生态瓶5号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没有_,动物就可能死亡。(3)由生态瓶l5号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通常情况下,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与植物数量的关系应是

8、:动物数量一般_(填写“大于”或“小于”)植物数量。(4)生态瓶l号的动物虽然存活时间最长,但最后还是死亡了,最有可能的原因是由于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_不能达到一种真正的平衡,_能力比较差的缘故。6. 为探究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用洋葱鳞片叶、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神经组织永久切片等材料做实验。请观察下图,回答问题:(1)若在显微镜下看到如下图左所示的物像,可能是下图右所示的哪个步骤的操作不规范引起的(2)若要换用高倍物镜观察,应转动下图左中标号_所示结构,使下图右中标号_所示的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3)下面左图方框内为神经细胞部分结构示意图,但缺少细胞核。请在图中画出细胞核,并画线标注出细胞膜、

9、细胞质、细胞核。(4)上面右图表示三种细胞结构的异同,两个圆的重合区域为相同点。则图中B区和C区分别含有下列括号中所示的哪些细胞结构? B_、C_。(填标号)(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大液泡) 7. 观察人血涂片,回答下列问题:(1)上图是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其中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是_;若看到的物像不够清晰,应调节_准焦螺旋。(2)操作时发现镜头上沾有污物,要用_擦拭。(3)所用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标注的倍数分别是“5”和“10”,则看到的血细胞放大了_倍。(4)若将不同血型的血液混合,在显微镜下有时会看到红细胞凝集的现象。因此,输血时应以输入_血为原则。8. 下图是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过程图

10、解,请分析回答问题;(1)据图,请你排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_(2)在实验中为了维持细胞的基本形状,应向载玻片中央滴加一滴 _ 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以前,漱口的目的是_(3)盖盖玻片时,要将盖玻片从生理盐水滴一侧轻轻放平,目的是_(4)染色时,应该从盖玻片的_加上稀碘液,用_在盖玻片的另一端吸引,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9. 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和使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王宁同学操作步骤如下:(1)用一块洁净的纱布擦去镜头上的脏物。(2)用消毒牙签在漱净的口腔侧壁上轻轻地刮几下,然后在滴有一滴清水的载玻片中央涂抹几下。(3)放在显微镜载物台正中央,并用压片夹压住。(

11、4)双眼注视物镜,将物镜降至距玻片标本34厘米处停止。(5)用左眼朝目镜里观察,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请你写出王宁同学在操作中错误的地方。 10. 显微镜的使用。(1)正常情况下在用显微镜观察时,眼睛和镜筒的相关位置应该是下图的( )(2)某同学在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中细胞有流动现象。请你帮他想一个补救的办法:_。(3)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你在下列哪种细胞中没有看到叶绿体( ) A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B黄瓜表层果肉细胞 C黑藻叶片细胞 D菠菜叶肉细胞(4)观察血涂片时,看到了图所示的物像。 如果要在同一视野中进一步清晰观察白细胞A(如图),在这个过程中,你

12、不应当进行的操作是( ) A转动转换器 B转动细准焦螺旋 C转动粗准焦螺旋 D调节反光镜 11. 某生物探究小组做“探究草履虫应激性”的实验。先取两块载玻片,在每块载玻片的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然后使两滴培养液连通起来。存两块载玻片相同一侧的培养液边缘,分别放一小粒食盐和一滴肉汁,用肉服和放大镜观察草履虫的移动方向。如图所示,请回答:(1)在甲、乙载玻片下方的括号内用箭头表示草履虫的移动方向。(2)分析出现不同现象的原因:甲:_。乙:_。(3)结论:_。(4)在取草履虫时,要用从培养液的_吸取,这是因为_,由此特征可判断草履虫是生物。请你试着结台草履虫的结构和生理特征,写出另外两条你认为它是生物的依据:_;_。 12. 下图为“种子萌发的条件”的实验图,据图回答:(1)将A装置置于温暖的环境中,_号种子可以萌发,_号和_号种子不萌发,说明种子萌发需要_和_,但A装置不能说明种子萌发需要_。(2)B装置放在寒冷的地方,其作用是与A装置作_,其中5号种子_,可以说明种子萌发需要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