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准确解答高考生物试题(DOC 12页)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1945325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准确解答高考生物试题(DOC 12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如何准确解答高考生物试题(DOC 12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如何准确解答高考生物试题(DOC 12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如何准确解答高考生物试题(DOC 12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如何准确解答高考生物试题(DOC 12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准确解答高考生物试题(DOC 12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准确解答高考生物试题(DOC 12页)(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准确解答高考生物试题的一般规律如何准确解答生物试题是同学们在生物考试中经常苦恼的问题,有些试题看似明白,可就是答不准确,有的试题看不懂,怎么推理也难以得到正确答案。所以我们要注意探索解答试题的一般规律。单项选择题的一般解题方法 解答单项选择题与解其他题型一样,都要学会审题,先弄懂题意,了解题目所含的条件、目的、要求、考查的知识点,然后再考虑如何解答。解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仔细审题。因为同一个知识内容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提出问题,进行考查。所以,对于那些似乎是较熟悉的试题,也要认真审题,不要“想当然”,急于回答,要克服思维“惯性”。在题干中,有时会出现“错误”和“不”、“除以外”

2、等否定词语,要特别注意,审题要细,可采取在选择好答案后,再将题干和所选项连起来审读一遍。也可以在最后检查时进行。例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 )A物质经过了多级利用,实现了良性循环B每一级生产环节都获得产品,提高了生态经济效益C由于食物链延长,能量逐级损耗,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降低D由于各级产物都可以利用,减少了废物和环境污染例2、如图所示为科学家进行的蛙受精卵横缢实验。你认为该图最能说明A细胞质控制着细胞的代谢 B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C细胞质是细胞遗传的控制中心 D细胞核是细胞遗传的控制中心2要善于比较。在高考试题的供选答案中,有时四个供选项本身都是正确的,但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3、需要经过仔细比较,才能正确选择。例1 (2004年天津理综卷第6题)原核生物中某一基因的编码区起始端插入了一个碱基对。在插入位点的附近,再发生下列哪种情况有可能对其编码的蛋白质结构影响最小 ( ) A置换单个碱基对 B增加4个碱基对 C缺失3个碱基对 D缺失4个碱基对本题主要考查了氨基酸密码子的结构和基因突变的知识。在某基因编码区的起始端插入一个碱基对(即发生了基因突变),将会导致自此位点向解读方向的所有对应密码子的改变,进而引起所指导合成的蛋白质上氨基酸种类和序列的连锁反应。因为mRNA 上的密码子是“三联体”的,而且在翻泽时是连续阅读。如果在插入点附近再有3n+1个碱基对的缺失或3n1个碱

4、基对的增加,则mRNA上被改变的密码子的数量就会较少,对相应蛋白质结构的影响就较小。但如果原来没有做过此类题目,就需要仔细对四个选项进行比较,已经插入后置换单个碱基对,所有的顺序还是发生了改变。而在插入位点的附近增加4个碱基对或缺失3个碱基对,后面的顺序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只有缺失4个碱基对,转录出的mRNA,翻译时仅有前面缺少一个氨基酸,后面的氨基酸种类和顺序都不变,或者增加2个碱基对,只是增加一个氨基酸,同样影响也最小,但题目中没有此选项,若有,则是多选题。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D。例2右表表示某种食物中的四种氨基酸的含量和人体蛋白质中这四种氨基酸的平均含量。试问:如果人食用这种食物,在人体中

5、发生下列哪种生理过程,才能使食物中的这四种氨基酸得到充足合理的利用 A呼吸作用 B氨基转换作用C脱氨基作用D氧化作用3.要挖掘隐含条件。有些选择题所提供的不是直接信息,需要经过挖掘,才能进一步解答。例 (2004年高考江苏卷第24题)人的血友病属于伴性遗传,苯丙酮尿症属于常染色体遗传。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既患血友病又患苯丙酮尿症的男孩。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女孩,表现型正常的概率是 ( ) A9/16 B3/4 C3/16 D. 14本题包括了伴性遗传和常染色体遗传,是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通过挖掘隐含条件:根据已知条件可得到两种病均为隐性遗传病,因为双亲无病生出有病的孩子为隐性遗传病;反

6、推出该夫妇的基因型为AaXHXh和AaXHY;根据该夫妇的基因型推出,Aa和Aa生出无病孩子的概率为3/4。XHXh和XHY生出无病女儿的概率为1,两者相乘得3/4。注意只要有伴性遗传在内,就不必再乘性别的12,若是两种常染色体遗传的自由组合题,性别也只要乘一次1/2。本题答案:B。4从图、表、曲线中筛选有效信息。在单项选择题中有一些题含有图、表、曲线等,要认真审读,从中获取解答题目的有效信息。例1.右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B.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N/2C.捕获

7、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时D.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例2 D例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检测温度对种子萌发速率的影响。他们在四个培养皿中放置湿滤纸,然后在每个培养皿中放了10粒小麦种子皿3:。将四个培养皿标号并放置于不同温度的黑暗环境中。培养皿1:10;培养皿2:15;培养20;培养皿4:25。每天记录各培养皿中种子萌发总数,持续进行2周。如果你是该小组的一员,你认为下列哪个表格最适合记录实验结果( ) A B C D例5下图为一个由池塘及周围陆地构成的生态系统。若取其中各种植物的成熟叶片置于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先后顺序是 AW、M、Bs、C、D BW、M、Bs

8、、D、CCD、C、Bs、M、W DM、W、Bs、C、D例6黄豆和玉米两种植物种子食用部分营养成分表(表中数据表示每百克含量),从表中分析可得出 比较项目能量(千焦)水分(克)蛋白质(克)脂肪(克)糖类(克)铁(毫克)黄豆 1502 10.2 35.1 16O 18.6 8.2 玉米 1423 12.1 8.1 3.3 69.6 3.2A种植黄豆施用的氮肥比玉米的多 B黄豆种子萌发时吸水较玉米种子多C. 玉米种子萌发时的耗氧量比黄豆多 D从人体的生长需要看,黄豆的营养价值比玉米高二、多项选择题 (一)多项选择题的题型和特点多项选择题与单项选择题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不止二个符合题意的答案,要把凡是符

9、合题意的答案都要选出来,对知识和能力的考查更全面,综合胜更强,特别是生物高考评分要求是“全选对者得3分,其他情况不给分”,所以难度更大,区分度比较高。(二)多项选择题的一般解题方法 与单项选择题的一般解题方法相似的是要仔细审题;从图、表、曲线中筛选有效信息;不同的是不需要善于比较。需要考生的生物知识全面、审题能力强、心理素质高。要根据题意,逐项审查。特别注意每项要审查完全,现在有些选项前半句是正确的,后半句错误。 例1(2004年高考江苏卷第30题)分别刺激下图I、四处,能引起肌肉收缩的是 ( ) AI B C D.例2.根据图中提供的四个刺激点,逐个分析,每个刺激点所在部位与肌肉之间的关系,

10、关键是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不能反向。刺激I、部位是在同一个神经元上产生的兴奋经过神经纤维上传导到肌肉,肌肉发生收缩,而刺激部位,所在的神经元能够产生兴奋,但不能通过突触反向传递。所以答案是:A、B、C。例2从经过饥饿处理的植物的同一叶片上陆续取下面积相同的叶圆片(见下图),称其干重。在不考虑叶片内有机物向其他部位转移的情况下进行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圆片y比叶圆片x重 B、(y-x)g可代表光合作用中有机物的净增加量C、在下午4时至10点这段时间内,呼吸作用的速率可表示为y-zD、假使全天温度保持不变,则从上午10时到下午4时,一个叶圆片制造的有机物为2y-x-z例3.粗糙型链孢霉是

11、一种真核生物,繁殖过程中通常由单倍体菌丝杂交成二倍体合子。合子先进行减数分裂后,再进行有丝分裂,最终形成一列孢子。已知孢子大型(R)对小型(r)为显性,黑色(T)对白色(t)为显性,下图表示某合子形成孢子的过程。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A合子的基因型为RrttBa与c的基因型是相同的Cb中基因型应该是RtTtDd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ABFGECD例4.某科学家用含15N的培养基培养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测得一个细胞中放射性含量变化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DG可表示一个细胞周期 BAB可表示DNA的复制C可在细胞质的结构物质中测到放射性D着丝点分裂出现在CD和FG段三、非选择题 (一)非选择

12、题的题型和特点 非选择题的命题和答案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题型上可分为填充题、问答题、分析说明题、图表和曲线题和实验设计题等。有的非选择题中,往往存在几种题型,互相结合,构成一个完整的综合题。一个非选择题也常具有多个答案,但这些答案的文字都应该是简要的且与题目内容联系紧密的。目前在高考江苏卷中,10道非选择题,共80分。 (二)非选择题的一般解题方法 由于非选择题的题型比较多,需要针对不同的题型特点研究其一般的解题方法。 1填充题的特点及一般的解题方法 (1)填充题的特点是:填充题的答案简单,所以题型小,题量大,可以利用这种题目扩大知识的覆盖面。灵活性大,可以考查多层次的学习能力,既能考查对知

13、识的识记能力,也可考查对知识的理解、应用和分析综合能力。填充题的答案唯一,评分时客观性较强。所以,从题目的难度说,有深有浅。填充题常常是教科书中的重点内容。 (2)填充题的一般解题方法:首先要仔细审题,读通题目全文,理解题意;回顾所学知识内容的要点,特别是涉及的生物学专业术语;根据题目的空格,填补适合的答案。答案要符合科学性和准确性,文字要正确,不能写错别字。 例如 (2004年高考广东卷第35题)ATP是生物体内的高能化合物。人和动物的生命活动所需要的ATP主要通过 作用释放的能量来合成。植物体内ADP转化成ATP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 作用和 作用。ATP中 水解,释放能量用于生命活动。本题

14、就是教科书有关ATP知识的浓缩,只要仔细审题,读通题目全文,就不难得到答案,但其中字要正确,如光合的合,磷酸键的磷和键字,不能用别字。答案:呼吸 光合 呼吸 高能磷酸键 2问答题的特点及一般的解题方法 (1)问答题的特点:问答题是一种传统的题型,基本形式是提出一个问题或几个相关的问题的问句,其答案主要是通过文字叙述来表达的,也有少数是利用图表来回答。也有的问答题是用一般陈述句形式的。问答题命题的知识内容很广泛,凡是课本知识都可提出问题;题目可简可繁,可易可难,能灵活运用;答案的主观性强,开放性大。问答题可用以考查学习水平的各个层次,不但可以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还可以考查学生的灵活运用能力、判断推理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又因为有些问答题答案的文字较多而繁,所以,同时可以考查和训练学生的组织材料和文字表达能力。 (2)问答题的一般解题方法:首先要仔细审题,必须看清题意和要求,分清问题属于哪一章节的知识,如涉及到几个章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