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洋渔业管理现状分析报告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1940699 上传时间:2023-09-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海洋渔业管理现状分析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我国海洋渔业管理现状分析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我国海洋渔业管理现状分析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我国海洋渔业管理现状分析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我国海洋渔业管理现状分析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国海洋渔业管理现状分析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海洋渔业管理现状分析报告(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wd.钦州学院 中国海洋渔业管理现状分析学号 0911403110 姓名 范鹏程 专业 海洋科学 班级 海洋本091 成绩 二 O 一 二 年 六 月中国海洋渔业管理现状分析范鹏程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海洋渔业开展迅速,海洋捕捞总产量稳居世界首位,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海产品生产国。一些制约我国海洋捕捞业开展的因素也在不断显现,比照突出的是渔业资源的枯竭,这个问题一直困绕着我国海洋捕捞业的开展。为了有效保护渔业资源,中国政府积极采取一系列管理措施,但由于管理体制的限制,渔业资源衰退趋势仍然很突出。因此,假设何优化中国海洋渔业管理体制就显得很重要了。本文着重对渔业合作经济组织能否在渔业管理制

2、度中发挥管理作用作可行性分析。关键词:海洋渔业;渔业管理;渔业管理优化;?渔业法?;可持续开展;TAC制度;海洋牧场1.我国海洋渔业情况中国海域已鉴定到的海洋生物资源约有20278种1,海洋生物净生产能力为28亿吨,近海年平均生物生产量为3.02吨每平方公里2,目前海洋水产品产量为1100万吨左右,海洋生物资源的利用率是很低的,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其中近海约有生物种类1万多种,其中鱼类约1500 多种,软体动物3000多种,甲壳动物3000多种。在中国海280万平方千米渔场范围内,支撑了中国海洋渔业90的渔获量。据估计中国近海和外海鱼类最大持续渔获量约为735万吨,其中渤海24.3万吨,黄海87

3、.2万吨,东海168.9万吨,南海472.5万吨。按鱼类栖息类型划分的最大渔获量构成。虾类资源也是中国海的主要渔业资源之一。据考察中国近海虾蟹类约1000多种。其中主要种类分布是:渤海30多种,黄海40多种,东海1000多种,南海130 多种。头足类资源在中国海各海区也有较大数量分布,构成渔业资源的重要组成局部。头足类资源以东海居多,约60多种,南海为37种,黄海、渤海均为20多种。另外中国还有藻类约1000多种,其中包括海带、紫菜等。海水养殖备选的品种较为丰富,主要有230 多种,鱼、虾、贝、藻俱全。全国沿海各省区养殖规模较大的主要有海带、紫菜、贻贝、牡蛎、蛏、蛤、泥蚶、对虾、鱼类等。目前的

4、海水养殖产量主要是直接利用光合作用或初级生产力浮游植物贝藻为主,具有生态转化率高、生产本钱低的特点,但同时说明,我国的海水养殖目前处于相对落后阶段,以集约化养殖为代表的现代海水养殖业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开展,科技水平的提高,开发种类将逐渐增加,一定会有强劲的增长势头。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捕捞量长期过度增长的影响,我国海洋渔业开展出现阶段性的困难:一些海洋珍稀物种濒临灭绝,传统经济鱼类资源逐渐衰退,严重的已经形不成鱼讯等3全球性的渔业资源衰退引起了世界各沿海渔业国家和有关国际组织的高度重视。加强捕捞能力管理,开展负责任捕捞,是目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世界海洋渔业可持续开展的必然要求,

5、也是渔业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42.渔业管理现况我国是世界渔业大国,从古至今,海洋渔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海洋渔业的开展拓宽了传统农业的范围,为人们提供了食物的来源、增加了农民收入,很大程度上缓和了人多地少的矛盾。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渔业生产关系的变革,渔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海洋渔业经济快速开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渔业在世界渔业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从8 年起至今,总产量一直居世界首位3,并拥有世界上最多的机械渔船和渔业劳动力。然而海洋渔业迅速开展为人类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同时面临着捕捞强度过大、水域污染严重、资源持续衰退等问题。各种各样的人类活动不连续地向海洋索取有限的渔业资源,带

6、来了捕捞能力的不断膨胀和捕捞总产量的居高不下。分析制约我国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因素主要有:由于四大海域受世界主要暖流、寒流的影响很小,无强劲的上升流区,从空间上造成我国资源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局限性,同时渔业资源的数量在区域性差异明显、缺乏广布性和生物量巨大的鱼种特征,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我国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5。上述因素综合起来,造成了捕捞强度爆发式增长,掠夺性捕捞现象越演越烈。劳动力要素过度增长,资源枯竭,捕捞过度、经济效率降低等生物、社会和经济指标都表现出中国海洋渔业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开展正面临着极其严重的考验。3.渔业管理缺陷3.1海洋渔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我国海洋渔业资源开发面临的最大

7、问题就是近海捕捞强度过大,渔业资源渐趋枯竭。在自然环境良好、自然资源丰富的情况下,捕捞就能增产无疑刺激和推动了单一狩猎的海洋渔业产业增长模式,最终导致海洋渔业资源开发无序,造成构造单一、生产率下降、资源衰退、种群退化,无法实现海洋渔业的持久开展。这种以捕捞为主的海洋渔业资源开发模式,已严重影响到我国沿海一些主要的传统经济鱼类,如渤海湾六、七十年代对虾的产量为1.98万吨,最高达4万吨,掠夺性捕捞使捕虾量逐年下降,到1993年仅为0.3万吨左右;全国最大的捕鳗基地江苏东台港鳗苗年产量占全国年产量的25,1986年400 多条渔船出海捕鳗苗,每天产量高达100万尾,1994年1500多条船每天产量

8、达10万尾,而1997年6000多条船每天仅捕获万尾左右;舟山群岛的大、小黄鱼和墨鱼等传统经济鱼类已难形成渔汛,带鱼也趋于小型化、低档化。1996年冬汛完毕后,在捕获的带鱼中每尾在100150克的占一半左右,而渔业总产量中带鱼的比例与1995年相比下降一成多,比上年减少45万吨6。随着近海环境污染和海洋开发的开展,海洋生态问题严重。渤海、东海、黄海近岸海域都不同程度受到来自三方面的污染,其中陆源污染占整个海洋污染的80,船舶污染占15,海水养殖、海洋矿藏开发造成的污染占57。污染造成的后果是海水富营养化,诱发赤潮。据不完全统计,19801997年在我国海域共发生赤潮380余次,赤潮次数逐年增加

9、,如19721979年20次,1989年12次,1996年达32次之多,这些赤潮的发生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业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害8。河口、海湾地区污染更为严重,如大连湾沿岸有70多处排污口,每年排放污水3亿多吨,污染物质10万多吨,海水含油量超过规定标准25倍,其他污染物质超标7至76倍,海珍品濒于绝迹。上海每年约有20亿吨污水排入杭州湾、长江口,其中西区市政综合排污口附近形成宽300500米、长7千米的黑水带,渔场已彻底破坏,南区海水中的大肠杆菌超过国家标准1万倍。同时由于不合理的围垦、盲目筑坝、乱挖珊瑚礁、滥伐红树林等,使许多沿海地区的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发生海水倒灌,沿海湿地破坏严重,我国原有

10、5万多平方公里红树林,由于大规模围滩造田和肆意砍伐,目前仅存1.6万多平方公里;整个海南岛沿岸的珊瑚礁也已被破坏了80左右。3.2渔业生产和资源管理8(1)现行的渔业生产管理,特别是群众渔业管理,欠缺统一协调、交流、管理困难。这导致生产效率降低。建议生产主管部门加强领导和服务,指挥和协调,让渔业生产信息和技术经历共享,提高渔业生产效率。进一步完善渔业股份合作制。(2)渔政管理方面,除了渔业法规本身不够完善,有待健全外,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渔业立法滞后于社会开展和渔区改革进程。现行的?渔业法?随渔业经济改革的深化,经营体制的转变,越来越显得不够完善,有待修改。渔业执法难,对于违规渔船或生产

11、单位,执法处理常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阻力。另一方面,渔政管理方法有待于改进。例如,对于违规渔船,罚款了事,违规渔船还照常作业,难以 基本上解决渔业资源保护问题。再如,我国的渔政执法多数在海上,陆上只有检查冷库之类的执法,对于码头执法检查及水产市场执法检查几乎是空白。建议不但在海上堵住违规源,而且须在水产码头和交易市场里制止卖违规渔获物,提高渔业资源管理效率。渔政管理手段落后,不但执法队伍力量缺乏,而且设备落后,降低渔政管理效率。对于违规罚金,应该提留一定的比例用于改善渔政管理手段,提高效率。渔政队伍的文化和法律素质相对较低建议对现有的渔政员进展岗位培训,持证上岗。同时,建议积极任用高等院校相关专

12、业毕业的人才。加强渔业资源的调查和管理,使渔业经济可持续地高效开展。有了渔业资源的连续长期正常的全面调查,我们才能摸清海洋的渔业资源状况,及变化动态,进展生产和管理才能有科学依据。而通过渔业资源有效管理,才能实现渔业生产的可持续开展,才能让我们的渔业经济步人良性的可持续开展轨道。4.渔业管理优化方向9既然我国目前的渔业管理体制存在着上述缺乏,那么在海洋渔业开展的转折关头,优化我国海洋渔业资源管理体制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影响我国渔业管理效果的因素进展分析,我们发现第一个影响因素与我国海洋捕捞业的特点有关。众所周知,一个国家的资源特点和生产特点是一国的特殊国情,尤其是渔民素质不高、海岸线长

13、、多鱼种并存、单鱼种产量低等问题,在较长的时期内是难以改变,甚至无法改变的。因此无法作为我国当前时期海洋渔业资源管理制度优化的方向。第二个影响因素与我国目前实施的管理制度相关。我国当前的投入控制制度虽然容易操作,但是该制度是以控制入渔者数量和捕捞努力量为目的,联系到我国众多的渔民、分散的码头,该制度在实施执行中势必需要政府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否那么效果会大打折扣。为了改进管理效果,国外先进国家走在了创新前沿,在传统的投入控制制度上引入了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根基的产出控制制度,以控制最终的渔获量为目的9,这种综合管理制度也于2002年被我国新修订的?渔业法?正式确立为渔业 基本管理制度。

14、但是产出控制制度要有效实施,有一个最 基本的前提是政府能及时快速地掌握资源的利用程度,能详细了解每个渔民的捕捞量,如果渔民太分散,该制度很难贯彻下去,因此需要有相应的渔民合作组织来照应。但是当前我国渔民组织虽然取得了一些开展,还很弱小。第三个影响因素与我国经营管理制度变迁过程中组织制度弱化有关,跟第二个因素一样,该因素可以通过人为努力而改变。可以作为我国制度优化的方向。为了实现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开展,目前在我国渔业生产经营体制和渔区的行政管理制度下,我国渔民的组织化程度比照弱,通过对我国当前的管理制度进展优化,提高我国渔业的组织化程度,是本文认为的比照可行的制度优化之路。政府应该调动起资源的最终

15、使用者渔民参与管理和养护渔业资源的积极性,通过大力开展地方性海洋渔业合作组织。使渔业资源的最终使用者渔民通过行业自律、自我约束、自我标准,相互监视,转换其思考角度和行为方式,提高渔民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的程度,自觉减少捕捞强度,保护海洋环境,并分担政府的局部管理负担,到达管理和养护海洋渔业资源的目的10。5.渔业管理优化措施5.1加强管理和资源的调整对渔业资源的管理和调整设立了专门中心来推进工作的实施。根据各海域的特征投放多功能的人工渔礁,结合沿岸地理信息系统GIS,建设综合信息网络进展管理。实施亲环境的海洋牧场工程方案;为实行总许可渔获量TAC制度,增加TAC制度中的对象鱼种,配备专用调查船用于科学调查,并且扩大相关的研究设备。5.2改善海洋环境和创造亲环境渔业对于海洋环境的改善,国家首先考虑消除陆源污染、水质管理政策优先等综合因素,建设健全海洋环境管理体制。渔场净化规模的扩大和养殖水产品疾病控制体系确实立,需要开发高效能的预防和治疗药剂;为防治养殖场的自身污染,要加大复合饲料的供给;建设高效的赤潮应对措施,普及赤潮防治设施。5.3调整生产构造加强渔业的竞争力为恢复和保持渔业的竞争力,需要对近海渔业的构造进展调整。根据各鱼种的数量配置相应的渔船,调整各鱼种的许可渔获量限额;调整养殖渔业的构造,对已开发的渔场规模进展缩减,限制生产养殖过剩品种,限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