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简易步骤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1940414 上传时间:2023-12-1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67.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简易步骤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简易步骤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简易步骤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简易步骤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简易步骤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简易步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简易步骤(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 学生指导老师 学 院 专业班级 完成时间1. 设计任务书()2. 设计方案的确定与工艺流程的说明()3. 精馏塔的物料衡算()4. 塔板数的确定 ()5. 精馏段操作工艺条件与相关物性数据的计算()6. 精馏段的汽液负荷计算()7. 精馏段塔体主要工艺尺寸的计算()8. 精馏段塔板主要工艺尺寸的计算 ()9. 精馏段塔高的计算()10. 精馏段塔板的流体力学验算()11. 精馏段塔板的汽液负荷性能图()12. 精馏段计算结果汇总()13. 设计评述()14. 参考文献()15. 附件()附件1:附图1精馏工艺流程图()附件2:附图2降液管参数图()附件3:附图3

2、塔板布孔图()板式塔设计简易步骤一、设计方案的确定与工艺流程的说明对塔型板型、工艺流程、加料状态、塔顶蒸汽冷凝方式、塔釜加热方式等进行说明,并 绘制工艺流程图。(图可附在后面)二、精馏塔物料衡算:见教材P270计算出F、D、W,单位:kmol/h三、塔板数的确定1. 汽液相平衡数据:查资料或计算确定相平衡数据,并绘制t-x-y图。2. 确定回流比:先求出最小回流比:P266。再确定适宜回流比:P268。3. 确定理论板数逐板法或梯级图解法(塔顶采用全凝器)计算理论板层数,并确定加料板位置:P257-258。(逐板法需先计算相对挥发度)257 确定精馏段理论板数N1、提馏段理论板数N24. 确定

3、实际板数:估算塔板效率:P285。(需知全塔平均温度,可由t-x-y图确定塔顶、塔底温度, 或通过试差确定塔5顶、塔底温度,再取算术平均值。需知相对挥发度,可由安托 因方程求平均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再按理想溶液计算。)由塔板效率计算精馏段、提馏段的实际板层数N1,N2: P284式6-67。四、精馏段操作工艺条件与相关物性数据的计算1241. 操作压力P :取P = PD : Pfmm22. 精馏段平均温度tm :查t-x-y图确定塔顶、进料板温度,再取平均值。或由泡点 方程试差法确定塔顶、进料板温度。3. 平均摩尔质量MVm、M顷由P8式0-27分别计算塔顶、进料板处的摩尔质量,再分别 取两

4、处的算术平均值。汽相的摩尔分率查t-x-y图。4. 平均密度P Vm、P Lm : P顷:用P13式1-7分别计算塔顶、进料板处液相密度,再取算术平均值。P = Pm MmVm R .Tm5. 液体表面力b皿:由b皿=b a七+b /B分别计算塔顶*油与进料板b仲,再取平 均值。6. 液体粘度已 :与表面力的计算类似。五、精馏段汽液负荷(Vs、Ls)计算V= (R+1) DL=RDV=型一=乌_s3600PVs 3600PL同时计算Vh、Lh。冷凝器的热负荷:(本设计不要求计算)六、精馏段主要工艺结构尺寸的计算(一)板间距ht的初估。板间距初估是为了估算塔径,在P286表6-8初选。(二)塔径

5、的初估与圆整P2861. 液泛速度。2. 塔径:计算,并圆整,再按P286表6-5,检验塔径是否合适。3. 实际操作气速。七、塔板工艺尺寸的计算(一)溢流装置:说明采用何种形式的溢流堰、降液管、受液盘。(以下为选择依据:)1. 降液管:降液管有圆形与弓形两类。通常,圆形降液管只用于小直径塔,而弓形降液 管由部分塔壁和一块夹板围成,它能充分利用塔空间,普遍用于直径较大、负荷较大的塔板。2. 溢流方式:溢流方式与降液管的布置有关。常用的降液管布置方式有U型流、单溢 流、双溢流与阶梯式双溢流等。常选择的为单流型和双流型P281。可依下表进行选择。1普魅拓阵流H nVhL用渝型单流疽双沛.型阶梯流粱6

6、005以下9007以下75010007敏下45以下12009以下9字。14009以下7。以下15001。以下70攻下20001以下90以下90 1603000“以下110以下110200200300400011以下110佩下11023023035050DQ11以下110 BIT1102503504CO6000n以下110250250450J成用 扬L用于较菰 被气比贱应川高液气比 和大型塔板极尚液气核 大型.塔板3.溢流堰的形式:有平直形和齿形两种。一般选择平型。4)受液盘:受液盘有平受液盘和凹形受液盘两种形式,如下图所示。(a)平受液盘(b)凹受液盘平受液盘一般需在塔板上设置进口堰,以保证降

7、液管的液封,并使液体在板上分布均匀。 但设置进口堰既占用板面,又易使沉淀物淤积此处造成阻塞,因此可不设进口堰。采用凹形受液盘不需设置进口堰。凹形受液盘既可在低液量时能形成良好的液封,又有 改变液体流向的缓冲作用,并便于液体从侧线的抽出。对于巾600mm以上的塔,多采用凹 形受液盘。凹形受液盘的深度一般在50 mm以上,有侧线采出时宜取深些。凹形受液盘不适 于易聚合与有悬浮固体的情况,因易造成死角而堵塞。3. 溢流装置的设计计算1)堰长lw:参见P徵堰长lw应由液体负荷与溢流型式而定。对于常用的弓形降液管: 单溢流取lw= (0.60.8)D 其中D为塔径,m。双流型塔板,两侧堰长取为塔径的0.

8、50.7倍。并保证堰上溢流强度、/1 0.006m,若低于此值,改用齿形堰How也不宜超过0.060.07m,否 则改用双溢流型塔板;邱3)出口堰高hw:堰高hw需根据工艺条件与操作要求确定。设计时, 一般应保持塔板上清液层高度在50100mm。计算公式:hw =匕-七式中:hL板上液层高度,在50100mm取值,m; hw堰上液层高度,m。堰高一般在0.030.05m围,对于减压塔的h值应较低,以降低塔板的压降。堰高还 要考虑降液管底端的液封,一般应使堰高在降液管底端0.006m以上,大塔径相应增大此值。 若堰高不能满足液封要求时,可设进口堰。在求出how后,检验堰高是否在下式围:4)弓形降

9、液管宽度W与截面积A :df可根据D查由下图查得。(图中at为塔横截面积。)按P306式6-65验算停留时间。即若不能满足上式要求,应调整降液管尺寸或板间距,直至满足要求为止。5)降液管底隙高度h0 :降液管底隙高度h0应低于出口堰高度h,才能保证 降液管底端有良。好的液封,一般取为:ho = hw - (0.006 0.012),m降液管底隙高度一般也不宜小于2025mm,否则易 于堵塞,或因安装偏差而使液流不畅,造成液泛。在设 计中,塔径较小时可取h0为2530mm,塔径较大时可取 为40mm左右,最大可达150mm。降液管底隙高度h0也可用下式计算:式中:Ls塔液体流量,m3/s;u,液

10、体通过降液管底隙的流速,m/s; 一般可取 u二0.070.25m/s。(二)塔板布置1. 边缘区宽度仁与安定区宽度w塔板通常分为四个区:即边缘区、安定区、溢流区、开孔区。确定边缘区宽度w :在靠近塔壁的一圈边缘区域供支持塔板的边梁之用,称为无效区, C也称边缘区。其宽度Wc视塔板的支承需要而定,小塔一般为3076 mm,大塔一般为5075 mm。 为防止液体经无效区流过而产生短路现象,可在塔板上沿塔壁设置挡板。确定安定区宽度Ws:开孔区与溢流区之间的不开孔区域称为安定区,也称为破沫区。溢流堰前的安定区宽度为Ws,其作用是在液体进入降液管之前有一段不鼓泡的安定地带,以 免液体大量夹带气泡进入降

11、液管;安定区的宽度可按下述围选取,即:溢流堰前的安定区宽 度W=70100 mm。对小直径的塔(Dl m),因塔板面积小,安定区要相应减小。s溢流区为降液管与受液盘所占的区域,其中降液管所占面积以Af表示,受液盘所占面 积以A f表示。2. 计算开孔区面积:对单溢流型塔板,开孔区面积可用下式计算,即式中,m; ,m;为以角度表示的反正弦函数。对双流型塔板,请查资料。3. 开孔数与筛孔排列(浮阀塔板): 阀孔直径:阀孔直径由所选浮阀的型号决定,如常用的F1型浮阀的阀孔直径为39mm。阀孔数:阀孔数n取决于操作时的阀孔气速uo,而uo由阀孔动能因数Fo决定。式中u。孔速,m/s; Pv气相密度,k

12、g/m3;Fo阀孔的动能因子,一般取811(苯-甲苯体系取9-13),对于不同的工艺条件,也可适 当调整。阀孔数n的计算:式中n阀孔数;V气相流量,m3 /s;do阀孔孔径,m。由所选浮阀的型号决定。阀孔的排列:阀孔的排列方式有正三角形排列和等腰三角形排列。正三角形排列又有顺排 和叉排两种方式(见下图)。采用叉排时,相邻两阀吹出的气流搅动液层的作用比顺排明显, 而且相邻两阀容易被吹开,液面梯度较小,鼓泡均匀,所以采用叉排更好。在整块式塔板中,阀孔一般按正三角形排列,其孔心距t有75mm,1oomm,125mm, 150mm 等几种。在分块式塔板中,阀孔也可按等腰三角形排列,三角形的底边t固定为

13、75mm,三角形高h(即排间距)有65mm,70mm,80mm, 90mm, 100mm, 110mm几种,必要时还可以调整。按等腰三角形排列时:按正三角形排列时:式中h等腰三角形的高,m; Aa开孔鼓泡区面积,m2;t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m,一般取为0.075m;Ao阀孔总面积,;t正三角形的孔心距,m。估算后要根据实际排间距核算实际阀孔数。根据实际阀孔数校核孔速与阀孔动能因数。 和塔板开孔率。塔板上阀孔的开孔率指阀孔面积与塔截面之比。即小=a 。一般开孔率大,塔板压 T降低,雾沫夹带量少,但操作弹性小,漏液量大,板效率低,最好为6%-9%。八、精馏段塔高(精馏段):Z1 =(N 1 -山了

14、九、精馏段塔板的流体力学验算1.塔板压降:塔板压降计算式为:Ap = h p g,即要验算:Ap = h p g是否 P P Lp p L小于设计规定的0.7kPa。其中hp的计算:式中:hp与气体通过一层浮阀塔板的压强降相当的液柱高度,m; PPhc与气体克服干板阻力所产生的压强降相当的液柱高度,m;h|与气体克服板上充气液层的静压强所产生的压强降相当的液柱高度,m; h:与气体克服液体表面力所产生的压强降相当的液柱高度,m。1)hc的计算将浮阀达到全开时的阀孔气速称之为临界孔速,以uoc表示。对于F重阀(质量约33g,阀孔直径为39mm)干板压降计算式为:阀片全开前(UOUQC)阀片全开后(七已七。)式中:u阀孔气速,m/s; u气体通过阀孔的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