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牛顿第一定律 (2)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1940095 上传时间:2022-08-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25牛顿第一定律 (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125牛顿第一定律 (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125牛顿第一定律 (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125牛顿第一定律 (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125牛顿第一定律 (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5牛顿第一定律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5牛顿第一定律 (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铁力市第十中学专用教学设计(物理学科)课题12.5 牛顿第一定律备课人曹海峰授课时间授课班级教学目标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2知道惯性的概念,会解释简单的惯性现象3通过活动体验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尝试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具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浯言表达能力学情分析本节是在小学学习基础上来研究学习的,学生对长度、时间已经有了整体认识,已经建立了模型,本节是对已有知识更深的理解,是进一步升华,为学生今后学习更多物理学测量做铺垫,打基础。重点1、 用实验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2、理解惯性是物体能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一种属性。难点1、 探究“受力物体怎样运动”的推理过程。2、解释日常生活

2、中与惯性有关的物理现象。教法1、观察与思考 2、讨论归纳 3、分析与比较 4、理论联实际 6、点拨与指导学法1、观察与思考 2、讨论归纳 3、分析与比较 4、小组合作 5、实验法教学准备教 师1、教材 2、教案 3、 多媒体课件 4、惯性小车,斜面,木板,毛巾,象棋子,直尺,木块,惯性演示器等学 生1、教材 2、 笔记本 3、练习本 教学流程内 容设计意图时间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教师举例(播放视频)关闭发动机的列车会停下来;自由坠落飞机会停下来;关闭发动机的轮船会停下来等,引导学生对以上现象中力和运动的关系提出自己的看法。二、合作探究,学习新课:1 历史回顾:对亚里斯多德提出:力是维持物体

3、运动的原因,伽利略和笛卡尔推理提出疑问。2 演示实验: (1)毛巾表面 (2)棉布表面 (3)木板表面 现象:(1)小车受到阻力大,运动时间短,路程短; (2)小车受到阻力较小,运动时间长点,路程远点; (3)小车受到阻力最小,运动时间较长,路程较远。 3推理:当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时,小车将会怎样运动下去? 引导学生推理,并讲解三位伟大科学家对力的分析。4牛顿第一定律:一切不受外力的物体,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说明:牛顿第一定律不是从实验中直接得出来的,它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科学推理而得到的。1惯性教师:从牛顿第一定律知道,任何物体都具有保持静止状态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4、,这种性质叫做惯性。也可以说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这里提出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5惯性现象演示实验:图9-2,用尺迅速打出下面的棋子。解释:叠在一起的棋子原来是处于静止状态的,当尺子打出了下面的棋子,由于上面的棋子有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上面棋子落在正下方。演示实验:打蛋入杯实验,解释:硬纸片被弹出去之前,鸡蛋处于静止状态。鸡蛋由于有惯性,还应保持原有的静止状态,所以鸡蛋落到杯里。解释惯性现象的要领:说清物体原来是处于什么状态(运动或静止)说出后来发生什么变化;物体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或静止)状态。所以。分析日常

5、生活中的惯性现象:(1)、刹车时的惯性现象。请同学们根据要领解释(2)、汽车起动发生的惯生现象。请同学们根据要领解释(3)、绊倒摔跤现象。请同学们根据要领解释。 6、惯性的利弊(1)人们可以利用惯性给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的方便,如将东西扔出去,将衣服上的灰尘拍打掉等,引导学生举例。(2)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惯性给我们带来许多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许多不便。如:快速行驶的汽车不能立即停下来,容易引发交通事故。交通部门都采用了哪些措施?发布了哪些禁令?为了安全,在汽车上安装了哪些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的装置。阅读课本第47页“科学世界”。点拔: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一切物体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任

6、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是由物体的质量决定的,而牛顿第一定律是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由于惯性表现出的运动规律,其实质是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是物体具有惯性,所以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三、课堂小结1、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得出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2、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3、惯性 :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四、巩固与测评: 1如图所示,关于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1)实验中选择“斜面”的目的是_;(2)使小车从斜面的同一位置滑下的目的_;(3)小

7、车在不同物体的表面上运动的距离不等,说明了_(4)从这个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 (5)进一步进行推理,如果物体表面绝对光滑,小车将_ 2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静止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会发生变化D.物体做曲线运动时,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3.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静止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 B.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会运动. D.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它一定受到力的作用4人站在匀速行驶的船上,竖直向上扔个小球,则小球(不计空气阻力),

8、下落后( )A落回到人手中 B落到人前方C落到人的后方 D无法确定5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在静止时不容易被推动,所以物体在静止时比运动时惯性大B.物体高速运动时不容易停下来所以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C.当物体没有受到力作用时,物体就不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D.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引入新课。使学生对力和运动的关系有个初步认识。体会控制变量法来研究物理问题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虽教师在做实验,但能让学生参与的就交给学生。分析实验得出牛顿第一定律通过自己操作进一步理解惯性现象。使学生对惯性有进一步的认识,全面了解惯性将知识应用于生活,培养学生唯物辩证观。知识与实践相联系。知识再升华3分8分6分10分5分3分10分板书设计12.5 牛顿第一定律一、牛顿第一定律1、 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意义:力学基础定律之一。二、惯性1、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2、惯性现象教学感悟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