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1938867 上传时间:2023-07-2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潮汕工艺的传承与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潮汕工艺的传承与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潮汕工艺的传承与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潮汕工艺的传承与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潮汕工艺的传承与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潮汕工艺的传承与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潮汕工艺的传承与发展(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潮汕工艺的 传承与发展课题组成员:黄少芸,吴心怡,谢琪,张蔓,林敏雯,谢丽洁,纪桂珠组长:黄乔指导老师:时间:2012-10-4论潮汕工艺的传承与发展翠英中学 2012 级高一( 6)班一、课题提出,目的提出: 潮汕工艺历史悠久, 种类繁多, 工艺精美, 绚丽多彩, 驰名外中,誉满全球,潮汕工艺有巧夺天工的潮汕抽纱,多 姿多彩的潮汕花灯,潮汕剪纸,潮汕银饰,枫溪陶瓷,潮汕 嵌瓷,潮汕石雕等等。这些工艺被称为潮汕的三大精华。 目的:早在远古时期就开始出现工艺的生产,随着时间的发 展潮汕工艺得以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时 代的变革许多工艺由于制作复杂工序繁杂而逐渐退出社会 甚至不为现代

2、许多年轻人所了解。为了使我们年轻的一代能 进一步了解学习关注潮汕工艺使潮汕工艺,让潮汕工艺得以 传承和发展。我们组织展开了“潮汕工艺的传承与发展”研 究性学习。二、研究方法与途径1 研究方法:(1)研讨法( 2)采访法2 研究途径:(1)上网查找资料法(2)集体讨论法三、课题的研究过程 我们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准备阶段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组员进行了一次系统的讨论,确立了 “潮汕工艺的传承与发展”这一研究课题,并确立了研究方 案根据方案我们制定了有序的活动时间。接着我们分成 3 组 分工进行,第一组:黄少芸,谢琪,吴心怡进行查找质料; 第二组:谢桂珠,谢丽洁,张蔓;第三组:林敏雯,黄乔

3、进 行资料整理并写成论文。2 资料的搜集,整理 由第一组的同学通过网上搜索或到市图书馆查找资料。之后 交由第三组的同学进行整理形成论文。最后交由第二组的同 学进行编辑美工并打印下来。四、课题的研究成果1 历史发展过程: 早在新石器时代,潮汕就已经有了石器和陶器的生产工艺已 经具有显著的工艺特点。到了东周时期,潮汕的陶瓷造型和 施釉工艺, 玉器、 木器、 青铜器工艺, 已具有广东先进水平。 东晋时期,青瓷、铜铁冶铸工艺,特别是金银饰品工艺,已 形成较强的地方特色。唐宋时期,随着中原古文化的南移和 渗化,潮汕的工艺美术得到了发展,如宋代的笔架山 ( 今属 湘桥区 ) 出土了大量美术瓷,有栩栩如生的

4、西洋狗、各种人 像、菩萨以及座上有英宗、神 宗年号和施主、工匠姓名一 类铭文的释迦牟尼像(是宋代广瓷的代表作,也是中国仅见 的珍品)。笔架山窑所产瓷器,在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 亚、马来西亚以至巴基斯坦,时有发现,说明当时的生产规模大,并且远销重洋。元代,玉石木雕刻、陶瓷生产规模很大,而且出了不少珍品,产品种类,技艺水平,受到中外人vvww.eDCTD r. com士的青睐,出口贸易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明清是潮汕工艺美 术的鼎盛时期,大批工 艺美术精品遗存于世, 潮汕开元寺大殿龛桌和 圆雕金千佛塔以及 玉雕产品鼻烟壶、玉印、 头插、怀古、如意 除了以上这些还有潮汕 民间的花灯、嵌瓷、香 包、泥塑

5、、剪纸、首饰等,都富有地方特色,驰名中外,成 为官民人等不可或缺的装饰品和时节应用品。2潮汕工艺的种类潮汕工艺品总类繁多,花样齐全,包括潮 绣、抽纱、剪纸、陶瓷、嵌瓷、彩瓷、石雕、木雕、微雕, 以及各种竹制品、草制品、藤制品、贝雕、根雕、剪纸、麦 杆画、瓶内画、金银首饰、玩具、花灯。以下我们着重为大家介绍潮汕工艺比较常见的几种:潮绣(也叫潮州绣)是潮州的主要传统工艺美术品。始于唐代;唐代至五代十 国期间广州因未受到战乱的影响,刺绣得到长足的发展; 宋代至明代粤绣的技艺又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清朝乾隆年 间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发 展到鼎盛时期,与苏绣、湘绣、蜀绣同被誉为中国四

6、大名 绣。潮绣,以金碧、粗犷、雄浑的垫凸浮雕效果的钉金绣 为特色而标异于其他绣种,有绒绣、钉金绣、金绒混合绣、线绣等品种。绒绣,在各种丝、绸、缎上,以平绣针法用 丝绒绣出平的画面;题材多为飞禽、博古,用作画片、挂 屏等。钉金绣和金绒混合绣。钉金绣,又称金银绣;以金 银线为主,绒线为辅的叫金绒混合绣。钉金绣针法复杂, 有过桥、踏针、捞花瓣、垫地、凹针、累勾绣等 60 多种 针法,其中 “二针企鳞 ”针法为其他绣种所无。钉金绣运用 垫、绣、贴、拼、缀等技术处理,可产生浮雕式的艺术效 果。线绣,纯用丝线平面绣制。具有强烈的地方色彩,构 图饱满均衡, 针法繁多, 纹理清晰, 金银线镶, 托地垫高, 色

7、彩浓艳, 装饰性强, 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实用装饰品上、 庙堂会所装饰和喜庆活动 ,深受人们喜爱。(2) 潮汕抽纱源于潮绣,始于 1887 年,曾经历二度兴衰。潮州垫绣的独 特艺术和新颖风格,受到喜爱新奇的西方人士的悉赏,因 而外商、华资纷纷在汕设置洋行及各种抽纱工厂,情况如 雨后春笋。使潮汕抽纱在 19121914 年、 1936 1941 年 出现二度兴旺局面。是时, “洋行 ”、 “公司 ”在汕遍地林 立,抽纱工人遍布崎碌地区,盛极一时。但是,正当潮汕 抽纱兴旺发展之际,先是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生,使 西方经济受到破坏, 销路日衰而停滞下来。 第二次全盛时, 在华资与洋行的竞争中,大鱼吃

8、小鱼,不少华资公司因资 金不足而受到洋行的控制,抽纱工人收入微薄,不足维持 最低生活水平,不少人不愿再干这 “手皮钱银 ”工作。最后 由于 1941 年日本发动了太平洋战争,海运航线被阻,货件无从出运,潮汕抽纱濒于中断。这便是潮汕抽纱二度兴衰的原因。潮州抽纱是传统的潮州刺绣与欧洲抽纱相结合 的产物,有着百年的历史,不仅花色品种多,以其技艺精巧、轻盈淡雅见长,被誉为南国之花”,而且美观实用,它是艺术创造和智慧的结晶,是我国工艺美术中的瑰宝。其内容可分绣花、 补花、编结、混合四类。其中绣花有雕绣、 抽绣、影针绣、彩平绣、双 面异色绣、挑花等;补花有 雕补花、贴布、补绣;编结 类有万缕丝、棒槌花边、

9、网 扣、菲力、勾针花边、针结 花边等;混合类有雕绣镶嵌 编结、编结嵌布绣花,雕绣 编结拼方等。抽纱通过400多 种巧妙的针法工艺和繁复精致的设计布局,以刺绣的垫凸和抽通为特点,又以多层镂 通和剔透玲珑的空间艺术为特色,巧妙运用多种针法工艺和繁复精致的设计布局,变化出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图案,是广受欢迎的日用品和工艺品(3)潮汕剪纸是中国艺术上的一朵美丽、绚烂的奇葩,散发着令人陶醉的芳香,是一 种镂空艺术和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它不仅表现了群众的审 美爱好,并蕴含着民族的社会深层心里。潮汕剪纸分为揭阳 剪纸、潮州剪纸和潮阳剪纸:揭阳剪纸是最具民族特色的艺术之一,是南派剪纸的一种,有悠久的历史,起源

10、于连宋期间, 经元朝和明朝初期的发展,到明朝中期盛行,抗日时期揭阳 剪纸达到鼎盛时期。解放后一些剪纸艺人对揭阳剪纸进行进一步改变,使这一技艺的题材和 内容更加丰富。揭阳剪纸富于创 新,手法洗练而夸张,朴拙稚气, 构图清新明朗,其连环画般的戏 曲剪纸最具特色,为揭阳乃至潮 汕的剪纸艺术开创了新风格。揭 阳剪纸流传在民间是劳动妇女用于美化生化的手艺、抒发、 情感的依托。剪纸经常用于婚宴、春节、寿宴等重大节日 剪纸常为寿桃、鸳鸯、双石榴、大红双喜贴于门窗、衣橱, 表示对新人的美好愿望、对老人的美好祝福、为节日增添气 氛。在平常剪制窗花、盘花、团花、蛋花、牙筷花、家禽走 兽、鸟、鱼 .来装扮房屋。潮州

11、剪纸流行于明代,繁荣与 清代,光绪年间达到鼎盛。现存有一件清雍正年间的作品蝙 蝠。另外其还有一个品种叫“錾纸”。潮州剪纸在造型和形 式上追求规整有序,技艺精巧纹理顺畅,线条柔韧,图案简 明,造型以优美著称,充分发挥出“剪”的特点,内容常以 祈福图案文字、佳花异卉、瑞兽祥禽、戏曲人物等为题材; 柚花、桶盘花、猪头花、鸭花、香蕉花等,更是潮州民间剪 纸最具特色的作品。已被国家收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与揭阳剪纸一样常用于婚宴和寿宴或一些重大的节日,在平时则用于装饰家居,寓意吉祥。还有取材于戏曲人物故事情 节的作品,具有粗犷的风格,有时作品整体却呈现出一种清 丽灵巧的风格,令人回味无穷。潮阳剪纸已

12、有几百年历史, 它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沉浮,曾几度兴衰,然其传承却从未 断裂。图纹经几百年几千年的沉淀形成独特的地方风格,构 图以散点透视为基础,且采用“阴剪”和邙日剪”相结合, 既刚强有力,又纤细婉转,表现出不同造型在形体上的虚实 和递转。其内容丰富,大致分为人物、动物、团花、饰品四 大类。题材广泛,常用于各种民俗活动, 可谓“有图必有意, 有意必吉祥。”在古代还用于辟邪、避灾或祭祀活动。潮阳 剪纸既是个体行为,又是群体艺术。它是一种远古的文化内 涵,是面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一种智慧和灵气的凝聚,展 现了剪纸艺人的思想情操。(4)潮州陶瓷,历史悠久。早在6000多年前,先民便在陈桥村贝丘遗址中

13、繁衍生息和冶 陶。公元676 - 679年,潮州已有较大规模的陶瓷生产, 并出现了釉下点褐彩瓷器。潮州陶瓷分美术陈设瓷、日用瓷、建筑卫生瓷和特种陶瓷等大类,美术陈设瓷又分人物 瓷塑、通花瓷花、动物瓷和花瓶(盘)彩绘等。人物瓷雕, 用料精细,釉料洁白晶莹,造型秀美,以别具风韵而饮誉 瓷坛;通花瓷花,更以雕镂精细的镂空技艺、配以捏制的 各式瓷花,以玲珑剔透之美而独步瓷坛。通花瓶是在瓷坯 体上雕通几何图纹,或各种花卉、人物、动物等图案,经 高温烧成后,由人工彩绘装饰花纹, 再经烤花窑烧制而成 其装饰多以镂空几何纹样为底纹,底纹多为四方连续图 案,便于雕刻,适于烧制,易于表现出精工细致的艺术效 果。大

14、体上有通花与釉上彩绘结合、通花与浮雕结合、通 花与瓷花结合、综合性装饰等类型。雕刻技法上有单层雕 刻、双层雕刻、多层雕刻且可转动。 是具有民族风格和浓厚地方特色的 瓷器艺术品,也是中国首屈一指的雕 塑镂空与提花融为一体的工艺美术 品。通花瓶”也已成了瓷艺界公认的 专用术语;动物瓷中以变形动物瓷塑 最负盛名,它以变形夸张的手法, 强 调动物之某一最具代表性的部分,使 之神韵独具;而花瓶、瓷盘的彩绘,也推陈出新,异彩纷 呈,不但有釉下的五彩、青花,釉上彩的古彩、新彩、堆 雕金,兼有釉下釉上的斗彩,还不断吸收引入新的形式和 技法。笔法上有工笔、有意笔,有兼工带写,也有现代派彩绘。潮州彩瓷中的釉上彩绘

15、,颜料丰富,构图清新,工 笔彩绘,工整细腻,色彩富丽,经历代艺人的努力,形成 了有别于其它瓷区的彩绘风格,陶瓷界誉之为 潮彩”目前,潮州已获 中国瓷都”称号! (5)潮州木雕是广东潮州地 区的一项民间雕刻艺术(又叫潮州金漆木雕),唐宋时期即已存在,明清以来木雕艺术异常发达,潮州木雕之所以能 历久不衰,流传至今,默默耕耘在这片园地里的世世代代 的民间艺人,功不可没,他们更以其呕心沥血之作为潮汕 增光、为雕刻艺术史添誉。艺人们根据不同的题材,不同 的装饰,把浮雕、通雕、线刻或单独、或相同,或综合地灵 活运用,产生了不同的形式美。 最具代表性的是穿透、 镂空、 多层次的通雕”它吸收了圆雕、浮雕、阳刻

16、及绘画的某些 长处,能把曲折复杂的故事情节集中在一个画面上,有条不 紊地联系起来,既做到叙事明寮完整,又能使造型单纯概括, 经得起玩味观赏。金漆木雕对人物 和环境的处理,亦虚亦实,构图不 受透视法的约束,常加以适当变 形,讲求疏密匀称,穿插联结紧凑 结实;因而对于建筑物,不但收到 了装潢富丽之功,还保持了外壁的 平面感,显得更加浑厚、坚牢、层 层叠叠、剔透玲珑。就其表现形式而言,有全贴金的金漆 木雕,五彩描金的彩雕,清一色髹红(或黑)的漆雕和保持原木纹理的素雕等,其中以金漆木雕最为出名。潮州木 雕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自成一个体系与东阳木雕(及黄 杨木雕、龙眼木雕)并誉,以多层镂通为特色,不少木雕 以金箔贴饰,以黑漆或五彩烘托,前者称黑色装金,后者称五彩装金。也有采用本色素雕的,为的是达到质 朴无华的效果。潮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