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一第二讲力与直线运动课前自测诊断卷(含解析)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1938822 上传时间:2023-09-3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95.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一第二讲力与直线运动课前自测诊断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一第二讲力与直线运动课前自测诊断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一第二讲力与直线运动课前自测诊断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9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一第二讲力与直线运动课前自测诊断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9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一第二讲力与直线运动课前自测诊断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一第二讲力与直线运动课前自测诊断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一第二讲力与直线运动课前自测诊断卷(含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力与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图像考点一1 .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一质点沿直线运动,其平均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满足v=2+t(各物理量均选用国际单位制中单位),则关于该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可能做匀减速直线运动8. 5s内质点的位移为35mC.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1m/s2D.质点3s末的速度为5m/s解析:选B根据平土速度v=X知,x=vt=2t+t:根据x=vot+-2at2=2t+t2,质点的初速度V0=2m/s,加速度a=2m/s2,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C错误;5s内、121、质点的位移x=vot+2at=2X5m+2X2X25m=35m,故B正确;质点在3

2、s末的速度v=vo+at=2m/s+2X3m/s=8m/s,故D错误。2 .考查图像转换一小球沿斜面下滑,在斜面底端与垂直斜面的挡板相碰后又回到斜面上的某一位置,小球与挡板作用时间不计,其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以下滑起点为位移坐标原点和t=0时刻,则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小球运动图像的是()解析:选A由v-t图像可知,小球下滑阶段和上滑阶段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但两个阶段加速度大小不等,由图线斜率可以看出,下滑加速度小于上滑加速度,加速度方向都沿一,1、,,,一,.一八一,,1斜面向下(即正万向),故C、D错误。下滑时小球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x=-at2可知,x-t2图像为

3、过原点的直线,且位移x随时间增大;上滑时末速度为零,可看做反向的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随时间减小,因此x-t2图像也是一条直线,由v-t图像知,小球反弹初速度小于下滑末速度,运动时间比下滑时间短,没有回到初始位置,故A正确,B错误。3 .考查平均速度与时间图像多选一质点沿x轴正方向做直线运动,通过坐标原点时开始x因此小球初速度为零时计时,其x-t的图像如图所不,则()A.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0.5m/sB.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1m/sC.质点在2s末速度为2m/sD.质点在第2s内的位移为2.5mx1ox解析:选BD由题图得函数的关系式为-=1+0.5t,根据x=V0

4、t+2at2,变形得:-=V0+2at,比较系数可得:vo=1m/s,a=2x0.5m/s2=1m/s2,质点的加速度不变,说明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正确;质点的初速度vO=1m/s,在2s末速度为v=V0+at=1m/s+1X2m/s=3m/s,故C错误;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位移时间公式可得在第2s内的位移大小为x=V0t2+2at22vet1gat/,代入数据可得:x=2.5m,故D正确。考点二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4 .考查已知受力求运动问题如图所示,OaOb是竖直平面内两根固定的光滑细杆,Oa、b、c位于同一圆周上,c为圆周的最高点,a为最低点,Ob经过圆心。每根杆上都

5、套着一个小滑环,两个滑环都从O点无初速释放,用匕、12分别表示滑环到达a、b所用的时间,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B. 11 v 12C. t1t2A.t1=t2D.无法确定解析:选b设Oa与竖直方向夹角为e,则Ob与竖直方向夹角为2e,由2RCose=12gcos0 t12,2R= 2gcos 2 0 - t22,比较可得tKt2,故B正确。5.考查已知运动求受力问题将一质量为m的小球靠近墙面竖直向上抛出,图甲是向上运动小球的 频闪照片,图乙是下降时的频闪照片,O是运动的最高点,甲乙两次闪光频率相同,重力加速度为 g,假设小球所受的阻力大小不变,则可估算小 球受到的阻力大小约为()A. mg1B

6、.3mg八1c.2mgD.工mg10 g解析:选C设每块砖的厚度是9d 3d=aT 向下运动时:3d d= a2T2d,向上运动时:联立得:史=3Da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向上运动时:mg-f=ma向下运动时:mg-f=ma一一1联立得:f=mg选Co6 .考查瞬时加速度的计算多选如图甲、乙所示,光滑斜面上,当系统静止时,挡板C与斜面垂直,弹簧、轻杆均与斜面平行,A、B两球质量相等。在突然撤去挡板的瞬间()甲乙A.两图中两球加速度均为gsin0B.两图中A球的加速度均为零C.图甲中B球的加速度为2gsin0D.图乙中B球的加速度为gsin0解析:选CD撤去挡板前,对整体分析,挡板对B球的弹力大小

7、为2mg;in0,因弹簧弹力不能突变,而杆的弹力会突变,所以撤去挡板瞬间,图甲中A球所受合力为零,加速度为零,B球所受合力为2mgin0,加速度为2gsin0;图乙中杆的弹力突变为零,A、B两球所受合力均为min0,加速度均为gsin8,故CD正确,A、B错误。考点三牛顿第二定律与运动图像的综合应用7 .考查牛顿第二定律与v-t图像的综合应用多选如图甲所示,倾角为30。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个小物块在沿斜面向上的恒定拉力F作用下,从斜面底端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拉力F,小物块能达到的最高位置为C点,已知小物块的质量为0.3kg,小物块从A到C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取g=10m

8、/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A.小物块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是减速时加速度大小的二B.小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C.小物块到达C点后将沿斜面下滑D.拉力F的大小为4N解析:选AC小物块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vi7.50ai= r A 11m/s 2= 2.5 m/s 2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2=W2=75三0m/s2=7.5m/s2At243小物块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是减速时加速度大小的13,故A正确;撤去拉力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30+mgcos30=ma即:a2=gsin30+(1gcos30,得:(1=43,故B错误;在C点mgsin30mgsos30,所以小物块到达C

9、点后将沿斜面下滑,故C正确;在拉力作用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mgsin30mgcos30=ma,代入数据得:F=3N,故D错误。8.考查牛顿第二定律与v2-x图像的综合应用多选如图甲所示,物块的质量m=1kg,初速度V0=10m/s,在一水平向左的恒力作用下从O点沿粗糙的水平面向右运动,某时刻后恒力F突然反向,整个过程中物块速度的平方随位置坐标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g=10m/s2。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 05s内物块做匀减速运动8 .在t=1s时刻,恒力F反向C.恒力F大小为10ND.物块与水平面间白动摩擦因数为0.3解析:选BD物块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1=-=m

10、/s2=10m/s2。2x110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2=2x26425T,即水平拉力大于轻绳的弹力,故A正确;物块c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则物块c不受摩擦力,故B错误;当水平拉力增大为原来的1.5倍时,F=1.5F=4.5mg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对物块a、b、c系统:F-3mg=3ma对物块c:f=ma解彳导:f=0.5mg故C正确;剪断轻绳后,物块b、c一起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对物块b、c系统:2mg=2ma,对物块c:f=ma,解得:f=(1mg故D正确。11.考查连接体中白临界问题如图所示,物块A放在木板B上,AB的质量均为m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B

11、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3-。若将水平力作用在A上,使A刚好要相对B滑动,此时A的加速度为a1;若将水平力作用在B上,使B刚好要相对A滑动,此时B的加速度为32,则a1与a2的比为()B. 2 : 3A.1:1C. 1 : 3D.3:2解析:选C当水平力作用在 A上,A刚好要相对B滑动,临界情况是 A B的加速度相等,隔离对B分析,B的加速度为:LIwmg-y-2mg13b= 31 =3Wg,当水平力作用在B上,使B刚好要相对A滑动,此日A B间的摩擦力刚好达到最大,B的加速度相等,有:呀-/Wg,可得31:32=1:3,C正确。12.考查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板块运动问题如图所示,一木箱放在平板车的中部,距平板车的后端、驾驶室后端均为L=2.0m,处于静止状态,木箱与平板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40,现使平板车在水平路面上以加速度30匀加速启动,速度达到v=6.0m/s后接着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一段时间后匀减速刹车。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g=10m/s2。(1)若木箱与平板车保持相对静止,加速度加大小满足什么条件?(2)若ao=6.0m/s2,当木箱与平板车的速度都达到6.0m/s时,求木箱在平板车上离驾驶室后端距离s。(3)若在木箱速度刚达到6.0m/s时平板车立即用恒定的阻力刹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