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太平天国运动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1932125 上传时间:2023-12-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太平天国运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太平天国运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太平天国运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一、太平天国运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太平天国运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太平天国运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太平天国运动课标要求: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了解或掌握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洪秀全创立和宣传拜上帝教;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太平军 胜利进军和定都天京; 天朝田亩制度 ;太平军的北伐、 西征、 东征和军事上的全盛; 天京政变的原因、 经过、和影响;太平天国领导核心的重建;太平天国失败的标志、原因和历史意义。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太平天国定都天京的得失。(2)组织学生讨论天朝田亩制度并作出评价。(3)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分析,使学生感受其强烈

2、的反封建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符合社会价值 和道德行为标准而产生的情感体验。(2)通过对天京变乱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领导集团内部的斗争造成太平天国的分裂,使革命力量元 气大伤,从而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重点、难点分析重点分析:(1)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因为在此过程中,无论是金田起义、永安建制、胜利 进军,还是定都天京,都具有鲜明的阶段性成果。(2)天朝田亩制度是本课的又一重点。因为它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3)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是本课的又一重点。难点分析:(1)天朝田亩制度既是本课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学生理解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难度相 当大。若能恰当的选择切入点,突破难点,

3、将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2)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本课的难点,特别是对农民阶级局限性的分析,理论难度较大,若能以 通俗的语言使学生接受, 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站在理论高度看问题的能力; 同时还可以形成一种思维模式, 为以后知识的迁移打下基础。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提问导入法) :同学们,请大家看课本 44 页插图,这些图片反映的是那一历史时期的什么重大事件? 促使该事件爆发的原因有那些?(若搁浅则提问“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以此启发学生) (板书: 太平天国运动)【过渡】:考察某一重大历史事件,我们首先应当把它放在当时的历史大背景中。太平天国革命发生在19 世纪

4、五、六十年代,它的兴起是诸多因素促成的。通过文中小字部分介绍,不难看出它与鸦片战争的 内在联系。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的影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逐步破坏了沿海 通商口岸及其附近地区的传统手工业。鸦片输入年年激增。由它所引起的白银外流、银贵钱贱等问题, 比战前更严重。清政府为了支付战费和赔款,借端进行搜刮,使劳动人民负担更加沉重。地主、官僚、 贵族也加剧了土地的兼并。阶级矛盾的激化,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与发展(板书)(一)兴起的原因(板书) 根本原因: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直接原因:自然灾害严重【设问】:

5、有人说 “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如何理解?” 强调:分析应该结合 19 世纪 40、50年代的国际国内背景展开,特别要指出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 因果关系。【过渡】:时势造英雄,正当社会阶级矛盾愈演愈烈之际,一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农民战争爆发的时 机日渐成熟,那么谁是这场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为此他做了那些准备? 理论来源:基督教教义、儒家大同思想、农民平均主义理论准备:创拜上帝教。 理论著作: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和原道觉世训3、革命的准备 V理论特点:将平等自由思想通过宗教理论表达出来。组织准备:六人领导核心形成。I根据地建立:冯深入广西紫金山区活动,建立根据地。【设问】:为什么运

6、动首先爆发于广西?洪秀全发动起义的工具是什么?何如认识拜上帝教与基督教的 相互关系?(二)前期斗争(板书)【过渡】:(展示课本46页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现在请两位同学到前面来。一位同学负责跟随老师 的讲解指出太平军胜利进军的路线;另一位同学在黑板上用文字和符号写出示意路线图。指导学生在黑板上板书,教师加以补充与修正小结:胜利进军路线:金田t永安(初步建立政权)t全州(冯云山战死长沙(萧朝贵战死武汉三镇t南京(改名天 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设问】:前期太平军胜利进军的原因有那些?定都天京后所面临军事形势怎样?为此洪秀全、杨秀清 采取那些军事措施?结果如何?措 施目的时间将

7、领意义北伐西 征东 征【过渡】:太平军对外采取军事行动解除天京之围的同时,对内整纲建制,大力加强内政建设,颁行比 较完整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二、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板书)(一)天朝田亩制度(1853)(板书)1、内容:【设问】:天朝田亩制度是在怎样的背景下颁布的?主要内容有那些?强调:此为本课最难理解之部分,指导学生阅读课本47页,观看天朝田亩制度书影,充分利用书中各种信息,启发学生思维。【过渡】:天朝田亩制度既以土地问题为核心,那我们来看看它是怎样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的。【设问】:如何才能做到平均分配土地呢?(投影:第20页材料)从这段资料中,你能看出平均分配土地有哪些标准呢?原则:“凡

8、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土地分配问题:-分配方式:以户为单位,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过渡】:从这段资料中不难看出平均分配土地,一是依据人口,不论男女,以户为单位,人多就多分, 人少就少分;二是依据地力,把好坏田搭配着分;三是依据丰荒情况,由荒处迁丰处以赈济荒处;四是 依据年龄,凡十六岁以上的人都可得到土地,十五岁以下就减半。如此细致的规定,真可谓是“平均了太平天国除了平均分配土地以外,还平均分配产品。厂 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产品分配问题::方法: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过渡】:通过这些详尽而细致的规定,太平天国是想使每一个农民都能永保一

9、份平均财产,建立“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这是太平天国设计的理想蓝图,这一美好社会能否实现呢?2、评价:【设问】:请同学们从天朝田亩制度分配土地的原则和方法入手,并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来思考这一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其中两组讨论原则,两组讨论方法,两组讨论环境条件)教法探讨:可以设计几个小问题,采取层层剥笋的办法,由浅入深、由表入里,循循善诱,使学生学会 使用辨证唯物主义方法评价历史现象。问题一:在封建社会最基本的土地制度是什么?(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最大特征是? (土地是私有财产,地主占有广大土地)问题二:天朝田亩制度在土地分配方面提出的主张对该制度有何影响?(主张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反

10、映农民阶级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它的积极意义在于?(具有强烈的反封建色彩)问题三:中国历史上所爆发的农民起义举不胜举,与以往历次农民起义所提出的口号相比,天朝田亩制度意义在于?(是几千年农民反封思想结晶;是农民阶级所能提出的最完整的反封建纲领。也是使太平天国运动成为中国历代农民战争最高峰的重要标志之一)【过渡】:从这里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鲜明的反封建革命性。进步性一一革命性:是几千年农民反封思想结晶;是农民阶级所能提出的最完整的反封建纲领。也是使太平天国运动成为中国历代农民战争最高峰的重要标志之一问题四:天朝田亩制度所描绘的理想社会是怎样的?它是否代表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

11、问题五:天朝田亩制度中关于劳动产品的分配采取何种方式?它是否能够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为什么?局限性一一落后性、空想性。体现的是一种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绝对平均主义。(阶级局限性)农民是小生产者,他们要实现的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小生产决定了他们的觉悟是自私的,平均主义满足 了他们要求土地的愿望,但“从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分配原则,又超越了他们的觉悟,无法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因此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空想。【过渡】:我们从进步性与局限性两个方面分析天朝田亩制度的历史作用,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因素, 这一方案并未得以真正实施。天京变乱后,由于国势日衰,洪仁玕提出改革内政、整顿朝纲的方案资 政新篇。(二

12、)资政新篇(1859)(板书)【设问】:资政新篇是洪仁玕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内容包括那些方面?1、背景:天京变乱,国势大衰,为重振朝纲,提出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系统的新方案。(1 )政治:提倡建立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2、 内容:(2)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3)文教:学习近代教育和先进技术(4)外交: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设问】:从内容上看,与天朝田亩制度相比,资政新篇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为何会有此特点?为什么资政新篇没有真正实行?评价: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近切愿望。缺乏实现这一政纲的社会条件(经济发展,新的阶级出现)

13、,且战争环境也不具备实行这一革新的客观条件,因此未能真正实行。(强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过渡】:1856年,当太平军西征与东征胜利,军事形势一片大好之际,天国领导集团内部由于争权夺利,矛盾却日渐尖锐化,导致天京变乱发生,天国的事业开始由盛而衰。三、太平天国的失败(板书)(一)天京变乱一一由胜而衰的转折点(1856年)(板书)【设问】:太平天国前期形成以洪秀全为首的领导集团,主要由那几人组成?后来发生怎样的变化?他 们发动起义的工具是什么?1、天京变乱的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经济上,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政治上,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 阶级局限性思想上,不能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组织上

14、,难形成统一坚强的领导核心2、天京变乱的经过3、影响: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从战略进攻走向战略防御的转折点。 【过渡】:经过这场变乱,太平天国元气大伤,出现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危险局面。敌人得到了喘息 之机,重建江北、江南大营,再次围困天京,太平天国的军事斗争开始转入防御阶段。(二)重建领导核心英王、忠王、干王 【设问】:为了打破敌人的包围与封锁,挽狂澜于既倒,拯救岌岌可危天国事业,进行那些军事斗争?(三)后期防御战( 1856 1861):再破江北大营三河镇大捷再破江南大营受挫上海安庆失 守天京沦陷(四)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设问】:作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斗争水平最高的农民战争,

15、太平天国运动历时长达 14 年,席卷十 多个省份, 并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尽管如此, 最终还是归于失败。 那导致其失败的原因有那些呢? (提示学生从领导力量、斗争对象等角度分析)失败原因:(1)主观: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设问】:运动期间,最能体现农民阶级局限性的事例是?结合书中48 页、49 页小字阅读材料,想一想太平天国采取怎样的对外政策?西方殖民国家对此做何反映?(2)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过渡】:由于太平天国运动发生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背景下,所以与 以往历次农民战争相比较,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具体表现有那些?2,时代特点: (1)反封建的同时反侵略,从而具有了民主革命的性质。 (2)一些领导入主张学习西方,向西方寻找真理。(3)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而失败。(4)作为“亚洲革命风暴”的组成部分,太平天国还同其他国家人民反殖民主义斗争相互推动、相互 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