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总复习 专题训练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1932121 上传时间:2022-11-1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总复习 专题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六年级总复习 专题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六年级总复习 专题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六年级总复习 专题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六年级总复习 专题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总复习 专题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总复习 专题训练(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总复习(专题训练)专题一:拼音与汉字 (拼音、声调、音节、隔音符号、笔画与笔顺规则、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查字典)专题二:词语运用专题三:语句详解专题四:修辞手法专题五:阅读理解专题六:写作训练专题一:拼音与汉字一、拼音(一)基础知识回顾:23个声母、24个韵母、16个整体认读音节1、23个声母2、24个韵母(1)6个单韵母:(2)8个复韵母:(3)9个鼻韵母:4个前鼻韵母、4个前鼻韵母4个前鼻韵母4个前鼻韵母(4)一个特殊韵母3、16个整体认读音节(二)声调: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一共四声标调歌: a母出现别放过,没有a母找o、e,,i、u 并列标在后,单个韵母捉住它(三)音节:音

2、节是声母、韵母和声调的组合1、当韵母“”和声母“j、q、x、y”相拼时,去掉“”头上的两点,如“ju”(居)小小有礼貌,见了j、q、x、y就脱帽 2、人或事物等专用名词的拼音,第一个字母大写,如“北京 Bei jing” (四)隔音符号:当a、o、e 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读音容易发生混淆时,应在第一个音节后面加上隔音符号,用“”表示,帮助分清两个音节。 如“pingan(平安)”、“qie(企鹅)” 二、汉字(一)笔画与笔顺规则 1、笔画:基本笔画:变形笔画: 复杂笔画:2、笔顺规则:先横后竖(丰) 先撇后捺(八) 从上到下(曼) 从左到右(树)从外到内(月) 从内到外(函) 先里面

3、后封口(国) 先中间后两边(水) (二)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7种结构) 独体字(中)、左右结构(秋)、左中右结构(做)、上下结构(恩)、上中下结构(翼)、全包围和半包围结构(园、区)、品字形结构(晶) (三)无声的老师字典(3种查字方法) 1、“音序查字法”的步骤:认准字音;定字母、翻索引;查音节、找汉字2、“部首查字法”的步骤:定部首、翻索引;数余画;查汉字部首查字法的规则:上下都有,取上不去下;左右都有,取左不取右;内外都有,取外不取内。独体字一般将字的第一画作为其部首。 3、“数笔画查字法”的步骤:数准笔画数;翻索引、查难检字索引;找汉字(四)形近字(8种表现形式)理解记忆法、口诀记忆法

4、 (1)笔画相同而位置不同 “由”和“甲”(2)字形相似但笔形不同 “外”和“处”(3)字形相似但偏旁不同 “晴”和“睛”(4)字形相似但笔画数量不同 “今”和“令”(5)结构单位相同但位置不同 “陪”和“部”(6)形近音相同 “很”和“狠”(7)形近音相近 “清”和“情”(8)形近音不同 “贫”和“贪” (五)多音字:字形相同,读音不同 如“塞”、“露”、“咽”、“差”、“秘”、“喷”(六)同音字:音同形不同 如“燥”和“躁”。 (七)多义字: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意思的字。如:“张” (1)展开(2)看、望(3)陈设(4)姓 (八)标点符号1、点号(7种):句号“。”(表示一句话说完了) 如:我

5、在上课。问号“?”(表示提出疑问) 如:你在说什么?感叹句“!”(表示强烈的感情) 如:公园真美啊!逗号“,”(表示一个句子中间的停顿) 如:如果明天下雨,我们就不去公园。顿号“、”(表示一句话中间并列的分句之间的停顿) 如:篮子里有很多水果,有苹果、桃子和西瓜。分号“;”()冒号“:”(表示提示语之后的停顿,表示后面还有话,引起注意) 如:她说:“我先走了”2、标号(9种):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连接号()着重号()间隔号()专名号()(3)位置:点号放在右下角,占一个字的位置,不放在另一行开头;标号“前不置尾,后不在开头”;省略号和破折号占两个字的位置,不能

6、分两截分放在上行末尾和下行开头专题二:词语运用一、词语(一)词语1、定义:词语是具有一定语音形式,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如:葡萄(独立地用来用来造句) 我(充当句子成分,主语、宾语、表语、中心语) 的(表示词与词之间的结构关系,定中关系) 吗(表示句子的语气)注意:称呼人的词,好些带有感情色彩2、按词性划分: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1)实词名词(表示人物或事物的名称) 学生、广东、南方、春天动词(表示行动变化) 看、游戏、喜欢、是、有、让、开始 形容词(表示性质或状态) 胖、高、男、马虎数词(表示数目) 一 、

7、许多、几、第二 量词(表示计算所用的单位) 寸、句、尺、个代词(指代某种思想对象) 我、大家、这、那里、谁(2)虚词副词(经常修饰动词和形容词,表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 很、都、正在、再、不、也许、就 介词(用在名词或别的词语前边,一起组成介词短语,表示时间、处所、方向、对象等意义)为(国家) 在(南方) 对(你) 从(北京) 关于(这件事)连词(用来连接词语或分句,帮助表达某种关系) 和、以及、并且、或、要么要么、不但而且、无论不管助词(附着在词语或句子上面,表示附加意义) 的、地、得、着、了、过、们、吧、吗、啊、一样叹词(表示感叹或呼应的声音) 哎、唉、喂、啊、咦、哎呦 象声词(表示物体

8、的声响或动物的叫声) 汪汪、叮咚、喵喵、咩咩、轰隆、哗啦哗啦3、按感情色彩划分: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三大类(1)褒义词:带有喜爱、肯定、赞扬、尊敬等感情色彩的词 伟大、光明、热情、(2)贬义词:带有贬斥、憎恶、否定、鄙视等感情色彩的词 卑微、黑暗、冷漠(3)中性词:不带褒贬色彩,可以用在好的方面,也可以用在坏的方面 变化、改变、水落石出4、近义词(同义词)和反义词 (1)同义词(一组意义相同的词)“爸爸父亲”、“玉米棒子” (2)近义词(一组意义相近的词)“珍惜爱惜”、“英勇勇敢”词义的轻重不同:“愉快”“高兴”“快活”词义的范围不同:“战斗”和“战役” 词义的感情色彩不同:“果断”和“武断

9、” 词的搭配关系不同:“严厉”和“严格” 词的用法上辨析,适用对象不同:“希望”(自己)和“期望”(别人) (3)反义词(一组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绝对反义词:“生”“死”;“富”“穷”相对反义词:“前”“后”;“高”“低” 5、词语结构ABB:一群群、绿油油、红彤彤、明亮亮、亮晶晶、胖乎乎、白茫茫、黑乎乎、明晃晃、黄灿灿 笑哈哈、香喷喷、臭烘烘、黄澄澄、甜丝丝、干巴巴、脏兮兮、白皑皑、AABB(形容词):重重叠叠、干干净净、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整整齐齐、来来往往、高高兴兴ABAB(动词):研究研究、讨论讨论6、格言(1)定义:(2)例句:7、成语(1)定义:(2)例句:8、谚语(1)定义:(2

10、)例句:9、歇后语(1)定义:(2)例句:专题三:语句1、单句:由主语和谓语组成。根据应用分为四种:陈述句(叙述说明)疑问句(询问、提问)祈使句(要求、希望或命令别人做什么)感叹句(表达某种强烈感情) 2、复句:(1)并列关系:也,又,一边一边,有时有时,不是而是(2)递进关系:不但而且,还,甚至,也 (3)选择关系:或者,是还是,不是就是,要么要么,与其不如(4)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可是,然而,尽管还是,却 (5)假设关系:如果就,即使也,要是才 (6)条件关系:只有才,只要就,除非才,无论都,任凭(7)因果关系:因为所以,因此,之所以是因为,既然就 3、理解句意的方法:(1)抓住重点词语理

11、解 (2)联系上下文理解 4、扩句、缩句和合并句 扩句:加上恰当的词语修饰和限定语。扩句的原则:(1)不改变原句的主要成分(2)扩充的附加成分必须合理(3)如有例句按照例句扩充。 扩句的方法:(1)找句子的主干成分 (2)在主干词语前面添上合适的修饰词语 (3)检查句子是否通顺 缩句:去掉修饰或限定语,保留句子主要成分。缩句的主要方法:(1)分辨句式,提出问题“谁”“干什么”(2)找出句子主干 (3)保持原句意,否定句把否定词一起写出来。 合并句:省略重复的部分,将多句合成一句。合并句的方法(1)用关联词把两句合一句 (2)同一个主体发出两个不同的动作,去省其中的一个主语。(3)一个主体既是前

12、一个动作的接受者,又是后一个动词的发出者。 5、语序(4种排列方式) (1)事情发展顺序 (2)时间先后顺序 (3)先总述后分述顺序 (4)空间推移顺序 6、句式转换 (1)“把”字句(主动句)和“被”字句(被动句),动作发出者和动作接受者相互转换,更换主语。 (2)主说和转述:“三个改变”第一,改变标点符号 :“”,。 第二,改变人称。第三,根据需要删减个别字,保持句子通顺。 7、修改病句 (1)成分残缺。 例句“我们要从小养成讲文明” (2)用词不当。 例句“妈妈非常关爱我” (3)搭配不当。 例句“她穿着一件粉色上衣和一顶白色帽子” (4)语意重复或啰嗦。 例句“他总是首先第一个发言”

13、(5)词序颠倒。 例句“语文对我最感兴趣” (6)前后矛盾。 例句“五颜六色的红旗在迎风飘扬” (7)指代不明。 例句“王宇和李军是好朋友,他经常到他家一起学习。” (8)不合事理。 例句“盲姑娘见有人进屋,赶紧站起来让座。” 8、修改病句技巧:(1)了解病句常见类型 (2)保留愿意 (3)从语法角度入手,抓句子主干 (4)从词法角度入手看词语搭配 (5)从逻辑事理入手 专题四:修辞修辞(修辞手法、词语选用、句式选用)(6种常见修辞) (1)比喻:打比方,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比方另一个抽象的、深奥的事物。 “本体”+“比喻词”(像、仿佛、似乎、如同、好比、变成、是)+“喻体” (2)拟人:把物当作人来描写。例如“古老的威尼斯沉沉地睡了” (3)排比:结构相似、证据一致,意思密切相关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短语。 (4)反问:无疑而问,明知故问,目的在于加强语气。例句“这比山还高的情谊,我们怎能忘怀?” (5)设问:无疑而问,自问自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