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名词解释、简答题以及综合题(含答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1927723 上传时间:2024-01-2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1.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软件测试名词解释、简答题以及综合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软件测试名词解释、简答题以及综合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软件测试名词解释、简答题以及综合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软件测试名词解释、简答题以及综合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软件测试名词解释、简答题以及综合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软件测试名词解释、简答题以及综合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软件测试名词解释、简答题以及综合题(含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名词解释题1、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是为特定的目的而设计的一组测试输入、执行条件和预期的结果。测试用例是执行的最小实体。2、驱动模块 驱动模块是在进行单元测试时所设置的一种辅助测试模块,它用来模拟被测试模块的上一级模块,相当于被测模块的主程序。驱 动模块在单元测试中接收数据,把相关的数据传送给被测试的模块,启动被测模块,并打印出相应的结果。3、回归测试 在集成测试策略的环境中,回归测试是对某些已经进行过的测试的某些子集再重新测试一遍,以保证上述改变不会传播无法预料 的副作用或引发新的问题。在更广的环境里,回归测试就是用来保证(由于测试或者其他原因的)改动不会带来不可预料的行为或者另 外的错误。

2、4、静态测试 静态测试是指不利用计算机运行被测程序,也就是说,计算机并不真正运行被测试的程序,而是通过其他手段达到检测的目的。 静态测试是对被测程序进行特性分析的一些方法的总称。5、桩模块 桩模块是在进行单元测试时所设置的一种辅助测试模块,它用来模拟被测试模块工作过程中所调用的模块。桩模块由被测模块调 用,它们一般只进行很少的数据处理,以便检验被测模块与其下级模块的接口。6、强度测试 强度测试的目的是要检测非正常的情形,测试是想要破坏程序。强度测试需要在反常规数据量、频率或资源的方式下运行系统, 以检验系统能力的最高实际限度。7、软件测试 软件测试就是在软件投入运行前,对软件需求分析、设计规格

3、说明和编码的最终复查。它是软件质量保证的关键步骤。通常对软 件测试的定义有两种描述:定义 1:软件测试是为了发现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定义 2:软件测试是根据软件开发各阶段的规格说明和程序的内部结构而精心设计的一批测试用例(即输入数据及其预期的输出结 果),并利用这些测试用 例运行程序,以及发现错误的过程。8、自动化测试 自动化测试得一般定义为:各种测试活动的管理与实施,包括测试脚本的开发与执行,均使用一种自动化测试工具来验证测试的 需求。9、动态测试 动态测试的主要特征是计算机必须真正运行被测试的程序,通过输入测试用例对其运行情况(即输入与输出的对应关系)进行分 析,达到检测的目的。10、独

4、立路径 某一程序的独立路径是指从程序入口到程序出口的多次执行中,每次至少有一个语句集(包括运算、赋值、输入/输出或判断)是 新的和未被重复的。二、问答题1、软件测试涉及哪些关键问题?软件测试涉及的关键问题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测试由谁来执行。通常的做法是开发者(机构或组织)负责完成自己代码的单元测试,而系统测试则由一些独立的测试人员 或专门的测试机构进行。(2)测试什么。软件需求规格说明、概要设计规格说明、详细设计规格说明和源程序都是测试的对象。(3)什么时候进行测试。测试可以是一个与开发并行的过程,还可以是在开发完成某个阶段任务之后进行,或者是在开发结束后 再进行测试。(4)怎样进行测试。

5、根据软件的功能规范说明和程序实现,利用各种测试方法,生成有效的测试用例,对软件进行测试。2、简述软件测试过程的流程。软件测试过程按测试的先后次序可分为: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有效性)测试、系统测试和验收(用户)测试共5 项步骤。(1)单元测试:针对每个单元的测试,以确保每个模块能正常工作为目标。(2)集成测试:对已测试过的模块进行组装,进行集成测试。这项测试的目的在于检验与软件设计相关的程序结构问题。(3)确认测试:在完成集成测试后,对开发工作初期制定的确认准则进行检验。确认测试是检验所开发的软件能否满足所有功能 和性能需求的最后手段。(4)系统测试:在完成确认测试后,应属于合格软件产品。

6、但为了检验它能否与系统的其他部分(比如硬件、数据库)协调工作 还需要进行系统测试。(5)验收测试:检验软件产品质量的最后一道工序是验收测试。验收测试主要突出用户的作用,同时软件开发人员也应有一定程 度的参与。3、为什么说软件测试必须有预 期结果? 没有预期结果的测试是不可理喻的。软件缺陷是经过对比而得出来的。这正 如没有标准无法进行度量一样。如果我们事先不知道 或是无法肯定预期的结果, 我们必然无法了解测试正确性。这很容易然人感觉如盲人摸象一般,不少测试人 员常常凭借自身的感觉去 评判软件缺陷的发生,其结果往往是把似是而非的东西 作为正确的结果来判断,因此常常出现误测的现象。4、什么是测试用例

7、? 测试用例是为特定的目的而设计的一组测试输入、执行条件和预期的结果。测试用例是执行的最小实体。5、简述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概 念,并试分析两者的优点和 缺点。 黑盒测试又称为功能测试、数据驱动测试和基于规格说明的测试。它从用户观点出发的测试。用这种方法进行测试时,把被测试 程序当作一个黑盒,在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的内部特性、测试者只知道该程序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或程序功能的情况下,依靠能够反 映这一关系和程序功能需求规格的说明书,来确定测试用例和推断测试结果的正确性。黑盒测试的优点有:1)比较简单,不需要了解程序内部的代码及实现;2)与软件的内部实现无关;3)从用户角度出发,能很容易的知道用户会

8、用到哪些功能,会遇到哪些问题;4)基于软件开发文档, 所以也能知道软件实现了文档中的哪些功能;5)在做软件自动化测试时较为方便。黑盒测试的缺点有: 1)不可能覆盖所有的代码,覆盖率较低,大概只能达到总代码量的 30%; 2)自动化测试的复用性较低。白盒测试:若测试规划基于产品的内部结构来进行测试,检查内部操作是否按规定执行,软件各个部分功能是否得到充分使用, 则这种测试方法称为白盒测试(White-box Testing)方法。白盒测试又称为结构测试、逻辑驱动测试或基于程序的测试。它依赖于对 程序细节的严密的检验,针对特定条件和循环设计测试用例,对软件的逻辑路径进行测试。在程序的不同点检验程序

9、的状态,来进行判 定其实际情况是否和预期的状态相一致。软件的白盒测试一般用来分析程序的内部结构。它的优点是帮助软件测试人员增大代码的覆盖率,提高代码的质量,发现代码中隐藏的问题。白盒测试的缺点有:(1)程序运行会有很多不同的路径,不可能测试所有的运行路径;(2)测试基于代码,只能测试开发人员做的对不对,而不能知道设计的正确与否,可能会漏掉一些功能需求; ( 3)系统庞大时,测试开销会非常大。6、采用白盒测试法设计测试用例时,常用的逻辑覆盖测试方法有哪几种?请简单描述各种方法的目的。 目前比较常用的逻辑覆盖测试方法有:语句覆盖、判定覆盖(分支覆盖)、条件覆盖、判定/条件覆盖、组合覆盖和路径覆盖。

10、(1)语句覆盖的目的是选择足够多的测试用例,使程序中的每个可执行语句至少执行一次。(2)判定覆盖的目的是通过执行足够的测试用例,使得程序中的每个判定至少都获得一次“真”值和“假”值,也就是使程序中 的每个取“真”分支和取“假”分支至少均经历一次。(3)条件覆盖的目的是设计若干测试用例,在执行被测程序以后,要使每个判定中每个条件的可能值至少满足一次。(4)判定/条件覆盖的目的是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使得判定中每个条件的所有取值(真/假)至少出现一次,并且每个判定本身 的所有判定结果(真/假)也至少出现一次。(5)组合覆盖的目的是通过执行足够的测试用例,使得每个判定中条件的各种可能都至少出现一次。(

11、6)路径覆盖的目的是设计足够多的测试用例,要求覆盖程序中所有可能的路径。7、黑盒测试有哪几种方法?请 简单描述各种方法的特点。黑盒测试的具体技术方法主要有边界值分析法、等价类划分法、因果图法、决策表测试法等。(1)边界值分析法是基于可靠性理论中称为“单故障”的假设,即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故障同时出现而导致软件失效的情况很少, 也就是说,软件失效基本上是由单故障引起的。因此,边界值分析利用输入变量的最小值、略大于最小值、输入值域内的任意值、略小 于最大值和最大值来设计测试用例。(2)等价类划分法是把程序的输入域划分为若干部分,然后从每个部分中选取少数代表性数据当作测试用例。经过类别的划分后, 每一类

12、的代表性数据在测试中的作用都等价于这一类中的其他值。(3)因果图方法就是从程序规格说明书的描述中找出因(输入条件)和果(输出结果或程序状态的改变),将因果图转换为决策 表,最后为决策表中的每一列设计一个测试用例。这种方法考虑到了输入情况各种组合以及各个输入情况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4)在所有的黑盒测试方法中,基于决策表的测试是最为严格、最具有逻辑性的测试方法。在一些数据处理问题当中,某些操作 的实施依赖于多个逻辑条件的组合,即:针对不同逻辑条件的组合值,分别执行不同的操作。决策表法很适合测试这类问题。8、简析 已学的各种黑盒测试方法的特点,并分析如何选择恰当的黑盒测试 方法? 黑盒测试的具体技

13、术方法主要有边界值分析法、等价类划分法、因果图法、 决策表测试法等。(1)边界值分析法是基于可靠性理论中称为“单故障”的假设, 即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故障同时出现而导致软件失效的情况很少, 也就是说,软件 失效基本上是由单故障引起的。因此,边界值分析利用输入变量的最小值、略大 于最小值、输入值域内的任意值、略 小于最大值和最大值来设计测试用例。(2)等价类划分法是把程序的输入域划分为若干部分,然后从每个部分中选取少数代表性数据当作测试用例。经过类别的划分 后,每一类的代表性数据在测试中的作用都等价于这一类中的其他值。(3)因果图方法就是从程序规格说明书的描述中找出因(输入条件)和果(输出结果或程序

14、状态的改变),将因果图转换为决策 表,最后为决策表中的每一列设计一个测试用例。这种方法考虑到了输入情况各 种组合以及各个输入情况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4)在所有的黑盒测试方法中, 基于决策表的测试是最为严格、最具有逻辑性的测试方法。在一些数据处理问题当中,某些操 作的实施依赖于多个逻辑条件的组合,即:针对不同逻辑条件的组合值,分别执行不同的操作。决策表法很适合测试这类问题。通常在决定测试策略时,有以下的参考原则:(1)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采用边界值分析法。这种方法设计出的测试用例发现程序错误的能力最强;(2)必要时采用等价划分类方法补充测试用例;(3)采用错误推断法再追加测试用例;(4)对照程序

15、逻辑,检查已设计出的测试用例的逻辑覆盖程度。如果没有达到要求的覆盖标准,则应当在补充更多的测试用例;(5)如果程序的功能说明中含有输入条件的组合情况,则应在一开始就选用因果图法。9、简介 WEB 应用程序在 压力下的常见错误类型。有两种错误类型是:(1)内存泄漏(Memory leak): 一种极难检测的现象。内存泄漏经常发生在已发行的产品中,原因很简单,很难设计测试用例 来检测它们。使用简单的功能测 试,几乎发现不了内存泄漏问题,因为在产品完成之前测试没对产品进行足够多 的使用。内存泄漏通 常要求操作要重复非常多的次数以使内存消耗达到能引起注意的程度。尽管与其它编程语言(如C/C+ )相比,

16、Java程序更难引入 内存泄漏错误,但只要程序仍保持着对对象的引用,该对象仍有可能被实例化并且它占用的内存永远不会被释放。(2)并发与同步(Concurrency and Synchronization):压力测试在查找并发性问题上非常出众,这是因为在任何一个测试生 命周期中,它都应用了许多不同的代码路径和定时条件。一般的规则是,压力测试运行的时间越长,涉及并应用的代码路径组合和定时 条件就越多。当然,这也的确使得这些问题很难再现(错误可以在5分钟或 5天后发生)。死锁、线程泄漏以及任何一般的同步问题 通常只能在压力测试阶段被检测出来。这些类型的问题很难通过执行单元测试来发现。开 发人员不会一直考虑他或她的代码将与其他 地方的代码(在执行单元测试时这些代码可能还没写出来)进行交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