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应试技巧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1927457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数学应试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考数学应试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考数学应试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考数学应试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考数学应试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数学应试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数学应试技巧(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数学应试技巧复习阶段和中考中,只要讲究应试技巧与策略,就能把分数提高一个档次。一、要 “两先两后”1、 先览后做,平时训练和模拟考试中,有的同学急急忙忙“偷偷”做题,加重了自己的心理紧张程度,就有可能影响发挥,而正确的做法是先统览试卷,摸清“题情”。对题型和难度作总体了解,在头脑中寻找解决这部分题的知识内容。2、 先易后难,部分学生善“钻研”,先做难题,无功后返,以致该得的分没得到,还浪费了宝贵的时间,造成总分较低。二、要 “两快两慢”1、审题要慢,答题要快。所谓“成在审题,败在审题”,要咬文嚼字,抓住“题眼”,观察分析抓“特征”,深刻挖掘其隐含的内在联系;2、计算要慢,书写要快,平时练习

2、就要养成这种习惯,否则计算失误,后面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了。三、不同题型,区别对待1、选择题灵活做,选择题一定坚持“小题小做”原则,采用间接、直接、特殊值代入法、排除法等各种方法并用,在确保无误的情况下提高解题效率;2、填空题仔细做,一类是定性的概念判断填空,一类是定量的推理计算填空,适当提高运算速度,但解题过程要确保“百分之百”;3、中档题认真做,高档题分解做。中档题一般学生都能做,主要缺点是“会而不对,对而不全”,所以对这类题要仔细审题,减少纰漏; 高档题也不过是低档题的综合与迭加,所以只要分解开了,他可能就变成许多简单的问题,这样去分析、解题,就能尽可能得分。选择题解题八技巧排除法:根

3、据题设和有关知识,排除明显不正确选项,那么剩下惟一的选项,自然就是正确的选项,如果不能立即得到正确的选项,至少可以缩小选择范围,提高解题的准确率。排除法是解选择题的间接方法,也是选择题的常用方法。数形结合法:解决与图形或图像有关的选择题,常常要运用数学结合的思想方法,有时还要综合运用其他方法。特例检验法:取满足条件的特例(特殊值,特殊点,特殊图形,特殊位置等)进行验证即可得正确选项,因为命题对一般情况成立,那么对特殊情况也成立。代入法:将选择支代入题干或题代入选择支进行检验,然后作出判断。观察法:观察题干及选择支特点,区别各选择支差异及相互关系作出选择。列举法:列举所有可能的情况,然后作出正确

4、的判断。例如,把一张面值10元的人民币换成零钱,现有足够面值为2元,1元的人民币,换法有(A)5种(B)6种(C)8种(D)10种。分析:如果设面值2元的人民币x张,1元的人民币y元,不难列出方程,此方程的非负整数解有6对,故选B。待定系数法:要求某个函数关系式,可先假设待定系数,然后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求得待定系数,从而确定函数关系式,这种方法叫待定系数法。不完全归纳法:当某个数学问题涉及到相关多乃至无穷多的情形,头绪纷乱很难下手时,行之有效的方法是通过对若干简单情形进行考查,从中找出一般规律,求得问题的解决。该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因而不能作为一种严格的论证方法,但它可以

5、帮助我们发现和探求一般问题的规律,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填空题解题三策略直接解法:直接由条件出发,根据公式、法则、公理、定理进行计算证明得出正确答案。当然在解答的过程中,可以跳过一些不必要的步骤,尽量采用心算的办法,快速求出问题的答案,这种解法适合于解答一些基础题。该办法要求学生对于基本概念、公式、法则、性质、定理、公理等要熟记于心,并能深入地理解运用。 特殊值法:即根据题目中的条件,选取某个符合条件的特殊值或作出特殊图形进行计算,推理的方法。用特殊值或作出特殊图形进行计算,推理的方法。用特殊值法解题要注意所选取的值要符合条件,且易于计算。猜想验证法:近年来的中考题中出现了大量的探索规律类型

6、的问题,此类题的主要解法是运用不完全归纳法,通过试验,猜想,试误验证,总结,归纳等过程使问题得解。综合题用画精确图形来寻找解题途径在综合题中,往往存在23小题的铺垫练习,但是由于习题的难度比较大,使部分同学在解某一小题时就产生了困难,导致下面小题没有办法继续思考下去,加上考场气氛的紧张,考试时受时间的限制,使部分同学放弃后面所有习题的解答。那么除了放弃,我们是否有其他的方式在某些知识点没有确定的情况下,继续后面的习题解答呢?作为数学老师在对参加中考的学生的叮嘱中,最后总是要求将考场的数学用具准备齐全,如铅笔、直尺、圆规、量角器等等,很多同学也很奇怪,这些工具在考试时有什么用啊中考应试技巧:遇到

7、选择题不会做怎么办在中考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无从下手的选择题。如果因为拿不准而干脆放弃,这样就会白白丢分。因此这里有必要单独提出来重点说明一下选择题的应试技巧。我们必须承认,选择题存在着凭猜测答案得分的可能性,这就是机遇分,这种机遇对每个人来讲是均等的。如四选一型,当遇到不能肯定选出正确答案的题目时,千万不要放弃猜答案的机会,先用排除法排除能确认的干扰项,如果能排除两个,其余两项肯定有一个正确答案,再随意选其中一项,这就意味着你答对的概率为50%,如果放弃就等于放弃了这50%的得分机遇。即使一个干扰项也不能排除仍不要放弃,四个选项中随便选一个,得分的机遇率仍有25%,若每名考生对自己不能肯定答对

8、的题目都猜一下,那么机遇对每个人都是均等的,考试对所有的考生仍是公平的。2013中考倒计时第10天:掌握应试技巧掌握应试技巧必知:答题是否规范、审题是否严谨、表述是否条理清楚等应试技巧,针对自己的不足,进行解题的规范化训练,剖析解题要领、答题技巧,分析历年中考题型,预测2013年中考命题趋势,帮助学生最后进行有效地复习。一、进入“角色” 稳定情绪,从容进场,提前进入“角色”让大脑开始简单的数学活动,进入单一的数学情境。如:1.清点一下用具是否带全(笔、橡皮、作图工具、身分证、准考证等)。2.把一些基本数据、常用公式、重要定理“过过电影”。3.最后看一眼难记易忘的结论。二、精神要放松,情绪要自控

9、最易导致心理紧张、焦虑和恐惧的是入场后与答卷前的“临战”阶段,此间保持心态平衡的方法有三种:转移注意法:避开临考者的目光,把注意力转移到某一次你印象较深的数学模拟考试的评讲课上,或转移到对往日有趣、滑稽事情的回忆中。自我安慰法:如“我经过的考试多了,没什么了不起”,“考试,老师监督下的独立作业,无非是换一换环境”等。抑制思维法:闭目而坐,气贯丹田,四肢放松,深呼吸,慢吐气,如此进行到发卷时。三、迅速摸透“题情”刚拿到试卷,一般心情比较紧张,不忙匆匆作答,可先从头到尾、正面反面通览全卷,尽量从卷面上获取最多的信息,为实施正确的解题策略作全面调查,一般可在十分钟之内做完三件事。1.顺利解答那些一眼

10、看得出结论的简单选择或填空题(一旦解出,情绪立即稳定)。2.对不能立即作答的题目,可一面通览,一面粗略分为A、B两类:A类指题型比较熟悉、估计上手比较容易的题目,B类是题型比较陌生、自我感觉比较困难的题目。3.做到三个心中有数:对全卷一共有几道大小题有数,防止漏做题,对每道题各占几分心中有数,大致区分一下哪些属于代数题,哪些属于三角题,哪些属于综合型的题。通览全卷是克服“前面难题做不出,后面易题没时间做”的有效措施,也从根本上防止了“漏做题”。四、信心要充足,暗示靠自己答卷中,见到简单题,要细心,莫忘乎所以,谨防“大意失荆州”。面对偏难的题,要耐心,不能急。考试全程都要确定“人家会的我也会,人

11、家不会的我也会”的必胜信念,使自己始终处于最佳竞技状态。五、三先三后在通览全卷、并作了简单题的第一遍解答后,情绪基本趋于稳定,大脑趋于亢奋,此后七八十分钟内就是最佳状态的发挥或收获丰硕果实的黄金季节了。实践证明,满分卷是极少数,绝大部分考生都只能拿下部分题目或题目的部分得分。因此,实施“三先三后”及“分段得分”的考试艺术是明智的。1.先易后难。就是说,先做简单题,再做复杂题;先做A类题,再做B类题。当进行第二遍解答时(通览并顺手解答算第一遍),就无需拘泥于从前到后的顺序,应根据自己的实际,跳过啃不动的题目,从易到难。2.先高(分)后低(分)。这里主要是指在考试的后半段时要特别注重时间效益,如两

12、道题都会做,先做高分题,后做低分题,以使时间不足时少失分;到了最后十分钟,也应对那些拿不下来的题目就高分题“分段得分”,以增加在时间不足前提下的得分。3.先同后异。就是说,可考虑先做同学科同类型的题目。这样思考比较集中,知识或方法的沟通比较容易,有利于提高单位时间的效益。一般说来,考试解题必须进行“兴奋灶”的转移,思考必须进行代数学科与几何学科的相互换位,必须进行从这一章节到那一章节的跳跃,但“先同后异”可以避免“兴奋灶”过急、过频和过陡的跳跃。三先三后,要结合实际,要因人而异,谨防“高分题久攻不下,低分题无暇顾及”。六、一慢一快就是说,审题要慢,做题要快。题目本身是“怎样解这道题”的信息源,

13、所以审题一定要逐字逐句看清楚,力求从语法结构、逻辑关系、数学含义等各方面真正看清题意。解题实践表明,条件预示可知并启发解题手段,结论预告需知并诱导解题方向。凡是题目未明显写出的,一定是隐蔽给予的,只有细致的审题才能从题目本身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这一步不要怕慢。找到解题方法后,书写要简明扼要,快速规范,不要拖泥带水,啰嗦重复,尤忌画蛇添足。一般来说,一个原理写一步就可以了,至于不是题目考查的过渡知识,可以直接写出结论。中考允许合理省略非关键步骤。为了提高书写效率,应尽量使用数学语言、符号,这比文字叙述要节省而严谨。七、分段得分对于同一道题目,有的人理解得深,有的人理解得浅,有的人解决得多,有的人

14、解决得少。为了区分这种情况,中考的阅卷评分办法是懂多少知识就给多少分。这种方法我们叫它“分段评分”,或者“踩点给分”踩上知识点就得分,踩得多就多得分。鉴于这一情况,中考中对于难度较大的题目采用“分段得分”的策略实为一种高招儿。其实,考生的“分段得分”是中考“分段评分”的逻辑必然。“分段得分”的基本精神是,会做的题目力求不失分,部分理解的题目力争多得分。1.对于会做的题目,要解决“会而不对,对而不全”这个老大难问题。有的考生拿到题目,明明会做,但最终答案却是错的会而不对。有的考生答案虽然对,但中间有逻辑缺陷或概念错误,或缺少关键步骤对而不全。因此,会做的题目要特别注意表达的准确、考虑的周密、书写

15、的规范、语言的科学,防止被“分段扣点分”。经验表明,对于考生会做的题目,阅卷老师则更注意找其中的合理成分,分段给点分,所以“做不出来的题目得一二分易,做得出来的题目得满分难”。2.对绝大多数考生来说,更为重要的是如何从拿不下来的题目中分段得点分。我们说,有什么样的解题策略,就有什么样的得分策略。把你解题的真实过程原原本本写出来,就是“分段得分”的全部秘密。缺步解答如果遇到一个很困难的问题,确实啃不动,一个聪明的解题策略是,将它们分解为一系列的步骤,或者是一个个小问题,先解决问题的一部分,能解决多少就解决多少,能演算几步就写几步,尚未成功不等于失败。特别是那些解题层次明显的题目,或者是已经程序化了的方法,每进行一步得分点的演算都可以得分,最后结论虽然未得出,但分数却已过半,这叫“大题拿小分”,确实是个好主意。跳步答题解题过程卡在某一过渡环节上是常见的。这时,我们可以先承认中间结论,往后推,看能否得到结论。如果不能,说明这个途径不对,立即改变方向;如果能得出预期结论,就回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