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第二课国家制度下复习课人教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1924236 上传时间:2023-08-2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政治第二课国家制度下复习课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三政治第二课国家制度下复习课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三政治第二课国家制度下复习课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三政治第二课国家制度下复习课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三政治第二课国家制度下复习课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政治第二课国家制度下复习课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政治第二课国家制度下复习课人教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政治第二课:国家制度(下)复 习课人教版【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第二课:国家制度(下)复习课 二. 重点、难点1. 我国国家机构的设置2. 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3. 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4. 公民应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5. 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三. 具体内容1. 我国国家机构的设置(1)我国国家机构的组成:我国国家机构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组成。(2)我国国家机构的分类:按其类别可分为五部分: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国家检

2、察机关和国家军事机关;按国家机关的层级,可分为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3)中央国家机构的职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国家主席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决定行使国家元首的职权,对外代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的职权有:颁布法律权、发布命令权、任免权、荣誉授予权、外事权等。 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国务院主要行使 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 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职能,统一领导各部、各委员会、各直属

3、机构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国家审判机关。最高人民法院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并监督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法院 的审判工作,其审理案件所做的一审或二审判决属终审判决。 最高人民检察院是最高国家检察机关。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 中央军事委员会是我国最高的军事领导机关,领导全国武装力量。注意1:我国的中央国家机关之间不是一种三权分立关系。 我国中央国家机关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本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全国人大是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国家权力是统一的,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是一

4、切国家机关活动的中心。 我国中央各国家机关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的,各国家机关按职权范围行使职责,不三权分立超越权限,否则就是越权或滥用职权。 中央国家机关之间存在着制约因素。如,最高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最高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检察权;它们都不受国家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全国人大的组成人员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职务。注意2:对我国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的理解。 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必须依法进行,不能离开法律规定讲独立审判; 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是指人民法院作为一个整体在行使审判权上是独立的,即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人民

5、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并不排斥国家权力的合法干预:各级人大可以对同级法院的工作进行监督(当然不是干涉人民法院对具体案件的审判);上级法院可通过第二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监督下级法院的审判活动;人民检察院可以抗诉形式监督法院的审判活动;另外,还有舆论监督、群众监督。 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不能排斥党的领导。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领导,如向法院推荐干部,而不是由党委包办审案等。 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原则,可以使人民法院在其职权范围内进行独立活动,在审判过程中不受法律以外的任何势力(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和影响,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实事求是对案件作出公正的裁决,

6、以保障人民法院审判活动的严肃性,维护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尊严。2. 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1)民主集中制原则A. 民主集中制的含义:是指 的制度。B. 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主要体现: 在国家权力机关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方面, 。 在国家权力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方面, 。 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的关系方面, 。(2)对人民负责原则A. 对人民负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国一切 行为准则和工作宗旨。B. 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要求: 密切联系群众。 克己奉公,廉洁自律,接受人民的监督。 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3)依法治国原则A.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B. 依

7、法治国的基本内涵:依法治国就是 在党的领导下,依照 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C. 依法治国的领导者: 。D. 依法治国的主体: 。E. 依法治国的本质:崇尚 权威。F. 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在于保证 ,维护 。G. 实行依法治国的要求: 立法机关要 ,确保 。 行政机关要严格 。 司法机关要 。 要进一步完善 体系,加强 工作和 工作。注意: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区别: 含义不同: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管理国家社会事务。以德治国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思想道德体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范畴

8、不同:以德治国属于思想建设范畴,属于精神文明。依法治国属于政治建设范畴,属于政治文明。 依靠手段不同:以德治国主要依靠道德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思想行为。依法治国以法律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思想行为。联系:两者在根本目的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保证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使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两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废。3. 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正确理解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公民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反映在法律上就是 。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1)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含义:指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

9、(2)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主要包括: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A. 选举权是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 ,即选举 的权利。B. 被选举权,是公民依法享有的被选举为 ,即被选举为 的权利。C 我国现阶段实行 和 相结合的选举制度。D.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是公民的 。思考1:是否我国的每个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法律资格)思考2:公民在行使选举权进行选举时应注意什么?(人民代表的素质要求) 政治自由A. 政治自由包括 的自由。B. 政治自由是 的基础。思考:如何认识自由与法律的关系? 监督权A. 公民行使监督权的对象是 和 。B. 公民行使监督权的基本方式包括 、 、 、 。思考:公民

10、行使监督权有何重要意义?(3)国家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如何保护?) ; 。4. 公民应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意义国家的统一,全国各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 。 公民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的要求A. 捍卫国家 不被侵犯,与一切危害国家主权的行为做坚决的斗争;B. 捍卫国家 完整,坚决反对一切侵略、占领和割让、出卖国家领土的行为;C. 捍卫国家 及其统一,与颠覆国家政权和分裂国家政权的行为做坚决的斗争;D. 坚持 和 ,坚决反对一切民族歧视、民族分裂行为。(2)维护国家

11、安全、荣誉和利益 国家安全的含义及维护国家安全的要求A. 国家安全包括国家 完整不受侵犯,国家的 不被窃取、泄漏和出卖, 不被破坏等。B. 公民在维护国家安全中应该做到:第一,严守国家机密;第二,配合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为国家安全机关执行工作任务提供便利条件和协助;第三,发现危害国家安全行为时应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或公安机关报告。 国家荣誉的含义及维护国家荣誉的要求A. 国家荣誉包括国家的 不受侵犯,国家的 不受玷污,国家的 不受侮辱。B. 公民维护国家荣誉,应做到:第一,增强民族 ; 第二,增强民族 ; 第三;增强民族 。 国家利益的内容及维护国家利益的要求:A. 国家利益包括政治、经济、安全等

12、各个方面。B. 公民维护国家利益应做到:第一,努力维护国家安定、社会稳定的政治局面;注意:国家安定、社会稳定是进行现代化建设的 ,是国家的 。第二,必须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现象进行斗争。5. 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和义务(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重要性: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是我国公民享有法定权利和履行法定义务的重要原则,是公民同一切违法侵权和腐败现象做斗争的法律武器。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基本内涵A. 含义是:公民平等地享受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和平等地 法律。B. 内容是:第一,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和平等地承担宪法、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第二,任何公民的 都受到法律保护;第三,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注意:如何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是指法律实施上的平等,即 平等和 平等,而不是 上的平等。 不是绝对的平均主义。如宪法规定,不满18周的公民不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不等于说法定年龄的公民与不足法定年龄的公民之间存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