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冲刷防护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1924213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基冲刷防护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路基冲刷防护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路基冲刷防护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路基冲刷防护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路基冲刷防护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路基冲刷防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基冲刷防护(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路基冲刷防护第一节 概述一、冲刷作用的形成条件沿河及水库地区铁路由于地形地质条件及工程设置要求的限制,大多依山傍水顺着河谷或水库岸边行进。此时滨河路基、河滩路基及水库地区路基往往由于侵占河床、压缩过水面积或阻挡水流,改变水流方向和速度,从而形成水流对河床、岸坡或建筑物基础的经常或周期性冲刷作用,影响路基的稳定与安全。二、冲刷防护原理本章所述的冲刷防护,专指河道、水库水流的冲刷防护,不包含雨水等漫流表水对坡面的冲刷防护,此部分内容列入第六章“路基坡面防护”中。冲刷防护的原理就是根据水流的动水压力、波浪和壅水高及冲刷作用等水流特性,结合线路位置及地形

2、地质因素,设置合理、适宜及足够坚固的冲刷防护工程,使其满足适应水流性质和抵抗水流的破坏作用的要求,防止岸坡及基础因冲刷作用而失稳,从而确保线路路基的稳定和运营安全。第二节 设计原则一、冲刷防护工程类型的选择原则路基冲刷防护工程,一般分为直接防护、间接防护和改移河道三种类型。设计时应根据下列原则选用适当的类型。(一)直接防护 在宽阔的河滩、凸岸、台地边缘及流速不大,流向与河岸接近平行等水流冲刷作用较弱的地段或山区河谷狭窄,以下蚀为主的V形河谷地段,应优先考虑设置直接防护。防护工点的范围应根据最不利水位时水流的趋势来决定,要包括所有可能受水流冲刷的地段。工点两端均应有足够的长度嵌入稳定的河岸或路基

3、边坡内,并与河流上下游建筑物平顺衔接,防止恶化水流条件。路堤边坡与河岸岸坡的冲刷防护工程类型及其适用条件,根据表71采用。冲刷防护工程常用类型及适用条件 表71防护类型结构形式适用条件注意事项容许流速(m/s)水流方向,河道地貌等植物防护铺草皮1.21.8水流方向与线路近乎平行;不受各种洪水主流冲刷的浅滩地段路堤边坡防护种植防水林,挂柳有浅滩地段的河岸冲刷防护干砌片石护坡单层厚0.250.35m;双层厚:上层0.250.35m,下层0.25m23水流方向较平顺的河岸滩地边缘;不受主流冲刷的路堤边坡;无漂浮物和滚石的河段应设置垫层浆砌片石护坡厚0.30.6m48主流冲刷及波浪作用强烈处的路堤边坡

4、有冻胀变形的边坡上应设置垫层。有流木、流冰、滚石时,应适当加厚混凝土护坡厚0.080.2m抛石石块尺寸根据流速、波浪大小计算,不宜小于0.3m3水流方向较平顺,无严重局部冲刷的河段;已浸水的路堤边坡与河岸抛石厚度不应小于石块尺寸之两倍石笼镀锌铁丝制成箱形或圆形,笼内装石块45受洪水冲刷但无滚石河段和大石料缺乏地区大型砌块2m2m2m3m3m2m58受主流冲刷严重的河段常与脚墙配合使用浸水挡土墙58峡谷急流和水流冲刷严重的河段土工合成材料防护土工织物沉枕45受洪水冲刷深水急流和浪大处的护坡护底工程土工格栅和土工网石笼土工膜袋1.5不受主流冲刷的路堤边坡,边坡不陡于1:1(二)间接防护 在河床宽阔

5、,冲刷和淤积大致平衡,水流方向易于改变并且有设置导流建筑位置的河段,可采用间接防护。设计时应根据河道的地形地质条件和演变规律,规划好导治线,要防止对上下游和对岸的建筑物和农田的冲刷加剧。(三)改河工程 为了将直冲路基的水流引开以防止水流对路基的危害,或为了防止铁路路基过多占用河道加剧水流冲刷,除作好冲刷防护外,必要时可考虑改移河道。改移河道应根据水流特性及河道演变规律,顺应河势,慎重对待。当防护地段很长,河道水流性质变化较大的地段,可采用不同的防护类型,合理布置进行设计,但应注意衔接平顺。在可能发生风浪的宽深河流上,还须对波浪的冲击破坏作用进行校核。二、冲刷防护设计的有关要求(一)水文及地质资

6、料冲刷防护设计应在充分收集工点范围内的低水位、中水位和设计洪水位及在这些不同水位时的流向、流速、流量等水文资料和河滩、岸坡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稳定状态及河流的冲刷、淤积情况的基础上进行。(二)防护高度直接防护工程顶面和间接防护的高水位坝坝顶高程,应为设计水位加波浪侵袭高加壅水高加0.5m;桥头的河滩路堤,当水流纵坡较大、河滩较宽时,尚应计及桥前水面横坡所形成的附加高度。间接防护的漫水式中水位坝及低水位坝,其坝顶高程一般应高出相应的设计中水位及低水位高程。当河道比较狭窄且风速不大时,一般可不计算波浪侵袭高。(三)基础处理冲刷防护工程应加强基础处理。基底埋深应在冲刷深度以下不小于1.0m或嵌入基

7、岩内。当冲刷深度较深,水下施工困难时,可采用桩基、沉井基础或适当抛石、石床、潜坝、混凝土块板和石笼等平面防护建筑。第三节 常用直接防护类型及其设计直接防护是对河岸或路基边坡的直接加固,用以抵抗水流的冲刷和淘刷作用。其特点是对原水流的干扰很小,但因防护工程直接受水流冲刷,因此必须具有足够的坚固性和稳定性,经受住最不利情况的考验。直接防护建筑物种类很多,主要是根据防护工程所在位置的流速、河床地质情况、建筑材料来源,以及所防护工程的重要性而定。直接防护的设计,宜尽量不压缩或少压缩水流断面,以减少一般冲刷。在水流顶冲或斜冲地段,防护建筑物的迎水面边坡有条件时应适当放缓,以减轻局部冲刷。一、植物防护(一

8、)草皮护坡草皮是土的坚实表层,其中草根盘根错节,是天然的防护材料。适用于水流速1.8m/s地段的河岸防护。草皮护坡一般采用叠砌方法,可用台阶式的叠砌(见图74a)或竖立式的叠砌(见图74b)。草皮尺寸为2540cm,厚为1015cm,叠砌前先平整坡面,将草皮砖紧贴坡面,并用柳枝尖桩或竹、木尖桩将草皮砖钉住,桩长为0.30.5m。在坡脚部分,一般铺草皮砖23层,伸出坡脚外的宽度可视具体情况决定,但不小于1.0m,铺砌层的表面应与地面齐平。(二)植树防护在河岸或路基外侧种植防水林是一种有效而又很便宜的冲刷防护措施,适用于水流速1.21.8m/s地段的河岸防护。用于防水林最适宜的树种是杨柳类的乔木和

9、灌木。其特点是生长快,根系发达,枝梢茂密,能长期经受水淹而成活。林中的树木宜成行栽植,当水流流速在1.0m/s以内时,可用单棵插枝法;当流速在1.0m/s以上时,宜用成束插枝法(每束56棵)。插枝应插在预先挖好的小圆穴内并注意培土。防水林的行距可用0.81.5m,棵距可用0.40.8m。沿河岸或路基坡脚,宜采用灌木与乔木间植,并每隔1020m的相等间距设置编笆一道以促使泥沙淤积,防止坡脚被冲刷。在河岸上植树,应在离岸边有适当距离而不易被水流淘刷到的地方。二、干砌片石护坡用于河漫滩或阶地边缘,受季节性浸水的路基边坡防护。适用于水流较平顺,不受主流冲刷且流速为23m/s的地段。护坡的厚度按水流速度

10、或波浪大小的计算决定。其结构形式为单层厚0.250.35m,双层厚:上层0.250.35m,下层0.25m。为了防止护坡下的边坡细粒土被水流淘刷和增加护坡的弹性,以抵抗外力的冲击作用,应在护坡面层与边坡土之间设置12层的砂、砾石垫层,垫层厚0.10.15m。干砌片石护坡应在边坡填土沉降基本完成后进行,护坡砌筑前应将边坡夯实平整,砌筑时石块要互相嵌紧。护坡基础应按可能的最大冲刷妥善处理,当冲刷深度在1.0m以内时,可用墁石基础。当冲刷深度大于1.0m时,宜采用浆砌片石脚墙基础,并要求将基础埋置在冲刷线以下。如图75。干砌片石垛一般与干砌片石护坡配合使用。用于水流方向较平顺的河岸滩地边缘或不受主流

11、冲刷且水流流速为1.83m/s的路堤边坡防护,适用于枯水期施工。干砌片石护坡的防护高程为设计水位+波浪侵袭高+壅水高+0.5m,干砌片石垛高度一般控制在3.0m以内,顶宽不小于1.0m,可通过稳定分析计算确定。其外侧坡率11.5,内侧坡率10.75,片石之间应嵌紧增加其稳定性。片石垛与填土接触面部分,应设卵砾石垫层与砂砾石垫层,各厚0.15m。如图76。三、浆砌片石护坡用于经常浸水且受主流冲刷及波浪作用强烈的路基边坡和河流或水库岸坡的防护。其容许流速为48m/s。护坡应选用较坚硬、耐冻、未风化,其饱和抗压强度不小于30MPa,尺寸不小于0.15m的石料,采用M7.5水泥砂浆砌筑。要求铺设在有足

12、够密实度而不易发生不均匀沉陷的边坡上。为了使边坡均匀受力并增加护坡的弹性,在护坡下设置厚0.10.15m的卵砾石垫层。浆砌片石厚度根据流速或波浪在边坡上所产生的上举力确定,可按下式计算: (7 13 )式中d护坡厚度(m);片石砌体的重度(kN/m3); 水的重度(kN/m3);作用于护坡上的上举力(kPa); 护面斜坡的坡度角。此种护坡应设置伸缩缝,以消除或减小其中的温度应力。一般每隔1015m设置一道,缝宽23cm,用沥青麻筋或沥青木板填塞。为了减小护面背后的渗透压力及排泄护坡背后的积水,在护坡上设置交错排列直径为10cm的泄水孔。浆砌片石护坡基础宜采用脚墙基础,必要时辅以适当的平面防淘措

13、施。四、混凝土板护坡功用大致与浆砌片石相同,并能抵抗更大一些的波浪作用和冰压力,其容许流速48m/s,波浪高2m以上。结构形式如图78。混凝土板护坡通常由预制成适当大小的方块并配置一定的构造钢筋拼铺而成。每块尺寸按所经受的荷载计算确定,其最小厚度不宜小于6cm。为了抵抗较强烈的水流或波浪或流冰的作用,如V6m/s,则板块宜设计成21m或22m,厚0.2m0.3m的大型块状。这样相邻板块间可不必联结,只要靠紧铺设,砌缝宽12cm,用沥青麻筋或沥青木板填塞。如无吊装机具,也可就地分块立模灌注。为了减小水流和波浪的上举力,可在预制块板上留出泄水孔眼,孔眼大小应不大于块板垫层颗粒的粒径。因为混凝土板块

14、对于其下卧土层的不均匀沉降特别敏感,故必须在夯实平整的边坡上铺设,按反滤层要求设计的垫层,其厚度一般采用:对于干燥的边坡为1015cm,对于较湿的边坡为2030cm。板块材料,在非严寒地区用C15混凝土,严寒地区用C20混凝土。其它有关基础处理,护坡厚度的计算,可参照浆砌片石护坡进行。五、抛石防护用于经常浸水且水深较大地段的路基边坡防护,防洪抢险时更为常用。在缺少石料的地区,也可用预制混凝土块作为抛投材料。石料应选用质地坚硬,耐冻且不易风化的石块。为了使抛石堆有一定的密实度,宜采用不小于计算尺寸且大小不同的石块掺杂抛投。为了增加抛石防护的稳定性,抛石堆的水下边坡不宜陡于11.5,当水深和流速较

15、大时,可放缓至1213。抛石堆的顶面宽度不应小于最小石块尺寸的两倍。铁路上常用的抛石防护形式如图79及710。当路基填料为土质时,应在抛石与路基填土之间加设卵砾石反滤层,厚0.50.8m。如路基坡脚浸水较深,反滤层分层设置有困难时,可将卵石与砾石土混合为一层,顺边坡倾填作为反滤层。六、石笼防护石笼防护为半永久性建筑物,用以防护河岸或路基边坡的冲刷,可用于较陡的边坡,容许流速为45m/s,容许波浪高1.51.8m。适用于受洪水冲刷但无滚石河段和大石料缺乏地区。也宜用于防洪抢险。石笼防护的优点是具有较好的强度和柔性,但不需用较大的石料。当水流中含有大量泥砂时,石笼中的孔隙将很快被淤满而形成坚固的整体护层。其缺点是铁丝网会被锈蚀,以致石笼解体,因此其使用期限约为812年(镀锌铁丝网)或35年(普通铁丝网)。用于防护岸坡时,一般采用垒砌形式,只有当边坡等于或缓于12时才可用平铺形式。用于防护基础淘刷时,一般采用在河床上平铺并与坡脚线垂直的形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