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学名师模块班讲义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1923706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 页数:255 大小:9.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法学名师模块班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255页
民法学名师模块班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255页
民法学名师模块班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255页
民法学名师模块班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255页
民法学名师模块班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2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法学名师模块班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法学名师模块班讲义(2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民 政法干警考试 民法学 李梦娇 名师模块班民法学目 录第一章 民法总论 . 3第一节 概述 . 3第二节 民事主体 . 9第三节 民事行为 . 20第四节 代理 . 26第五节 诉讼时效和期间 . 30第二章 物权 . 34第一节 物权概述 . 34第二节 所有权 . 40第三节 用益物权 . 48第四节 担保物权 . 54第五节 占有 . 62第三章 债 权 . 63第一节 债的概述 . 63第二节 合同法总论 . 74第三节 合同法分论 . 86第四章 人身权 . 97第五章 婚姻法 . 101第一节 概述 . 101第二节 结婚 . 103第三节 离婚 . 107第六章 继承法 . 1

2、12第一节 继承权制度概述 . 112第二节 法定继承 . 115第三节 遗嘱继承 . 118第四节 遗产的处理 . 121第 1 页 民法学 第七章 民事责任 . 124第一节 民事责任概述 . 124第二节 缔约过失责任 . 124第三节 违约责任 . 125第四节 侵权责任 . 126第 2 页 名师模块班 第一章 民法总论 第一节 概述 一、民法概述 (一)民法的概念 民法的定义:调整平等主体之间有关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体系的总称。 (二)民法的调整对象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1.人身关系是人格关系和身份关系的合称。 2.财产关系是

3、人们可以支配的有经济价值的资源和物品。 【例题】下列社会关系中,应属于民法调整对象的是( ) A 梁某和郭某签订的房屋租赁合同关系 B 政府向受灾的梁某捐款 C 梁某向税务机关缴纳税款的关系 D 梁某因驾车违章与交管部门形成的处罚与被处罚的关系 答案:A (三)民法的分类 1形式上的民法是指民法典,是按一定的逻辑体系和价值判断将各种民事制度 规定于一部法律内的法律文件。1986 年公布并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概括规定了民事法律的基本制度,具有准民法典的性质。 实质上的民法是指调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民事法律规范的综合,包括民法典 以及各种民事单行法。 2广义的民法是指所有的私法规范,

4、包括调整人身关系、财产关系、亲属关系、 知识产权关系以及商事关系的法律规范。 狭义的民法仅仅指调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不包括亲属法、知识产权法 和商事法。 【例题】广义的民法是指( ) A民法典 B商法典之外的民法典、民事法律法规 C所有关于民事的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D民法通则 第 3 页 民法学 (四)民法的渊源 1.制定法:宪法中的民法规范;民法通则以及民事单行法;国务院制定发布的民 事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只在制定者管辖范围内有效);规章;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解释规范性文件;国际条约中的民法规范。 2.习惯:我国有些单行法肯定习惯的效力,合同法允许用交易习惯解释合同的歧

5、 义条款。 (五)民法的适用范围 1. 对人的适用范围: 民法通则第 8 条第 2 款:本法关于公民的规定,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 域内的外国人、无国籍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也就是说,在我国领域内有中国国籍的自然人,依据我国法律设立的中国法人和 其他组织相互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均使用我国民法。外国人、无国籍人在我国领域 内的民事法律关系,一般适用我国法律,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 空间上的适用范围:及于我国的领土、领海、领空包括驻外使馆、在我国领 域外航行的我国船舶。但是一些区域民法规范只能在特定区域内有效。 3.时间上的适用范围: (1)生效与失效 生效:A、颁布就生效; B、颁

6、布后一段时间生效(民法通则 1986 年 4 月 12 日公布 1987 年 7 月 1日生效)失效: A、新法直接规定废除旧法; B、旧法的规定与新法规定相抵触的,抵触部分失效; (2)溯及力问题。一般没有溯及力,司法解释中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民法的基本原则 (一)平等原则:民法中的平等,是指主体的身份平等。 (二)自愿原则:自愿原则的实质,就是在民事活动中当事人的意思自治。(法 无禁止则自由) (三)公平原则:公平原则是指在民事活动中以利益均衡作为价值判断标准,在 民事主体之间发生利益关系摩擦时,以权利和义务是否均衡来平衡双方的利益。 (四)诚实信用原则:要求按照市场制度的互惠性行事。在

7、缔约时,诚实并不欺 不诈;在缔约后,守信用并自觉履行。 (五)禁止权利滥用原则: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进行民事活动中 必须正确行使民事权利,如果行使权利时损害了同样受到保护的他人利益和社会公共 第 4 页 名师模块班 利益时,即构成权利滥用。 (六)公序良俗原则:是指民事主体的行为应当遵守公共秩序,符合善良风俗, 不得违反国家的公共秩序和社会的一般道德。 三、民事法律关系 (一)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 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法规范调整的,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包括人身关 系和财产关系。特征: 1.民事法律关系是一种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是按照民法规范确立的社会关系, 因而是一种法

8、律关系。 2.民事法律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一般是自愿设立的。 3.民事法律关系是以民事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法律关系。 民法调整社会关系是赋予民事主体权利和义务,因此,民事法律关系也就是民事 权利义务关系。 【例题】下列选项中,属于民事法律关系的是( ) A甲向税务机关纳税 B政府向某灾区拨款 C乙向某小学捐款 D违章司机丙被交警罚款 答案:C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 1.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简称民事主体,是指民事法律关系中享受权利,承担义 务的参与者、当事人。民事主体参与民事法律关系还取决于能力。分解为权利能力和 行为能力。 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国家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成为民

9、事法律关 系的主体。 2.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即民事主体得以结成相互关系的利益对象。是民事权利 和民事义务之所依,是主体交往的基石和利益所在。 依利益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物、行为、智力成果、非物质利益、有价证券(债 券、股票、提单、票据(支票、汇票、本票)等。 (三)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 指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所享有的民事权利和负有的民事义务,即民事权利和民事 义务。 1.民事权利 (1)民事权利的概念 民事权利是民法赋予民事主体实现其利益的法律手段。 第 5 页 民法学 (2)民事权利的分类 A.权利的客体体现的利益:财产权和人身权 财产权是以具有经济价值的利益为客体的权利,财产权可以予以经济评

10、价,并可 转让。以权利的效力和内容为标准,财产权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物权、债权等。 人身权是以人身之要素为客体的权利。人身权与主体不可分离,人身权可以进一 步划分为人格权和身份权。 【例题】配偶权是()。A精神性人格权 B物质性人格权 C身份权 D名誉权 答案:C B.权利的作用为标准:支配权、请求权、形成权、抗辩权 支配权是对权利客体进行直接的排他性支配并享受其利益的权利。人身权、物权、 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 请求权是特定人得请求特定人为一定行为和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债权是典型的 请求权,物权、人身权、知识产权受侵害时的救济也是请求权。 形成权是依照权利人单方意思表示就能使权利发生、变更或者

11、消灭的权利。撤销 权、解除权、追认权、抵销权等都属于形成权。 抗辩权是能够阻止请求权效力的权利。有同时履行抗辩权、不安抗辩权、先诉抗 辩权等。 【例题】追认权属于( )。 A. 支配权 B. 请求权 C. 形成权 D. 抗辩权 答案:C 【例题】物权在性质上是( )。 A支配权 B请求权 C抗辩权 D债券 答案:A C.权利的效力所及相对人的范围:绝对权和相对权 绝对权又称为对世权,是权利所及相对人为不特定人的权利。 相对权是权利效力所及相对人仅为特定人的权利。相对权的效力仅仅及于特定的 义务人,又称为对人权。 【例题】下列不属于绝对权的是( )。 A知识产权 B物权 C人身权 D债权 第 6

12、 页 名师模块班 答案:D D.相互关联的民事权利中,依各权利的地位:主权利和从权利 主权利是不依赖其他权利为条件而能够独立存在的权利,从权利则是以主权利的 存在为前提而存在的权利。 E以权利发生先后及相互关系为标准:原权利和救济权 在基础权利受到侵害时,援助基础权利的权利称为救济权,基础权利称为原权。 【例题】根据民事权利的相互依赖关系,民事权利可以分为 ( )。 A支配权和请求权 B原权利和救济权 C主权利和从权利 D绝对权和相对权 答案:C F.以权利是否已经取得为标准:既得权与期待权 是按权利是否现实取得划分得,既得权是指已经取得并能享受其利益得权利,期 待权是指因法律要件未充分具备而

13、尚未取得得权利。 (3)民事权利的保护方法 民事权利的公力救济,是权利人通过行使诉权,诉请法院依民事诉讼和强制执行 程序保护自己权利的措施。公力救济是保护民事权利的主要手段,在能够援用公力救 济保护民事权利的场合,则排除适用自力救济。 民事权利的自力救济,是权利人依靠自己的力量强制他人捍卫自己权利的行为, 包括自卫行为和自助行为。只有在来不及援用公力救济而权利正有被侵犯的现实危险 时,才允许被例外使用,以弥补公力救济的不足。 自力救济分为自卫行为和自助行为。 A.自卫行为,是当民事权利受到侵害或者受到侵害的现实危险时,权利人采取必 要的措施,以防止损害的发生或者扩大。又分为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 正当防卫,是指为保护本人或者他人的民事的权益或者公共利益,对于现实的不 法侵害采取的防卫行为。 紧急避险,是为了避免本人或者他人的民事权益或者公共利益受急迫的危险所为 的行为。 B.自助行为,是指自助行为指权利人为保护自己权利而对义务人财产进行扣押或 第 7 页 民法学 对其人身进行拘束的行为,是在紧急情况下为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