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中华鳖养殖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1922374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1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然中华鳖养殖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天然中华鳖养殖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天然中华鳖养殖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天然中华鳖养殖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天然中华鳖养殖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然中华鳖养殖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然中华鳖养殖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智博经济文化咨询有限公司 万亩湖泊中华鳖天然养殖可行性报告目 录第一章 总论 1.项目概况2.项目背景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4.项目承担单位基本概况第二章 项目建设条件和规模1.项目建设条件 2.项目建设规模 第三章 技术分析 1.项目的技术来源2.项目的技术成熟度3.项目的技术路线4.项目的主要技术措施第四章 营销策划1.市场分析2.市场营销 3.多角化经营、深加工、产业一体化4.后续市场发展预测第五章 项目建设工期和进度安排 第六章 项目技术特点、技术关键、工艺技术路线、设备选用第七章 原材料供应及外部配套条件落实情况第八章 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第九章 工程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第十章 工程财

2、务评估第十一章 结论与建议1.研究结论2.建议附表1、投资估算表2、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估算表3、总成本费用估算表4、固定资产折旧估算表5、递延资产摊销表6、损益表7、现金流量表附图: 附件:委托书第一章 总论一、项目概况项目名称:万亩湖泊中华鳖天然养殖基地项目地点:武汉市江夏区保福乡毛拳咀梁子湖畔建设单位:武汉多福科技农庄股份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司开松二、项目背景概述;90年代以来,水产养殖业在品种结构调整过程中,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中华鳖养殖异军突起,经过近10年的开发与经营,已从90年代初全国每年鳖产量不足2000吨,发展到2000年总产量已达60000余吨的生产规模,成为淡水渔业品

3、种发展最快、集约化程度最高的养殖对象之一。种质退化;由于中华鳖快速、无序的发展,长期封闭式控温、高密度养殖也带来了很多负面效应。除了国内各生产厂家养殖的鳖近亲繁殖外,尤为严重的是东南亚各国的龟、鳖产品大量进入国内市场。由于这些鳖不具备生殖隔离能力造成种质混杂,而且带来了许多以前国内没有的病害,使中华鳖的优良性能逐步消失,抗逆性下降。品质下降;由于许多生产经营者缺乏对病害的防治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学和抗生素药品,添加各类激素和促长剂等,使得商品鳖的品质下降,口味变差,药物残留严重,消费者对食品的安全性表现出极大关注和担忧。水环境污染严重;由于中华鳖养殖的发展速度较快,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

4、断提高,使得集约养殖的水域污染严重。但是养殖废污处理和利用几乎没有,因此引起水域环境质量下降。不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 由于中华鳖的市场价格不稳定,中小经营者难以为继,而且目前控温养殖的能源和饲料消耗较大,养殖成本相对较高,养殖场生产经营陷入困境。特别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生产模式受到资金投入、生产成本和市场风险的制约,难以在市场上立足。养鳖发展的方向;面对以上问题和难点,国内养鳖业者都在寻求新的养殖方式,用较低的成本,养出符合生态标准的绿色品种,以适应当前养鳖业的发展和满足市场对绿色食品日益增长的需求。为此,武汉多福科技农庄股份有限公司多年前就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湖北省水产研究所共同

5、开展了“万亩湖泊中华鳖等名特水产产业化开发”项目的研究。它是通过恒温系统繁育鳖苗,经过一定时间培育,将幼鳖放入天然湖泊放养。利用生物技术防治病害和改良水质,为中华鳖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该研究已经通过市科委组织的专家鉴定,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和产业化基础。该项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是养鳖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方向。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保存中华鳖良种资源,为产业化生产提供健康、纯正苗种。为了防止中华鳖种质资源的衰退,保护种群遗传特征,强调种质的本地化,尽量避免异地频繁交往所造成的遗传污染。另外,种质优良性状的保护,对于切断中华鳖垂直感染途径,获得健康、茁壮的苗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武汉多福

6、科技农庄股份有限公司自1997年起就筹备中华鳖自然生态种质储备库的建设。目前,公司建设的龟、鳖良种场1000亩已通过省级水产部门批准,正在申报国家级良种场。但作为大水面中华鳖养殖产业化开发的配套基础产业,仍需要继续扩建,以满足产业化开发的需求。创建绿色水产品品牌,满足国内外消费者对水产品安全消费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从消费水产品的数量上转向消费安全、卫生、营养的保健水产品上,更加注重水产品的安全性。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商品鳖大多是通过集约化控温方式或小池高密度养成的,产品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陷。而本项目实施的养殖方式,是利用天然湖泊放养,适量投饵,采用生物技术来预

7、防疾病和改善水质,保存了中华鳖所具有的优良性状和品味,完全符合绿色产品要求,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随着我国加入WTO日程的临近,日本、美国及欧共体都相继放开了对我国出口水产品限制,中华鳖及深加工产品将不可避免地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而品质和安全问题仍然是影响水产品出口的关键,已经成为提高产业和产品竞争力的必要条件。本项目的实施不仅符合国家创建水产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方向,而且将对参与国际竞争,建立HACCP国际化的体系打下良好的基础。 合理利用大湖水体资源,提高综合经济效益。我国湖泊、水库星罗棋布,是世界上湖泊、水库众多的国家之一。其面积约占我国淡水水面的80%。而渔业产量只占淡水总量的40%。湖北省

8、是千湖之省,在渔业资源和内陆渔业发展方面更具有潜在优势,很多宜渔水面还没有开发和利用。目前大水面养殖业仍以草食性和滤食性鱼类为养殖主体。但是这种养殖方式若控制不好易破坏湖泊的生态平衡。因此,应迅速探索和建立无污染的大面积优质高效渔业模式。依据鱼类生态学基本原理,进行不同生态位鱼类合理混养。合理调整放养结构,降低成本,提高产值,达到渔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武汉多福科技农庄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利用梁子湖汊,先后进行了126亩小型试验和2000亩大水面鳖鱼混养中试研究。初步探索和确定了大水面中华鳖和搭配鱼类的放养强度、规格、时间和捕捞技术等,为探索大湖新的渔业模式和建立新的渔业工艺及实施产业

9、化开发打好了前期基础。渔业产业化是渔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党的十五大已明确提出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作为大农业分支的渔业实行产业化也势在必行。渔业产业化的实质是通过对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渔业产业化的重新组合,形成商品鱼产业链,使渔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生产、加工、运销有机结合。把分散经营的渔民组织起来,推向市场。最大限度地发挥龙头企业作用,促进渔业自我发展、自我调节的良好机制。武汉多福科技农庄股份有限公司为了适应渔业产业化要求,从企业发展战略高度出发,确立了“以高科技为起点,生产无公害水产品”的基本思路,以“公司+基地-带农户联市场”为产业化推广模式,带动企业和相关行业的发展,在兼顾

10、自身发展的同时,带动周边农户的发展,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增长。公司经过多年开发建设,已成为湖北省规模最大的特种水产集约化养殖基地,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条件都已达到相当水平,该项目如能在该公司得以实施,对于推动周边城乡经济发展及城镇化建设将发挥更加广泛的作用。四、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概况项目单位概况多福科技农庄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特种水产养殖为龙头、以综合发展种、养、加工等行业为方向的规范化股份制农业经济实体,是湖北省第一家高新技术农业企业。公司地处湖北省鄂东南革命老苏区、武汉市江夏区保福乡梁子湖畔,距武汉市区60公里,注册资本6000万元,总资产34367万元

11、,员工529人。经过三年的开发建设,多福科技农庄已成为湖北省规模最大的特种水产农业集约化养殖基地、武汉农业企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现有集约化自然混养池2000亩,工业化养鳖基地210亩。建成亲本池8100平方米,温室11000平方米,商品龟、鳖池18900平方米。完善了孵化房、水循环系统、科研楼、办公楼、食堂、宿舍等配套设施,形成了年产商品龟、鳖 200万只的生产能力。公司2000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221万元,净收益率为10.67%。项目负责人;司开松,1980年毕业于湖北农学院,现任武汉多福科技农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常务副总经理。项目技术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

12、研究所历史悠久、专业齐全、技术积累深厚,在水生生物学、生态学、水污染生物学、生物技术、渔业技术、水域规划等水产领域各分支学科均有较大发展,其整体研究水平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部分单项技术处于国际先进行列。建所以来,已形成一大批学术带头人,造就了一批在国际、国内有较大影响的中青年科技人才。该所现有职工401人,各 类研究人员298人。其中研究员26人,副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71人,初、中级技术人员198人。中科院院士 5人,聘请国外客座教授5人,博士生导师18人,硕士生导师40人,博士后17人,博士30人,硕士130人,在读博士36人。国家级和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16人,获各级政府专家津贴奖励

13、的专家56人。该所共获得研究成果600余项,其中有140项分别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和中科院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以及科委或省市的奖励。该所获国家专利17项,出版专著40余册,发表论文2000余篇,近十年来重大科技成果达100多项。五、 编制依据和原则编制依据1 湖北省计划委员会,鄂计函字2001号关于武汉多福科技农庄股份有限公司万亩湖泊中华鳖等名优特水产产业化开发项目立项的批复。2 武汉多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万亩湖泊中华鳖等名优特水产产业化开发立项建议书。编制原则1.本项目建设必须符合国家农业产业化政策和湖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布局及有关规范和规定。2.本项目必须满足企业的总体规划和发展

14、要求。3.本项目科技含量高,建成后成为国内中华鳖养殖规模最大的企业和基地。4.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渔业、环保等方面的法律和规定。5.为农业产业化及产品开发打下良好基础。六、可行性报告的主要范围1.市场分析2.项目建设条件、规模、内容3.工艺技术4.项目方案5.投资及经济效益分析第二章 项目建设条件、规模和内容一、 项目建设条件技术条件本项目的技术依托单位为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产业化研发单位为国家淡水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中心。基础条件武汉多福科技农庄位于湖北第二大湖泊梁子湖畔(27000h m2)。优质的水源为本项目绿色产品的产业化开发提供了先决条件。1999年农庄养

15、殖场利用120亩水面的湖汊进行了大水面中华鳖养殖试验和研究,并于2000年建成了2000亩的大水面养殖基地,该项研究成果已于2000年12月通过了武汉市科委组织的专家验收鉴定,认为该项技术符合当前养殖业发展形势,代表了养殖业的发展方向,研究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另外,为了使大水面养殖的种源质量有保证,已经建立了国家级龟、鳖良种基地,并已报请国家农业部审批。交通条件 该项目建在梁子湖的山坡湖(约两万亩),两端用钢板网围拦,其渔业生态环境十分优越。该湖区地处九省通衢的淡水渔业产地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107国道,京广铁路和在建的京珠高速公路擦境而过,无论从资源还是地域交通方面来说,都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资源条件梁子湖区内的山坡湖为石底和红泥底,淤泥较薄,是鳖生活的适宜底质。湖水最深处约3.2米,平均水深1.7米。湖水中含氧丰富,月变化量范围为614.4mg/L,饱和率变动在75108%。由于水深度适宜,表底层含氧差异不大,常处于饱和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