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卫生学1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1922159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卫生学1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学校卫生学1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校卫生学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卫生学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作业一答案一、儿童的脑组织代谢有什么特点?(2分)答:(1)细胞在新陈代谢过程时需要耗氧,脑组织也不例外。成人脑的耗氧量占全身耗氧量的25%,而儿童脑的耗氧量几乎占到全身耗氧量的60%,可见儿童对缺氧的环境十分敏感。在空气污浊、氧气不足的环境中,儿童可能很快发生头晕、眼花、全身无力等疲劳现象。(2)葡萄糖是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葡萄糖氧化释放的能量供组织代谢所需。除此之外,组织在代谢时还可氧化蛋白质、脂肪供能。但脑组织只能氧化葡萄糖供能,而不能利用蛋白质、脂肪供能,因此,脑组织对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的变动非常敏感,即一旦血糖降低,就会影响到脑功能的正常发挥。二、简述学校对儿童少年心理健康的

2、影响。(3分)答:学校对儿童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包括学业、同伴关系及师生关系三个因素。(1)学业因素。如果学生的学业不良,他们就无法从学习中获得成就感。一些学生在学业上出现困难之后,则变得易怒、消极,并把学业上遇到的挫折转嫁到其他事物上,经常故意激怒别人,表现出许多反抗行为。一些学生会因此而出现学习焦虑。处于学习焦虑状态中的学生会经常抱怨身体的各种不适,如头疼、胃疼等,他们也容易情绪化,易与人发生争执,影响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等。因此,学业不良的儿童往往也在社会性发展的诸多方面存在着问题。(2)同伴关系因素。同伴关系对儿童社会交往所需技能的发展有影响;儿童可以从同伴交往中满足社会需要,从

3、同伴朋友那里获得社会支持;同伴交往经验有利于儿童人格的发展。良好的同伴关系将促进儿童形成健康的自我概念。如果同伴关系不良,会从上述方面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3)师生关系因素。教师是对儿童身心发展起重要影响的重要他人之一, 其影响对儿童的一生都有重要意义。教师对儿童的人格发展产生影响;师生关系不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师生关系不好会影响学生的情绪,使学生体验到更多消极情绪。可见师生关系影响了儿童少年的心理健康。(三)青春期是如何启动的?(3分)答:一般认为,青春期的启动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的变化有关。在婴幼儿及儿童时期,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处于被抑制状态,一般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4、下丘脑对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的负反馈作用非常敏感,下丘脑、垂体对性腺激素的负反馈作用也很敏感,在这种负反馈的调节下,体内只要有极少量的性激素通过血液循环达到下丘脑和垂体,就能抑制其活动,因此下丘脑和垂体基本处于不活动状态。中枢神经系统内有一个与性腺无关的抑制机制,它抑制了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活动,使下丘脑不释放促性腺激素释放素,垂体也不能合成及分泌促性腺激素,性腺不能发育成熟。当青春期即将开始时,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机制解除,同时下丘脑对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的负反馈作用的敏感性降低,低水平的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再也不会引起下丘脑对垂体的抑制,再加上垂体对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反应增强,导致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增加,促进了性腺的发育及性激素的分泌,从而迈入青春期。四、什么是动力定型?(2分)答:当各种刺激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依次出现,重复多次以后,大脑皮层对这种时间和顺序的反应就被“固定”下来,有了规律。每到一定的时间,大脑皮层就“知道”该进行某种活动了,做起来就“得心应手”;每当一个刺激出现,大脑皮层就“知道”下面该干什么,提前作好了准备。大脑皮层的这种活动特点就称为“动力定型”。学生良好习惯的及技能的养成和训练就是动力定型的建立过程。动力定型建立之后,大脑皮层能以最经济的消耗,收到最大的学习、工作效果。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