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差异(第1课时)枣庄四十中徐士龙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1922157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差异(第1课时)枣庄四十中徐士龙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四章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差异(第1课时)枣庄四十中徐士龙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四章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差异(第1课时)枣庄四十中徐士龙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四章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差异(第1课时)枣庄四十中徐士龙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四章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差异(第1课时)枣庄四十中徐士龙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差异(第1课时)枣庄四十中徐士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差异(第1课时)枣庄四十中徐士龙(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七上第四章天气与气候第2节 气温的变化与差异(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知道气温测定的方法,学会计算平均气温。读日变化曲线图,能说出一天最学会计算气温日较差和气温年较差。运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图,并说出气温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教学目标】1、了解气温的变化,知道气温测定的方法,学会计算平均气温。2、阅读气温日变化曲线图,能说出一天最最高、最低气温,读气温年变化曲线图,能说出最热月均温、最冷月均温;学会计算气温日较差和气温年较差。(重点)3、运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日变化曲线图和年变化曲线图,并说出某地气温随时间变化的特点。(难点)4.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及抽象思维

2、能力。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意识。(能力及情感目标)【教学模式】二五三模式、问题导学。【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具准备】有关气温的变化与差异的图片和课件、温度计、直尺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景问题导入提问与思考出示目标今天中午真热!不过早上上学时候还挺凉爽的!导入:同学们,通过以下图片中你能说说对气温变化的感受吗?1. 哪位同学说说今天的气温变化情况?我们家乡一年内气温的变化情况?2.教师和学生一起探讨对气温变化的感受,及时做出指导评价,并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从而得出生活体验:午 晨 ,冬 夏 。(气温时刻在 )。3.教师点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说的今

3、天很冷或很热,实际是指大气的冷和热,那么什么是气温,气温又是如何观测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气温的变化与差异。今天学习第一部分气温和气温观测。4.教师出示学习目标同时板书:一、气温测定 二、计算平均气温 三、变化曲线图 四、气温随时间变化的特点1.学生观看的照片,进入与课题有关的探讨情景。学生各抒己见,讨论一天、一年的气温变化情况。2.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讨论气温变化的感受,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意识。自学合作探究教师精讲探究一 气温与气温观测 阅读课本P62及P63相关内容及图片,完成回答:1.什么是气温?我们把天气的_ 称为气温,一般用_表示,读作_。2.

4、 气温是如何测定的? 气象站观测的气温是放在_里的温度计测得的。温度计离地面_米,百叶箱门都朝_,安置百叶箱的要求: 。目前,越来越多的 正在取代传统的观测方式。这种新型观测站的优点: 。3.演示并总结该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4.对气温的观测,一般在北京时间_时、_时、_时、_时。 某地一天中不同时刻的气温4.读出该地2时、8时、14时、20时的气温值分别为: 、 、 、 ,计算平均值,得出该地日平均气温约为 。5、总结说出日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议一议,如何用类似的方法求一个地方的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方法。教师引领小结:日平均气温= 一日内气温观测值之和观测次数教师精讲点拨:月平均气温= 一月

5、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 年平均气温= 一年内月平均气温之和月数学生在教师提供的资料及创设问题情境下,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62及P63相关知识,完成教师的问题。1.在教师引导下学习温度计的读取方法。2.了解百叶箱及温度计的使用要求。学生读图得出:2时: 48时: 714时:1520时:12日平均气温:(7+15+12+4)/4=9.5()学生思考得出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利用教师提供的问题,自学完成问题,培养综合能力。由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分析,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通过读图、计算,培养学生的观察计算能力。过渡与链 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明显地感受到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也能测出一天

6、中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那么,如何描述一个地方的气温情况呢?合作探究点拨与发现合作探究 探究二 :气温的变化阅读课本P63及P64相关内容及图片,完成回答:1.要描述一个地方的气温状况,需要使用 、月平均气温、 。2、如何描述某地气温的日变化?是否太阳一照射大气温度就会立刻升高呢?太阳一落山温度就会立刻降低呢?3、一天中最高温出现在 ,最低气温出现在 。最高和最低气温的差,称作气温 。4、如何才能将气温连续变化的过程更直观的表示呢?(用气温曲线图,气温指平均气温)气温日较差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教师点拨: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日均温,将二者的交点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就是气温曲线图。最高值最低值差值

7、气温30C24C6C时刻午后2时日出前后日较差一天中最高值最低值追问:雁门关外有人家,早穿皮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这种现象说明什么问题?5. 如何描述某一个地方气温的年变化? 北半球大陆上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气温年较差最热月平均气温最热月平均气温说明:纵坐标用月平均气温,横坐标从1月12月最高值最低值差值气温22C-12C34C月份7月1月年较差最高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追问1一年中温度最高值是不是出现在太阳直射或接近直射的时候?追问2北半球海洋最高温出现在几月份,最低温出现在几月份?追问3南半球陆地与海洋最高温分别出现在几月份,最低温分别出现在几月份?原因是什么?拓展探究三:不同温度带气

8、温变化特点读三地气温曲线图,完成问题。 热带 温带 寒带问1:图中的横纵坐标分别表示什么?三个温度带的气温变化特征是什么?问2:三地气温曲线图中,那个图气温年较差小?教师点拨:热带、温带、寒带四季气温变化的不同特征: 热带:各月气温都很高,气温年较差小。温带:四季变化显著,气温年较差大。寒带:各月气温都很低,但各月寒冷程度不同。阅读课本P63及P64相关知识,完成教师的问题。1、日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2. 某一个地方气温的日变化:晨凉、午热、夕暖、夜寒。因为热量来源于太阳辐射。 3.学生回答:14时、日出前后、日较差。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读出某一个地方气温的最高值、最低值和计算气温日较差。 学生

9、总结:说明西北地区气温日较差比较大。 某一个地方气温的年变化:春暖、夏暑、秋凉、冬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读出某一个地方气温的最高月平均气温和最低月平均气温并计算气温年较差。合作交流得出:一年中温度最高值不是出现在太阳直射或接近直射时,而是稍有滞后,最低值也不出现在太阳最斜射的时候。如北半球陆地最高温出现在7月份,最低温出现在1 月份,北半球海洋最高温出现在8月份,最低温出现在2 月份,南半球相反。 学生思考:三地气温曲线图中,那个图能反映出山东省气温年变化特点?观察思考;观察热带、温带、寒带四季气温变化的不同特征的分布规律,分组讨论,完成教师设计的问题。培养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图释文、以图设

10、问、以图释疑,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对比总结的能力。培养学生思考和运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及从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过渡与链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如何观测气温,那么怎样将观测的气温资料绘制成气温曲线图呢?阅读与操作拓展与提高(板书)探究四 绘制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先观察课件示范。读课本P64-P65“活动”内容,完成:1.根据气温资料,指导学生动手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图。 时间(月)123456气温(C)-1.40.97.614.722.326.6时间(月)789101112气温(C)27.626.621.015.77.90.9 济南市多年月平均气温资料2.提醒学生注

11、意课本的友情提示,并给学生出示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图步骤的歌诀: 一、横月。二、纵温。三、定点。四、图名。3.教师走到同学中间,指导学生绘图。4.同学们,愿意把你们的作品展示给大家,与同学共享吗? 济南市气温年变化曲线图5、据图可知,济南市最热月平均气温在 月,是 C,最冷月平均气温出现在 月,是 C,济南市多年平均的气温年较差是 C。6、据图可得出济南市气温的年变化特点是:冬 夏 ,气温年较差 。拓展1:全球年平均气温的变化曲线图问题:(1)全球年平均气温什么变化趋势? (2)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哪些?我们应该怎么做?拓展探究2:为什么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约14时而不是12时呢?教师引导学生探究

12、:太阳照射到地球表面,陆地温度明显升高,地面增温后,又把热量传给近地面的空气,使近地面空气受热,温度升高,因此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地面而不是直接来自太阳辐射。课外活动:1、自备温度计,观测并记录下每天8时、14时、20时的气温,然后根据你的记录求出当天的平均气温。的气温,然后根据你的记录求出当天的平均气温。2、连续观测23天,把你得出的结果下次课拿到班上交流1.学生读书、模仿绘图。2. 学生困难较大的是纵横坐标的取值,因为没有经验,有的曲线画出来有瘦又长,有的又扁又平。3.多数同学能正确绘图。少数同学画出了折线图,经老师指点后画正确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研究绘制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要点:定点须准确, 连线过中心, 曲线要平滑, 两边莫出头, 科学又美观。结合绘图,解决5、6两个问题。观察年平均气温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