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管理知识重点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1921094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3.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管理知识重点(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理知识1.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理论1.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1安全生产:一般意义上讲是指在社会生产活动中,通过人、机、物 料、环境的和谐运作是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各种事故风险和伤害因素始 终处于有效控制状态,切实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2安全生产管理。针对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 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 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 全生产的目标。3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是,减少和控制危害,减少和控制事故,尽量 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事故所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以 及其他损失4安全生产管理包括 安全生

2、产法制管理,行政管理,监督检查,工艺 技术管理、设备设施管理,作业环境和条件管理等方面5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企业的员工。6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 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安全生产策划,安全培训教 育,安全生产档案等7事故:多指生产、工作上发生的意外损失或灾祸8企业工伤事故分为二十类分别是,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 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 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 中毒和窒息及其它伤害,9生产安全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特别重大事故 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

3、以上重伤,或者1 亿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重大事故10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以上100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以上1亿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 下重伤,或者1000万以上5000千万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一般事故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以下直接 经济损失的事故。10事故隐患,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 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 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 缺陷。11危险,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

4、性超过了人 们的承受程度。一般用风险度来表示危险的程度。风险用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 性或严重性的结合给出:R=f(F,C)12海因里希法则伤亡、轻伤、不安全行为的比例是1:29: 300国际 上把这一法则叫事故法则。13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和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 或其他损失的,根源和状态。一般把危险源划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1)第一类危险源是指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 包括生产过程中各种能量源,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第一类危险源决 定了事故后果的严重性,它具有的能量越多发生事故后果越严重。2)第二类危险源是指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

5、效 的各种因素。第二类危险源决定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14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的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 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 施)。15本质安全是指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者生产系统本身具 有安全性,既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具体 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失误-安全功能,2)故障-安全功能。16安全许可,国家对矿山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危险化学品、烟花爆 竹,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实行安全许可制度。2. 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1管理系统有六个特征,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整体性,层次性 和适应性。安全生产管理原理包括1.系统原理

6、(的原则)1)动态相关性原则2)整分合原则3)反馈原 则4)是封闭原则,2】人本原理(的原则)1)动力原则2)能级原则3)激励原则4) 行为原则3】预防原理(的原则)1)偶然损失原则2)因果关系原则3)3E原 则(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原因可归结为4个方面, 技术原因、教育原因、身体和态度原因以及管理原因。针对这4方面 的原因可以采取3种防止对策工程技术对策、教育对策和法制对策, 既所谓3E原则)4)本质安全化原则。4】强制原理(的原则)1)安全第一原则2)监督原则。2事故致因理论1. 事故频发倾向理论1)柏松分布2)偏倚分布3)非均等分布2. 事故因果连锁理论海因里希将事故因果

7、连锁过程概括为以下五个因素,1)遗传及社会环 境2)人的缺点3)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4)事故5)伤害 博德在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现代事故因果连锁 理论。主要观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控制不足一管理,2)基本原 因一起源论3)直接原因一征兆4)事故接触5)受伤一损坏一损失。3】能量意外释放理论在工业生产中经常采用的防止能量意外释放的屏蔽措施主要有下列11 种。1)安全的能源代替不安全的能量源2)限制能量,3)防止能量蓄积4) 控制能量释放5)延缓释放能量,6)开辟释放能量的渠道7)设置屏 蔽设施8)在人、物与能源之间设置屏障9)提高防护标准10)改变 工艺流程12)修

8、复和急救4】轨道交叉理论轨道交叉理论将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描述为 基本原因、间接原因,直 接原因,事故,伤害。事故致因因素导致事故的运动轨迹,具体包括 人的因素运动轨迹和物的因素运动轨迹。1)人的因素运动轨迹人的不安全行为基于生理、心理、环境、行为等方面产生(1)生理、先天身心缺陷(2)社会环境、企业管理上的缺陷(3)后 天的心理缺陷(4)视、听、嗅、味,触等感官能量分配上的差异,(5) 行为失误2)物的因素运动轨迹在物的因素运动轨迹中,在生产过程各阶段都可能产生不安全状态。(1)设计上的缺陷(2)制造、工艺流程上的缺陷,(3)维修保养 上的缺陷,降低了可靠性(4)使用上的缺陷(5)作业场所环境

9、上 的缺陷5】系统安全理论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第一节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采用了国际通用的策划、实施、检 查、改进动态循环的现代安全管理模式,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 机构,安全投入,安全管理制度、隐患排查和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 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等方面的内容作了具体规定。1开展安全标准化建设的重点内容1)确定目标2)二设置组织机构确定相关岗位职责3)安全生产投入 保障4)法律法规的执行与完善安全管理制度5)教育培训6生产设 备设施管理7)作业安全8)隐患排查和治理9)重大危险源监控10) 职业健康11)应急救援,12)事故管理13)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 第二节

10、企业安全文化1安全文化分为三个层次1)直观的表层文化如企业的安全文明生 产环境与秩序2)企业安全管理体制的中层文化,它包括企业内部的 组织机构、管理网络、部门分工和安全生产法规与制度建设3)安全 意识型态的深层文化2企业安全文化的基本特征与主要功能。1)安全文化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为保障企业安全生产、保护员工 身心安全与健康所涉及的种种文化实践及活动2)企业安全文化与企 业文化目标是基本一致的,即以人为本、以人的灵活管理为基础,3) 安全文化更强调企业的安全形象,安全奋斗目标、安全激励精神、安 全价值观、安全生产及产品安全质量。企业安全风貌及商誉效应等, 是企业凝聚力的体现。对员工有很强的吸

11、引力和无形的约束作用能激 发员工产生强烈的责任感4)企业安全文化对员工有很强的潜移默化 的作用。能影响人的思维,改善人们的心智模式、改变人的行为。5) 导向功能6)凝聚功能7)激励功能,8)辐射和同化功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要素,1)安全承诺2)行为规范与程序3) 安全行为激励4)安全信息传播与沟通5)自主学习与改进6安全事 务参与7)审核与评估3安全文化建设的操作步骤1)建立机构2)制定规划3)培养骨干4)宣传教育5)努力实践4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1】评价指标1)基础特征:企业状态特征、企业文化特征、企业形象 特征、企业员工特征、企业技术特征、监管环境、经营环境、文化环 境2)安全承诺:

12、安全承诺内容、安全承诺表述、安全承诺传播、安全承 诺认同,3)安全管理:安全权责、管理机构、制度执行、管理效果4)安全环境:安全指引、安全防护、环境感受5)安全培训与学习:重要性体现、充分性体现、有效性体现。6安全信息传播:信息资源、信息系统、效能体现7)安全行为激励:激励体制、激励方式、激励效果8)安全事务参与:安全会议与活动、安全报告、安全建议、沟通交流9)决策层行为:公开承诺、责任履行、自我完善10)管理层行为:责任履行、指导下属、自我完善11)员工层行为:安全态度、知识技能、行为习惯、团队合作。2】减分指标 死亡事故、重伤事故、违章记录第三节重大危险源1重大危险源管理的法律法规要求危险

13、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19条规 定: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或者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 储存设施(运输工具加油站、加气站除外),与下列场所、设施、区 域的距离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1)居住区以及商业中心、公园等人员密集场所,2)学校医院、影剧 院、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3)饮用水源、水厂以及水源保护区4) 车站码头、机场以及通信干线、通信枢纽,铁路线路、道路交通干线、 水陆交通干线、地铁风亭以及地铁站出入口 5)基本农田保护区、基 本草原、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区、畜禽规划化养殖区(场),渔业水域 以及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生产基地6)河流、湖泊、风景名胜区、 自然保护区7)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

14、8)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 他场所、设施、区域。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25条规定:对剧毒化学品以及储存数量 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其他危险化学品,储存单位应当将其储存数量、储 存地点以及管理人员的情况,报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 理部门和公安机关备案。3重特大事故预防控制技术支撑体系框架:1)重大危险源的辨识、登 记、申报或普查2)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价3)企业对重大危险源的监 控和管理4)应急救援系统5)土地使用与厂矿选址安全规划4重大危险源的评价1)评价单元的划分2)评价模型的层次根据安 全工程学的一般原理,危险性定义为事故频率与事故后果严重程度的 乘积3)数学模型4)危险物质事故易发性

15、B111的评价具有燃烧爆炸性的危险物质可分为7大类(1)爆炸气体燃烧性物质系 (2)气体燃烧性物质(3)液体燃烧性物质(4)固体燃烧性物质(5) 自然物质(6)遇水易然物质(7)氧化性物质考虑到毒物扩散的危险 性,危险物资分类中将毒性物质定义为第8种危险物质。一种危险物 质可以同时属于易燃易爆7大类中的一类,又属于第8类。对于毒性物质,其危险物质事故易发性主要取决于下列4参数【1】 毒性等级【2】物质的状态【3】气味【4】重度物质危险性的最大分值定为100分。5)工艺过程易发性B112的评价及工艺物质危险性相关系数的确定 工艺过程事故影响易发性的影响因素确定为21项 分别是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16、、物料处理、物料储存、操作方式、粉尘生成、低温条件、 高温条件、高压条件、特殊的操作条件、腐蚀、泄漏、设备因素、密闭单元、工艺布置、明火、磨擦与冲击、高温体、电器火花、静电、 毒物出料及输送同一种工艺条件对于不同类别的危险物质所体现的危险程度是不相同 的,因此必须确定相关系数。相关系数Wij分为五级:A级:关系密切,Wij=0.9 B级:关系大,Wij=0.7C级:关系一般, Wij=0.5 D级:关系小,Wij=0.9 E级没有关系,Wij=06)事故严重度评7)危险性抵消因子8)危险性分级与危险控制程度 分级一级重大危险源,A大于或等于3.5二级重大危险源2.5小于等 于A小于3.5三级重大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