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题目如何提高小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兴趣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1920137 上传时间:2023-09-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题目如何提高小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兴趣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题目如何提高小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兴趣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题目如何提高小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兴趣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题目如何提高小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兴趣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题目如何提高小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兴趣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题目如何提高小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兴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题目如何提高小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兴趣(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题目:如何提高小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兴趣 本人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师范生 。在本学期初有上学期的实习学校找到我请我帮他们去培训NOIP(全国信息技术奥林匹克竞赛)培训班。小学组培训的是 QB(asi),参加学习的(5年级)学生,他们对Q都一无所知, 同时思维也有所差异。学校通知我去上课时离竞赛只有一个多月,我每天下午利用一个小时去辅导他们。一开始的第一节课有9名学生,以后就逐渐减少,结果一个月下来只十五名学生。最后只好这十五名学生加参竞赛,结果让我惊喜的发现去参加比赛的有一名获得省三等奖,六名获得市二、三等奖。 程序设计一直都是大家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QB语言本身枯燥难

2、懂,何况面对的又是小学生呢如何解决好这个问题,结合对本人对IP的培训实践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激发兴趣,增强求知欲。 在培训中我发现,由于他们年龄比较小有很多程序设计所需的数学知识没学,如果学习没有兴趣,会导致他们慢慢对程序失去兴趣,最终退出学习;我还发现,大部分学生可能对程序设计语言不关心,但当把他们大脑中的兴奋激活时,往往会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主动学习程序设计语言,并亲自在编程中验证问题,还会千方百计地想办法查寻资料,扩大知识面。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兴趣。尊重他们的个性,挖掘他们的潜能,激发他们的兴趣,使兴趣发展为能力,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

3、使命。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很容易失去对计算机学习兴趣,往往是因为他们一遇到错折,就产生厌学、怕学的情绪,从而失去学习的信心,连学习的打字、bsc语言设计等这些知识是小学生学习计算机最基本、最简单的知识都不愿学。面对怕困难、失信心的局面,我除了耐心做好思想教育和加强个别辅导外,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使他们获得更多的成功感,从而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如这次获奖的小朋友们他们下次一定会主动的积极的参加QB的学习如在Q程序设计教学FOR循环语句中,用AI演示如下程序: ETUM0FR I1 TO 1 STEP1 M=SUM NEXT I PINT SUM=,SUMND 学生通过观察计算机逐

4、步演示运动的结果,使原来的颖团得以解开,从而体会到百闻不如一见的感觉。 二、形象比喻,贴近生活 计算机学科中有些教学内容比较抽象,不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特别是程序设计中的算法,作为老师应有能力化繁为简,将深奥的理论讲得通俗易懂,这需要老师多钻研教材和教法。在教学中巧用生活中的实例,形象地比喻的方法最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如:学生在刚学习两数据交换时不易理解,老师可以提出一 这样的问题: 有两瓶子,一瓶子装了油,一瓶装了水,如何实现这两瓶子里的液体互换呢这样有的学生就能想到借用第三个瓶子了。那我们程序设计中就同样可以引用第三个变量了。这样比喻学生有易接受不易忘的 三、改进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笔者

5、由于培训的时间比较紧张,只有一个月的时间(10月16日参加OP),面对程序一无所知的(5年级)学生培训一个月就要参赛,我们只能用讲授、演示、练习等方法来培训。不可否认这种教学模式可能打击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时间的话,我们一开始就不像课本一样,一开始介绍诸如算法、流程图的画法等一系列的在程序设计中比较抽象难懂的概念,然后介绍QBASIC语言基础、分支结构、循环结构和数组。从知识的逻辑结构体系考察,这样安排无可非议,但从学生的认知规律考量,我们认为把一些难懂的、晦湿的抽象的东西放在开始来学习,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并且容易伤害他们学习编程的积极性。受到一些语言知识书籍从介绍一个小实例开始来引入的启发,

6、我们决定开始先不讲基本概念,而是和我们一起做,在做中由同学们自己在直观上先去体悟这些概念,然后在时机成熟时再和同学们一起归纳总结。所以在组织这部分课堂教学时,我们采用了自然过渡、类比等方法,和同学们首先一起探讨了QB软件的打开、程序的建立和保存、软件界面等方面的知识,由同学们自己探索着找出QB操作和以前所学软件的异同点。由于同学们已经学过Wod应用软件,对这些相似的操作已非常熟悉,所以操作起来得心应手。然后,我们给出一个求长方形面积的实例,让学生们和我们一起做。 在操作过程当中,教师不用讲解每个语句的含义,同学通过完成任务很自然的就能体会出什么是语句,什么是变量等等。在此基础上,教师适当的引导

7、同学归纳总结一下,一切都迎刃而解。由此可见,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组织教学和重视学生知识结构体系的建立并不是相互对立的,关键是其建立是通过外部手段强加给他们的,还是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 四 、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学习兴趣。 开办程序设计兴趣小组,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我们选择程序设计能力较强的学生,开办QBAIC高级编程小组,主要介绍课本中涉及较少的函数和子程序、数组的概念和使用、屏幕控制作图以及音乐程序及动画程序的编写方法,激发学生对编程语言的兴趣,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 开展校内程序设计比赛,让学生展示自己程序设计方面的成果,既有利于学生之间设计方法、技巧等方面的交流,也有利于学生

8、享受成功的喜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比赛中求新创异。同时辅导部分学生参加全国、省、市的信息学竞赛,进一步深化和补充程序设计教学内容。通过竞赛,检验课外活动开展的质量及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也让学生看到自身的能力,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五、加大上机练习,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程序设计教学的关键是引导学生通过尝试性操作,培养其程序设计能力和水平,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探究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所以,教师要让学生亲身体验程序设计的魅力,编制一些简单程序,掌握一些简单程序设计技巧,然后逐渐加深难度,提高操作技能和编程技巧。为提高上机实践的质量,我们应努力做好理论课与实践课的

9、衔接关系,二者同步进行。课前教师充分做好准备,明确学生上机实践的目的和任务。根据程序设计学习过程中实践性强的特点,科学地分配课堂教学40分钟的时间,做到练中有学、学中有练,尽量避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在上机调试操作中得到提高。当学生在程序高度运行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教师不要马上指出其错误,而要让学生观察研究程序的每条语句乃至标点符号,再参照出错信息的意思找出错误原因后进行修改,直到正确运行为止,这有利于学生通过人机对话、思索判断的思维活动来培养自学能力。同时在课堂上大胆启用一些小计算机能手,在他们正确完成上机练习之后,用剩余时间担任小辅导员,协助我们进行上机指导,这样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和学习兴趣。 总结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