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最后的商纣王倒行逆施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1918952 上传时间:2023-09-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朝最后的商纣王倒行逆施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商朝最后的商纣王倒行逆施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商朝最后的商纣王倒行逆施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商朝最后的商纣王倒行逆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朝最后的商纣王倒行逆施(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商朝最后的商纣王倒行逆施,引起人民的反对,周武王起兵伐纣,建立周朝。从此我国进入了奴隶社会的繁荣时期。教法建议难点突破:指导学生阅读等级制度并且用图示法将其内容描绘出来,教会学生通过简单图表概括理解复杂内容的方法重点突破:指导学生回答“为什么武王伐纣是正义之举”?教会学生使用对比的方法来分析问题。对学生发展的影响通过西周建立和商朝、西周灭亡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朝代更迭并能将其放置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去考察,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和揭示朝代变迁的原因。武王伐纣武王伐纣是重点。因为正是通过这场战争建立了新的王朝周朝。讲清这一过程,有助于学生理解商的灭亡和周的建立;西周的分封制和等级制是另一个重点。因为这

2、种制度正是西周奴隶制进一步发展在政治上的表现。而且这种制度对于后世影响很大。分封制分封制是本课难点。分封的原因,诸侯国的建立以及同周天子的关系相对复杂,而且学生接触较少,不易理解。教学设计示例教学重点: 武王伐纣;西周的分封制和等级制教学难点: 分封制教法设计:因为本课相关资料较多,可让学生事先预习,以学生讨论分析为主,教师引导为辅。课堂教学设计:一、武王伐纣1、纣王的暴政建议教师让学生回忆夏桀的暴政,使学生理解凡是违背历史发展潮流、违背人民意志实施暴政的统治者最终都会遭到人民的反对的。2、 周国的强盛让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周国强大的原因,从而使学生明白周的发展、强大是周人经过艰苦奋斗,和特别是

3、领导者重视人才的而得来的。3、 武王伐纣教师让学生阅读有关武王伐纣的故事,同时引导学生捕捉故事中一些有效信息,让学生根据以前学过的商汤灭夏桀的原因,用比较的方法,从主、客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周胜商败的原因?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武王伐纣是一次正义的战争? :(商纣王的暴政,使商朝统治已成为历史发展的绊脚石,失去了民心,引起人民的不断反抗和阵前倒戈。周武王顺应民心,联合西方和南方部落,共同伐纣,解除了商纣对奴隶和平民的残暴统治,有利于历史的进步。是否顺应民心,是否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战争的重要标准。)一、 西周政治、经济的发展1、周的建立时间、建立者(区分周文王、周武王)

4、、都城。建议教师给学生讲解西周的并不是当时的名称,而是历史学家为了研究加以说明,为以后如西汉、东汉等名词的讲解打下基础。2、 分封制和等级制让学生带着周朝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分封了哪些人作诸侯?它们与周天子之间的关系如何?分封制的效果如何?等问题阅读教材并加以讨论:学生能够回答出:分封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和巩固奴隶主的政权。周朝对建国功臣、亲属和先世的后代等进行分封。诸侯与周天子的关系是:周天子是最高的统治者,诸侯是天子的臣属,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定期朝见天子,并向天子纳贡,带兵随天子作战(即听王令,纳王贡,随王征,见王面)。其效果是:西周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疆域广大的奴隶制国家。3、奴隶制经济

5、的发展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手工业的发展结合夏商农业和手工业状况,请同学比较并概述一下西周农业和手工业发展有什么特点。在学习奴隶制经济的发展后,教师应结合教材指出西周奴隶制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广大奴隶和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基础之上;是建立在对奴隶的压迫和剥削之上的。(介绍诗经中硕鼠、伐檀)二、 国人暴动和西周灭亡1 国人暴动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周厉王的暴政并解释国人、防民之口甚于防?quot;等名词后,可让学生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角色表演。在介绍完共和行政后,师生一起讨论国人暴动对西周的影响。2 西周灭亡让学生讲述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3 东周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建议教师结合西周、东周具体名称和地理位置,再次向学生讲解西周的并不是当时的名称,而是历史学家为了研究加以说明,为以后如西汉、东汉等名词的讲解打下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