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管理】电力管沟施工方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1918950 上传时间:2023-09-1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管理】电力管沟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施工管理】电力管沟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施工管理】电力管沟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施工管理】电力管沟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施工管理】电力管沟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施工管理】电力管沟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管理】电力管沟施工方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站前路电力管沟工程施工方案(K0+055K4+028)1.编制说明1.1 编制依据1.1.1运城市高铁商务区站前路道路工程图纸会审记录及设计交底文件. 1。1.2.运城市规划设计院提供的运城市高铁商务区站前路工程设计图纸。1。1。3。山西省第八地质工程勘察院提供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1.1.4.现场实际情况1.2 施工验收规范及标准1。2.1.主要施工验收规范和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99)土的工程分类标准(GB/T50145-200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

2、11)1。2.2 地方规定1)山西省运城市文明施工管理规定。2)山西省运城市建设主管部门的管理条例及办法。3)现场调查所取得的资料。2. 工程概况2.1。工程简介根据高铁站区规划,站前路起点位于北环路(与人民路交点),终点位于东环路,全长4079米。管沟起点0+055,设计终点4+028,管沟长度3973米,其中跨引黄渠桥梁处拉管47米,各路口主线直埋516米,分支线跨路直埋17处,人孔21个,环网柜7处,分接箱27处,箱变6座,A型工作井41座,B型工作井10座,C型工作井17座。2。2。工程内容站前路电力管沟采用2.0米(高)*1。8米(宽)砖砌专用管沟,覆土深度1.72m。根据设计变更,

3、横跨各交叉口时直埋200MPP管28根。沿主干线每隔约400500米,在主街到的两侧各需设置箱式变电站一座,由于体积较大,安装于街道两侧红线以外的绿化带内.管沟内壁及顶板底、管沟外壁表面均用1:2水泥砂浆掺5防水粉抹25厚,管沟外壁再用丙纶布防水处理。底板抗渗等级为P6。沿主干线每间隔约400500米,在主街道的两侧各需设置箱式变电站一座,由于体积较大,安装于街道两侧红线以外的绿带内,电缆管沟一侧的箱式变电站箱式基础需与管沟、工作井的连接管道采用直埋方式,每处均采用6150MPP管,电缆排管顶部距路面距离应不小于1.3米,为减少廊道占用,排管宜采用上下两层排列。环网柜的基础尺寸为长2。6m*宽

4、1。1m1。8m,在工作井的顶板上预留长3.5m*宽1m的安装孔洞,工作井需与电缆沟采用6200的MPP管进行连接。沿主干线每间隔300400米处和分支线道路北侧,需设置小型分接箱,安装于紧邻道路红线外侧,分接箱的基础尺寸为长2。8m宽1m*高1m,在工作井的顶板上预留长2。4m宽0.8m的安装孔洞。所有预留的箱变、环网柜、分接箱的基础均采用6200MPP电缆排管延伸至距绿化带外缘2m处,并各设置A型工作井1座。分接箱与箱变位置暂定为距绿线5m。2。3。水文地质2。3.1工程地质根据山西第八地质工程勘察院2012年7月提供的运城市高铁站区站前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场地地基主要为:第四系上更新统风

5、积层(Q3eoi),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层(Q3eoi).岩性为粉土、粉砂为主。现依层序分述如下:第层 粉土(Q3eol)以浅黄色为主粉土,稍湿,稍密,夹有钙质结核,含有白色菌丝,偶见虫孔,植物根系,摇震反应中等,干强度低,韧性低。上部0.3为种植土。高等压缩性,压缩系数al20。20-0.99MPa1,平均0.60MPa1;标准贯入实验实测击数318击之间,平均8。7击.承载力标准90KPa。该层层厚1。5-4.8m,平均3。94m;底层埋深1。54。8m,平均3。94m;层底标高为374.0-387.47m,平均383.38m。第层粉土(Q3al)浅黄色,稍湿,稍密-中密,具针状孔隙,局部夹

6、少量钙质结核及蜗牛碎片.摇震反应中等,干强度低,韧性低。夹有薄层褐黄色粉土层。中等压缩性,压缩系数al20。110.82MPa-1,平均0.28MPa-1;标准贯入实验实测击数328击之间,平均10。8击。承载力标准110KPa。该层层厚1.37。0m,平均5。08m;底层埋深5.610。50m,平均8.79m;层底标高为367.9382。54m,平均378.19m.第层粉土(Q3al)浅黄色,稍湿湿,稍密中密,夹少量钙质结核,可见虫孔及蜗牛壳。摇震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标准贯入实验实测击数934.3击之间,平均378。89击.承载力标准160KPa。该层层厚3。24.8m,

7、平均4.0m;底层埋深5.7-5.8m,平均5。75m;层底标高为375.85-382。20m,平均378。89m。第层粉土(Q3al)黄色,稍湿湿,稍密-中密,局部砂含量较高。摇震反应迅速,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标准贯入实验实测击数9-39击之间,平均23。1击。承载力标准150KPa。2。3。2水文地质勘测范围内,揭露场地内地下水类型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勘察期间实测稳定水位埋深4.7m(TJ1) -8.6(ZK8),范围K0+00至K0+700,勘察期间为平水期,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入渗及引黄渠侧向补给,由东向西流向,据运城水文站长观资料,地下水位年变幅在1。5m左右。渗透系

8、数第层3。5*104cm/s;渗透系数第层5*10-4cm/s;渗透系数第层7*104cm/s;渗透系数第层2103cm/s;地下水对路基无影响。2.2。3气候特征运城市处北纬3435-3549之间,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的 运城市处北纬34353549之间,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的基本特点是:冬季干燥寒冷,夏季炎热多雨,春季干燥多风,秋季凉爽连阴。全市历年平均气温为13。1,各地介于11。5-13.8之间;年极端最高气温42。8,极端最低气温为24.6,全年1月份平均气温最低,为-1.8,7月份最高,为26。4。全市各地无霜期平均在188238天之间,历年平均降水为539。5

9、mm,全市日照时数为2276。5小时。基本特点是:冬季干燥寒冷,夏季炎热.3。 施工准备及施工部署3。1 施工总目标3.1。1施工进度目标计划工期:2013年11月2日2013年11月30日,共计28日历天。具体开工时间以实际开工时间为准。3。1。2质量目标响应业主要求本工程总体质量目标为:以上级单位要求为准.工作质量方针:满足合同中规定的各项要求,以严格的管理、严谨的工作态度,符合工程设计文件和有关技术规范要求,确保工程质量。3.1。3安全生产目标严格按照国家、地方有关规定进行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无重大和一般性安全责任事故,无汽车行车责任重大事故;无等级火警事故,无轻微事故发生.3.2 施

10、工准备3.2.1按照设计进行基底处理;平整场地,准备钢筋加工场地及模板加工场。3。2.2精确放样基坑开挖的位置、尺寸,测量高程及两侧原地面标高,确定基坑开挖范围,将轴线控制线延长至基坑外适当位置加以固定并妥善保护。3。2。3熟悉施工图纸,区分施工重、难点并明确相应施工措施。 3。2。4根据设计要求和不同的材料来制定材料供应计划。3。3 施工部署3.3。1部署原则a.采用先进施工技术和施工设备,严格管理,确保质量目标实现.b.施工进度安排合理、高效,施工区段划分科学合理,协调统一,确保工期目标实现。c.抓住本工程特点,合理的安排各施工区各工序的衔接施工,展开以线带面平行流水作业的局面。3.3.2

11、施工组织部署为确保总体部署的实施,我公司将抽调项目部各部门主要人员组成“山西运城高铁商务区道路路网工程施工小组”,代表项目部对施工路段进行全程监督、指导。3.3.3拟投入人员、机械主要人员配备表序号工种人数分工任务1技术总工1技术总负责2施工员2现场指挥协调3技术(质检)员1施工中技术指导4试验员2现场检测5机械操作手4机械操作6辅助工10现场找平及其它辅助工作7测量工2测量放线及沉降观测8安全员1安全检查主要机械配备表序号名 称型 号单 位数 量备 注1装载机50台12振动压路机3t台13蛙式打夯机PY-180台44自卸汽车20t台65气夯台46挖掘机神钢260台27洒水车台14。主要施工技

12、术方案4。1 工艺流程电缆沟施工顺序:放线沟槽开挖C15砼垫层浇筑模板安装底板钢筋绑扎C30砼底板浇筑放线(并做好标志)砌筑电缆沟墙体电缆沟墙体压顶支模C20砼压顶浇注电缆沟内外抹灰附属设施安装盖板电缆沟外壁防水沟槽回填4。2 轴线与高程控制根据设计要求,电缆沟盖板顶部高程比路中高程低1。8m,比人行道处工程低1。72m,电缆沟轴线以道路轴线平行,距道路中心线24.32m.4.2.1沟槽施工测量a。认真熟悉施工图纸,依据设计图纸提供的资料,结合工程施工的需要做到测量所需各项数据的内业搜集、计算、复核工作。b。根据内业计算数据,用平面控制点,测设管道中线的起点、终点、平面折点、竖向折点及直线段控

13、制点,设中心桩。c。测定中心桩桩号时,用测距仪或钢尺测量中心钉的水平位置,用钢尺丈量时要拉紧伸平。d。沟槽形成后,及时恢复中心桩。4。2。2沟槽高程控制a。用两个高程控制点为一环进行临时水准点测设及校核,其闭合差不大于20(L为两点间水平距离,以千米计)。临时水准点放在稳固的不易被碰到的地方,其间距不大于100m,应经常复测。b。以两个临时水准点为一环进行施工高程点测设,施工高程点每次使用前应进行复测.c.控制槽底及电力管沟施工时,沟槽两边每隔10m布设高程控制桩,标明桩号。d.井室处需设高程控制桩,并标明井室编号。4.3 沟槽开挖4。3.1在开挖前进行沟槽定位测量,经监理复检确定管沟埋设轴线

14、合格方可开挖。4.3.2如开挖的沟槽路堤回填深度大于2.5m,需回填至路床标高进行反开挖至沟槽设计标高。4.3。3施工前,应先调查咨询该场区底下是否存在已建管线,如有需探明其具体位置。测量人员根据槽底标高及结构尺寸确定开挖宽度,开挖沟槽边坡按规范要求1:0.33进行放坡,预留作业面宽度a=600mm,b为电缆管沟垫层宽度。详见电缆沟开槽断面示意图4.3.4开挖时采用机械配合人工的方式进行施工。将挖出土方就近堆在基槽边2m外,堆放高度不超过1.5m,多余土方装载机和自卸车进行倒运,运距1Km。堆土不得掩埋消防栓、雨水口、测量标志、各种地下管道的井盖等。在沟槽内及时设明沟排水,并设集水井。基坑开挖过程中,当遇有不良土质时,请监理工程师、业主、设计单位、地勘单位到现场进行踏勘并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基底换填处理。4.4 开槽安全技术保证措施4.4.1开槽时施工员向施工机械司机、测量员、施工管理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机械挖土时,基底预留20cm厚的原状土暂不开挖,待管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