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课程实施大纲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四川理工学院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1918927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 页数:155 大小:10.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物理课程实施大纲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四川理工学院_第1页
第1页 / 共155页
大学物理课程实施大纲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四川理工学院_第2页
第2页 / 共155页
大学物理课程实施大纲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四川理工学院_第3页
第3页 / 共155页
大学物理课程实施大纲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四川理工学院_第4页
第4页 / 共155页
大学物理课程实施大纲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四川理工学院_第5页
第5页 / 共1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物理课程实施大纲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四川理工学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物理课程实施大纲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四川理工学院(1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理工学院课程实施大纲课程名称:大学物理授课班级: 材料20161(技能)任课教师:薛海国工作部门:物电学院联系方式:13890026132四川理工学院 制2017年2月1大学物理课程实施大纲基本信息课程代码:0733100b课程名称:大学物理1学 分:4总 学 时:64学 期: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上课时间:2017年2月27日至6月22日上课地点:黄岭校区答疑时间和方式:课前及课间、课后;电话、邮件、教室。答疑地点:授课教室答疑授课对象:材料20161(技能)任课教师:薛海国学 院:物电学院邮 箱联系电话:138900261321.教学理念32课程描述52.1课程的性质52.2课

2、程在学科专业结构中的地位、作用52.3课程的历史与文化传统52.4课程的前沿及发展趋势72.5课程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72.6课程内容可能涉及到的伦理与道德问题82.7学习本课程的必要性83教师简介93.1教师的职称、学历93.2教育背景93.3研究兴趣(方向)94先修课程95课程目标105.1知识与技能方面105.2过程与方法方面105.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106课程内容116.1课程的内容概要116.2教学重点、难点146.3学时安排177.课程教学实施177.1单元教学日期177.2单元教学目标187.3单元教学内容(含重点、难点)217.4单元教学过程257.5单元教学方法1467

3、.6单元作业安排及课后反思1467.7(单元)课前准备情况及其他相关特殊要求(教师、学生)1487.8教学单元的参考资料1498学生课程学习要求1498.1学生自学的要求1498.2课外阅读的要求1498.3课堂讨论的要求1499课程考核方式及评分规程1509.1出勤(迟到、早退等)、作业、报告等的要求1509.2成绩的构成与评分规则说明1509.3考试形式及说明(含补考)15110学术诚信规定15111课堂规范15112课程资源15213教学合约15314学术合作备忘录(契约)1541.教学理念 1.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单一的知识本身的教授 知识本身是确定的,而确定的知识是无穷尽

4、的,没有学生能将人类社会积累下的所有知识都掌握,不过作为学生应该能做到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能,方便他们在日后需要的时候,及时迅速的掌握某项知识或技能。现在我们要看的是学生是否通过这些知识的研究和学习提高了自身的学习能力。教学过程中,学什么不再是首要的,怎样学习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日后学生长期学习,一生学习作好准备。 2.要注重引导、帮助学生去研究 这里强调的是学生研究,研究的主体是学生,不是有老师去包办研究。教师只应起着引导、帮助的作用。引导仅仅是提示、帮助,说穿了教师只是一个辅助的角色。以前的教学过程中也有学生研究,如教师在课堂总结得出规律后,要求学生进行验证性研

5、究。这样的研究是教师布置下去的任务,学生的研究是被动的。今后的研究不再是教材内容所安排的,亦非教师布置的任务,而是学生为解决问题所考虑的各项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实践。学生的研究活动是一种主动的行为,教师所起到的作用是帮助和指导,是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帮助他检视和反思;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他们营造和维持积极的学习氛围;帮助他们认识到所学知识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 3.要注意尊重和赞赏学生,保护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以往的教学中要注意用赏识教育的方法去鼓励学生,给学生一定的学习动力,让学生愿意学习,热爱学习,这样的教学会很轻松,亦会取得良好

6、的教学成绩。以后的教学也是这样,我们不能在学生提出独特但错误的见解时急着去否定它,不是在学生遇到挫折时去冷落他,甚至去奚落他,而是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护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研究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赏识教育的优势。任何人在失落时都需要得到鼓励和支持,尤其是当学生在研究一项相对陌生的科学时。 4.教学过程应充满着反思的火花 就教师自身而言,教学过程中的及时反思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尤其重要。在教学前的思考帮助我们更好的熟悉教材,更深入的了解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反思能更好的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率,解决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教学结束后的反思能帮助我们及时积累经验,为进一步提高教学实践水平提供条件。 5.在

7、教学过程中注重和他人的合作 以往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教室里直接面对学生讲授课本内容,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唯一主导,教材内容的安排也是在单一学科范围内展开的,很少有不同学科的教师相互协作共同组织教学的现象,更不用说教师和校外社会上其它行业的专业人才合作,共同组织教学的情况。2课程描述2.1课程的性质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基本运动形式、相互作用的自然科学。它的基本理论渗透在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应用于生产技术的许多部门,是其他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在为学生系统地打好必要的物理基础,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具有其他课程不能替

8、代的重要作用。 通过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对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有比较系统的认识和正确的理解,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大学物理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中,都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努力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2.2课程在学科专业结构中的地位、作用1)物理学为其它学科创立原理和技术,如激光技术,电子学,核技术,信息技术等。2)物理学为一切学科提供了基本的实验手段和基本研究方。3)物理学是促进各学科发展的重要基础知识。 所以大学物理对大学阶段各个学科专业的学习是起着基础的作用,促进的作用,它的地位

9、势是很明显很重要的。2.3课程的历史与文化传统1952 年以前,我国仿照西方大学的做法,在理工医农各专业都开设一年的物理课程。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老解放区创办了高等学院,前苏联专家根据当地的教育水平制定了相当于前苏联大专层次的工科普通物理课程大纲,杜伯夫据此撰写了教科书,这种教育模式在1952 年院系调整时被推广到全国,在此后的几十年里这套大纲和教材一直是我国高校工科物理课程的教学模版。计划经济教育模式的特点是学校归属行业部门,专业按照工种设置,形成了一个个界限壁垒森严、分工细腻狭窄、小而全的自我封闭体系。在理工分离的工科教育体制下,物理课程只为专业课服务,教学计划中专业课排下来剩给物理课程的

10、时间多就多讲、少就少讲; 专业课需要的内容就讲,不需要的内容就不讲或少讲。这种教育模式在封闭环境里延续了几十年,以近亲繁殖的方式影响着中国高校的教师和管理者,肢解物理的体系而将专业课程需要的知识放到相应的专业课程中,以符合当时工科专业发展的现实需要。20 世纪90 年代,历经数次教学改革,因强调“专业对口”,否定岗位培训,因此工科物理课程的学时数越改越少。随着理工科院校压缩学分学时,工科物理被大幅度压缩,有的工科专业的大学物理只有48 个学时,甚至被取消。在这种情形下,大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实验教师队伍逐渐流失,大学物理实验室的设备得不到及时更新、添置,同时由于课程学时不足,大学物理中光学、量子物

11、理部分根本没有时间讲授,高等数学与大学物理难以配合达成高等教育所要求的基本训练,更显得大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实验不能给予理工科各专业实用的支撑20 世纪90 年代后期大学扩招后,大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实验教学难度加大,教学上疲于应付,教研上趋于短平快。在高等教育不能满足社会需要的大背景下,工科物理被指教学内容陈旧,不能为各理工科专业提供各专业所需的直接、切实有效的服务。从19851996 年,清华大学大学物理课程分为“一般工科”和“工科多学时”2 类,这种少学时数的课程设置方式被多数理工科院校采用,并延续至今。虽然清华大学在2002 年启动大学物理系列课程的建设项目,在原有4 门课的基础上,形成了由7

12、 门课组成的大学物理系列课,但是由于没有认识到理工融合的意义、工科物理课程的地位以及师资和实验条件难以短期恢复,许多高校并没有跟进清华大学的做法。21 世纪初,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对一些国家工程师合格测试的排名结果令我国高等教育有识之士堪忧,物理学尤其是现代物理学知识的缺失造成的问题也逐渐在我国培养的硕士、博士群体中凸显了出来,物理学在我国高校尤其是工科院校的日益衰落使他们寝食难安。在他们十几年的倡导、研究、实践和推动下,教育部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分别于2008 年和2010 年颁布了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以下简称基本要求) ,

13、要求重新将大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定位为高校理工科非物理专业的重要通识性课程。2 个基本要求确定了大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规定了基本的教学内容和最少学时数,对扭转目前理工科类物理课程的局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4课程的前沿及发展趋势二十一世纪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在这个时代,目睹了人类分裂原子、拼接基因、克隆动物、开通信息高速公路、纳米加工和探索太空。很难设想,若没有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没有原子能、没有计算机、没有半导体,现代生活将是什么样子。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样,物理学也经历了极其深刻的革命。可以说,物理学每时每刻都在不停的发展,其活跃的前沿领

14、域很多,是最有生命力、成果最多的学科之一。2.5课程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物理与经济有着天然的密不可分的关系,物理与经济相互影响、共同发展。从前物理时代到三层次工业革命再到物理经济学的产生壮大,以及物理方法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无一不深刻揭示了物理与经济发展的血脉相连。从三个角度论述物理对经济发展的有益影响,一是物理科学技术发展创造出新产品促进经济发展,此点显而易见也最能凸显出物理科学的进步在经济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三次工业革命就有力地证明了科技创造对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社会进步的巨大作用;二是物理理论成果用于经济规律研究中,从而促进了经济学的发展,现在已经在经济学的研究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物理经济学

15、才诞生十多年,成绩显著、发展前景可观;三是在环境检测与治理方面,物理方法以经济高效、无二次污染的特性凸显,既防止了二次污染也加速经济发展。2.6课程内容可能涉及到的伦理与道德问题物理学史集中体现了人类探索和逐步认识物理世界的现象、结构、特性、规律和本质的历程,它包括了科学家的科学理想、献身精神、光辉言行和高尚品格。物理学发展史是一块蕴藏着巨大精神财富的宝地。物理学史以其特有的精神价值,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表现为现代与传统、成熟与幼稚、主流与支流的矛盾统一。在物理学史中所蕴涵的谦虚、自信、诚信、善于沟通、团队精神等一些传统美德,无论对社会、对职业或是对学生本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在传授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我们注意联系社会、联系学生、联系生活,使枯燥的理论人性化。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推至人类社会,不仅使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而且可以引导学生善待人生的享乐,以乐观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