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工作面掘进规程2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1917729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5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工作面掘进规程2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煤矿工作面掘进规程2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煤矿工作面掘进规程2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煤矿工作面掘进规程2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煤矿工作面掘进规程2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矿工作面掘进规程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工作面掘进规程2(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目 录第一章 概况1第一节 概述1第二节 编写依据2第二章 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情况2第一节 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空区开采情况2第二节 煤岩层赋存特征3第三节 地质构造3第四节 水文地质4第三章 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4第一节 巷道布置4第二节 临时支护要求5第三节 支护工艺5第四章 施工工艺8第一节 施工方法8第二节 凿岩方式8第三节 爆破作业8第四节 装载与运输9第五节 管线敷设9第六节 设备及工具配备表10第五章 生产系统11第一节 通风11第二节 瓦斯防治14第三节 综合防尘15第四节 防灭火15第五节 平安监控16第六节 供电16第七节 排水16第八节 运输16第九节 照明、通信和信号1

2、7第六章 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7第一节 劳动组织17第二节 循环作业17第三节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8第七章 平安技术措施18第一节 一通三防18第二节 顶板管理20第三节 爆破平安技术措施20第四节 防治水平安管理技术措施22第五节 机电平安管理技术措施23第六节 运输平安管理技术措施23第七节 其它23第八章 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24第一节 发生灾害时的应急措施24第二节 发生灾害时的避灾路线29附件:矿井地质及水文地质图巷道布置图巷道断面支护图掘进面空顶距图炮眼布置图装药结构示意图运输系统示意图通风系统示意图供电系统图探水示意图排水系统示意图照明、通信、信号示意图避灾路线图劳动组

3、织图表循环作业图表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会审记录学习签名本作业规程考试成绩单山西陆合集团基安达煤业10051工作面第一章 概况第一节 概述一、区域位置邻近情况山西陆合集团基安达煤业,10051工作面位于1003工作面往东130米处,沿煤层顶板掘进。净宽3.0米,净高不小于2.6米。净断面为矩形断面,锚梁网支护,顶板破碎区域采用钢梁架棚支护。二、特殊技术要求该巷道掘进期间,因无相关位置邻矿资料,故应开始掘进时加强探水工作。以防止前方有水造成透水事故,做到“预测预报,先探后掘,先治后掘。三、巷道布置平面图第二节 编写依据一、经过审批的设计一、经县局审批的2021年度采掘方案。二、经临煤审发200758

4、号文件批复的地质报告。三、矿井以往观测的矿压数据。四、县局下发的关于作业规程的审批文件。五、2021年出版的?煤矿平安规程?。第二章 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情况第一节 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空开采情况一、10051工作面地面位置位于井田东部,矿区东部,地面为山地荒山沟谷地形,区域内无水体,建筑物或构筑物,地表标高为1149-1289m。二、该巷道属回采巷道,原整合前所开采3#采掘工作面离该巷道较远,层间距97米,导水裂隙12米,10#煤层冒顶高度8米,所以3#煤层的采掘及原有巷道均不会对该掘进工作面造成影响。三、该巷道西部为1003综采面,该巷道下部11#煤层为原赵城天利煤业所走巷道,具体情况不详,

5、掘进过程中必须加强地板变化及地板的探水,探明其采空区情况,做到“预测预报,先治后掘。第二节 煤岩层赋存特征10051工作面地层岩石类型以互层状软硬相间碎屑岩类为主,间夹坚硬的石灰岩或泥灰岩,工程地质类型为较简单型。一、煤层赋存情况:本工作面为山西组2#煤层,煤层厚度1.6-2.0m,平均厚度1.8m,煤层上部有0.2-0.4m厚的黑色页岩夹矸,夹矸上部有0.3m左右的煤线,结构简单,煤层普氏系数f=1.4。2、9号煤层该煤层为本矿批准开采煤层,据在本矿井及周边矿井各井筒揭露厚度仅为0.50m左右,属不可采煤层。3、11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下段中部,上距3号煤层97m左右,距K2灰岩5m左右,厚度2

6、.80-3.92m,平均3.40m,全井田稳定可采,结构简单,煤层顶板岩性为泥岩,煤层底板岩性为泥岩,局部为中砂岩。二、煤层顶、底板情况1、该工作面为山西组2#煤层,煤层伪顶为0.2-0.4m的黑色页岩,直接顶为厚2-3m的粉砂岩、泥岩,老顶为厚度7-8m的灰白色粉砂岩,结构致密坚硬。直接底为褐灰色中砂泥岩,厚度约3-5m,下部为3#煤层。三、煤尘、瓦斯及自燃倾向性1、煤尘火焰长度大于450mm,抑制煤尘爆炸最低岩粉用量为80%,具有爆炸性。2、根据2021年瓦斯等级鉴定结果,掘进工作面瓦斯相对涌出量为2.55m3/t,绝对涌出量0.17 m3/min,属低瓦斯矿井。3、煤层的吸氧量为0.57

7、 m3/g,自燃倾向性等级为II级,属自燃煤层。第三节 地质构造一、本井田总体为向斜构造,金山沟S1向斜穿过井田中东部,向斜轴向近SN向,呈向西弯曲的弧形展布,向斜西翼倾角约2-4左右,东翼地层走向近SN,倾向向W,倾角约2-4左右,东翼倾角5-10,在向斜西翼有一不太明显的背斜构造,目前尚未发现断层、陷落柱和岩浆岩侵入现象,井田地质构造简单。二、地质地形图、地质剖面图、地质柱状图第四节 水文地质本区域无较大含水层,但该巷道穿越各岩煤层时,难免会有一定涌水,因无相关实际可供参考,所以要加强超前探水,严格按照“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那么施工,做好防水准备工作。第三章 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第一节 巷

8、道布置一、10051工作面:巷道位于1003工作面往东130米处,沿煤层顶板、底板掘进。净宽3.0米,净高2.6米,净断面为矩形断面,锚梁网支护,巷道方位角0,总掘进长度为500米。二、巷道施工断面示意图第二节 临时支护要求一、临时支护形式、材料及规格:临时支护的形式:临时支护采用吊环式前探支护。材料及规格:75mm5000mm的钢管两根1820mm圆钢制成的吊环四个280020050mm的板梁十二块,构木、木契假设干二、临时支护的要求1、使用前探支护时首先检查吊环、前探梁是否完好,并用扭力扳手检查悬挂吊环锚杆支护情况,保证初锚力不小于150NM。2、放炮前,将四个吊环分别固定在工作面第三排和

9、第一排的锚杆上,吊环螺母拧入锚杆深度不小于20mm,前后吊环间距1.6m。两管分别固定在吊环上,间距为1.6m,两管不得偏向任何一帮。放炮后,将两根前探梁顶至工作面迎头,前探梁上用板梁和构木背实顶板,使掘进施工工序在有效前探支护下进行,严禁空顶作业。随工作面推进,前探支护及时前移。3、安设前探临时支护过程中必须设专人观察顶板情况与敲帮问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前探临时支护。4、构木、板梁应根据巷道宽度布置,以不影响锚杆施工为原那么。5、使用前探临时支护期间,必须严格检查吊环、板梁的质量情况,挂设吊环的锚杆安装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6、进行前探临时支护,工作面的施工人员必须时

10、刻注意平安,以防前探支护过程中碰伤人员。工作面最大、最小控顶距。工作面最大控顶距为1.6m,最小控顶距为0m。第三节 支护工艺一、 支护工艺为锚杆、锚梁联合支护,遇顶板破碎带用锚索或钢梁支护。二、 材质*锚杆帮锚采用161600-450/70锚杆,顶锚采用161800-450/70锚杆*锚固剂选用40350树脂药卷*锚梁选用11钢筋*锚索采用11715.24型锚索,长6.5米*索具规格:QLWK15 *锚索托盘钢板规格:10#400mm400mm1、锚杆施工方法及要求1顶板锚杆间排距为800800 mm,“三、四排布置,邦锚打3根,间排距为800800 mm。锚杆锚固力不得低于70KN,螺栓扭

11、矩不得低于150NM,锚杆杆体外漏不得超过50 mm。2打锚杆眼前,必须先看中心,画好眼位,然后再用风钻或锚杆机打锚杆眼,提前在钎杆上做好标记。3安装锚杆前,先用压风将锚杆眼吹干净,然后用木棍将锚固剂送入眼底,再将锚杆送入眼内,在锚杆机上套上锚固器进行安装。搅拌10秒,再等15秒前方可退出锚杆机,带上托板,安装锣帽。用预应力扳手将锣帽拧紧。4必须打一个锚杆眼,安装一个锚杆。不得将锚杆眼全部打完后一起安装。2、锚索施工方法及要求锚索索体为高强度低松驰钢绞线,长度6.5m,公称直径17.8mm,头部设有树脂锚固剂搅拌头,尾部配有高强度锚具,有效支护长度6.2m,锚固方式为端锚,采用三支锚固剂,一支

12、规格为K2335,另两支规格为Z2360,钻孔直径28mm,锚固长度1485mm,锚索外露长度不大于200mm,锚索预紧力应到达100KN以上,锚索托盘采用400mm400mm16mm的钢板。四、井下备用材料应满足一循环的用量,存放于离工作面10m处。五、质量要求1、严格按中腰线施工,中腰线偏差小于5cm。2、巷道净宽度偏差小于10cm。3、巷道坡度50m内允许误差5cm。4、锚杆角度垂直于巷道轮廓线,顶、帮靠近肩窝的锚杆与垂线的夹角为15,严禁打穿皮锚杆或沿岩层裂缝打眼。顶板“三、四排布置,邦锚打3根。锚杆锚固力不得低于70KN,螺栓扭矩不得低于150NM,锚杆杆体外漏不得超过50 mm。第四章 施工工艺第一节 施工方法全断面施工法,预留光爆层分次爆破、人工攉煤到刮板机,刮板机运输到皮带机到地面,锚杆支护。第二节 凿岩方式一、使用ZM1.5湿式煤电钻打眼。二、工艺流程:照中布眼打眼装药爆破支设临时支护出渣永久支护锚杆支护第三节 爆破作业一、爆破条件1、爆破作业前,要先检查已有巷道断面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