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初二语文第一单元练习卷一有答案解析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1917127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初二语文第一单元练习卷一有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苏教版初二语文第一单元练习卷一有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苏教版初二语文第一单元练习卷一有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苏教版初二语文第一单元练习卷一有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苏教版初二语文第一单元练习卷一有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初二语文第一单元练习卷一有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初二语文第一单元练习卷一有答案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下语文第一单元测评练习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及语言运用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呻吟(shng ) 蜿蜒(yn) 掠起(lu) 秀颀(q)B晕圈(yn) 纵横(hng) 主宰(zi) 奇崛(ju)C琢磨(zhu) 盎然(ng) 婆娑(su) 伫立(zh)D酒酿(ning) 迸溅(bng) 犀利(x) 丰腴(y)答案C试题解析: A组中“呻”应该读“shn”,“掠”按注音规则应为“l”; B组中的“横”应该读“hng”;“崛”应该读“ju”;D组中的“迸”应为 “bng”。 2、下面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高傲 黄绿错综 无边无垠 旁逸斜出B鄙视 忍俊不禁 不折不挠 泼口大

2、笑C枯瘠 争研斗艳 仙露琼浆 盘虬卧龙D倦怠 潜滋暗长 明眸皓齿 渚如此类答案A试题解析: B组中“泼口大笑”应为“破口大笑”,C组中“争研斗艳”应为“争妍斗艳”,D组中的“渚如此类”应为“诸如此类”。3、下面诗文默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淮南秋雨夜,高斋闻燕来。 B低头乍恐丹沙落,晒翅常疑白雪消。C翅失沾微雨,泥香带落花。 D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答案D试题解析: A中“燕”应为“雁”, B中的“沙”应为“砂”,C中的“失”应为“湿”。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中华民族从未低头,冰冻雪灾更不可怕,因为我们有

3、不屈不挠、众志成城的十三亿人民。B一个很大很大的困难,除以13亿,就会变得微不足道;一个很小很小的爱心,乘以13亿,就会聚成爱的海洋。C杨凡今年数学奥赛夺得全国一等奖,真是骇人听闻。D大家认为张湛同学提出的“争做奥运文明小卫士”的倡议很有意义,都异口同声地表示赞成。答案C试题解析:C项中“骇人听闻”是“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和害怕”的意思,用在这里不恰当。5、下列一段话中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俗话说,滴水穿石,绳锯木断。_ ,金石为开。恒者无敌,只要有了这种矢志不渝、百折不回、 的精神,世界上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这也是伟人和 、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A恒心所至 艰苦奋斗 庸才 B.精诚所至

4、 一往无前 庸才C精诚所至 艰苦奋斗 小人 D.恒心所至 一往无前 小人答案B试题解析:“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是一个固定的成语,知道这一点,在B和C项中选,第二处联系前面的两个成语可以看出B项最恰当。6、下面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因此,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B.中国女排击败了在赛前经过周密准备的古巴队,一举进入了争夺雅典奥运会冠亚军的位置。C.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是关系到我国的改革开放能否继续发展下去的大问题。D.为了避免再次发生类似的错误,我们一定要从这次事件中吸取教训,并切实加以改正。答案D试题解析: A句关联词搭配不当,应是“如果那么”B“进

5、入位置”动宾搭配不当。C句前半句和后半句肯定否定不一致。 7、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为已拟好的上联对出下联。下面选项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汶川映秀小学的抗震救灾小英雄林浩出人意料地跟随在姚明身边,引领着中国代表团进入鸟巢。小林浩在灾难面前勇救两名同龄人,同样彰显着奥运所倡导的“与自己竞争、与自然斗争”的顽强精神。姚明与林浩,虽然身高悬殊,但是他们的精神同样伟大,一位是在赛场上永不言弃的运动员楷模,一位是代表着中国人顽强团结、生生不息精神的学生小英雄。上联:篮球明星姚明赛场上永不言弃超越自我 A下联:学生小英雄林浩在灾难面前勇救同龄人。B下联:抗震英雄林浩救灾中与己竞争顽强伟大。C

6、下联:代表中国林浩地震前临危不惧学生英雄。D下联:抗灾英雄林浩危难中英勇顽强智救同学。答案D试题解析: 对联要求字数相等,结构大致相同,词性大体相对,扣住材料内容即可从中归纳出:“抗灾英雄”对“篮球明星”,“林浩”对“姚明”,“危难中”对“赛场上”,“英勇顽强”对“永不言弃”,“智救同学”对“超越自我”。8、对下面一则小故事中医生答话的言外之意概括不够恰当的一项是 林巧稚是我国著名的妇科医生。有一天,她为一位贵妇看病,贵妇说:“你给我看病,不能像看别的人那样!” 林巧稚非常平静地回答说:“请您原谅,在我眼里,所有的病人都是贵妇。”A每个病人在我心中同等重要。 B我对每个病人都一视同仁。C所有病

7、人我都会认真负责地医治。 D所有病人都有向您一样的要求。答案D试题解析:这句话说明了林巧稚并不会关注病人的身份地位,表现了她对所有病人的尊重和重视。 第二部分 课文理解9、海燕是苏联作家高尔基用象征手法创作的一首散文诗。 答案试题解析: 海燕是一首散文诗。散文诗是介于诗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学体裁。全诗运用象征手法展开。海燕在文中象征着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的革命先驱。10、海燕中“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 是的,遮不住的!”这一句运用象征的修辞手法,这个句子表现了太阳会驱散乌云,革命会取得胜利的。答案试题解析: 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的一种艺

8、术手法。这一句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表现了海燕对革命充满了必胜的信念。11、海燕运用祈使句式“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作全诗结束语,语势有力,语调高昂,表达了强烈的思想感情。 答案试题解析:这一句是海燕的再次呼唤,表达了无产阶级对反动势力的无比愤怒和渴望大规模革命风暴早日到来的思想感情。用这一句作为结语,语势有力,语调高昂,富有感召力和战斗力。12、白杨礼赞中以“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总领全文,在高声赞美白杨树后,作者在第二段并没有直接描写白杨树,却带领读者去观赏西北高原的风光,这是因为文章要写出高原景色的“雄壮”、“伟大”,就非着眼于成群的白杨树不可,因而要写西北高原的风光

9、。答案试题解析: 作者在第二段并没有直接描写白杨树,却带领读者去观赏西北高原的风光,这是因为第二段交代了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着力渲染高原景色的“雄壮”、“伟大”,突出了白杨树生长环境的不平凡,为引出白杨树做好铺垫。13、白杨礼赞用“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这一句话点明了主旨,深化了文章的中心。 答案试题解析:这一句进一步深化了上文四个反问句的意思,意味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抗日军民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正是在他们身上,体现了不屈的民族精神,是全文的中心句。14、白杨礼赞在结尾否定“贵族化的楠木”,不

10、符合文章的主旨,偏题了。 答案试题解析: 文章最后否定“贵族化的楠木”并不偏题,一是以楠木的“贵族化”与白杨树的“极普通”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白杨树的“不平凡”,二是引出那些赞美楠木的“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表明自己对共产党所领导的北方抗日军民的热爱,因此,写楠木深化了中心,并不偏离题意,而是体现了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15、石榴中“红玛瑙的花瓶儿由希腊式的安普剌变为中国式的金罍,殷、周时古味盎然的一种青铜器。”这一句运用比喻的手法,表现了石榴花的形状,巧妙地赞誉了它的形态美和灵秀美。答案试题解析:本文的语言形象生动,准确凝练,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反问、对偶等

11、多种修辞手法,使文章的语言具有极强的表现力。这一句运用比喻的手法表现了石榴花的形状,非常形象,使读者由衷地产生喜爱和赞美石榴花的感情。16、石榴一文按画石榴赞石榴爱石榴的思路结构全文。答案试题解析:文章是按爱石榴画石榴赞石榴的思路结构全文的。 17、紫藤萝瀑布以“我”对盛开的紫藤萝花的感情变化为线索,从抒写赏花之情到惜花之憾再到思花之感,层层深入,给人以美的享受、情的陶冶、理的启迪。 答案试题解析:本文作者善于捕捉身边的花草树木来描绘自然、寄托情思、阐发哲理。面对这株盛开的紫藤萝花感受它的勃勃生机,想到它给“我”带来的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以及它给人们的启迪,“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

12、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寄予着深刻的哲理,以小见大,耐人寻味。 18、白居易的池鹤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勾画了丹顶鹤的超凡的风姿和孤高的品格。答案试题解析: 白居易在这首诗中描绘了丹顶鹤的形象美、色彩美、鸣声美和心灵美,诗人以鹤自喻,抒发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和对田园生活向往而不可得的无奈感情。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阅读马说选段,完成1922题。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

13、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9、下面各组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食之不能尽其材 一食或尽粟一石B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执策而临之C策之不以其道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D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安求其能千里也答案D试题解析:A组中第一个“食”同“饲”,意为“喂养”,第二个“食”意为“吃”;B组中第一个“之”是助词,无意义,第二个“之”代指“千里马”;C组中第一个“策”意为“驱使”,第二个“策”意为“记载”;D组中第两个“能”意为“能够”。20、下面各组中“以”字的意思和用法与“不以千里称也”一句中的“以”相同的一项是A策之不以其道 B以丛草为林 C以为且噬己也 D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答案B试题解析: “不以千里称也”一句中的“以”意为“把”,B组中的“以”也是这个意思。 A组中的“以”意为“按照”,C组中的“以”意为“认为”;D组中的“以”意为“如”。21、下面对划线句的翻译不够准确的一项是 A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却不会经常有。B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一石粮食。C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况且不可能,又怎么能够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D唉!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答案D试题解析: 唉!难道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