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制作工艺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1916696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3.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紫砂壶制作工艺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紫砂壶制作工艺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紫砂壶制作工艺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紫砂壶制作工艺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紫砂壶制作工艺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紫砂壶制作工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紫砂壶制作工艺(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紫砂壶制作工艺【第一集】一、紫砂壶的由来: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中国茶受到不分国籍不分肤色的各国人民 喜爱,不仅中国茶闻名世界、而且中国茶具除了品茶必备以外,还成 为了可供欣赏把玩的艺术品,紫砂壶就是其中的代表,紫砂壶作为中 国传统手工艺品,在世界范围内受到热烈欢迎。宜兴紫砂陶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园地里的一枝奇葩,在中国陶瓷 历史的长河中,根据对古窑址的发掘,可追溯到北宋中叶,距今约有 一千年的历史,她以非常独特的陶艺风格蜚声中外。大约六百年前,宜兴人偶然发现紫砂泥矿,因为生活的需要,当 地人就把这种泥制成各种器皿使用,慢慢的发现这种泥还具有独特的 功能,用它制成的茶壶冲泡茶水非常神奇,其壶不仅透

2、气不透水,茶 汤醇厚绵长,泥中含有的丰富矿物质还对人体大有裨益,从此紫砂壶 成为了宜兴的传统工艺,一直薪传至今。部分内容用动画展现)紫砂壶分为圆器、方器、塑器、筋纹器、花器以及特殊造型壶等。最常见的是圆器,也称素器,多数紫砂壶都是这种造型,主要由 各种不同方向的曲线组成,紫砂圆器比例谐调、转折圆润,隽永耐看;方器主要是由长短不同的直线组成,如四方、六方、八方及各种 比例的长方形等,方器造型方中藏圆,线面挺括平整,轮廓线条分明, 给人干净利落、明快挺秀之感,方器一般大小不同的几块泥片用胶泥 沾合而成;塑器是对雕塑性器皿及带有浮雕、半圆形装饰的器皿造型的统称。 设计塑器造型时,除了要注重表现形象特

3、征外,更要注重表现它的本 质,使其符合功能合理、视觉美观、触觉舒适以及安全牢固的原则。 紫砂塑器不仅形象生动构图简洁,而且巧妙的利用紫砂泥料的天然色 泽来增强其艺术装饰效果。筋纹器造型的特点是将形体的俯视面作若干等份,把生动流畅的 筋纹组织于精确严格的结构之中。多以生活中常见的瓜果、花瓣以及 云水纹为蓝本提练出造型样式,不仅侧视面上有诸多变化,俯视面上 的形象更加吸引人。筋纹器造型紫砂壶纹理清晰流畅,口盖严丝合缝, 是艺术与技术的高度统一。花器造型千变万化,主要特点是生动活泼,喻意吉祥,以梅花、 彩桃等为多。特殊造型紫砂壶讲究创意独特,天马行空,追求意境深远的艺术 效果,深受喜爱。下面我们以最

4、常见的紫砂圆器为例,介绍它的制作过程。二、普通紫砂壶制作过程:1、紫砂泥料加工:(1)机器炼泥:紫砂矿开采出来的矿石一般分为三种颜色,即紫泥矿石、红泥矿 石和本山绿泥矿石,粉碎加工成紫砂泥料后经过调和还可以生成其他 颜色,于是我们会在成品紫砂壶身上看到更多的颜色搭配。加工泥料 分为机器加工和手工操作,首先简单介绍一下机器加工泥料程序。将紫砂矿石添入碎石机进行捣碎加工,在碎料的同时机器会自动 加入适量的水,制成粗坯后还要进入真空炼泥机进一步加工,这个步 骤是为了把泥料中的空气进一步挤掉,让泥料密度更大,从真空炼泥 机出来的块状泥料每块约重五公斤,用塑料袋包装后贮存,这个泥料 就可以直接使用,这就

5、是机器炼泥的全过程。(2)手工炼泥:紫砂艺人更喜欢的是手工炼泥,因为手工炼出的泥料更加细腻更 加方便使用,炼泥使用的主要工具有镰刀、榔头、筛子等。首先将泥料碾碎然后过筛,筛网一般使用40 目、60 目和80 目三 种。把碎泥料倒入筛中,一边轻轻摇晃一边用手拍打筛帮,落下很细 的紫砂土就是合格的原料,然后进行加水调和,先将水倒好,然后再 把紫砂土倒进去,倒土时不能倒的太快,倒入后不能马上搅拌,要让 土慢慢全部渗入水中后再进行搅拌,这样做的原因是避免泥料中产生 过多气泡影响使用效果。制作一把普通的紫砂壶大约需要一公斤泥料,紫砂土加适量的水 进行调合,调合泥料时要充分,反复搅动数次,一公斤紫砂土大概

6、需 要 0.5 公斤水来进行调和,不过水的多少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 紫砂壶制作所需要泥的硬度也稍有差异,如果不小心水放多了,泥和 稀了也没关系,多放置两天再使用也是一样的。调和后的泥料分块儿盛出来放到木板上晾干,一般晾一天左右, 以泥料不沾手为宜。晾干后的泥块需要进行锤炼方可使用,先将泥块放到木案上,用 竖锤自上向下击打二十次左右,为的是把泥块合到一起,然后用镰刀 切割边缘处,重新堆积到一起,用横锤先把四面向中间反复击打将泥 料挤紧,然后自上向下横锤反复击打泥料50 次以上,这样做的目的 是把泥料中的分子挤紧,把里面的空气全部挤出来,直到把泥料锤熟 为止。最后把锤熟的泥料整理成长方形,用塑

7、料袋包裹,挤掉袋中的空 气,系紧袋口,防止泥料变干,然后搬到阴凉处保存,一般存放二到 三个月才能使用,这个过程叫醒土也叫养土,为的是让泥料充分腐化, 时间越长越好。至此,紫砂泥料的加工过程就全部完成了。2、紫砂壶制作:1)紫砂壶制作工具:紫砂壶属于传统手工艺,所以其制作工具非常复杂,而且大多是 手工制造的,材质有木材、牛角、塑料等,最常用的也要有二十几种, 分别是木搭子、木拍子、竹拍子、尖刀、旁皮刀、矩车、蓖子、勒子、 铜管、明针、挖嘴刀、矩底、独个、转盘、虚砣、木鸡子、顶柱、盖 座、毛笔、印章等。(2)设计壶样:一件紫砂壶需具备三个主要因素,美好的形象结构、精湛的制作 技巧和优良的实用功能。

8、设计壶样时首先要有一个大致的艺术构思, 然后画出壶样草图,既要有艺术想象力还要考虑到茶壶的实用性,包 括壶身高度、壶把壶嘴样式与壶身的协调性等。壶身、壶嘴、壶盖、壶把等各个部件要与整体比例协调,更要注 重高难技巧的细部刻划,紫砂壶不同于其它艺术品,不仅要有观赏价 值,由于壶必须拿来使用,所以还要握拿舒适,壶嘴出水通畅,容量 规格要适合地域、民族饮茶习惯,同时什么造型的紫砂壶适合泡制什 么茶也是有讲究的。考虑到这些细节后,就可以尽情发挥艺术构思与 想像了。3)紫砂壶结构:(图示)一把紫砂壶由多个部件组成,首先上面的叫点子,点子下面拱起 的部分叫壶盖;下面一层叫满片,它的作用是撑起壶盖并在上面沾牢

9、 子口,壶盖成型后,要把满片按照事先刻好的印迹把中间部分挑掉; 壶身上面的部分叫盖片,作用是撑住壶身,成型后也会从印迹处挑掉, 这个过程也叫开壶口;下面是壶身,左面是壶嘴右面是壶把;再下面 是底片也就是壶底是无孔的,最后一片叫壶底座,可以有孔,因为壶 身完成后只会留下一圈当底座,中间部分会挑掉。(4)制作:壶身:首先制作壶身,取一块紫砂泥料,按所做壶的大小决定泥 料的多少,用旁皮刀切下一个泥条,用木搭子用力拍打泥料,木搭子 分为圆面和方面,先后用侧面再用方面反复拍打,将泥料拍成约0.5 至 1 厘米厚,壶的大小决定了壶身的厚度,大壶适当加厚。拍打结束 后再用泥千子把泥片刮平刮光,把泥片拍打平整

10、后,再用尺子配合矩 车将泥条裁量好,把四周多余的泥料用旁皮刀切掉,使泥料呈长方形, 然后将泥片立起来卷成筒状放到一边。底片盖片:再切下两块泥料分别做底片和盖片,底片也就是壶底, 取一块泥料用木搭子侧面拍成扁圆形,再用方面拍打平整,在拍的过 程中左手要不停转动泥片,这样泥片才能把泥片打得厚薄均匀,泥片 打好后放在转盘上,再把矩底放在泥片的中心处,然后用矩车将泥片划成圆形,矩车的作用和用法与圆规是一样的,矩底的作用是顶住矩车的尖头,避免在泥片上扎出洞,再用旁皮刀把泥片刮光刮挺。盖片就是盖在壶身上面的圆片,它的作用是撑住壶身,在壶的其 他部位都做好后再把它取出,盖片的做法跟底片一样,唯一的区别是 它

11、的中间有孔。围片:再取一个稍大些的泥块拍打成圆形,这个泥片叫围片,围 片要比底片满片稍厚一些大一些,在整个做壶过程中就放在壶的下 面,它的作用是限定最终成壶的大小,它的直径相当于壶身的直径, 围片做多大壶就多大。拍好的围片用矩车旋成需要大小,一面点上一 些水,翻过来沾在转盘上,用木拍子轻轻拍打沾牢,壶身泥片就围在 它的四周。把长方形的泥条围在围片上,注意泥片要直立不能倾斜,围好后 用旁皮刀在泥片相交处切开,这个切口必须是斜的,把里外两片切掉 的泥片拿下来,用毛笔蘸水刷在接口处,把它沾牢,用旁皮刀把接口 处压紧刮平,由于运刀方向不同,内侧压紧刮平就不能用旁皮刀了, 得用专业工具竹拍子来完成这个任

12、务。然后在接口处用刀扎个小洞做个记号,这里是安壶嘴的地方。接下来的步骤叫做打身筒,就是左手垫在泥片内侧,右手用木拍 子用力拍打泥片,要一边旋转一边拍打,慢慢在泥片上部打成一个向 内的弧度,想让壶身弧度均匀美观很不容易,要反复拍打较长时间。 拍打过程中要不时用底片比对一下,掌握大小,打身筒是紫砂壶所特 有的制作工艺。拍好后的身筒边缘处用旁皮刀切齐,切口要有一个坡度,外侧大 里侧小,以便能够托住底片。在切好的围片斜坡处涂上事先和好的脂泥,把底片沾上去,用旁 皮刀刮掉多余的脂泥,并把底片压牢,再用竹拍子把壶身和底片挤紧, 这个过程也叫“赶身筒”。把壶身翻过来,用竹拍子把里的多余的脂 泥也刮掉,这样壶

13、的底部基本制作完成。所谓脂泥,就是稀释后的紫砂泥,它有很好的粘性,可以把紫砂 壶的各个部件牢牢的沾在一起。然后开始打壶身的上半部分,拍打的方法基本一致,只是根据设 计要求不同,最终成型的弧度有所区别,有上大下小,有下小上大, 也有上下一样大的。打好上部身筒后也要切出边缘的斜坡,抹上脂泥, 沾上满片,用竹拍子修整整个壶身。面的工序叫背身筒,就是用蓖只把壶身刮光,这个过程也叫整 型。底座和壶口:接下来要做壶底座和壶口,先做好两个泥片,用矩 车旋好大小,然后在边缘0.5cm处再用矩车旋一圈,划出一道印迹, 这两个泥片不必考虑中间有没有孔,因为它的中间部分在壶身成型后 会被按照这个印迹挑掉。两块泥片拍

14、打整型后用脂泥分别沾在壶底和 壶口处,沾好后同样用竹拍子把多余脂泥刮掉,然后用明针把它刮平 整。晾干24小时后,再用旁皮刀把中间部分挑出来,留下的0.5cm 就成了壶的底座和壶口的边沿。壶嘴和壶把:切下一块泥料,用手搓成条状,搓的过程中掌握好 力度,要搓成一头细一头粗的样子,搓好后切掉两头多余的部分,再 用木拍子整形,整形完毕后左手按住泥条,右手用挖嘴刀开始通壶嘴, 对准位置后左手松开,右手带着泥条在桌面上滚动,壶嘴渐渐变大, 具体的大小根据壶的大小灵活掌握。再取一块泥料搓成条状,也是一头粗一头细,搓好后切去两头多 余部分,用木拍子整形,然后手工压成壶把形状。然后是钻孔安装壶嘴壶把,首先在记号

15、处用铜管钻孔,一般是钻 七个孔,大壶相应多一些,在壶嘴处涂上脂泥,拿一把标尺放在壶上 面,它有两个作用,一是把壶嘴壶把对齐成一条直线,另外是提示安 装高度,壶嘴壶把的高度不能超过壶身的高度。注意壶嘴壶把与壶身 接触的地方要切成凹状,与壶身的弧度相匹配,这样才会沾的牢固, 不易掉下来。安装完成后再仔细观察一遍各部位是否协调。壶盖:壶盖的做法分四步,先取一个泥片用矩车旋出大边,约隔 0.5cm 处再旋出一个小边,再把边缘用明针修整成圆形,这个过程叫 “倒角”,修整好后这个泥片叫“同盖板”。再取一块泥片放在虚砣上面,一边旋转一边用手压出壶盖的弧度, 压好后把边缘处刮平,放在“同盖板”上面,用脂泥沾好

16、,刮掉多余 脂泥,再用蓖只把边缘挤紧,再用明针清线,这个过程需要反复修整。第三步就是做点段:点段就是壶盖下面深入壶身的部分,也叫子 口。取一块泥条用木搭子拍扁,拍的时候注意力度,要拍成斜面的, 一面厚一面薄,拍好后用尺子量好约1.5cm的宽度,切掉多余部分, 卷成圆圈状,放在托子上,托子是内凹的,把壶盖翻过来放上去不易 变形,再把子口放在“同盖板”上面,量好大小后切掉多余部分,也 是切成一个斜口,抹上水沾牢,再在上面抹一圈脂泥,沾在“同盖板” 上,敦实,再把点子沾上去,一边旋转一边压实并抹掉脂泥,这个过程叫做转点角。晾稍干些后,把壶盖下面的“同盖板”挑掉。第四步是捻点子:取一个泥条,一头插入一根竹棍,顶在身上, 左手旋转泥条,右手用木拍子拍打泥条顶端,再用竹制的专用工具“点 含子”反复清线,把泥头滚圆,滚好后用旁皮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