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专题复习——史学理论与方法(史观、史论、史法)Word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1916310 上传时间:2024-01-25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专题复习——史学理论与方法(史观、史论、史法)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三专题复习——史学理论与方法(史观、史论、史法)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三专题复习——史学理论与方法(史观、史论、史法)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三专题复习——史学理论与方法(史观、史论、史法)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三专题复习——史学理论与方法(史观、史论、史法)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专题复习——史学理论与方法(史观、史论、史法)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专题复习——史学理论与方法(史观、史论、史法)Word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高三历史专题史学理论与方法(史观、史论、史法)一、史学理论与方法训练(一)历史方法论(探究历史的方法):(1)基本的史学要素: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历史观点和历史评价。注意史料的分类:史料大体可分为第一手(原始)史料与第二手(间接)史料:具体可分为四类:文献史料,包括历史记录、历史著作、文献汇编和史书以外的书籍;文件史料,包括政府文件、团体文件和私人文件;实物史料,包括生产工具、生活资料、历史遗迹;口述(口碑)史料,包括回忆录、调查记录、群众传说、文艺作品。 提取鉴别历史材料信息的方法:一是“读史征(发现)史”;二是“史论一致”、“孤证不立”、“无

2、征不信”、“二重证据法”、原始史料信度较高、直接推理、跨学科研究等。【训练1】在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中经常出现的错误是,使用单一或不充分的论据得出普遍性的结论。下列选项中没有这类错误的是A授时历的颁行比现行公历早300年,所以中国古代科技水平领先世界B西游记是明代的一部优秀小说,所以明代文学蓬勃发展 C唐代369位宰相中有83%来自北方,所以唐代宰相的来源存在地域差异D南宋扬州的城市人口占扬州总人口的81.83%,所以南宋的城市化水平很高【训练2】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文出版的二十

3、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训练3】法国史学家朗格诺瓦和瑟诺博司所著史学原论一书指出:“史料可分为两种,有时过去的事件,留下实迹(碑碣及制造品),有时,也是更常见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迹,是心理的状态一种文字上的描写和叙谈。”作者的意思是 A任何文字史实都带有主观因素 B实迹和文字史料都真实反映历史 C历史是“心理的状态”的反映 D只有实迹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训练

4、4】李大钊说:“历史的真实,有二意义:一是说曾经遭遇过的事的记录是正确的,一是说关于曾经遭遇过的事的解喻是正确的。前者比较的变动少,后者则时时变动。”这是因为A历史学是人文学科,具有不确定性 B历史学家阐述历史,难免主观因素C人类知识不断增长与历史观的变化 D历史认识总是越来越接近历史真实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训练5】90年前的7月23日,这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一天。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以上文字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A B C D(二)历史哲学: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同时

5、,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社会存在。(如古代中国的小农经济,是古代中国专制制度与个人崇拜、孝道、三纲五常、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小农意识等现象形成的经济基础;雅典的商品经济、海外殖民是民主制度、人文主义、海洋意识的经济基础)。(三)历史认识论,当代史学认识主要包含三种流派: 1“历史的求真”: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是客观真实的,须回到历史现场,回到当时的时空下,追求历史真相。历史无需解释与分析的,是不带着后人的成见观察历史,反对观念先行,注重史料分析,不用今天的术语、概念去标签历史。近年高考命题突出考查学生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下理解历史概念、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6、回到历史的现场” 的含义: (1)回到历史现场,是历史求真的重要一步。所谓回到历史现场,不仅要回到一定的空间位置,回到事情发生的那个时代或那段时间,而且要设法回到当时当地,回到事情正在发生的过程之中。(2014年38题考查对小农经济的认识;2013年高考39题第小题考查对洋务运动不同时期评价不同的原因)(2)历史真相就在于对所有相互纠葛甚至相互矛盾的相关人事了解之同情的基础之上。而要达到这样的深度,只有回到历史现场,和所有的相关者共同经历他们各自所经历的一切。(2014年38题考查对马歇尔计划的认识)。(3)能否回到历史现场,以及能够在何种程度上重返,不能不受制于史料的遗存状况及其开发潜力,不

7、可能在任何时段任何领域任何层面同等程度地回到历史现场。(从眼光向下回到历史现场社会学人类学对近代中国史学的影响桑兵,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01期)(4)用历史的想象,回到历史现场。所谓历史想象,就是将自己放入历史之中,进入历史的情况,进入历史的时空,然后由此想象当时可能发生的一切。历史的想象靠很多条件:专注、同情、物证的刺激及其学术的基础,都是引发历史想象的媒介。(杜维运史学方法论)(2013年高考39题第(2)小题分析刘锡鸿和郭嵩焘对批判洋务运动舍本逐末的主张)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训练6】史家有时会修正自己对历史的认识,萧公权的康有为研究即为一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8、一:二十多年前草写中国政治思想史的时候,我所看见康氏的著作不过是现在所看见中的一小半。他的思想,我既不能有全面的认识,也不曾作深入的剖析。因此我的论断不免有舛误的地方。例如我说:“康氏以立宪为保皇之手段,故其所号召者为假民权。托孔子以为变法之口实,故其所号召者为假维新。”多看他的著作,细研他的思想之后,我发现这个论断几乎与真相恰相反背。现在我认为这两句话可以改为“康氏以保皇为立宪之手段,其所号召者为渐进之真民主。谓孔子为改制之圣人,其所企求者实为制度与思想之一体维新。”我现在的看法可以说是遵行“过则勿惮改”的古训。 萧公权问学谏往录材料二:萧公权于1940年写作中国政治思想史时,亦不免认为康有

9、为反对革命。直到后来看到大批有关康氏的原始材料,才摆脱(某种)史观的阴影,对康氏有新的认识,所谓“假民权”、“假维新”,原来都是真的。 汪荣祖康有为论材料三:从历史的观点来看,这件事也许有某种意义: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制度与思想之一体维新”的内涵。(4分)(2)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萧公权的康有为研究为例,以“时代、史家与历史认识的修正”为主题进行论证。(9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50字左右)2“历史的分析与评价”:历史分析与评价侧重

10、在历史史实的基础上进行解释、分析与阐述,寻找历史规律,以古鉴今。对历史发展与历史认识的多元性要理解透,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历史事件中,不同阶级、阶层、群体的感受、看法、评价往往都不一定是相同的。尤其注意不同的时空条件下历史评价不同(例如2011年高考38题对历史分期、史观的考查)。 主要的历史观点有: 文明史观:人类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根据文明形态(纵向上),可以分为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根据内容(横向上),可分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根据地域特色,可以分为古代希腊罗马(海洋文明)、古代中国文明(大河文明)等;根据宗教特色,可以分为中世纪的西方基督教文明、阿拉伯伊斯兰文明、中

11、国儒家文明等。文明史观认为历史研究中可以独立说明问题的基本范畴或单位是文明,强调的是长时段的历史变迁,强调历史对个人的影响以及个人对历史的影响,认为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同样重要,认为应该在历史中寻找对今天仍然起作用的东西,文明史观的研究方法强调多学科的综合。 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训练7】人类历史先后经历了的几个重要发展阶段:第阶段是渔猎采集文明;第阶段是农耕文明;第阶段是工业文明;第阶段是信息文明。这些阶段还各有其不同的特征。以下对这些阶段特征描述正确的是A第阶段出现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分离 B第阶段商品生产占据主导地位C第阶段大量劳动力聚集限制了人口自由流动 D第阶段经济结

12、构以服务业为主【训练8】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C“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现代化(近代化)史观:现代化的定义:18世纪后半期西方工业革命后,人类历史实现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发展过程,包括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从广义来看,可以把现代化理解为工业革命以来的生产力发展引起了社会生产方式的大变革,进而引发了全球政治、文化、思想、社会组织、社会行为等系列领域的深刻变化。而从狭义来看,则可以理解为第三世界向现代工

13、业社会转变、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过程。 【训练9】欧洲经济史描述了18世纪中期以来欧洲某些地区出现的现象,“贵族的炫耀生活,受到财富日益增长的资产阶级的仿效,甚至受到挑战。虽然他们有时被人轻蔑地说成是暴发户。但是,他们的购买力形成了他们自己竞相仿效的基础。”A工业革命已经影响到社会生活 B启蒙思想的传播消除了人们的等级观念C政治革命使封建贵族告别了昔日生活 D科技进步降低了生活成本,物价相对低廉【训练10】有历史学家说:“在1870年以后大约40年里,并非仅仅在欧洲人看来,欧洲实际上确实算是在世界上快速扩张的现代文明的中心。”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殖民扩张 B资本输出 C文化传播 D工

14、业革命 全球史观(整体史观):人类历史是一个整体,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全球史观的基本理论特征之一是对欧洲中心论的批判,重视整体与局部、中心与边缘的关系。(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本书的观点,就如一位栖身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球体进行考察时形成的观点,因而,与居住在伦敦或巴黎、北京或德里的观察者的观点截然不同。”)【训练11】人们在历史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这一事件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

15、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A欧洲发现,美洲文明相遇,全球史观侵犯 B欧洲文明相遇,美洲发现,全球史观侵犯 C欧洲侵犯,美洲发现,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D欧洲发现,美洲侵犯,全球史观文明相遇【训练12】新航路开辟以前,人们所知道的世界,或者是地中海周围,或者是亚洲东部和中部,或者是亚欧大陆及北非等等,总之,不出世界的某一局部。造成上述对世界认识局限的原因是A不同地区资源环境的差异 B世界各地大体处于隔绝闭塞状态C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 D世界各地文化、价值观念的不同【训练13】对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过程,西方学者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沃勒斯坦认为:“15世纪末16世纪初,一个我们所说的欧洲世界经济体产生了现代资本主义的技巧和现代科学技术使这个世界经济体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