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第五单元 第24课 打碗碗花│沪教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1914392 上传时间:2023-09-22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12.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第五单元 第24课 打碗碗花│沪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第五单元 第24课 打碗碗花│沪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第五单元 第24课 打碗碗花│沪教版(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4、打碗碗花一、把带点字的读音写在括号里。1、jing jing将信将疑 将士 将军 2、qing qing强烈 勉强 强壮 二、把不适宜的词语划去。1、小小的花朵上飘动 滚动着晶莹的露珠。2、过了些时候 ,外婆的警告 警示逐渐地淡薄起来。3、好奇心强烈 剧烈地吹动 煽动我 ,要把这件事弄清楚。三、比一比 ,再组词。荒 慌 晃 谎 吭 杭 坑 抗 摘 滴 恙 盖 五、填空。 的土地 地吃饭 开得 的花瓣 地警告 笑得 的神色 地等待 唱得 六、根据意思连线。将信将疑 心神不定。郑重其事 没有受损伤或没有发生意外。忐忑不安 半信半疑。安然无恙 一句话也不说一声不吭 对待这件事态度严肃认真。七、

2、照样子写词语。草绿形容颜色 蹦跳部首相同 八、读句子 ,圈出句子的动作并写在横线上。1、我挣脱外婆的手 ,蹦跳着去摘那花。_、 _ 、 _。2、我把一束打碗碗花藏在衣袋里 ,端起碗 ,一声不吭地吃饭。_、_ 、 _。九、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1、“忐忑不安一词中“忐忑的意思是 。文中的“我忐忑不安是因为 。2、“安然无恙一词原来是指人平安没有疾病 ,在文中是指 ,一点儿也没有受到损伤。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

3、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锋利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根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

4、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十、根据课文内容 ,判断句子内容是否正确。对的打“ ,错的打“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 ,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 ,“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 ,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 ,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 ,何至于此?等等 ,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

5、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 ,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 ,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 ,“先生之根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 ,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 ,首见于?礼记?曲礼? ,有“从于先生 ,不越礼而与人言 ,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 ,与教师、老师之意根本一致。1、打碗碗花会使人打碎碗。 2、“荒字一共有10 笔 ,第4 笔是竖折。 (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 ,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 ,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 ,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 ,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 ,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 ,一道训练 ,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3、 打碗碗花有毒 ,外婆为了不让我去摘花 ,才这么吓唬我。 4、在生活中有了疑问 ,要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 ,甚至是亲自动手去做做。 ( )十一、造句:忐忑不安 _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