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3月联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1913403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吉安市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3月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江西省吉安市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3月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江西省吉安市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3月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江西省吉安市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3月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江西省吉安市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3月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吉安市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3月联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吉安市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3月联考试题(含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吉安市重点中学2020届高二年级三月联考历史卷一、选择题(50分)1.“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近年,一些地方为弘扬传统文化推动经济发展,根据本地历史文化举办寻根祭祖活动。这种习俗源自A. 禅让制B. 宗法制C. 分封制D. 郡县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寻根祭祖”体现的是血缘宗法传统对现代社会的深远影响,所以答案选B,A是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首领的选拔制度与血缘无关,CD两项是中国古代的地方管理制度。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2.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

2、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A. 秦、唐、元B. 汉、宋、明C. 秦、元、清D. 秦、唐、明【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从中“蜀郡”、“丞相与诸卿”,可判断是秦朝;从中“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户部”可判断这是隋唐时期的的三省六部制;从中“阁臣”、“工部、户部”可知这是明朝废除丞相、设

3、立内阁;据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秦朝的政治制度郡县制和三公九卿制;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唐朝的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内阁制3. 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A. 战国时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B. 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C. 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利牵制体系D. 明初废除丞相,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答案】D【解析】清初“军国政事”由皇帝决定,而不是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4.明成祖时正式设立内阁,同时又重用司礼

4、监宦官,并给予宦官“出使、专征、监军”等大权,与内阁的权势相抗衡。明成祖此举A. 表明皇权渐趋衰弱B. 意在加强君主集权C. 促使内阁取代六部D. 造成首辅权力失控【答案】B【解析】【详解】明朝内阁是帮助皇帝处理政事的辅助机构,在设立内阁的同时,重用司礼监宦官,显然皇帝的目的是分散内阁的权力,以便加强君主的权力,故B项正确;内阁的设立表明皇权空前强化,故A项错误;内阁是皇帝和六部之间的中枢机构,内阁并不能取代六部,故C项错误;内阁是皇帝的附属机构,权力完全来自于皇帝,显然内阁首辅的权力并没有失控,故D项错误。5.清代曾侍从过三个皇帝的军机大臣张廷玉多次被皇帝称赞,但他仍时刻小心谨慎,从不留片稿

5、于家中,很少结交外官言事,从政多年竟“无一字与督抚外吏接”。这可用来说明军机处A. 仅是君主专制的工具B. 导致君主专制达到顶峰C. 对宰相有较大的约束力D. 借鉴了欧美民主制度【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中“军机大臣张廷玉多次被皇帝称赞,但他仍时刻小心谨慎,从不留片稿于家中,很少结交外官”意在说明军机大臣自己处事方面十分小心,不敢与其他官员交接也不敢将军机处事务透露于家人,结合所学知识,军机处办事严谨、效率高,政治决策封闭性明显,军机大臣完全服从皇帝,A选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军机大臣自己处事方面十分小心,而不是强调军机处导致君主专制达到顶峰,B选项排除。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丞相从明以

6、后退出中国历史舞台,C选项排除。军机处未借鉴欧美民主制度,D选项排除。【点睛】军机处是清朝时期的中枢权力机关,于雍正七年(1729年)因用兵西北而设立。雍正帝以内阁在太和门外,恐漏泄机密,始于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以为处理紧急军务之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军机处总揽军、政大权,成为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握之下,等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同时,军机处在权力上是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而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6.明太祖曾写诗发出这样的感叹:“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为解决上述问题,到了明成祖时A. 分割丞相的相权B.

7、 设立内阁制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C. 废除丞相D. 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说明宰相废除后皇帝被繁杂的行政事务所困扰,所以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明成祖设立内阁制度,帮助皇帝处理行政事务减轻皇帝重负,B选项符合题意。明成祖时期丞相制度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不存在分割相权问题,A选项排除。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C选项排除。六部分理全国政务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7.在古希腊文中,“民主政治”(demokrafia)一词由“人民”(demos)和“统治”(kratos)复合而成。这说明,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强调

8、A. 公民的广泛参与和直接管理B. 公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C. 民事案件均由陪审法庭判决D. 全体居民均享有民主权利【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人民”表明参与政治的广泛性,而“人民”和“统治”合在一块就是“人民统治”,这表明民主政治是公民直接参与城邦管理,就是直接民主,A选项符合题意。“公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不属于民主政治的范畴,同时材料中也没有体现这一点,B选项排除。陪审法庭是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和最高司法机关(梭伦改革时期及以后),是审理各种重要案件、监督公职人员的机构,所以不是所有民事案件都由陪审法庭来判决,C选项排除。雅典民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是一种“成年男性

9、公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对于妇女、外邦人和广大奴隶而言,民主是遥不可及的,因此不是全体居民均享有民主权力,D选项排除。【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抓住材料中“人民”、“统治”两个关键词并结合所学即可选出正确答案。8.“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雇佣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苏格拉底的上述观点反映他A. 反对直接民主制度B. 要求哲学家管理国家C. 赞扬君主专制制度D. 用人要做到人尽其才【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苏格拉底强调治国应该由专业政治家进行管理,如果采用直接

10、民主政治就犹若雇佣一位蹩脚的舵手和建筑师,会给国家带来严重的灾难,答案选A,BCD三项与题意主旨不符。考点:古代世界史 古代希腊、罗马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苏格拉底的思想9.公元283年,雅典商人普拉希特斯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城与当地的皮匠西努耶发生了经济纠纷,上诉至法庭。法官对他们两人的裁决将根据A. 罗马万民法B. 埃及习惯法C. 雅典自然法D. 罗马公民法【答案】A【解析】【详解】公元283年是公元3世纪,此时罗马属于帝国时期,题目中典型为外来人与罗马市民产生的经济纠纷,理应适用万民法,A正确;埃及属于罗马帝国统治范围,B错误;自然法属于罗马法律理念,不是罗马具体法律条文,C错误;公民法是适用罗

11、马公民的法律,D错误。10.“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人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十二条)以上规定反映的实质是A. 罗马法十分残酷野蛮B. 此法典保护了雅典人民的利益C. 极力维护私有财产D. 重视良好道德的培养【答案】C【解析】【详解】从“行窃的人”“被”“杀”“合法”等关键词可知,该规定是对被窃者财产的保护,所以该规定是对私有财产的保护,C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中的规定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罗马法的严酷,但其并不是材料要反映的实质,A选项排除。材料规定属于罗马法,与雅典无关,B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有关道德的内容,D选项排除。11.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指出:“理论上

12、讲作为雅典公民的男子不能与外国女子结婚,不管她们是出身于雅典盟国的贵族之家,还是居住在当地的迈提克(雅典官方对外来移民的称呼)。”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 古希腊小国寡民的特征B. 奴隶社会经济的制约C. 雅典对公民资格的规定D. 雅典人仇视外国女性【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典公民指的是父母祖籍均属雅典、拥有一定财产、能自备武装服兵役的成年男子。如果作为雅典公民的男子与外国女子结婚,他的儿子就不符合“父母祖籍均属雅典”这一条件,无法成为雅典公民。这样长期下去,雅典公民会大量减少,C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与小国寡民无关,A选项排除。奴隶社会经济的制约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雅

13、典人仇视外国女性的说法不符合史实,D选项排除。【点睛】雅典公民必须是本城邦的男子 父母也得是本城邦的,而且得是成年男性,也就是说四种人不可能成为公民,一种是女性,第二种是奴隶 第三种是外邦人,第四种是本城邦未成年男性。12.当代学者顾准说:“城邦制度和直接民主两者是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雅典城邦为直接民主提供的条件是A. 城邦人口相对集中,互相比较熟悉B. 城邦公民不从事劳动,闲暇时间多C. 城邦人口较少,而且公民数量更少D. 城邦政务简单,人人都有能力管理【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雅典城邦为直接民主提供的条件是城邦人口较少,而且公民数量更少。所以选C。雅典城邦比较分散,

14、故A错误;B说法不符合事实;D中人人都有管理能力说法错误。13.在古希腊雅典城邦政治中,它剥夺了仅为嫌疑犯的公民的辩护权,使其不能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意愿,甚至失去公民资格。纯粹的主观意识行为可能使真正拥有先进思想而不为人们所接受的先驱惨遭不幸。这反映的是A. 按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B. 建立公民陪审法庭C. 以部落为单位进行选举D. 陶片放逐法的弊端【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纯粹的主观意识行为可能使真正拥有先进思想而不为人们所接受的先驱惨遭不幸”,体现了直接民主政治下,公民的主观意识易导致不合理的判断,在各个选项中,最符合的是陶片放逐法,它就是公民凭主观意识对不喜欢或不理解的人投反对

15、票,存在一定的弊端,D选项符合题意。按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的说法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公民陪审法庭是利用集体判决的形式,比单纯依靠法官判断具有一定的合理性,B选项排除。以部落为单位进行选举的说法与材料无关,C选项排除。14.古希腊政治家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中讲道:“在我们这里,每一个人所关心的,不仅是他自己的事务,而且也关心国家的事务。”“一个不关心政治的人,我们不说他是一个只注重自己事务的人,而说他根本没有事务。”下面对这两句话的理解准确的是A. 突出雅典的民主政治B. 鼓励公民积极参政C. 强调公民大会的权力D. 巩固国家军事统治【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关心国家的事务”“一个不关心政治的人根本没有事务”可知,伯里克利强调每个公民都有参政、议政的权利和义务,鼓励公民积极参政,B选项符合题意。突出雅典民主政治不符合材料主旨,A选项排除。材料与公民大会权力无关,C选项排除。巩固国家军事统治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15.罗马法中有部法律内容相当广泛,包括公法与私法、刑法与民法、同态复仇法、氏族继承与遗嘱等,它在一定程度上对贵族的专横和滥用权力作了限制。这部法律是A. 十二铜表法B. 公民法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