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水井堵水调剖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1913385 上传时间:2023-09-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水井堵水调剖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油水井堵水调剖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油水井堵水调剖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油水井堵水调剖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油水井堵水调剖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油水井堵水调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水井堵水调剖(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油水井堵水调剖是严重非均质油藏控水稳油、提高水驱效率的重要技术手段。油井出水是油 田(特别是注水开发油田)开发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地层原生及后生的非均质性、流体 流度差异以及其他原因(如作业失败、生产措施错误等),在地层中形成水流优势通道,导 致水锥、水窜、水指进,使一些油井过早见水或水淹,水驱低效或无效循环。堵水调剖技术 一直是油田改善注水开发效果、实现油藏稳产的有效手段。我国堵水调剖技术已有几十年的 研究与应用历史,在油田不同的开发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油田进入高含水或特高含水开 采期后,油田水驱问题越来越复杂,堵水调剖等控水稳油技术难度及要求越来越高,推动着 该技术领域不断创新和发

2、展,尤其在深部调剖(调驱)液流转向技术研究与应用方面取得了 较多新的进展,在改善高含水油田注水开发效果方面获得了显著效果。我国堵水调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末,60至70年代主要以油井堵水 为主.80年代初随着聚合物及其交联凝胶的出现,注水井调剖技术迅速发展,不论是堵水还是 调剖,均以高强度堵剂为主,作用机理多为物理屏障式堵塞.90年代,油田进入高含水期,调剖 堵水技术也进入发展的鼎盛期,由单井处理发展到以调剖堵水措施为主的区块综合治理。进 入21世纪后,油田普遍高含水,油藏原生非均质及长期水驱使非均质性进一步加剧,油层中逐 渐形成高渗通道或大孔道,使地层压力场、流线场形成定

3、势,油水井间形成水流优势通道,造成 水驱“短路”,严重影响油藏水驱开发效果。加之对高含水油藏现状认识的局限性,常规调 剖堵水技术无法满足油藏开发需要,因而,作用及影响效果更大的深部调剖(调驱)技术获得快 速发展,改善水驱的理论认识及技术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分析我国堵水调剖技术的研究 内容和应用规模,其发展大体经历了 4个阶段。50至70年代:油井堵水为主,堵剂材料主 要是水泥、树脂、活性稠油、水玻璃/氯化钙等。70至80年代:随着聚合物及其交联凝 胶的出现,堵水调剖剂研制得以迅速发展,以强凝胶堵剂为主,作用机理多为物理屏障式堵 塞,以调整近井地层吸水剖面及产液剖面为目的。90年代:油田进入高

4、含水期调剖技术进 入鼎盛期,因处理目的不同,油田应用的堵剂体系有近100种,其中深部调剖(调驱)及相关技 术得到快速发展,以区块综合治理为目标。2000年以后:基于油藏工程的深部调剖改善 水驱配套技术的提出,使深部调剖技术上了一个新台阶,将油藏工程技术和分析方法应用到 改变水驱的深部液流转向技术中。处理目标是整个油藏作业规模大、时间长。堵水调剖及相关配套技术在高含水油田控水稳产(增产)措施中占有重要地位,但随着高含 水油藏水驱问题的日益复杂,对该领域技术要求越来越高,推动着堵水调剖及相关技术的不 断创新和发展,尤其近年来在深部调剖(调驱)液流转向剂研究与应用方面取得了许多新进展, 形成包括弱凝

5、胶、胶态分散凝胶(CDG)、体膨颗粒、柔性颗粒等多套深部调剖(调驱)技术, 为我国高含水油田改善水驱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发挥着重要作用。仅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 有限公司(中国石油)所属油田近年来的堵水调剖作业每年就达到了 25003000井次的规模, 增产原油超过50万t/a.目前,我国油田堵水调剖的综合技术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1.2。1交联聚合物弱凝胶深部调驱技术弱凝胶也被称为“流动凝胶”(flowing gel)。这里所谓的“流动是指弱凝胶在试管内呈现流 动状态,弱凝胶主要由聚合物和交联剂两部分组成以整体形式存在,交联状态为分子间交联。 一般选择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作为交联主剂,浓度一般为8

6、003000mg/L.交联剂主要有树 脂、二醛和多价金属离子类等。美国使用最多的是乙酸铬、柠檬酸铝(EPT公司)和乙二醛(Pfizer 公司).我国应用较多的为酚醛复合体、树脂预聚体、乙酸铬、乳酸铬、柠檬酸铝等。形成 的凝胶强度通常在0。12。5Pa,现场应用则根据地层及生产状况选择凝胶强度。弱凝胶在 地层中的封堵是动态的,凝胶在一定条件下可运移,使其具有深部调驱双重作用。交联聚合物弱凝胶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深部调剖改善水驱技术,但影响其性能的因素 多,针对性强,且多不抗盐,一般不适宜矿化度100 000mg/L以上、温度90C以上的低渗 地层的深部调剖作业。应用时应重点考虑交联聚合物体系

7、与地层流体、配液用水、油藏温度 和油藏地层特征的配伍性.最早应用弱凝胶深部调驱技术的是胜利油田,1992年采用HPAM/乙酸铬体系在孤东油田西 区进行了 3个井组处理,共注入调剖剂15。5万m3,采用3000mg/L HPAM和500mg/L乙 酸铬体系,调剖后注水井的注水压力平均上升了 3MPa左右,累计增油9800t。辽河茨榆坨 龙11区块是弱凝胶整体深部调剖效果最好的区块,油藏埋深15501700m,温度5060C, 矿化度2200mg/L,平均孔隙度20%,渗透率为1.13D.1999年采用10001500mg/L的HPAM、 400500mg/L的酚醛复合交联体系进行了 6个井组的整

8、体调剖作业共注入调剖剂12 000m3, 处理后注水压力上升0。62MPa左右,累计增油30 000t,水驱开发效果显著改善,有效期 长达3年多。1。2。2胶态分散凝胶调驱技术90年代初由美国TIORCO公司提出的胶态分散凝胶(亦称CDG)为聚合物和交联剂形成的非 网络结构的分子内交联凝胶体系,交联反应主要发生在分子内的各交联活性点之间,以分子 内交联为主,几个至十几个分子发生交联形成分散的凝胶线团.CDG体系中聚合物浓度可低 至100mg/L,交联剂一般是多价金属离子,如柠檬酸铝、乙酸铬等。国外只有TIORCO公司主张CDG调驱体系,该公司曾在美国落矶山地区对29个油藏采用CDG 进行84石

9、油勘探与开发,其中22个项目获得了增产。尽管TIORCO声称是CDG处理,但从 各段塞HPAM浓度看,TIORCO公司做的这些试验仍然是弱凝胶处理。国内对CDG也曾有过广泛重视,尤其“九五期间,许多从事聚合物驱的研究人员开始转 向该技术领域,人们希望用极低浓度的聚合物和交联剂交联形成较大分子的凝胶颗粒,在高 渗透层形成比较大的流动阻力和残余阻力,改善水驱开发效果。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中 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采收率所、大庆油田等对该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在大庆、河南 等油田进行了多项先导性现场试验,但使用的聚合物浓度大多在8001500mg/L,显然这不 是真正意义上的CDG驱。此外,由于指

10、导思想上的分歧,这些试验大多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 加之CDG耐温耐盐性能差,成胶条件苛刻,封堵程度低,目前国内外对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都几乎处于停止状态。1。2。3体膨颗粒深部调剖(调驱)技术体膨颗粒调剖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深部调剖技术,主要是针对非均质性强、高含水、 大孔道发育的油田深部调剖、改善水驱开发效果而研发的创新技术。体膨颗粒遇油体积不变 而吸水体膨变软(但不溶解),在外力作用下可发生变形运移到地层深部在高渗层或大孔道 中产生流动阻力,使后续注入水分流转向,有效改变地层深部长期水驱形成定势的压力场和 流线场,达到实现深部调剖、提高波及体积、改善水驱开发效果的目的。该技术具有以下

11、特 点:体膨颗粒由地面合成、烘干、粉碎、分筛制备形成,避免了地下交联体系不成胶、抗 温、抗盐性能差等弊端,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耐温(120C)、耐盐(不受限制)性能好;体 膨颗粒粒径变化大(微米-厘米级)、膨胀倍数高(30200倍)、膨胀时间快(10180min); 颗粒吸水体膨变软,外力作用下在多孔介质中运移时表现出“变形虫”特性,颗粒的形变运移 可扩大调剖作用范围,达到深部调剖液流转向目的;体膨颗粒深部调剖施工工艺简单、灵 活、无风险;体膨颗粒可单独应用,也可与聚合物弱凝胶体系复合应用于注水开发油藏深 部调剖改善水驱作业,又可用于聚合物驱前及聚合物驱过程中的深部调剖;体膨颗粒适宜存 在大孔道

12、、高渗带的高含水油藏深部调剖(调驱)改善水驱效果.体膨颗粒深部调剖技术,其 优良的性能、广泛的油藏适应性及全新的“变形虫作用机理,使其在高含水、大孔道油田深 部调剖中的作用被广泛认可,成为我国高含水、高采出程度油田进行深部挖潜、实现稳产的 重要技术手段.据对大庆、大港、中原等油田的不完全统计,在355个井组现场试验中,累计 增油46。73万t,经济效益达6。57亿元,平均投入产出比1 : 4。8,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 效益。1.2。4含油污泥深部调剖技术含油污泥是原油脱水处理过程中伴生的工业垃圾,主要成分是水、泥质、胶质沥青和蜡质。 作为调剖剂,与其他化学调剖剂相比,含油污泥具有良好的抗盐、

13、抗高温、抗剪切性能便于 大剂量调剖挤注,是一种价格低、调剖效果好的堵剂。同时也解决了含油污泥外排问题,减 少了环境污染和含油污泥固化费用。该技术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含油污泥调剖的基本原理是:在含油污泥中加入适量添加剂,调配成黏稠的微米级的油/水型 乳化悬浮液,当乳化悬浮液在地层达到一定的深度后,受地层水冲释的作用,乳化悬浮体系 分解,其中的泥质吸附胶质沥青和蜡质,并通过它们的黏联聚集形成较大粒径的“团粒结构 沉降在大孔道中,使大孔道通径变小,增加了注入水的渗流阻力,迫使注入水改变渗流方向, 从而达到提高注入水波及体积、改善注水开发效果的目的。该技术适用于纵向上渗透率差异 大、有高吸水层段、启动

14、压力低的注水井.在江汉、胜利老河口、辽河、河南、长庆等油田 现场应用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受原料产地、产量限制,不易在其他油田推广。1.2。5微生物深部调剖技术微生物用于注水井调剖最早始于美国,把能够产生生物聚合物的细菌注入地层,在地层中游离 的细菌被吸附在岩石孔道表面后,开始形成附着的菌群;随着营养液的输入,细菌细胞在高 渗透条带大量繁殖,繁殖的菌体细胞及细菌产生的生物聚合物等黏附在孔隙岩石表面,形成 较大体积的菌团或菌醭;后续有机和无机营养物的充足供给,使细菌及其代谢产出的生物聚合 物急剧扩张,孔隙越大细菌和营养物积聚滞留量越多,形成的生物团块越大.细菌的大量增 殖及其代谢产出的生物聚合物

15、在大孔道滞留部位的迅速聚集,对高渗透条带起到较好的选择 性封堵、降低吸水量的作用,使水流转向增加中、低渗透部位吸水量,从而扩大波及区域、 提高原油采收率.天津工业微生物研究所和南开大学成功地筛选出了适应油田地层条件并具 有良好调剖作用的多株微生物。其中南开大学在大港油田先后进行了 5 口井的试验,取得了 很好的效果.并在胜利油田、辽河油田分别进行了室内评价及井下试验,均取得预期效果.最近 大庆油田勘探研究院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油层本源微生物技术取得重大进展,在第 三采油厂开展微生物调剖矿场试验获得成功,微生物处理后改善了吸水剖面,取得了压力上 升、含水下降、增油多于1300t的效果,投入

16、产出比达1 : 9。1.2.6无机凝胶涂层深部调剖技术塔里木油田井深(45006000m)、地层温度高(120140C)、地层水矿化度高(150 000210 000 mg/L),对于类似油藏条件下的调剖堵水作业,交联聚合物类堵剂由于其盐敏、热敏及多价 离子的絮凝等而使其应用范围受到限制,水泥及无机颗粒或沉淀类堵剂具有较好的耐温耐盐 性能,但因其在多孔介质中的进入深度有限而不适宜深部处理。为此,最近中国石油勘探开发 研究院采油工程研究所提出了一种无机凝胶涂层调剖剂(WJSTP),该调剖剂与油藏高矿化度 地层水反应形成与地层水密度相当的无机凝胶,通过吸附涂层,在岩石骨架表面逐渐结垢形成 无机凝胶涂层,使地层流动通道逐渐变窄形成流动阻力,从而使地层流体转向,扩大波及体 积。2006年3月,利用该技术在塔里木轮南油田LN203井进行的现场试验中获得了成功,共注5% 的调剖液3800m3,处理后注水压力升高、吸水剖面明显改善并初步获得了增油降水效果。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