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1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1911228 上传时间:2022-09-2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节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1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第1节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1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节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节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4)血液循环江阴市璜土中学 俞庆育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血液循环的概念。2、掌握体循环、肺循环的途径,体会血液成分的变化及意义。3、了解血压的概念以及如何测定血压的方法。(二)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血液循环的途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分析、归纳、总结的思维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血液循环途径的学习,了解自己的身体,以及常见的疾病,自觉养成卫生习惯和自我保健意识。二、教学重点、难点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是重点,血液循环途径中血液成分的变化是难点。三、教学过程一、引入:1、情景创设引入:创设意外出血情景,根据止血时止血带绑扎部位问题的探讨,引出人体内血液

2、如何流动问题,激发探究欲望。2、体验活动探究:通过小组模拟哈维的实验,体验自己体内血液的流动。二、讲授新课:1、实验探究:通过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归纳出血液在心脏和血管内的循环流动,引出血液循环的概念。2、自主学习:通过学生对书本内容的阅读、分析明确血液循环的两条具体途径,并尝试结合动画展示,描述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具体过程。在学生陈述的基础上,教师适当点评和纠正,最后一起归纳循环过程和特点。3、小组讨论:多媒体展示血液循环的途径和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相关结论。(1)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什么部位?两个循环途径通过什么结构连在一起?(2)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血液的成分(氧、二氧化碳等)发生了什么变化?发生变化的部位在哪里?在学生回答、补充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归纳血液循环的意义:为人体输送氧和养料等,输出二氧化碳等废物。4、学生DIY:展开一组学生学习测量血压,其他学生自学有关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知识活动,将测得的某同学血压值展示后,分析血压、收缩压、舒张压等概念,学会判断高血压和低血压。5、课堂拓展:通过对高血压疾病的了解,讨论心血管疾病的诱发因素,分析得出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措施,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书本知识得到有效的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