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回收式锚索施工方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1911091 上传时间:2022-09-26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180.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可回收式锚索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可回收式锚索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可回收式锚索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可回收式锚索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可回收式锚索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可回收式锚索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回收式锚索施工方案(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 第1章 编制依据11.1 业主提供文件11.2 主要应用规范、规程、标准11.3 主要应用法规21.4 其它2第2章 工程概况32.1 工程概况32.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概况32.3 施工范围42.4 工程质量标准42.5 施工重点、难点分析4第3章 基坑工程设计方案53.1 基坑支护设计分析53.2 基坑护坡计算参数取值53.3 基坑支护措施及施工形式53.4 支护剖面参数表6第4章 施工部署134.1 工程总体目标及控制措施134.2 项目管理机构设置134.3 施工进度计划144.4 劳动力安排及工程材料计划144.5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14第5章 施工准备165.1 现

2、场准备165.2 技术准备165.3 物资准备165.4 施工队伍准备165.5 机械设备准备16第6章 施工平面布置及土方开挖176.1 施工平面布置原则176.2 土方开挖要点与基坑支护配合施工17第7章 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187.1 施工总进度计划安排187.2 工期保证措施18第8章 主要项目施工方案20 8.1 冲孔灌注桩施工方案 208.2 可回收式预应力锚索施工方案208.3 基坑监测方案228.4 应急预案及抵抗风险措施24第9章 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269.1 质量目标269.2 质量保证体系269.3 工程质量管理措施289.4 工程质量控制标准309.5 工程质量保证措

3、施31第10章 施工技术资料管理3410.1 竣工资料编制目标3410.2 施工技术资料管理体系3410.3 施工技术资料收集整理要求3410.4 施工技术资料保证措施35第11章 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3611.1 安全管理目标3611.2 安全保证体系3611.3 现场施工安全管理3911.4 现场安全防护要点4011.5 安全检查与奖罚44第12章 环保文明施工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4512.1 安全文明工地目标4512.2 文明施工管理体系4512.3 文明施工现场布置4512.4 施工环境保护措施4612.5 施工现场环境卫生管理措施4712.6 防止扰民与民扰措施4812.7 夜间交通组织

4、和夜间施工安排48第13章 季节性施工措施4913.1 季节性施工49第14章 冲孔灌注桩专项施工措施5114.1 成孔工艺确定5114.2 机具的选择51第15章 安全保证措施及管理5715.1 安全管理目标5715.2 安全保证体系5715.3 安全措施5715.4 孔桩施工危险源分析、识别5815.5 技术措施5815.6 现场施工安全管理5915.7 现场安全防护要点6015.8 安全检查与奖罚61 编制:赵都 QQ:36705495 TL:138883666243第1章 编制依据1.1 业主提供文件序号文件名称编号/日期1和昌中心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国兵器北方勘察设计研究院)(201

5、2年11月09日)。2相关文件及图纸基础平面图、总平面图3基坑周边相关管线图1.2 主要应用规范、规程、标准序号规程、规范名称编 号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J119-88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6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7建筑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8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9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10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

6、GJ33-20011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1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13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规程DBJ01-6-9914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DBJ01-21-9515工程建设监理规程DBJ01-41-200216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9917锚索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18岩土锚索(索)技术规程CECS 22:20051.3 主要应用法规序号法规名称法规编号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6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7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1

7、.4 其它1.4.1 工程现场实际勘察1.4.2 公司施工管理文件第2章 工程概况2.1 工程概况工程名称:XXX中心基坑支护工程建设地点:拟建场地位于厦门岛东部前埔,环岛干线东北侧,洪前路东南侧。 工程概况:拟建场地东北侧为规划道路,目前为村道,距拟建建筑物最近约21m,与前村埔路相毗邻的为家家海景住宅小区,距拟建建筑物最近约40m,小区建筑物基础型式采用桩基础,东南侧为一些临时的施工活动板房;西南侧为环岛干线,距拟建建筑物最近约25m;西北侧为洪前路,道路边线距拟建建筑物最近约20m。 拟建场地原始地貌为残丘坡地,后经人工开挖回填成建筑场地,地面高程为5.8419.95m,相对高差为14.

8、11m,拟建场地地势起伏较大,总体地势呈东北高、西南低。0.000相当于绝对高程18.70m,现地面平整后标高7.00m18.50m(黄海),设5层地下室,大面积计算底标高-5.50m(黄海),基坑计算深度为12.5024.00m,基坑开挖面积约38000,基坑周长约780m。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一级,重要性系数为1.1。2.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概况221 地形地物根据现场勘察及室内土工试验结果,本次勘察深度范围内依据地层岩性及其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对各地层进一步划分为5大层及亚层,现分述如下:表层为人工堆积之厚度0.90-4.20m厚度不均的杂填土层,其色杂,以灰褐、褐黄色为主,主要由粘

9、性土、中粗砂、碎砖、碎石等建筑垃圾及少量有机质色杂,以灰褐、褐黄色为主,主要由粘性土、中粗砂、碎砖、碎石等建筑垃圾及少量有机质朽木、塑料袋等生活垃圾回填而成, 局部表层一般为混凝土面,土中硬杂质含量一般大于30%,回填时间约5年, 未经专门压实处理,整体结构疏密不均,属欠固结土。人工堆积层以下大致分为素填土层、粉质粘土层、残积砂质粘性土层、全风化花岗岩层,及强风化花岗岩。在基坑影响深度内,各地层岩性参数分述如下表:土层重度(kN/m3)(。)C(kPa)qsik素填土17.918.516.220粉质粘土18.620.225.565砂质粘性土18.420.126.655全风化花岗岩20.0302

10、890强风化花岗岩21.03030120223 地下水 主要赋存和运移与各土层之间的孔隙网状裂隙中,受上部含水层的下渗和地下水相邻含水层的侧向运移补给,总体均属弱透水层,水量不大,本场地地下水可不考虑对建筑物的腐蚀性。2.3 施工范围施工内容:基坑支护2.4 工程质量标准全部分项工程达到规范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中的合格等级。2.5 施工重点、难点分析我公司根据业主提供的相关资料,经过现场踏勘,对本工程和业主要求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总结出以下几点:a、工程环境较复杂,边坡支护须选用合理的结构形式。本工程场地上部为新近堆填并未压实处理,整体结构疏密不均,属欠固结

11、土,为了保障基坑距离周边建筑物和道路及地下管线的安全正常使用。为此边坡特选用安全度较高的桩锚支护形式,确保边坡和周围环境的安全。b、基坑设计避免超出用地红线需采用安全可靠的可回收式预应力锚索。c、本工程基坑土方开挖量及护坡桩工程量很大,我们在加强组织管理,合理组织流水施工的基础上,多上设备,集中会战,提高设备利用率,减少雨天影响,为保证工期争取时间。 d、管线影响:为了保证基坑安全及周围管线线缆正常使用,每施工一个坡面前都需用洛阳铲对周边管线进行人工探挖,标明位置及埋深,避免在施工时受到机械破坏。第3章 基坑工程设计方案3.1 基坑支护设计分析设计时综合考虑的因素:1、 按业主所提的关于对支护

12、设计的要求,包括安全等级、变形量、荷载取值、整体稳定等内容。2、 场区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情况。3、 综合考虑支护结构工程既安全又经济。4、 本工程在设计考虑的环境类别其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基坑开挖结束六个月内应确保地下室底板施工完成;一年内地下室主体施工完成(即在这一时期内,只需进行正常维护,不需进行大修就能按预期目的使用,完成预期功能)。基坑支护设计原则:建筑基坑支护设计的原则是“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从而确保地下结构施工期间基坑边坡稳定、基坑周围建筑物、道路及地下设施安全。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尚应综合考虑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基坑开挖深度、周边环境、基坑周边荷载等因素,因地制宜、合

13、理设计、精心施工、严格监测。3.2 基坑护坡计算参数取值土层重度(kN/m3)(。)C(kPa)qsik素填土17.918.516.220粉质粘土18.620.225.565砂质粘性土18.420.126.655全风化花岗岩20.0302890强风化花岗岩21.030301203.3 基坑支护措施及施工形式本基坑西侧采用双排灌注桩6道可回收锚索的支护方式;基坑南侧、北侧、东侧采用单排灌注桩14道可回收锚索的支护方式。本工程因主体地下室回填以后东西向高差较大,基坑西侧双排灌注桩围护结构将作为永久性结构使用,护坡桩采用冲孔灌注桩或可视条件旋挖成孔。可回收式预应力锚索支护施工,原设计的意图是施工时可回收式锚索采用多级荷载压力分散型锚索,将锚索的压力分散于锚索中间合理的段落。本工程拟将采用直列无极调压式速卸(北京力川LC式)锚索,该技术是符合并能满足设计要求的单根工作锚索,各承载体内采用独立式可拆卸装置,体积小,工作可靠,锚索回收简单高效,回收时不占空间,适合狭窄工作面施工,无需依赖机械,用人力就可以将钢绞线抽出,回收出来的钢绞线可以重复再利用,符合当代绿色环保的工程理念,钢绞线采用符合设计要求的1860级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