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和氮的氧化物(第一课时)说课稿(共3页)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1910950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硫和氮的氧化物(第一课时)说课稿(共3页)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硫和氮的氧化物(第一课时)说课稿(共3页)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硫和氮的氧化物(第一课时)说课稿(共3页)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硫和氮的氧化物(第一课时)说课稿(共3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硫和氮的氧化物(第一课时)说课稿(共3页)(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硫和氮的氧化物(第一课时)说课稿一、设计理念在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我力求实现:课程的设计以视障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从普通校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以及伴随这一过程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注重在学科教学中针对学生特点,照顾差异。二、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本节是人教版化学新教材必修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三节的内容。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重要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今后在工作、生活中经常要接触,需要了解和应用的基本知识。在第三章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化合物知识和研究方法,为元素族概念的形成、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周期表的

2、形成以及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积累感性认识的材料。 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有着承前启后作用,通过本节的知识,有助于形成化合价为主线的硫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网络,使整章知识系统化。二氧化硫是集氧化性、还原性于一身的酸性氧化物,可巩固和提高对氧化还原反应知识认识。本节内容与日常生活,环境问题有密切关系,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2、教材处理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将书中硫单质的性质留作课后自学,将书中实验4-7进行改进,便于学生操作和观察。三、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是首医附中高中一学生,学生的学习基础总体较差,缺乏自学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学习和活动的指导尤为重要。四、教学目标根据

3、课标、教学内容及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及用途,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2)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提高环境保护意识。2、过程与方法:通过大胆猜想和实验验证等活动,使学生学习从已有的经验出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初步体会推理、假设、验证的科学方法。同时使学生感受化学实验的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环境和环境问题,提高学生环保意识,加深学生对环境的理解和关注,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增强其融入社会的能力。五:教学重点、难点根据上面的分析,考虑学生本身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为:重点:二氧化硫的性质及其对大气的污染难点:实

4、验操作和观察六、教法、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根据学情以及教学目标,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采用从已有的知识出发-推测性质-实验验证的过程,通过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验证,从实验现象中分析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及方法。并与多媒体有机结合,营造出师生互动的和谐课堂。七、设计思路及教学流程 围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把教学过程设计为初识二氧化硫推测性质实验验证二氧化硫与环境保护四个环节,完成教学目标。导入新课:以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为背景,图片展示治理前的北京城,同时配乐朗诵人类日渐残缺的家园正是鸟类流浪的世界节选,创设情境。学生在老师的

5、朗诵中进入情境,体会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教师随即引出二氧化硫是大气的污染物之一,进入新课。设计意图:以鸟的视角关注地球,描述了对环境恶化的关注和忧虑,营造忧郁和悲凉的气氛,借此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通过哥本哈根会议,引出环保的话题,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和时事新闻。教师设问环境问题如何防治,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期待。新课讲解:环节一:初识二氧化硫 用矿泉水瓶集满SO2,学生分组观察,指导学生向瓶中加入20ML水,迅速盖上瓶盖,振荡,观察现象。最后总结汇报SO2的物理性质。环节二:性质推测 推测二氧化硫的性质,教师从两方面进行引导: 1、从物质类别的角度进行推测,SO2可能是一种什么氧化物? 2、从二氧

6、化硫的化合价推测SO2可能有的化学性质?学生讨论并总结提出的假设。假设1、二氧化硫是一种酸性氧化物假设2、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假设3、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教师通过引导和总结归纳出可行方案: 假设1、二氧化硫是一种酸性氧化物。实验1、在上述实验的矿泉水瓶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 把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注入盛满二氧化硫的试管中假设2、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实验2、把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注入盛满二氧化硫的试管中 假设3、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实验3、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氢硫酸中,观察现象作用:引导学生自己生成问题,并进行大胆的假设,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环节三:实验验证,实验三由教师视频演示,学生动手操作假

7、设中的实验1、实验2,教师巡视两组实验,提醒操作要领,启发学生观察想象。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评价并给出正确结论,引出二氧化硫的漂白性。作用:学生亲自动手,验证自己生成的问题,从中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思路和基本方法。二氧化硫漂白性实验学生通过观察教师演示实验(装置如图),分析归纳二氧化硫具有漂白作用,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用二氧化硫漂白过的有色物质,在加热条件下可以复色。实物展示新旧两张报纸,让学生感受二氧化硫漂白性的特点。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对比二氧化硫漂白与次氯酸漂白的异同。设计意图: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推理、假设、验证的科学方法,充分肯定学生的合理构想,鼓励学生大胆探索的科学精神。环节四:二

8、氧化硫与环境保护 通过观看视频了解二氧化硫的功与过,让学生感知二氧化硫对人类的重要作用,和它带来的空气污染问题。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讨论防治酸雨的措施。反馈练习:书写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硫与氧气的反应 2、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 3、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4、三氧化硫与水的反应 5、二氧化硫与氧化钙的反应结语:哥本哈根会议刚落下帷幕,人类对环境的关注没有止境。2012中诺亚方舟并不存在,能够拯救人类的只有我们自己。(音乐响起,美丽的图片)设计意图:与开头呼应,结合生活中重大的环保事件,生活中有关环保的大片,再一次引起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八、板书设计:二氧化硫初识-性质推测-实验验证-二氧化硫与环境保护 作用:理清本节课的思路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