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1850390 上传时间:2022-09-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成为班集体建设的主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而这其中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强化、自我调节的能力强弱是一个优秀班集体形成的关键。本文着重探讨如何在班级建设中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一、自我效能感的涵义及其功能1、自我效能感的涵义自我效能感最早是由班杜拉提出的,班杜拉是世界公认的社会学习理论专家,他的社会学习理论包括两大部分:一个是学习理论;一个是动机理论。学习理论阐述了人类行为的形成,动机理论阐述了人类行为的控制与调节,自我效能感理论则是动机理论的核心。他认人类的行为不仅受行为结果的影响,而且还受通过人的认知形成的对结果的

2、期望的影响。这里班杜拉的“期望”概念不同于传统的“期望”概念,传统的“期望”概念指的只是结果的期望,而班杜拉认为除了结果期望外,还有一种期望是效能期望,即自我效能感。班杜拉不仅指出结果期望对人的行为发生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更强调了效能期望在调节和控制人的行为上具有更重要的作用。他指出人在掌握了相应的知识与技能,也知道行为将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之后,并不一定去从事某种活动或某种行为,因为这还要受自我效能感的调节,所以在有了相应的知识、技能和目标时,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就成了行为的决定因素。例如,学生都知道随手扔废纸是不好的习惯,也知道知道随手扔废纸将会受到班级制度的制约或同学们的厌恶,如果旁边没有人的

3、时候能不能做到不乱扔废纸,这将取决于该同学的 “不能乱扔废纸”这一自我效能感的强弱了,如果这一效能感强,该生就能在任何时候控制好自己的行为。2、自我效能感的功能 (1)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首先,自我效能感影响着任务难易的选择,自我效能感强的学生有较强的自信心,他们倾向于选择适合自己能力水平又赋有挑战性的任务,而自我效能水平低的学生相反。其次,自我效能感影响活动内容的选择,学生在某一方面的自我效能感越强,成功的可能性越大,就越喜欢从事这一方面的活动,反之,学生就会逃避那些自己感到不能胜任的活动。再次,对自我效能感估计准确与否也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并且对行为的成败产生重大影响。过高估计自己能力的学

4、生,往往选择比切合实际的过高、过难的任务或目标,其后果是遭受不必要的失败,而过低估计自己能力的学生,则不敢承担经过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从而使自己失去了成功的机会,也失去了锻炼自己潜能的机遇。(2)自我效能感决定着学生努力程度和持续时间。如果学生在某一方面的自我效能感越强,确信自己在这一方面取成功的可能性越大,就越会努力从事这一方面的活动,持续活动的时间也会越长。(3)自我效能感影响学生对困难的态度。具有高度自我效能感的学生自信心强,这有助于激发和维持向困难挑战的精神,勇于追求成就的动机及坚持实现目标的耐力强,相反,怀疑自己能力的人则缺乏自信,在困难面前畏首畏尾,知难而退。(4)自我效能感影响

5、学生的思维方向和归因方式。那些认为自己是低效能的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个人的缺陷和潜在的困难上,他们往往把困难看得比实际上更甚,这使得他们不去注意怎样更好地行动,损失了他们拥有的能力的有效发挥,相反,有强烈自我效能感的学生总是把注意力集中到环境的要求和困难的解决上。同时自我效能感也影响着学生的归因方式,归因是个体解释和推测他人或自己的行为结果的原因,学生通常把行为的结果归因于努力、能力、运气和任务的难度等因素上,自我效能感强的学生,常常将自己学习中的失败归因于自己努力不够,而自我效能感弱的学生,往往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于自己缺乏能力。(5)自我效能感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和效率。自我

6、效能感强的学生在学习中信心十足,情绪饱满,心情欢快地进行各种工作,因而效率高。而自我效能感弱的学生缺乏信心,在学习中充满焦虑和畏惧,学习效率低。可见,自我效能感对学生顺利完成各项活动任务、自觉遵守各种规章制度等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二、自我效能感形成的主要因素要想使学生形成较高的自我效能感,首先要了解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和变化的主要原因,本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自身行为成败的经验。学生的亲身体验对效能感的影响是最大的,成功经验会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多次失败的经历会降低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不断地成功会使学生建立起稳固的自我效能感,这种效能感不会因一时的挫折而降低,而且还会泛化到类似的情境

7、中去。2、别人的替代性经验。人类的许多效能期望是来自观察他人所获得的替代性经验,一个学生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同学做成了某件事或完成某项学习任务,就会想象自己也能完成同样的任务,从而增强自我效能感。看到与自己不相上下的同学遭到失败,觉得自己也不会有取得成功的希望,从而降低自我效能感。3、他人的言语劝说。这是凭借说服性建议、劝告、解释、引导等来改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的一种方法。例如: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信心不足时,班主任可用“只要坚持下去,认真对待,我相信你一定能完成”等话语来激励学生,使之对自己的行为加以控制,坚持完成相应的任务。言语劝说因使用简便而成为一种常见的提高效能感的办法。然而,

8、这种方法缺乏经验基础因而不十分牢固,在形成效能期望方面的效果也是脆弱的。4、学生的心理状态。心理状态对自我效能感形成与变化有着较大的影响。例如:焦虑过高的学生往往回低估自己的能力;疲劳和烦恼回是人感到难以胜任所承担的任务;成功时的积极情绪和失败时的消极情绪也会使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发生变化;心情紧张过分激动都会降低自我效能感。以上四种因素常常是综合起来对学生自我效能感发生影响的,因而班主任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时也应综合加以考虑。三、班级建设中培养和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的策略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是班级建设工作中一项不容忽视的方面,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工作,现在也

9、越来越受到学校教育的关注。班级建设中培养和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让学生经常体验成功是提高自我效能感的关键。自我效能感理论指出,学习者亲身经历的成败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最大。成功的经验会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多次失败的经验会降低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不断的成功会使人建立起稳固自我效能感。那么如何在班级活动中经常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呢?首先,制定班级活动目标时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建立适当的目标,目标定的过高师生经过艰苦努力还达不到,就不会产生成功的体验,反之,目标过低,即使达到了目标,也不会使学生产生有能力感。其次,要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参与到班级活动中来,让他们有亲历成功的机会。例如:

10、学校开展的各项文体活动、知识竞赛、征文、板报等活动,班主任要要求所有学生参与,并在班级中推选出若干名有特长的学生对其他学生进行指导,总之有充分参与的机会才有亲历成功的可能。再次,要多给学生提供表达自己才能的机会,人都有表达自己才能的欲望,充分满足这种愿望有助于提高自我效能感。在班级活动中班主任不要包办代替,而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学生在班级内进行自由竞争,并且要给每个学生留下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例如:班干部的竞选;利用班会、团会让学生上讲台来发表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对班级开展的一些活动的设想,小结班级各项常规表现等等,通过让学生参与并体会成功来提高自我效能感2、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树立学习

11、榜样,促进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与提高。观察学习对于自我效能感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例如:一个学生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同学能完成某项任务时,则认为自己通过努力也可完成同样的任务,并能受到班级同学的首肯。从而可增强自我效能感。在班级建设中,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与讨论目的是创造一种进行观察学习的环境,而活动内容上也是非常广泛的,如:在学习的各阶段,可发动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期中、期末考试后组织学生总结、交流学习经验和方法;在制定班级公约时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如何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制度等等。在讨论与交流中学生即可看到自己的长处,增强自我效能感,也能从中学到别人的长处,还可以从他人的身上看到自己还没有发觉

12、或发掘的潜能,这些都有助于培养自我效能感。另外,在班级活动中,有意识地树立好的榜样是促进观察学习的又一手段,好的榜样不一定是指一个人也可是一件事,这里关键是班主任要善于发现,敏感地抓住,及时地指出,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榜样的身上,从榜样中看到自己的潜能增强自我效能感3、创造宽松、和谐的班级氛围,促进促进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与提高。宽松、和谐的班级氛围有利于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与提高,专制而压抑的班级氛围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张扬,久之则会破坏或降低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与提高,在班级氛围建设中,班主任应该相信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当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教师不应当粗暴训斥,也不要包办代替

13、,而是要耐心做其思想工作,循循善诱;当学生出现错误时,不能讥讽更不能惩罚,而是要有足够的耐心,启发学生一起来找发生错误的原因并加以纠正;对学生身上的优点和点滴的进步要善于发现,及时肯定,给予鼓励和表扬。总之,宽松、和谐的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有利于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与提高。4、班主任要不断使学生自觉进行自我强化以自我效能感的提高。使学生自觉地在班级活动中自我强化是提高自我效能感的又一关键,进行自我强化首先必须建立自我行为标准,然后根据设立的标准来评价、检查自己的行为及效果,当达到自己的标准或目标时,就自然体验到自己的能力,从而产生或增强自我效能感。而如何建立适当的标准这对自我强

14、化是非常关键的,标准过高经过努力后还达不到,反而会降低自我效能感;而标准过低,既不利于能力的发展,也无助于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因此要学会建立恰当的标准,关键在于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的自我观察,在这一方面,班主任要给学生以切实的指导和帮助,建立适当的标准(目标)可以通过一步一步设立较近的具体的目标来达到,因为较近的具体的目标能使人较快地意识到自己的成功,从而产生自我效能感,如果目标太远大或太抽象,虽然取得一些进步,但是与之相比会显得微不足道或觉察不出来,结果是感到目标可望而不可及,从而使自己失望或失去耐心,降低自我效能感。5、利用班主任自身独特的权威效应,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社会学和心理学都

15、研究表明,对于权威,人们往往不假思索地将他们的指示、要求等付诸于实践。而作为中学生来说模仿心理倾向突出,易受暗示心理更强,而且,他们尽管性格千差万别,但都对老师存在一种良好期待,期待自己的班主任有深厚的智慧、高尚的人格,可以引导他们不断向前。在这种情形之下,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班主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班主任要不断汲取知识完善自己,使自己成为知识渊博的人。班主任的刻苦钻研往往有利于整个班级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并且,班主任如果有较高的权威,其博学的形象和不断追求自身完善的精神往往对学生有极大的激励作用。(2)班主任要对后进生施以更多的爱心和耐心。对后进生来说,他们往往既自卑又特别敏感,所以需要班主任给予更多的关心。(3)班主任要利用好期望效应和鼓励性评价。对学生而言,班主任的热切期望和热情鼓励所给予的动力作用是巨大的。正如一位专家所说“如果教师认为某个学生能成为一个好学生,该学生就会认为自己能够变好从而产生一种积极的自我观念;反之则会形成一种消极的自我观念,因为教师是学生心中的权威,来自权威的看法,易为学生认同。所以教师无意中反映出对学生的失望,甚至一个不经意的叹息,都会是他们失去进取心。”显然,班主任作为班级权威所给予的期望和评价对学生班杜拉培养的影响是十分重大的,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对学生的评价一定要实事求是,尽量多鼓励少批评以促进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